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眸:大连残疾人创造世界纪录 谢延红横渡英吉利海峡
2003年08月25日11:23 沈阳今报 记者 岳阳今报讯 北京时间8月24日早晨8点,从法国加莱传来消息:来自大连的残疾人谢延红横渡英吉利海峡成功。至此,他成为了继张健之后又一位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更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残疾人。
应英国海峡游泳协会邀请,谢延红于8月11日由大连启程,赴英国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自当地时间8月12日晚抵达多佛后,谢延红于次日就开始进行适应性训练。英吉利海峡的
平均水温仅有18度左右,比国内水温低4至5度。由于第一次出国,再加上8个小时的时差,开始训练时谢延红感到很不适应。经过10多天时间的训练调整,他克服了饮食、环境、天气等方面的困扰,逐渐适应了英吉利海峡的水情。
据他的教练戈捷分析,谢延红横渡英吉利海峡有很多优势:常年坚持冬泳,身体脂肪较厚,抗寒能力强;耐力性强,谢延红的肌肉类型适合长距离游泳,不易疲劳,恢复较快;谢延红采用自由泳泳姿,速度快,省力。而且,谢延红心理承受能力强,意志坚强。他估计按谢延红的体能和速度,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时间在15小时左右。 经过几次适应性训练后,谢延红于英国当地时间8月23日上午7时46分在多佛下水,8月24日凌晨30分在法国加莱上岸,以16小时44分钟的时间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横渡直线距离为32公里。横渡成功后,谢延红身体情况良好,也十分高兴,因为他没有辜负家乡人民的厚望。中国残联、中国残奥会,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市长夏德仁先后向谢延红发去贺电,对谢延红表示祝贺和慰问,称赞谢延红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的自强精神。据悉,谢延红将于近日取道北京,然后返回大连。 谢延红在横渡前对记者表示,“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你们放心,我来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游到对岸的法国加莱。虽然是残疾人,但我有更高的追求,游英吉利海峡曾经是我的梦想,我要实现这个梦想。”
据了解,今年34岁的谢延红自幼患小儿马蹄足内翻,双髋脱臼,筋腱强直,是一位重度残疾人。他游泳近10年,长期坚持冬泳。2002年6月4日,谢延红成功横渡琼州海峡,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残疾人,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 国际上公认的英吉利海峡横渡线路是英国的多佛和法国的加莱两点之间,直线距离为33.8里。据介绍,自1875年以来,已经有6000多人尝试横渡英吉利海峡,成功者有800多人,成功率为13%,并且没有残疾人成功横渡的先例。残疾勇士谢延红充满自信的向英吉利海峡发起挑战,此举不仅受到了中国残联、辽宁省残联和大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残联和辽宁省残联已经把谢延红横渡英吉利海峡列入迎接2008北京残奥会前期宣传项目之一,中国残奥会、大连市政府作为主办单位,大连市残奥会作为承办单位。记者 岳阳/文 梅天磬/摄
世界上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残疾人如今住在辛寨子
http://i1.hexunimg.cn/2012-10-08/146503830.jpg谢延红对儿女倾注了所有的爱。http://i1.hexunimg.cn/2012-10-08/146503831.jpg膝盖处磨了厚厚的一层茧。http://i7.hexunimg.cn/2012-10-08/146503832.jpg常常这样跪着做饭。 在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小辛村西沟的一户住宅楼里,住着一位普通的残疾人。43岁的他看上去比别人要矮很多,前行走路靠半跪着爬行,天天在西沟周围靠骑残疾人三轮车拉活为生。谁也不会想到,9年前,这个人曾受到举世瞩目:2003年,他成功横渡了英吉利海峡,是世界上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残疾人……他就是谢延红。而如今,他带着家人租住在偏远的西沟,过着平淡安逸的生活,虽然光芒不再,但仍保持着那份执著,一切只为了两个孩子能健康长大。 “半个家庭主夫”的宁静生活 见到谢延红时,他正跪在家里的厨房,来来回回爬行忙碌着。他热情的招呼记者坐下,“现在的我也没啥好采访的,就是"半个家庭主夫"的生活。几年前,为了给女儿治病,我们卖了房子,搬到西沟来住,离市内远了些。但是,这样的生活我觉得也挺幸福的,早上我给孩子们做好早饭,送他们上学,然后和妻子各自去上班,下午四点,我就回家给孩子们做晚饭,每天都过得挺充实的。” 谢延红是个性格爽朗的人,谈到现在的生活,他一直说自己很幸福。谢延红的妻子小胡现在有2份工作,白天在离家不远的幼儿园上班,下午5点钟下班之后,还要负责两栋楼的保洁工作。因为妻子的忙碌,谢延红主动担负起了照顾家庭的工作。白天孩子们上学的时候,他就到西沟附近开残疾人三轮车拉活,孩子们放学前,他就回家为孩子们做饭,晚上,还要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我女儿特别聪明,在学校成绩名列前茅,平时还有很多业余爱好,弹钢琴、跳舞、画画、跑步,孩子能力强,我就要多花心思培养她,现在我每天晚上辅导完她功课,还要陪她练琴,周末还得送她学跳舞,我一心就指望着她能成才,不要活在她爸爸的光环下,要超越我。”对孩子们的爱,在谢延红举手投足间,记者看得透彻而感动。几年前,谢延红的女儿还是个心脏病患者,谢延红卖了房子给女儿治好了病,现在9岁的谢欣可是学校运动会上的宠儿,每年运动会都跑第一名,看到女儿健康了,谢延红的心也欣慰了。 “我现在很知足,这些年住在西沟,但户口一直在中山区桃源街道舰院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特别关心我,知道我有残疾,家里条件也紧张。他们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我,给我送东西。之前小胡没工作,我家小儿子上不了幼儿园,社区工作人员知道后,多方努力帮我们家把困难都解决了,现在小胡工作的幼儿园就是通过社区给联系的。社会对我这么好,我知足。”谢延红说,光环他曾经拥有过了,现在和妻子孩子过着平静的生活,即使苦一点,也是充满了滋味。 拥有驾照成难了心愿 谢延红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心愿是:想拥有一张驾照。谈到没能拿到驾照,他显得心事重重,“今年年初,我报了驾校,想考一张驾照,再买一辆残疾人能开的车,本来一切计划都好好的,可是,没想到我的身体没过了体检那一关,体检中心检查说我的手稍微有些变形,不允许我考驾照,我的一切希望就泡汤了,我连英吉利海峡都游过去了,我的手能有什么问题。” 谢延红告诉记者,他考驾照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女儿,每周末载女儿去学舞蹈的时候,他都很担心,自己开的残疾人三轮车很不安全,每次都提心吊胆的,怕翻车,摔到女儿。如果能够考上驾照,他就可以换辆安全的车载女儿,以后出去工作拉活对乘客也是一种安全的保障。(2012年10月8日 大连新闻网)
