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6-4-14 14:24

玄学论坛0414


当您转化自己的心之后,您所经验的一切也会跟随着转化。这有点像一戴上黄色镜片眼镜,你所看到的一切也突然都变成了黄色​;如果戴上绿色镜片,那么你所看到的一切也都会变成绿色的。——咏给明就多杰仁波切

在烦恼生起时,重要的是我们要觉知它,然后将注意力转移他处。我们不需要让痛苦的感受或情境成为占据自心的唯一念头,而可以透过正念觉知的培养,将注意力转移到如呼吸等其他地方。我们可以把佛法的修持要点运用在这里:即培养对我们的自身和我们的情绪有所不同的认知。——大宝法王噶玛巴(威斯康辛大...展开全文c

地狱和净土的差别在于我们的心念,在于我们的动机是不是处处想着别人;地狱和净土有着一样的桌子、一样的食物、一样的筷子,差别只在于我们的心。——堪千创古仁波切

【药师佛】蓝色代表坚固、不变异、本性空,象征药师佛慈悲、加持的自性本质。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每愿都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药师佛心咒:喋雅他 嗡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燃杂萨目 嘎喋 梭哈。至诚祈愿:我佛慈悲,护佑众生消灾避祸,远离一切疾病困扰!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http://img.t.sinajs.cn/t4/appstyle/expression/ext/normal/d9/lazhuv2_org.gif

禅修不是去抑制你的念头,而是将心安住于心自然状态中的一种过程,并且在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显现时,完全开放地接受它们、自然地觉察它们。心就像是一条河流,正因为像一条河流,所以企图去停止河水流动根本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不然你干脆试试停止心跳,或不让你的肺呼吸好了,有用吗?——咏给明就...展开全文c

如果一个人,他追求的是美丽、善的东西,他所看到的也都会是好的一面。如果一个人比较喜欢负面、丑陋的东西,他看到的就比较都是负面的。所以一般来说,由于心的追求与需要不同,经验到的也会有些不同。——大宝法王噶玛巴《观音菩萨修持法门》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每一个人都希望求得健康,但是健康有健康的条件,健康有健康的因果。如何才是健康的生活?饮食要节制,作息要正常,情绪要平和,物用要淡泊。

「忍是英雄人物的最高品德,是扼制烦恼的第一法宝,是制伏嗔怒毒蛇的金翅鸟,是恶言刀枪不入的盔甲。」-- 宗喀巴大师

一个在家修行人,难免要面对世俗之人,要经历很多世间琐事。但任何时候都要观察自己的心,要保护自心,不能起烦恼。一旦内心生起烦恼,相续就被染污了,当下痛苦,过后果报更严重。保护好内心哦!

今日4月14日,藏历三月初八,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值此殊胜日请持清净广大发心,依身、语、意三门广行善业、吃素、放生、持咒、诵经等。回向、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有情众生吉祥安康!病苦众生得以康复!福德增盛!【药师佛心咒】:得雅他 嗡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人观想佛陀,忆念佛陀,佛陀就安住在他面前,恒时赐予有形无形的加持,令其从一切罪业中得以解脱。——洛卓尼玛仁波切O洛卓尼玛仁波切

佛性是超越存在和不存在的,它是难以言说的,生命本身和它对外境的觉受都来自意识,来自心,因为心的作用的缘故,我们出生且活着。心不是任何人能够形容的具体实物,佛教教导我们探讨心,最后了解它是空性的本质。——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


“智慧”不是知识或学问。藏文中说智慧是“些若”,“些”是认知,“若”是最好的,因此智慧的意思是“最好的认知”。什么是最好的认知、真正的智慧呢?就是明辨善恶取舍的道理,懂得什么是善而去行持、懂得什么对我们有伤害而予以断除。——大宝法王噶玛巴《圣道宝鬘集》释论

见者空之智慧者,谨防堕入口头禅,于理若未生确信,语言何能解我执?——密勒日巴尊者

我們應當以眾生為樹根,灑以大悲水,灌溉以大悲心,才能夠開出智慧之花、菩提之果。離開了慧命之源的眾生,我們也無法開花結果、成就法身慧命;離開了眾生,我們也不可能成就佛果,因此我們要感恩眾生。--海涛法师

解脱不能只单靠加持,而是得来自你圆满的行动。如果你转化你的身语意,加持将对你起作用。如果你仍是老样子,杀生、起恶念,而你认为加持能起作用,不是这样的。有时接受太多的加持反而害了你。你以为没有修持佛法的必要,上师会帮你。你看他碰你的头就认为你没事。这是错误的观念。——桑杰年巴仁波切

福报是我们持世的力量,只有福报的力量才能抵挡风雨的考验,水火的无情,在无常的世间中,唯一能够使我们安宁的就是福报的力量。但福报的持世作用并非一劳永逸,只有不断的培植,才能延续。

“总是想着黑暗的时候,那么看到的便就只有黑暗!”然而,别忘了还有光明面的存在!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其光明的善的一面。所以各位如果当痛苦产生的时候,就放下它!在那个时候我们最主要想的是我们的光明面,我们福德的那一面,我们善心的那一面,这是我们要开展的部分——大宝法王噶玛巴《痛苦》

福非火所烧;风亦不能碎。福非水所烂;能净持世间。福能与王贼,勇猛相抗拒。不为人非人之所能侵夺。福终无损失,如坚固伏藏。

【】

山水游 发表于 2016-4-14 15:21

学习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4-14 15:50

每一个人都希望求得健康,但是健康有健康的条件,健康有健康的因果。如何才是健康的生活?饮食要节制,作息要正常,情绪要平和,物用要淡泊。至理名言,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学论坛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