玄学论坛0330
我们不知道要透过什么因,才能够得到善的结果,以及什么因,会得到坏的结果。由于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做了坏的因,却期待得到好的结果,做了善的因,却以为会得到坏的结果,甚至还宁愿抛弃善因,如此完全颠倒是非、颠倒因果,于是我们的痛苦无尽、迷惑无尽。——大宝法王噶玛巴《普贤行愿品》
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虽求乐,毀乐如灭仇。——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
对于一个想得开的人而言,生活其实并不复杂,并不一定需要尔虞我诈过活,其实我们要的很简单,就是快乐而已。但是,我们的心念和作为都太复杂,不但没有得到快乐,而且自找很多的麻烦。想要得到的快乐没得到,不想得到的问题和痛苦却蜂涌而至。——大宝法王噶玛巴《普贤行愿品》释论
与其担忧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不如想想往昔所造下的恶业。这是今生一切痛苦的来源,也是来世堕落恶趣的因缘。
如果你在某人面前数落另一个人的过失,又如果那个人是个深思熟虑的人,那么他可能表面上附和你,但事实上却对你的行为感到厌恶。因为从你说话的方式,他可能认为你是个双面人。因此话说:不要去想他人的过失,而去想你自己的过失;不要挖掘任何人的恶行,而去挖掘你自己的恶行——《遇见·巴楚仁波切》
如果我们正在受苦,遇到困难该怎么办?首先我们必须寻求是否有解决或对治之道,若有解决方法,我们就不需要担心,若没有解决方法或改善的方法,那也没必要担心。担心本身是不会解决问题的。不论何种境相现起,就让它显现吧,轮回的本质就是不断的变异,就是无常,这就是轮回的自性!——咏给明就仁波切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重罪无如嗔恚罪,难行无如忍辱行,是故于此应殷勤,以多方便修忍辱。修善,没有比修忍辱更大的功德,作恶,没有嗔恨更糟糕的罪恶。
持久的快乐源于内心的平和,不在于名利的积累。真正能让我们远离匮乏、孤独之苦的,不是金钱地位,而是懂得关爱、分享和宽容的心,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O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寂静FM•第018期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我们对父母孝顺,这是天经地义的孝心,对儿女关心,也是理所当然的慈心。但是,我们要更扩大对一切有情的爱,能以孝顺父母、慈爱儿女的心,来关心天下的一切众生,以众生之乐为乐,以众生之苦为苦,如此不但长养心量,更扩大慈悲心。
就算我们只有一块钱,但是我们都应该带着真诚的心来上供下施。总之,布施也是一种心的锻炼,是在修持自己的心,佛陀并不缺乏衣食,因此我们供养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修持自心,扩大开展自己愿意布施和分享的心,要让自己有勇气成为一切众生的依靠跟守护者。——大宝法王噶玛巴《普贤行愿品》释论
免费得到轮回快乐而没任何后果,肯定是不会发生的事。每件都贴着昂贵的标价,相当严重的代价标签。每件我们沉浸的轮回之乐都是我们许多善业的代价,善行、力量权力、能量,我们投资很多在里面,其结果是我们得到轮回快乐,但轮回之乐会将我们埋在轮回中更深,因为我们对它成瘾。——广定大司徒仁波切
很多的众生,即便你告诉他道理,他也听不懂,即便你要给他一条好的道路,他也不肯走。这就好像容器里装满水放了一只青蛙,下面有火在煮着,刚开始火在烧,它不觉得水是烫的,直到这个水开始烫的时候,这只青蛙想要跳出来已经来不及了。——大宝法王噶玛巴《普贤行愿品》释论
善业的力量大,恶业的力量小。这是因为罪恶本身没有任何真实的靠山,它是由错乱心所造成,是站不住脚的;善业则是由无错乱的心所造成,因此善业有真实力量的支持。真实或真理,能够战胜一切;虚假,则永远注定失败。这是世间的法则。——大宝法王噶玛巴《普贤行愿品》释论
无论感受到什么烦恼、无论什么烦恼使你的注意力松懈下来,你都必须立刻有所觉察。一切有情众生皆因自身烦恼之故而造作恶业,因此要训练自己对其生起慈心与悲心。要向你的上师祈请:“请加持我能将烦恼作为道用吧!”每天都要以净化烦恼种子的咒语来训练自己。——莲师开示《莲师心要建言》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