http://image.cdpsn.org.cn/CONTENT/1291818408316.jpg图为:谢延红成功横渡后与工作人员及记者合影
大连残疾人谢延红在创造了我国残疾人第一个只身横渡琼州海峡的壮举后,又横渡英吉利海峡成功,完成了残疾人挑战极限的壮举。英国当地时间8月23日7时46分谢延红在多佛下水,8月24日0时30分在法国加莱上岸,以16小时44分钟的时间成功横渡了英吉利海峡,横渡直线距离32公里,成为继张健之后又一位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残疾人。
横渡琼州海峡的残疾勇士
谢延红的自幼患小儿马蹄足内翻,双胯脱臼,筋腱强直,是一位重度残疾人。他先后做过4次全身麻痹大手术,连走路都需要拄着拐棍小心翼翼。但是小谢却与游泳有着不解之缘。10多年前,他在偶然的机会里开始学游泳,之后就与游泳分不开了,现在,他已经是大连市残联残疾人冬泳协会会长了。3年前,小谢开始了正规的游泳训练,在教练的指导和帮助下,小谢发起了横渡琼州海峡的冲锋。
2002年6月4日早5时35分,他从广东省徐闻县龙溏镇海仔村下水,于当日下午6时零1分在海南省海口市海甸岛美丽沙海滩登陆,游程34公里,成功横渡了琼州海峡。小谢说,按照他平日训练时的速度和琼州海峡2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他横渡琼州海峡只用7个多小时就够了,但是实际上他却用了10小时26分钟,实际游程为34公里,主要是因为当时天气不好。当时横渡琼州海峡时,海面风力4至5级,强风6至7级,浪高3至4米,并遇逆流、乱流,他在海蜇群中游了3000米,克服了以往横渡者从未遇到的困难。不过小谢最后还是成功了,他的这个壮举最后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中,他也成了中国第一个只身横渡琼州海峡的残疾勇士。
横渡琼州海峡取得成功,小谢并没有想得太多,他想的只有:“我成功了,我用我的拼搏精神回报了关心我的人们。”小谢说,从小到大,给予他帮助和关爱的人太多了,像他的教练、大连舰艇学院的军体教官戈捷等等,横渡琼州海峡一方面是证明自己,证明残疾人同样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在告诉那些关心帮助过他的人,他并没有因残疾而沉沦。
大连市长也帮他圆挑战海峡的梦
谢延红此次横渡英吉利海峡,得到大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夏德仁市长亲自接见了小谢,为这位即将挑战英吉利海峡的勇士壮行,称赞他的自强精神,并预祝他横渡成功。“今年4月份,世界轮椅基金会向大连残疾人捐赠轮椅的仪式上,谢延红就向我说了他的想法,我当时心里就为之一震!”市长说,这种不畏困难的精神,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从现在开始,谢延红就已经为大连争了光。夏市长说:“这种精神自始至终在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让我从心眼里觉得要支持他。”在市残联的会议室里,夏德仁市长与就要远行英国的残疾人谢延红紧紧握手,一个人脸上写着鼓励与支持,一个人脸上写着激动与感谢。
据大连市残联理事长李扬介绍,6月7日,夏市长亲切接见了谢延红,鼓励他科学训练;6月8日,夏市长批示有关部门全力支持,以展示我市残疾人热爱生活、战胜困难的精神,为国争光,为大连争光;6月17日,夏市长再次批示,要求市残联认真组织好这次活动,并表示给予经费支持。大连市财政拨出专款10万元,市残联专门成立了横渡筹备小组,社会各界也采取不同方式为小谢横渡提供帮助。
市长的接见,也让谢延红的心里很不平静。他说,这次挑战英吉利海峡,是他的一个梦。大连,是他梦开始的地方。在他的心里,市长是帮他圆了这个梦的人。
奔赴英吉利海峡 挑战残疾人极限
自1875年以来,已经有6000多人尝试横渡英吉利海峡,成功者有800多人,成功率为13%,但还没有一个残疾人成功横渡的例子。应英国海峡游泳协会邀请,谢延红8月11日由大连启程,赴英国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如果成功,谢延红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残疾人。谢延红对此次横渡英吉利海峡充满信心,他说:“虽然是残疾人,但我有更高的追求。游英吉利海峡曾经是我的梦想,现在这个梦更近了,我要在大家的支持下把这个梦圆了。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残疾人热爱生活、自强、自立的机会。
谢延红的教练戈捷介绍说,世界上难度最大、横渡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海峡当属英吉利海峡。目前,还没有一个残疾人征服它。小谢坚持冬泳10余年,身体脂肪较厚,抗寒能力强,适于低温游泳,另外小谢的肌肉类型适合长距离游泳,心理承受能力强于常人。
顽强意志支撑他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
8月24日8时,大连市残联理事长李扬接到来自法国加莱的电话:谢延红挑战英吉利海峡成功了!
谢延红于英国当地时间8月23日7时46分在多佛下水,8月24日0时30分在法国加莱上岸,以16小时44分钟的时间成功横渡了英吉利海峡,横渡直线距离32公里,成为继张健之后又一位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残疾人。
中国残联、中国残奥会,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市长夏德仁先后向谢延红发去了贺电,对谢延红表示祝贺和慰问,称赞谢延红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的自强精神。自当地时间8月12日晚抵达多佛后,谢延红于次日就开始进行适应性训练。英吉利海峡的平均水温仅有18摄氏度左右,比国内水温低4至5摄氏度,由于第一次出国,再加上8个小时的时差,开始训练时谢延红感到很不适应。
经过10多天时间的训练调整,谢延红克服了饮食、环境、天气等方面的困扰,逐渐适应了英吉利海峡的水情,于8月23日早晨下水,一举横渡成功!横渡成功后,谢延红身体情况良好,显得十分高兴,因为他没有辜负家乡人民的期望。
来源:大连晚报
[谢延红横渡过程全景纪实]
横渡过程顺利
