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驹 发表于 2016-5-23 09:39

关于解决《守望生命“岗亭”》给书记市长的信

本帖最后由 老马驹 于 2016-5-23 09:41 编辑


关于解决《守望生命“岗亭”》给书记市长的信
阮书记、万市长:领导好!

       本不该打扰您们,但中国的很多涉及民生的实事,如果没有领导的发话和督促还真是难以解决或痛快落实!故上书于您们,并望在百忙之中过问一下为盼。      江城优越的水环境自然造就了一群游泳爱好者,这也是武汉的一大特色;我们就是这一群爱好游泳健身的泳迷;作为普通的市民,我们也在为武汉的城市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多年来,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溺水事故我们不是冷漠,更没有无动于衷,而是主动伸出援手“拉一把、带一脚”,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在没有任何部门支持、没有任何领导知晓的情况下又组成民间水上救援志愿队,当年就组织了溺水多发季节和多发水域的义务值守,到今年已是坚持第7个年头了;为了更有效地救助溺水人员,同时,在简陋的条件下,还注重了志愿者们的救援培训;自2010年5月18日正式成立以来,救助溺水人员几百例,直到付出生命的代价!当然,陈忠贵的英雄壮举自然是我们最能引以为自豪的,其实,在这默默无闻的队伍中,还有众多被埋没的英雄,其中也有不少活着的英雄。一年多来,通过媒体的重点报道和大型报告文学“雕塑大武汉之《生死救援》”的采编已几近家喻户晓。由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以及领导的充分肯定,各种荣誉的光环也接踵而至,特别是阮书记在致敬信中对长江救援志愿队的高度评价,让我们甚感欣慰的同时又多了几分压力和担当!一年多来,在有了“后盾”的我们仍一如既往,继续奉献着我们的爱心,坚持弘扬志愿精神的初衷不改。但是,有个实际困难一直困扰着我们。两江四岸多个值守点即救援基地,其实是个名义上的“裸”点!实事求是的说,先有健身而后才有救生,救生大多为偶遇而为,加上游泳点都是空旷地,并无遮风挡雨或存放救生器材之处,不仅游泳健身条件简陋,理想的救生条件也并不具备,只能是因地制宜,尽力而为。我们到过全国的其他地区,由于当地领导重视,有的健身救援基地就很让我们羡慕!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走到前台后,市领导也很重视,相关部门也表示过逐步解决两江四岸救援值守点的问题。一年多过去了,除了最早解决陈忠贵牺牲的王家巷救生基地,尔后是大堤口(现为长江救援志愿队队部,离值守点很远),再是汉阳笼灯堤和长江二桥下游的江岸基地,以及阮书记慰问并接见长江救援志愿队代表的汉正街基地外,两江四岸的多个所谓值守点仍是名义上的空白!      因此,我们诚恳希望相关部门能否有个积极的态度,加快解决某些重点水域值守点用房问题,支持长江救援志愿队的那种可贵的奉献精神,他们对江河的挚爱也祈盼有个好的健身环境,解决栖身之所,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也是保护他们的那种热心公益和文明创建的热情!也体现着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心而使其迸发更多的正能量!现在,两江四岸江滩的环境建设越来越美,如刚建成的美丽的江汉六桥江滩也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同时也是武汉市的又一窗口地,但随之而来的也是火炉城的溺水几率增多和志愿者们的压力!打造平安水文化、希望美丽的两江四岸不再有溺水悲剧或将溺亡事故降到最低,这是政府和广大救援志愿者共同心愿!我们没有放弃努力!      因此,我们建议相关主管部门:(1)江滩的建设与管理要更加体现人性化,并加强与长江救援志愿队及各支队的沟通与互动;(2)在重点水域尽快帮助解决相对固定的和比较适用的空间,让志愿者们的“生命守望”有个真正的点可呆,也便于存放各种救生设备、救生器材和药品等。或在不影响防洪的情况下临江解决活动板房或临时帐篷;(3)另建议相关部门订制带有特殊标志的、统一的、专用的救生泳圈若干,整齐地悬挂于江滩临江沿线的树干或电线干上,以方便群众性的及时救助……。      阮书记、万市长,我们的诉求简单说,就是要求有个较为固定的健身环境、一个“守望生命”的“岗亭”!并望抓紧落实。仅此而已。打扰了。致礼!盼复。长江救援志愿队一群游泳爱好者兼志愿者2016.5.21
此信由武汉塑料三厂员工、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王兆汉以联系人名义用挂号信于22日发出 。并附有联系电话。
王是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委,古田救援支队队长,一位热心公益、有奉献精神的“一城好人”。







我心向佛 发表于 2016-5-23 10:21

:victory::victory:

飞车王 发表于 2016-5-26 19:56

:victory::victory::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解决《守望生命“岗亭”》给书记市长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