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 发表于 2017-1-7 15:52

周恩来文革中曾悲怆感叹:何止要应付一个江青! 来源:人民网

    1908年夏天,周恩来生母万氏辞世后,嗣母陈氏的肺结核病日渐沉重。陈氏自知自己来日无多,就对周恩来提出想回一趟娘家宝应。因为她的侄儿、周恩来的表哥陈式周博学多才,也懂中医医术,陈氏想让侄儿给看看病,于是,周恩来就跟着陈氏一起坐上小木船顺水扬帆,来到了宝应水巷口3号陈家。      陈式周比周恩来大16岁,他是清末秀才,清废科举后在通州(今南通)上了通州师范学堂。      陈式周的国文造诣很深,后来到上海时曾当过《申报》编辑和李鸿章的家庭教师,教李鸿章的孙子李国超国文。因此,他家的藏书也颇多。      当周恩来随陈氏来到宝应陈家后,周恩来就提出到陈家塾馆读书。经过交谈,陈式周感觉这位小表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甚至对时局、政治都已有独到见解,遂谦虚地说:“我的家塾馆只收一些启蒙学生,哪能教你呢?你还是到我的书房看书吧。”就这样,周恩来就成了陈式周书房的常客。      在陈家书房里,周恩来先后读了明朝末年冯梦龙纂辑的《醒世恒言》以及《天雨花》和《西厢记》等文学、文艺书籍,还阅读了《绣像施公案传》(也叫《施公案》)等书。周恩来记忆超群,读了这些书不仅能记得书中情节、故事,还能熟知书中人物的行为举止和性格特征。      1936年12月25日下午3点多钟,发动“西安事变”的东北军爱国将领张学良事先没同杨虎城商量,就拉上杨虎城陪同蒋介石夫妇悄悄乘车直驱西安西郊机场,送蒋回南京,连周恩来也没告诉。在听到张学良的卫队团团长孙铭久的报告后,周恩来立即驱车往机场赶。在疾驰的汽车上,周恩来最大的担心就是张学良可能会轻率地跟蒋介石飞往南京。然而,赶到机场时,他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载着蒋介石和张学良的飞机已经起飞(到洛阳后两人分机)。这时,周恩来望着还在爬升的飞机叹息地说:“张汉卿(张学良字汉卿)就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中毒了,他不但摆队送天霸,还要负荆请罪啊!”      《连环套》正是《施公案》中一个故事改编的戏剧。这出戏写的是绿林好汉窦尔墩盗得“御马”,后被黄天霸以狡猾的手段骗走,窦尔墩在江湖义气思想支配下,还对黄天霸摆队相送。当时,周恩来很自然把这个故事和他眼前的这一幕联系起来了。      据周恩来的秘书纪东回忆,1970年夏天,他随周恩来赴庐山参加党的九届二中全会。那时周恩来的处境极其困难:他既要注意当时多种“左”的派系力量的平衡,又要同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斗争;既要灵活策略地执行毛泽东的想法和指示,又要尽力维持国家政务和经济工作的正常运转,让全国老百姓能吃饭穿衣、有正常的生产生活;他生怕外交上出任何差错,又担心着军事上的任何闪失,真正是费尽了心血,倾尽了智慧。有许多时候他都处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当时,有人曾悄悄在周恩来面前说:“江青太难应付了。”周恩来悲怆地回答:“我何止要应付一个江青!”      会议开幕的前一天下午,周恩来正在休息,纪东到总理办公室整理文件和材料,无意中发现办公桌上有一张32K白纸字条,上边留有周恩来用铅笔写下的几句戏文:      不公与不干(西厢记)      做天难做二月天,蚕要暖和参要寒。      种菜哥哥要落雨,采桑娘子要晴干。      纪东曾对笔者说,这几句戏文十分形象地反映了周恩来当时的心境和处境。但是周恩来虽注明《西厢记》,可是《西厢记》里却找不到这4句话,纪东期望我这个淮安人能帮他查找一下。经查找,笔者发现在《醒世恒言》一书的卷十八“施润泽滩阙遇友”中有类似的这4句话:      江南有谣云:      做天莫做四月天,蚕要暖和麦要寒。      秧要日时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干。      笔者推断,周恩来是在陈家书房同时读到《醒世恒言》《西厢记》《天雨花》等书的。因为他在陈家时间比较短,只有约3个月,他来不及反复看,几十年后,把在《醒世恒言》中的几句话误记为《西厢记》中的几句戏文了。http://p2.ifengimg.com/a/2016/0810/204c433878d5cf9size1_w16_h16.pnghttp://www.zkxdy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701/07/150746eg2r8yzr889yp0y1.jpg周恩来 资料图

浪花LN 发表于 2017-1-8 13:50

周恩来总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醉老虎 发表于 2017-1-12 00:38

:victory::victory::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恩来文革中曾悲怆感叹:何止要应付一个江青!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