伦敦当地时间8月23日7时46分,谢延红从出发点莎士比亚海滩出发,这时候是北京时间当日的14时46分。伦敦当地时间10时41分(以下均为伦敦当地时间),谢延红已经进食2次,喝水2次。伦敦当地时间10时45分,距离出发点已经3个小时了,但是莎士比亚海滩依然清晰可见,谢延红的划水频率是每分钟50次左右。14时31分,教练戈捷在不断提示谢延红游偏了。15时,谢又一次进食,此时游了7个小时了。这时候莎士比亚海滩越来越模糊,而对面法国的山越来越清晰。
15时38分,谢延红又一次进食。船长拿来横渡示意图,已经过了第3个折返点了,一切顺利。
16时04分,导航船遇到巨轮,船长忙着协调避开了巨轮。坐在船尾的监督员发现船体漏油,大家顿时一片惊恐。船长不慌不忙地检查了一番,很快就化险为夷了。
18时44分,谢已经是第12次进食了,这时海上依然风平浪静。此时谢的划水频率依然不变。19时37分,船长再次拿来示意图,说还有3.9海里。戈捷解释说,按照以前的速度,还需要3个小时。当时已经游了11个小时。
成功登陆来之不易
伦敦当地时间8月24日0时,北京时间8月24日7时,在黑漆漆的海面上,大家隐约看到对岸了。因为体力原因谢延红已经远离导航船了。任凭大家怎么喊,他就是靠不过来。此时小船已经载着电视台记者到对岸准备拍摄登陆的镜头。谢延红却一直在喊“我没劲了,我饿。”但是这时候导航船已经不可能靠近他了,因为距离岸边太近,导航船可能搁浅。伦敦当地时间8月24日0时15分(以下均为伦敦当地时间),谢依然在喊:“我饿了。”为了让其增加信心,大家不断地打亮探照灯,告诉他前面就是岸了。还有的喊着“还有20米了”。可是就是这看起来短短的距离,足足折腾了将近半个小时。这时候的谢延红确实累了。8月24日0时30分,在经历了16个小时44分钟的艰难历程后,大家终于听到船长用英语说的“谢,成功了”。1时10分,整整在登陆边缘徘徊了40分钟的谢延红终于被小船载上了大船。现场,没有欢呼的胜利谢延红成功了,在船上他不断喊冷,他也在不断喊着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连人民,告诉关心他的大连市长,还有他的老母亲。虽然船舱里有床,但是过道非常狭窄,他不能独立行走,只有躺在冰冷的甲板上,几名队员在给他暖着身体。可能当时被冻坏累坏的原因,谢延红没有意识到是这样三个人在一直为他暖身:大连残联的王莉、教练戈捷、凤凰卫视的记者徐林平。谢延红成功登陆时,正是国内的清晨,船上的队员迅速将这个好消息传回了国内。 谢延红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详情-分享
在耗时16小时44分钟后,伦敦当地时间24日凌晨零点30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普通而又让人难以忘记的横渡者艰难爬上了法国加莱海岸。来不及享受艰险付出而来之不易的胜利,来不及在本来应该欢庆的沙滩上打几个滚。这位寂寞的英雄就被拽上了小皮艇,尽管大船上的几位团员在高兴的欢呼,尽管大船上的探照灯在不断的闪烁。但是,谢延红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壮举就这样完成了。英吉利海峡历史上从此写就了这样一段历史:一个来自中国的残疾人,一个身有残疾不能独立行走的中国青年,用他的双手,滑过了英吉利海峡,写下了历史篇章。
1、确定横渡的日子来得太突然
横渡的日子成了全团人的心病,这块心病每个人只能默默地让它在各自心里疯长,而每个人又不能表现出来。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怕影响谢延红的情绪。
伦敦当地时间8月22日晚上7点,记者正在房间写稿件,住在楼下的大连电视台的老杨突然打来电话说,活动的组织者老罗接到通知,已经确定23日早上开始横渡。这又应验了一句古话:幸福来得太突然。在经历将近10天的漫长等待后,终于开始横渡了。
但是老罗同时告诉大家,明天6:30到达码头,船长还要等到7点的天气预报,一旦天气不好,还有可能取消横渡计划。这个附加的消息虽然有些打击大家的情绪,但是经历了漫长等待的我们已经来不及考虑这些。于是大家分头开始准备。比如购买船上的食品,给自己的手机多充点钱等。虽然大家认为各自的准备工作已经非常充分了,但是在横渡成功以后,才觉得一些工作并没有考虑周到。比如八宝粥在横渡的时候喝到8罐后竟然没有了,谢延红上岸后浑身发冷没有棉被来取暖等等。
而得到消息的谢延红则显得有些焦虑。在伦敦当地时间8月23日早上5点的时候,大家来到他的房间集合,他一边吃饭,一边一个劲地说自己没有睡好觉。看来心情显得颇为复杂,大家也就在一旁七嘴八舌地为他宽心,努力为他减轻心理负担。
当来到多佛港码头的时候,我们一行人见到了我们的导航船“航海者”号和船长“奥斯蒙。谢延红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的时候不断地重复这样一句话:本来今天这么好,老天爷照顾我了,我的身体又不好了,没有休息好,看来事情总不能圆满。是为了释放压力还是真的没有休息好,大家也难免为他有些担心。
2、当天同时有4位横渡者
今天(伦敦当地时间8月24日)肯定是个好日子,当然这个好日子不是年轻恋人结婚的好日子,但是绝对是横渡的最佳日子。
在多佛港码头,我们的团长还把我拉到一边说,昨晚(伦敦当地时间8月22日晚),他和英吉利海峡游泳协会的主席通了电话。当他得知是23日横渡的时候,他非常肯定地说,依据他多年的经验,综合这几天的天气情况,23日横渡是历史上难得的横渡日子,他预祝谢延红横渡才成功。
今天是个好日子果然不假。在我们等待的时候,先后遇到了另外3位横渡者。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目前英吉利海峡游泳协会总共有4条船,也就是今天4条船全部出动了。今天的英吉利海峡将要迎来4位勇士,而来自我国的谢延红是他们中的一位特殊者。
最令大家吃惊的是,在我们还在多佛港的时候,竟然意外地遇到了墨西哥人。大家兴奋的彼此欢呼,双方船上的电视台记者更是一通猛拍这难得的画面。在前面的报道中,记者已经屡次提到过他们。横渡者叫乔斯,他的朋友是一位叫罗伯特的医生。由于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意味地在这个小城镇遇到,彼此之间已经成为很好的朋友了。本来墨西哥朋友从20日开始已经得到消息要横渡了,可是一拖再拖,没想到到今天竟然拖到了和我们一起出发。
伦敦当地时间8月20日,这对友好的墨西哥朋友在得知我是记者后,主动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横渡。同时他们的船上还有来自墨西哥电视台的2名记者。为了多一次经历,也为了给谢延红横渡积累一些经验,在请示团长后我答应了他们的邀请。自己也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并向团长保证自己不下水。而且即便是跟墨西哥人出海,但不能耽误谢延红的出海采访。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自己人横渡的报道。我当时还自认为体力没有问题,出两次海不要紧的。最终因为天气原因一拖再拖。
按照规定,我们是乘船从多佛港来到出发点---莎士比亚海滩。在海滩,我们又惊喜地遇到了另外两条船。这样今天就有4位横渡者。一天中游泳协会4条船都出动的日子不多见。好天气是一定的了,这大大鼓舞了我们,当然谢延红的信心更充足了。
