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打响细菌耐药“阻击战”-新华网
针对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面临重大挑战的严峻局势,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4个部门25日发布《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打响细菌耐药“阻击战”。http://www.zkxdy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8/29/104540kfoeadfo8nootfas.png
1
零售药店将全部 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争取研发上市全新抗菌药物1至2个,新型诊断仪器设备和试剂5至10项;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基本达到全覆盖;健全医疗机构、动物源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建设细菌耐药参比实验室和菌种中心;建立医疗、养殖领域的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控制评价体系;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机制;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应用逐步退出;对全国医务人员、养殖一线兽医和养殖业从业人员完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全面实施中小学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科普教育等。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处长李大川介绍,我国还将推行抗菌药物“负面清单”管理,明确抗菌药物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的条件,进一步明确、细分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级别;明确疾病在什么症状、什么病情、什么诊断的情况下不允许、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明确不同医疗机构能够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如有违反情形,将根据有关管理条例进行相应处理。
http://www.zkxdy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8/29/105028ccwkwr8kcxix4cko.jpg
2
抗菌药物滥用致耐药 未来人类或无药可用
在日常生活中,抗菌药物被很多人当成消炎药放在家里常备,只要有点儿感冒发烧就自己找出来吃点。这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然而,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耐药问题,可能在未来致使人类无药可用,这并非危言耸听。
国家卫计委昨天指出,我国是抗菌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大国,近年来由于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能力不足,药店无处方销售抗菌药物、医疗和养殖领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药企业废弃物排放不达标等问题,细菌耐药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
http://www.zkxdy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8/29/104956fsi7j6f7p2phg9ds.jpg
3
耐药性发展速度惊人 可能只需要一年时间
抗菌药物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当某种抗菌药物使用量在一年内大幅增加,这一年,这种抗菌药物针对的细菌抗药性也会随之增强。
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主任李家斌:“例如大叶性肺炎,以前用青霉素对它敏感有效,现在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有的人已造成了耐药,用青霉素就没有效果,杀不死这种病原体。”专家表示,耐药性的发展速度惊人,可能只需要一年时间,但是要恢复它的敏感性,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随着耐药菌的日渐增多,就会出现更多临床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细菌。除了耐药,抗菌药物耐药还有毒副作用、过敏、二次感染等危害。
世卫组织今年5月发表文章呼吁应对全球耐药感染问题,并指出到2050年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耐药每年会造成1000万人死亡,造成100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http://www.zkxdy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8/29/105627k4gpeq050oetxo20.jpg
4
抗生素使用 公众仍存认识误区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对于抗生素的使用仍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拿抗生素当感冒药等。
常见的抗生素误区包括:
误区一:抗生素=消炎药
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而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应使用抗生素来接受治疗。
http://www.zkxdy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8/29/110132b4dadarzsx3xim3m.jpg
误区二: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
每种抗生素优劣各不相同,要因病、因人选择。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不良反应明确;新抗生素的诞生是因为老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抗生素有疗效,应使用老抗生素。
误区三:频繁更换抗生素
频繁更换药物,不仅伤身而且容易使细菌产生耐抗性。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
http://www.zkxdy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8/29/110318mwiy9atwyjtjzqvs.jpg
http://www.zkxdy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8/29/110318ozto9z39oq83wybh.jpg
政府慎思患者慎思医疗机构更应该慎思????
: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