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溺水身亡人数约57000人,解决这个问题不在于禁止游泳。
每年关于青少年儿童溺水身亡的新闻,总能在全国各地区的报道上翻到。尤其是气温的升高,游泳高峰期也随之来临,溺水事故呈现高发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溺水而死亡的人数约57000人,溺水也是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事故的头号杀手。
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和所有人都要长期重视的问题,游泳是一件快乐的事,带给我们健康和愉悦。
但同时应该认识到,由于地理条件和相关认知的不同,各地的游泳条件也存在差异,游泳的另一个反面——安全问题,就潜伏在我们周围。
游泳应该是一项生存技能,但客观条件有限制
前段时间,我们报道了清华大学要求从2017年本科生起,游泳达标才能毕业。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有些观点认为学游泳应该取决于自愿,不应该强制。
游泳不仅是一项运动,对于很多人来说,更是一项生存技能。人离不开水,也很难保证自己遇到的环境与危险,有些能力到了紧急时刻才能真正派上用处。
但是游泳确实存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不管是中国的校园游泳池数量还是人均泳池拥有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游泳水平也参差不齐,很多地方可以说缺乏游泳的条件。
虽然浙江省游泳中考实施了很多年,但在其他很多省份都难以开展。没有足够的场地和相对应的人力教学资源,游泳的规范程度难以提高。
安全不在于堵,在于疏通
很多溺水事件都发生在江河等公开水域,这些地方环境复杂,缺乏必要的救生资源,是危险的高发地。
可以看到,很多青少年依然对于下水乐此不疲,每年溺水事故中,很多都是结伴下河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在夏天游泳,是一件快乐而舒适的活动,对大人小孩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在享受水的快乐同时,也要承担风险。
正如不下水,不喝点水,就永远都学不会游泳。如果一味禁止游泳,简单粗暴地将人隔离在游泳之外,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
很多学校都会展开安全教育,宣传游泳知识。但是在简单的教育后,很多人该怎么游,还是怎么游。
安全问题的疏通关键点在于,如果能有更多的资源,去规范游泳,去引导怎样安全游泳,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效果。
很多地方都有义务救援队,这些救援队中大部分都是热心的游泳高手们,在社会资源配置的有限性下,相互自救也是一种有效途径。
如果掌握游泳技能的人越多,那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相互自救的概率也就越大。对水不是敬而远之,应该学会了解它。
分享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