3、出发就落到其他3位后面
谢延红的速度慢,耐力好这是教练早告诉过大家的。但是因为当天是4位横渡者,没想到一开始,谢延红就远远被大家落在了后面。其中也有为了满足拍摄的原因造成的。
按照比赛规定,当船到达莎士比亚海滩还有大约100米的时候,横渡者应该跳下船游到沙滩上等待发令。在谢延红跳下大船往对面游的时候,大连电视台的记者也乘着小船到对面进行拍摄,而凤凰卫视的记者在大船上拍摄。这时候,一个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当谢延红从对面的莎士比亚海滩下水计时后,大连电视台的记者开始乘坐小船靠近大船。而凤凰卫视记者拍摄的带子需要送到莎士比亚海滩的两位不跟随船的记者,以便第一时间发出谢延红横渡的消息。这位负责游泳送带子的任务自然落在了教练戈捷身上。没想到等他把带子送到对面后再游泳追赶大船的时候,因为大船的任务就是保证谢延红的横渡,所以速度很快。跟在后面的教练很快就跟不上了,教练上不了船那谁也不能来指导横渡了。那边对岸的人在着急,这边大家在船上拼命喊加油,眼看着水中的教练越来越远。无奈之下,只好让大船停下来等一等。好在小船在把大连电视台记者运到大船后,再折回去将教练运到了大船。
这时候,再看看3个横渡者的身影更是看不见了,只能看见导航船的小小身影。
“本来大家的实力就是不一样,慢慢来,谢的耐力好。”上了大船的教练对此不以为然,看来他的信心很足。
4、“我再也不想坐船了‘
从开始来到多佛港,记者每天都下海训练,期间有时还早上和下午各一次加大运动量,自己认为陪游应该没有问题。直到出发的早上,谢延红还问记者带没带游泳的东西。记者很自信的说,泳帽、泳裤还有泳镜一件没有少。谢延红另外问了句:“一个小时陪游一次可以吗?”我回答的很肯定。在要上船的时候,有团员很关切的问我可以吗?我的回答稍微保留了一下“等到10几个小时以后我再下去游吧,这样还能跟上他的速度。”
但是没想到,牛皮破裂了得是这样快。一上船,先是教练戈捷开始吐,他的解释是因为刚下去游泳水温太凉。事实也是如此,在吐了几次后,教练就一直靠在船帮上,指挥和照顾谢20个小时,期间没有晕船,也没有合过眼休息一次。
接下来,先是记者本人,再就是大连电视台的老杨先后开始晕船,只要是一坐在船上就开始晕,一躺下就好。于是越是拼命吃晕船药,越是昏昏沉沉地想睡觉。最后,船上成了我和大连电视台记者的轮番表演:轮流睡觉,轮流起来采访和拍照。这期间,团员王莉和教练一直坐在船帮上指挥和照料谢延红的饮食。没有歇息,没有睡过觉,整整在海水颠簸了20个小时。
至于当初我的许诺,大家没有在船上提及,这是善意的沉默,也是善意的保护。在茫茫的大海中,一个没有正规训练的游泳爱好者是不可能下水的。而且导航船的惟一责任就是保护横渡者和为其导航。如果陪游者稍有不甚跟不上大船速度,或者是遇到暗流,会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记者整整20个小时没有吃一点东西,期间肚子里的东西早已吐得干干净净。
不光是记者,船上所有的陪伴者,伦敦当地时间8月23日7点多从多佛出发,到8月24日清晨4点返回多佛,整整20个小时的时间在海上颠簸,没有吃过一点东西,期间喝的一点水大多又吐了出来。这样的体力和状态是不可能陪游了。
从谢延红成功横渡到我们安全返回多佛,我们的船在茫茫的大海中前进了3个小时。在我们焦急地等待返回的时候,一团员说,这么远的距离,光开船就用了3个小时,这样看来横渡者的速度一点不慢。另一个团员对我说,现在体会到横渡者的不易了吧,我们光在船上呆着还又晕又吐的,不要说横渡了。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次横渡谢的体力特别好,根本用不着陪游。
这是一次难忘的横渡,也是一次难忘的旅程。“我再也不想坐船了。”每每当记者躺在甲板上,吹着冰冷的海风,一边记录着横渡的情况,一边仰望着满天的星星,伴随着剧烈的反应,伴随着淡淡的乡愁,我和大家有共同的感受,祝愿早点横渡成功。(华夏时报,特派记者叶乃照)
热情的多佛迎来勇敢的谢延红
华夏时报特派记者叶乃照8月17日发自英吉利海峡消息: 英吉利海峡是诱惑人的,她每年吸引了世界上成百的游泳爱好者前来挑战;而多佛这个小城镇又是美丽的,她因是英吉利海峡上最繁忙的海港而闻名于世。进入8月份,这个美丽而多情的城镇就开始变得喧闹起来。操着不同口音,穿着不同服装,有着不同肤色,但却有着相同情趣的游泳爱好者云集这里,构成了多佛一道最为美丽的风景线。而这其中,最为抢眼的公众人物就是来自我国的残疾人谢延红以及这次横渡海峡的团队。2001年7月,因为中国的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80多个中国人参与活动和直播,庞大的队伍,强大的势力,横渡的首次成功,而轰动了多佛。2003年8月,残疾人游泳爱好者谢延红的出现,中国人再次在当地引起轰动。
1、“我宁愿回去坐火车回去” 辗转24小时终于见到谢延红
谢延红和教练戈捷以及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老罗是本月12日先期到达伦敦的。临走前,他们表示会到机场接我们。对于从北京到多佛,我们几个人的概念只是用11个小时飞到伦敦后再转乘火车就会很快抵达。但是,没想到,就是这个简单的概念,把我们一行人的胃口足足吊了24个小时,当然,想急切见到谢延红并了解他准备情况的念头也足足吊了我们一昼夜。
北京时间8月15日中午,我们一行5人在北京机场过关的时候,因为报关时没有单位的正式介绍信,海关拒绝放行大连电视台记者携带的专业摄像机。这个意外搞得我们手忙脚乱,非常被动,最后经过紧张协调并足足写了两页纸的说明才得以放行。当我们登上飞机后,飞机就开始滑行了。
我们的飞机一路是追着太阳在飞行,北京时间15日下午从北京起飞,伦敦当地时间15日下午6点到达(北京比伦敦正好早7个小时)。一落地伦敦是夕阳如照,而此时北京已是深夜1点。一行人在经过了地铁穿行、火车运行、深夜步行之后,终于于16日凌晨1点在多佛找到了一家小旅馆住了下来,而且是3个男人挤在一间小房间。早上起床后匆匆吃了点东西就赶紧和谢延红汇合了,这时距离大家离开北京整整24小时,期间大家没有好好地吃过一次饭。在不断转车过程中,有团员感慨地说,宁愿回去时候坐火车。为了方便,整个团队住在了一个名叫“county hotel”的宾馆里,当地人把它叫作城市旅馆。而这之前,整个团队8个人却住在了3个不同的地方,原因就是为了能节约经费以便更好地支援横渡。
2、“海鸥大清早就在床头歌唱” 宁静的小镇恬静的生活
从伦敦下飞机,我们是辗转了5个小时才在当地时间周五11点到达多佛的。这个时候,我们是饥肠辘辘。因为是周末的原因,大街小巷的商铺早已关门,但大多数酒吧刚刚开始打佯,这个时候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欢快地哼着小曲走在街头。要不就在幸福地煲电话粥,这个时间段是年轻人的空间,这个时间的多佛的街头是年轻人领地,多佛的年轻人正在耗费着青春,享受着快乐。 就在我们一行人拖着大包小袋疲惫地走在多佛的街头时候,迎面走来一个喝得晕乎乎的小伙子很虔诚地举着一双女靴,他的这个举动弄得大家一头雾水。他的后面紧跟着几个年轻人在低声歌唱着,有团员猛然发现一个女孩正赤脚走在街上的清板石上,原来这又是又是一个 浪漫的爱情故事。
因为时差的原因,加上海鸥一早就在房子周围盘旋和鸣叫,记者索性5点就起床来到海边。这时候的多佛海港,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房车,这是一家人周末出来游玩后露宿在海边的车。到了6、7点,露宿的人们开始陆续起床,大家都站在海边交流着,愉快地打着招呼。而每个起早的人,见到记者总是很自然而又亲切地喊着“morning”,记者于是用简单的英语和他们聊天,当他们听说是来自中国后,好多人总会大声叫起来“china? I know”。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平时努力工作,周末总会出来度假的。这一点最终也印证了,因为在周六的早上,小镇的店铺直到10点才陆续开门,虽然是在海边的旅游景点,很多店铺很晚才开门营业。也有的团员告诉记者,这里更有奇怪的事情,到了周日店铺开门的就更少了。
3、“中国的龙舟,好。” 我看到了英吉利海峡上的中国龙舟
就在15日晚上吃中餐的时候,餐馆的马来西亚老板娘就很兴奋地告诉我们,周六有龙舟比赛,据说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仲秋。她一再嘱咐我们上午可要记着去看看,她知道龙舟大老家应该在我们中国,这个机会我们不要错过的。8月16日是周六,多佛迎来了今天少有的热闹,在长长的多佛港的堤坝上,有很多商家在展卖商品,大多数是一些鱼虾和水果。悠闲的多佛人更多地在海滩上晒太阳,沙滩上到处可见穿着泳衣的人,不少年轻人在做各种沙滩游戏。组织者老罗告诉记者说,象今天这种热闹场面,平时是很少见的。
早上10点多,记者最为感兴趣的中国龙舟出现了。在异国他乡的海峡上,在一个流行足球的国度里,竟然有人在组织中国龙舟比赛,确实令人吃惊。由于身边没人做翻译,记者和他们进行了简单交流。最后记者得知,这次总共有6支队伍参加比赛,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比赛,只能是以比赛代训练,队伍中有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小娃娃。当听说记者是来自龙舟的故乡中国时,几乎这里的队员都会非常敬佩地叫起来,然后主动和记者攀谈。还有的邀请记者加入他们的比赛行列。当记者说目前中国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每年要举办龙舟大赛的时候,他们发出了啧啧称赞声。
11点,比赛开始了,记者发现他们的水平确实一般,但是他们非常认真,每次比赛前都要集体讲解比赛要领,结束后再集中起来总结经验。队伍中的几个小娃娃也是非常认真,而每次看到记者为他们拍照,大家非常配合,更令记者吃惊的是,队伍中不时有人喊出“中国龙舟,好。”
4、“我在这里不寂寞” 谢延红今天没有下海适应
当然,在多佛这几天的主角是谢延红,他也是我们团队里的绝对主角,一切的活动都是为了保证他好好适应多佛的气候,多佛的海水,多佛的风土。但是,由于时差等诸多因素,谢延红还要克服很多困难。 教练戈捷一直对谢延红进行全方面的关心,包括生活和训练,他告诉记者,从13日开始,在3天时间,谢总共训练了4次,其中的一天进行了2次训练,每次时间都不多,主要是在游泳区内进行适应性训练,也就是说,谢还没有到海峡的纵深处游泳。原因是时差还没有完全倒过来,现在的训练主要是摸摸水性。这几天的多佛港,由于训练时间赶上涨潮,水很浑,也有些脏,里面有一些泥沙。
谢延红告诉记者说,他是第一次出国,又是来挑战一次运动极限,需要克服很多方面的困难,这几天每天只睡5、6个小时,还在倒时差,头有时还疼,他希望能尽快恢复,适应这里的一切。 对于这几天的海水适应情况,他告诉记者,水温在17度左右,基本上和5、6月份他在大连训练的时候差不多。但是来后觉着反差很大,感觉很凉,因为在大连游的海水温度,距离现在已经几个月了。
8月16日,因为多佛港有大风,海上浪大,上午谢延红和教练在海边等待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很遗憾地回来了。在等待的时候,不时有世界各地的游泳爱好者过来和谢延红打招呼,看来他的人缘非常好,谢也能用简单的英语和大家简单交流。 下午,谢延红一个人在宾馆的小游泳池里来回转圈练习耐力。由于游泳池太小,训练不方便,谢让记者帮着把腿用皮条绑住,然后系在迟边的栏杆上,练习耐力和打水。他练得非常投入,也非常苦,有时记者大声喊他也不知觉,完全投入到训练中去了。 有投入就有收获。下午在进行了大运动量的室内训练后,谢延红和老朋友,一位来自墨西哥的游泳爱好者约定,当地时间8月17日早上5点,谢延红和他一起到英吉利海峡的训练。 在得到谢要8月17日早上进行适应训练后,团队里的大部分成员表示要早起看他的训练,记者也决定和他一起进行适应训练,也便把水温等的最直接感受传达给读者。
残疾人谢延红挑战极限 启程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 2003年08月13日15:55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叶乃照、通讯员李发泉报道“我要出发了!”昨日下午,于去年6月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大连残疾人英雄谢延红再次发出充满自信的声音。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和大连市残联等单位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100多人出席了由中国残奥中心、大连市政府专门为谢延红举行的壮行仪式。谢延红此次壮举是应英国海峡游泳协会的邀请,将于今年8月中旬横渡英吉利海峡。据考证,目前世界上尚未有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残疾人,此次极限挑战对谢延红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据在壮行现场的谢延红的教练戈捷介绍,今年34岁的谢延红,自幼患小儿马蹄足内翻,双胯脱臼,筋腱强直,是一位重度残疾人。谢延红去年6月4日早晨5:35分从广东省徐文县龙塘镇海仔村下水,于当日下午6:01分在海南省海口市海甸岛美丽沙海滩登陆,游程34公里,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证书。据了解,世界上横渡难度最大、人数最多、影响力最为深远的海峡当推英吉利海峡。国际上的公认路线为英国的多佛和法国的加莱两点之间,直线距离为33.8公里。自1875年英国人次征服英吉利海峡后,至今已有6000多人尝试横渡,成功者仅有800多人,成功率为13%。英国海峡游泳协会为谢延红拟订的横渡时间是在8月15日至8月25日这个时间段里,选择一个海况、天气最佳的时机进行横渡。
中国残联、辽宁省残联对此也全力支持,已把谢延红横渡英吉利海峡列入迎接2008北京残奥会前期宣传项目之一。在壮行仪式上,谢延红十分激动,他说:“为了美丽的大连,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会全力以赴,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给大家带回一个惊喜!”
据了解,谢延红将于8月11日从大连出发,8月12日从北京飞赴英国。届时,本报记者将对其进行专访。8月15日本报将派记者前往英国全程采访其壮举。本报将派记者全程跟踪采访
1、海峡是一种隔阂,海水是一种连接
“我不是一个人去横渡”
谢延红很累了,他静静地半躺半坐在椅子上。
崭新的白色旅游鞋,反衬在他那双带有残疾的腿,特别是因为每天在水里运动而变得黝黑的双腿,他的那双白色旅游鞋是那样的显眼,再加上他那黑的不能再黑的面庞。但是,他的那种黝黑,是健康的肤色,给人一种粗犷中的甜美,一种缺陷中的完美。看来,谢延红对这次横渡英吉利海峡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着装方面。
“你看,我还拿了两根拐杖,就是防备一根坏了。”
“我不是一个人去横渡。”虽然因为上楼梯的原因,谢延红黝黑的脸庞上很快冒出了汗珠。虽然他在接受采访前一再强调,他只能接受几分钟的采访。但是,一旦打开话匣子的谢延红,那就回到了在水中永远不知疲倦游来游去的真实的他。
“我不能谈的太多,一旦多了我就兴奋,这样晚上我肯定休息不好。这可能是兴奋过度的原因吧。”
“今年去游英吉利海峡,和去年游琼州海峡一样,主要是给关爱我的残疾人、关爱我的所有朋友一个回报,更是一个惊喜。”作为一个残疾人,谢延红很自然地说出来了这样的一句看起来比较官面的话。但是,他说的很自然,也很真诚。其实,我看到更多的一种综合的感情流露,这更多的是一个身有残疾,但是思想健全,追求理想,更富有爱心的新青年对爱的一种全新的诠释,也是对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一种倾注。
对于自己能否顺利地去畅游英吉利海峡,谢延红在和记者交谈中,反复谈到了对他有所帮助的几个人,看来他是一个非常注重感情的人。比如中国残联、大连市政府、大连市残联。就是因为方方面面的重视,有关部门把他这次活动列为了迎接2008年残奥会的系列活动之一。
谢延红告诉记者,这次顺利出行,是大连人们给的资金,因此他的出行代表着美丽的大连,整个大连人都是他的力量。“我身后的残疾人都是我无穷的力量。”谢延红激动地说。
“海是一样的,英吉利海峡上的海水是和大连的海水应该是相通的。我知道,海峡是隔阂的,海水永远是相通的。”谢延红说这话的时候是平静的,“当我离开大连的时候,一种离别心情油然而升,我现在真希望马上跳进英吉利海峡。”
2、英吉利海峡是危险的,但是我是安全的
“我到了英吉利海峡就是成功了”
“我是有激情的,原因是大连给我的。但是激情不等于冒险。”
对于横渡英吉利海峡,关心谢延红的人都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对于冒险和成功的诠释,身有残疾的谢延红有更多的发自内心的理解。很多人都会说横渡英吉利海峡是危险的,但是谢延红认为安全是第一的,他反复告诉记者,他可以为自己祖国的安全奉献一切,但是他认为没有必要为了横渡成功而奉献生命。
“横渡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我不想奉献生命。”因为刚来北京,或许是因为不太适应的原因,谢延红抽起了烟,在透过腾起的烟雾中,记者看到他在遥望,是对生活的希冀?是对生命的渴望?是对成功的希望?或许,经历身体变故的他,饱经生活磨难的他,对生活有更多的理解,对成功有不一样的看法,可能是平静中的一种期待吧。
“我到了英吉利海峡就是成功了。”对于成功的理解,谢延红的理解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对记者说,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其实意思大家都很明了,到了长城就是真正的好汉了,也就是成功了。对于成功与否给自己带来的压力,谢延红坦然是有的。但是他认为这种压力已经在训练过程中给释放了。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付出了努力,自然就将压力给释放了。他给记者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有一种失败是口头说“我要横渡了。”但是每天却都在睡大觉,那这种失败就是可耻的。
身有残疾,但是对于体育的理解,谢延红非常独到。他还给记者举了一个有关马拉松的故事:马拉松的创始人当时跑的速度可能是历届马拉松比赛中成绩最差的,但是他是在特殊时期为了传递胜利的消息而在不断奔跑。所以他是最成功的,这也是因为后人尊他为马拉松的鼻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失败了我不会再去游英吉利海峡,我重在参与了。我将去游其他海峡,我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
3、我们一起分享成败,毕竟我们见证了
“成功后的庆祝方式由大家来定吧”
其实在采访前,记者就一直有个问题,就是想问一下谢延红,让他提前透漏一下一旦成功了,他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庆祝,这是关心这次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所有读者所期待的,也是有待提前揭开的秘密。但是谢延红的回答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坦然,记者非常吃惊。难道他经历的成功已经很多了吗?是不是生活中过多的幸运是不是已经很多了?
“假如?一旦?万一……”为了要表达他的假设成功,谢延红说了很多词,一旦成功了,他会非常平静的。他告诉记者,去年横渡琼州海峡成功后,他也只是平静的打电话对母亲说他成功了。没有过多的话,没有过多的激动。这难道是生活中他的一贯作风。
成功的方式还是由大家来定吧,谢延红言语中非常平静,认为自己是无所谓的,游泳只是一种过程,成功和失败对于他来说不是两种概念,而是一种概念。包括游完全程和没有游完都是一样的经历。
采访中,谢认为自己就是一种幸运的化身。他说,去年横渡琼州海峡的时候,在他之前也是有一个健全人连续两年都没有成功,结果他一次成功了。今年他8月横渡英吉利海峡之前,7月份就有一个深圳的健全人也是连续两年冲击英吉利海峡都没有成功,这次又是和去年一样的情形。他告诉记者,他坚信幸运之星又将降落到他的身边。
“成功与否,我们都一起分享,毕竟我们见证了一次壮举。”
4、他像一个大孩子说,你这个记者朋友我交定了
“妈妈,我已经到了”
谢延红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可能是生活的经历给了他很多的启迪。即便是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都没有问到他的个人生活问题。但是不管他结婚没有,在记者言中,他就是一个大孩子的形象。
许是不熟悉的缘故,许是要保持旺盛的精力缘故,一见面谢延红就把我的采访自然地设了一道防线。“时间不能太长。”我们的这次采访刚开始是在谢延红和教练一起在大街上等待朋友的时候开始接触的。为了打动他的心,记者就主动聊了起来有关游泳的话题,告诉他自己中午刚刚加大了游泳的运动量,就是为了能陪他在英吉利海峡多游一段。
“真的,你现在每天还游泳?太好了,我正需要人陪游。”当谈到记者还坚持游冬泳的时候,谢延红像孩子似的大笑起来“真是太好了,要不这次你也游算了。”看到坐在轮椅的这个大男孩,我也笑了,是的,谢延红今年34了,可是身为残疾人的他很乐观,更是天真的。
这时候,等候的朋友来了,记者很自然地推起了轮椅,动作是轻的,行动是稳的。这个大男孩有了兴趣“记者也会推轮椅?”这会该轮到我笑了,我告诉他我在山东残联工作了4年,有全国各地很多的残疾人朋友。这次他开始吃惊了。
等到了住的地方,因为小层宾馆没有电梯,一行人正在发愁怎么能把健壮的谢延红抬到3搂时,记者毫不犹豫蹲了下来,在谢延红怀疑的目光和担心的心情下,一口气将他背上了3搂。
“哈哈,你这个记者朋友我交定了。”到了房间的谢延红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大男孩的样子。于是他的话也就多了起来。
“我已经到了,妈妈、、、、、、”这个乖巧的大男孩,很快想起来给妈妈报平安,因为有我们在旁边,谢延红和妈妈的聊天声音越来越小。是呀,在妈妈眼中,儿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况且是自己身有残疾的孩子要飞到外国去做一件健全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不好意思,花了你几块钱。”调皮总归是调皮,和妈妈通完电话在把手机还给记者的时候,这个大男孩不忘再幽默一下。
5、就像一条在大海中飞翔的鱼
“我们是师徒也是兄弟朋友”
谢延红的义务教练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体育教研室讲师戈捷,这个同样是黝黑的中年男子和谢延红的关系是师徒,更是生活中的亲密弟兄。
第一次见到他们两个是在中国残联,那是为了来北京办理签证的事情,这次是和他们师徒的第二次见面。日常训练和日常生活的照顾看来都是戈捷的事情了。
8月11日晚上,住下宾馆后已经很晚了,在稍微休息后,戈捷就忙着外出购买出国吃的食品了。“主要是方便面。他爱吃。”戈捷说。晚上8点多,戈捷背着2个装满食品的大塑料回来了。刚放下,他就急急忙忙对谢延红说,“你别出去了,下楼不方便,我给你买饭。”说完,这位中年男子转身又出去了。看来,生活中他是心细的。
对小谢横渡英吉利海峡,教练戈捷看来是充满了信心,“如果天气条件好,小谢横渡成功没什么问题。”教练告诉记者,就目前谢延红的身体条件和速度,他的横渡时间计划在15小时左右。最佳时间是在8月20日前后,时间应该是从早上的4点开始,到晚上结束。
戈捷告诉记者,为了这次横渡,谢延红进行了艰难的训练。每天上午9时30分,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游泳馆里,长50米、有8个泳道的游泳池中只有谢延红一个人的身影。一天150个来回,15000米的训练,谢延红却觉得“这没什么”。戈捷告诉记者:“谢延红的下肢根本用不上劲儿,游泳主要靠的还是上肢,但是他的上肢也有问题,胳膊不能正常弯曲,他能把自由泳游得这么标准是很不容易的。”
在日常训练中,谢延红是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下水,上午的训练要游10000米,中间基本不休息,一般在10点半结束训练;下午的训练,从2点钟开始,先是陆上的力量、韧带训练,3点到5点继续水上训练5000米。
戈捷教练向记者列举了谢延红的几大优势:抗寒能力强,谢延红常年坚持冬泳,身体脂肪较厚,适于低温游泳;耐力强,谢延红的肌肉类型适合长距离游泳,他的肌肉不易疲劳,而且恢复较快,在游泳池中游过30000万米;自由泳姿标准、心理承受能力、态度乐观。
由于是他们师徒两人比大部队提前出发,教练告诉记者,到英国的多佛后,他们首先要倒时差,熟悉水况,做适应性训练,另外还要在横渡前接受英国海峡协会的测试,在海里游满4小时。
“对于横渡英吉利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天气,怕遇到风浪。”教练戈捷和谢延红告诉记者。
“现在马上要出发了,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身体不能摔着、碰着。”最后,戈捷不忘如何保护好谢延红。(华夏时报记者叶乃照) 海上征程20小时--谢延红横渡过程全景纪实(附图)
http://image2.sina.com.cn/ty/o/2003-08-24/1_6-12-44-13_20030824191341.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本报特派记者叶乃照发自英吉利海峡
从莎士比亚海滩出发的时间是伦敦当地时间8月23日7:46,也就是北京时间8月23日下午2:46;到我们安全返回多佛的时间是伦敦当地时间8月24日凌晨3:53,也就是北京时间8月24日中午12:53。我们整整在海上颠簸了20个小时。当我们到达多佛港的时候,静静的港湾上只有我们的2个团员和我国驻英国使馆的代表在迎接我们。当使馆工作人员将美丽的花环戴在了谢延红的脖子上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开心的笑了,大家20个小时的颠簸换来了欢笑,谢延红16个小时44分钟的壮举换来了大家的尊敬。一个健全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一个残疾人在历尽艰辛的情况下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作为船上的一员,记者见证了整个过程。
1、横渡的全过程写实 伦敦当地时间8月23日7:46,谢延红从规定的出发点莎士比亚海滩出发,这时候是北京时间当日的下午2:46。漫长的征程在考验着一个残疾人,考验着一个自己不能独立行走的残疾人;漫漫征程同样考验着船上的每个随行人员,因为见证成功的过程是痛苦的过程,享受成功的瞬间是释放经历磨难的时刻。 在谢延红开始横渡一直到结束,做过运动员的记者就把他划水的频率作为衡量体能消耗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从一开始,每隔一个小时记者就会测量他的频率。难得的是,从早上出发,知道晚上夜幕降临,谢延红的划水频率一直是每分钟保持在50次左右。直到晚上看不见为止。而这个时候,他已经横渡了13个小时(伦敦当时完全天黑大约在晚上9点左右),距离他的成功已经不远了。 伦敦当地时间10:41,谢延红已经进食2次,喝水2次。按照横渡的习惯,第一次进食是在开始横渡的1小时后。此后,每隔50分钟进食1次。直到横渡才成功。 伦敦当地时间10:51,组织者老罗因为晕船开始躺下了,这之前他还没有任何反应一直站在甲板上。这时间距离出发点已经3个小时了,但是莎士比亚海滩依然清晰可见,谢延红的频率依然是每分钟50次左右。 伦敦当地时间13:51,已经横渡6个小时了,后面的莎士比亚海滩依然清晰,同时前面法国加莱海岸可以看到模糊的影子。 伦敦当地时间14:31,教练戈捷在不断提示谢延红游偏了,要跟着导航船游。此时记者的手机接连收到两个短信。一个是如果在海上发生危险可以拨打“4357”,一个短信就是提示记者已经来到了法国海岸线,欢迎拨打电话。 伦敦当地时间15:00,谢又一次进食,此时游了7个小时了。王莉告诉谢已经游了一半路程了,对面法国的岩石可以看见了。但是谢说大家在骗他,他看不见。王莉告诉他,因为谢在海水里,视线看不见。谢延红问一直在船舷边的教练怎么样?教练回答:“一切正常,该转身就转身,不要受船的影响,大船是跟着你走的。”这时候莎士比亚海滩越来越模糊了,对面法国的山越来越清晰了。大家不自觉地兴奋起来,互相谈论着,仿佛胜利在望的样子。 伦敦当地时间15:38,谢延红又一次进食,这时大家都在为他忙活,船突然剧烈地颠簸起来,正在做记录的记者被颠起来落到了船板上,所幸没有受到伤害,更万幸的是随身带的数码相机没有碰坏。不一会,船长拿来横渡示意图,从标出的位置可以清楚的看到,已经过了第3个折返点了,看来一切顺利。 伦敦当时时间16:04,导航船遇到巨轮,船长忙着协调避开了巨轮。没想到这时坐在船尾的监督员发现船体漏油,大家顿时一片惊恐。船长不慌不忙的检查了一番,很快就化险为夷了。 伦敦当地时间17:44,我们看见了同一时间出发的邓肯船长驾驶的船返回来了,这时距离出发时间仅仅有10个小时。大家议论有两种可能:另一横渡者在不到10小时成功横渡并开始返回,此外可能是中途放弃横渡。 伦敦当地时间18:44,谢已经是第12次进食了,这时已经过了第三个折返点,海上依然风平浪静,这是英吉利海峡难得的好天气。大家一致判断还有3个小时就有可能结束横渡,此时谢的体力依然很好,划水频率依然不变。而船上的4位工作人员正在悠闲的进餐,我们的一行人是干着急也不敢吃。 伦敦当地时间19:37,船长再次拿来示意图,告诉我们还有3.9海里,一旁的戈捷解释说,换算成实际里程可能是7公里多,按照以前的速度,还需要3个小时。目前已经游了11个小时。 2、海上是这样补充能量的 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的慌。横渡者的一个基本保障是不断进食,而且要合理。 横渡的习惯基本是第1个小时开始第一次进食,以后每隔50分钟进食1次。主要是以流汁为主,这样容易吃也容易消化。横渡的时候,先要有专人掌握时间,这个时间不能打破,更不能受横渡者的影响,比如横渡者可能凭自己感觉会提前或者是延后要求进食,如果自己在水中喊会影响横渡。因此一般是船的人掌握住时间。 谢延红这次横渡,准备的食物主要是八宝粥、方便面、牛奶、能量棒等。当游到一半里程的时候,准备的8个八宝粥已经吃完了。这时候主食只能吃方便面和面包了。每次配食过程是这样的:先加热牛奶,再掺一些凉奶和面包在一起,里面加一些能量棒。等一切准备好了,通过翻译通知船长停船在原地不动,用专用工具给谢递过去。谢在半直立状态进食。当然最主要的是不用呛食,这样是很危险的。 有意思的是,谢延红可能是体力消耗过大的原因,经常自己会在水中大叫“饿了”、“渴了”。虽然每次大家都提醒时间不到,再坚持,但经常会根据他的提示适当增减进食时间。这也叫依照实际情况出发吧。 3、艰难的登陆 伦敦当地时间8月24日凌晨零时,北京时间8月24日早上7点,在黑漆漆的海面上,大家隐约看到对岸了,大家一起喊谢延红快靠过来了。这时候因为体力原因他已经远离导航船了。任凭大家怎么喊,他就是靠不过来。此时小船已经载着电视台记者到对岸准备拍摄登陆的镜头。谢延红却一直在喊“我没劲了,我饿。”但是这时候导航船已经不可能靠近他了,因为距离岸边太近,导航船可能搁浅。 一边在拼命喊上岸,快到岸了。一边在喊没有劲了。这时候一直在船舷边上照顾谢的王莉和教练的嗓子已经喊哑了。 伦敦当地时间8月24日00:15,谢依然在喊:“我饿了,我饿了。”谢可能不动了。因为他身上的荧光棒一直在原地闪烁,而对面的灯塔依然是清晰可见。于是大家又喊起来“跟着小船走,小船有灯光,大船不能动了。” 为了让其增加信心,大家不断地打亮探照灯,告诉他前面就是岸了。还有的喊着“还有20米了”。可是就是这看起来短短的距离,足足折腾了将近半个小时,在船上的大家有些干着急。这时候的谢延红确实累了。 伦敦当地时间8月24日00:30,也就是北京时间8月24日早上7:30,在经历了16个小时44分钟的艰难历程后,大家终于听到船长用英语说的“谢,成功了。”虽然一路上大家都很难明白船长和船员的对话,但是对于成功的英语单词,大家太渴望听到了。因为船长已经听到对岸的船员发来登陆的成功消息。 伦敦当地时间8月24日01:10,整整在登陆边缘盘旋了40分钟的谢延红终于被小船载上了大船。一上船他就不断地喊冷。这时大家才想起,应该带棉被来保暖,好在船长拿来一件鸭绒被。 4、现场,没有欢呼的胜利 谢延红成功登陆后的消息,正是国内的清晨。谢来自大连,船上的队员迅速将这个好消息传回了国内,记者也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给了在多佛等待迎接的队员。同时记者也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一直关心和关注这次横渡的华夏时报社的领导。 谢延红成功了,在船上他不断喊冷,他也在不断喊着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连人民,告诉关心他的大连市长,还有他的老母亲。为了让他安心,一旁的王莉只好告诉他都已经打完了电话。 船在快速行驶,大家久悬的心终于放下了。但是冰冷的海风依然在折磨着谢延红。虽然船舱里有床,但是过道非常狭窄,他不能独立行走,只有躺在冰冷的甲板上,几名队员在给他暖着身体。那种情形让人泪下,让人感动,这就是一个横渡者的英雄壮举,这就是一个英雄的气概。而英雄在亲情和友情下依然会潸然泪下的。可能当时被冻坏累坏的原因,谢延红没有意识到是这样三个人在一直为他暖着:大连残联的王莉,教练戈捷,凤凰卫视的记者徐林平,就是他在船上当着记者,当着翻译,当着谢延红的暖体者。而这个一直在船上默默工作的小伙子,就是在伊拉克战争中,凤凰卫视进入战区采访的摄像师,一位战争期间勇敢的记者,一位在谢延红横渡期间友善的记者。 谢延红成功了,大家在深夜回到了宾馆休息。而这时,已经是伦敦当地时间8月24日凌晨4点多,北京时间8月24日(周日)下午1点多。在队员进入梦乡的时候,记者在经历了20多个小时海上颠簸后,在20多个小时没有进食的情况,还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回国内,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在得知谢延红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后,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在第一时间发来贺电。贺电中说,谢延红不畏困难,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壮举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展现了我国残疾人运动员积极备战2008年残奥会的精神风貌。 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市长夏德仁,也在知道谢延红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后第一时间发来贺电。辽宁省残联吕世明理事长、大连市残联理事长李扬每天都在关注横渡的情况。(华夏时报) 身残志坚,泳界楷模:victory: 坚强的意志、完美的向往!
身残志坚,泳界楷模!
冬泳博士 发表于 2017-9-14 11:21
海上征程20小时--谢延红横渡过程全景纪实(附图)
身残志不残,他是我们大连冬泳人的骄傲!:lol{:2_35:} 顽强的!身残志坚的冬泳人!向谢延红泳友、勇士学习致敬!
本帖最后由 田草 于 2017-9-15 19:27 编辑
谢延红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是大连冬泳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冬泳人的骄傲!
让我们记住这位勇敢的残疾勇士,他是大连人!
本帖最后由 渤海辽河 于 2017-9-16 13:29 编辑
向谢廷红勇士学习、致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