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寺堪比故宫:至今“鸟不栖 虫不入”
千年古寺堪比故宫:至今“鸟不栖 虫不入”http://h2.ifengimg.com/0f56ee67a4c375c2/2013/1106/indeccode.png16人参与 9评论
[原标题:浙江宝藏| 江南一绝的古建瑰宝深藏多少古人建筑智慧]古往今来,浙江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就。沧海桑田,循迹先祖们留下的丰厚历史文化遗迹,我们方能感知历史,体悟先民创造的不朽传统文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浙江省数量丰富的不可移动文物不仅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其蕴含的文化之根、历史积淀更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http://p3.ifengimg.com/a/2018_14/1f7f4ad701a491a_size27_w410_h288.jpg1954年三位学生敲开古寺大门千年古刹瑰宝重现世间在灵山、马鞍山之间的山岙中,古木掩映,宁波市保国寺在此屹立千年。作为浙东名刹,保国寺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艺术价值,也是欣赏自然胜景的绝佳之地。记者随工作人员拾级而上,一路上溪水潺潺,层峦叠嶂,可见保国寺选址之处是极佳的“风水宝地”。保国寺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328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寺外自然山林达28公顷。寺中主要殿宇建于三层台地之上,沿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天王殿、大殿、藏经楼等,两侧还有钟楼、鼓楼等。虽然说起保国寺,宁波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真要溯其历史,恐怕还是得细细了解一番。http://p0.ifengimg.com/a/2018_14/5af49571079a860_size27_w410_h551.jpg“骠骑山高万丈松,祥符殿阁郁葱茏。登临徒觉心神旷,信是东来第一峰。”被称为“江南一绝”的古建瑰宝保国寺最早可追溯到东汉灵山寺。根据《保国寺志》记载,东汉建武年间,骠骑将军张意与他的儿子中书郎张齐芳见这里山清水秀,便隐居于此。到了唐代佛教传入中原,宅院被改建成寺院,因建在灵山上,一开始叫做“灵山寺”,也叫“骠骑将军庙”。后经会昌法难,灵山寺被废。直到唐广明元年,宁波国宁寺一位叫做“可恭”的高僧,应当地施主要求,前往长安上书朝廷,请求复寺。当时18岁的唐僖宗不但批准了复寺重建的要求,还赐名“保国寺”。宋真宗时期,身为四明山区天台宗传人知礼门下“南湖十大弟子”之首,朝廷赐号为“德贤”的三学则全和尚路过灵山。看见寺庙遭毁,他长叹不忍离开,于是带领众多徒弟重修寺院。其中,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建成的大殿结构形式“为四明诸刹之冠”。历经沧桑,它完好地保留至今。历史给予了保国寺无限生机,正当古寺可能隐匿于山间无人过问之时,三位年轻人的到访让千年古寺得以重现世间。1954年暑假,中国建筑研究室的三位学生——戚德耀和同学窦学智、方长源组成实习小组,调查杭州、绍兴、宁波一带的民居及古建筑。同年的7月30日,他们抵达慈城。听说离城5公里的山坳里,有座规模很大的古刹,于是欣喜地赶赴过去探查。当时天阴将雨,三人在山中搜寻许久,直到在大雨中推开了大殿殿门,顿时被眼前的古建筑惊呆了。1961年3月,保国寺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如今这里成为了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同时还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http://p3.ifengimg.com/a/2018_14/c862c3d641d712d_size28_w410_h331.jpg建筑史上保国寺地位不亚于故宫古人的智慧在此熠熠生辉古往今来,寺庙往往以其宗教性质为人所熟知,而保国寺则是以我们祖先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而闻名。其中,尤以千年大殿“北宋大殿”最能代表保国寺建筑精华。大殿不仅是寺内主建筑,更是江南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保国寺大殿是典型的宋代木结构建筑,在宋代出版的我国最早的建筑学规范性书籍《营造法式》里,就借鉴了许多保国寺的建造经验。http://p2.ifengimg.com/a/2018_14/5d0745f7e969164_size27_w410_h285.jpg大殿内虽没有佛像,但仍保存有须弥座式石座,背面嵌有北宋崇宁元年(1102)“造石佛座记”一通144字题刻。石座上的佛屏背板浅浅地透着一尊佛像的影子,若是阳光直接投射在背板上,便会更加明显。尽管没有了佛像的大殿显得有些空荡,但殿内每一处建筑构件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在建筑学上,保国寺的地位不亚于北京故宫。抬头细看大殿的天花板,你会惊叹于其结构的复杂程度。全部结构不用一枚铁钉,全凭精确的榫卯使斗拱巧妙衔接,将建筑物的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为了更好地承重,大殿里的柱子,尤其是前内柱,都不是笔直的,而是与地面保持一定角度,由四周向中心倾斜。这是出于建筑稳固的力学支撑需要,这样的柱子能承受更多来自各方的力,且不容易变形、垮塌。此外,这些柱子的外观形状如同南瓜,因而被称为“瓜棱柱”。据了解,这种瓜棱柱在宋朝时期的沿海一带非常流行。http://p0.ifengimg.com/a/2018_14/633b930906c2636_size30_w410_h153.jpg“瓜棱柱”图解(资料图)保国寺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瓜形并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由木材拼合包镶形成的。相比于整柱,这样的拼合柱有许多优点。因大殿承重需要,如果选用整柱,必须得是直径超大的坚固木材才行。但一根大木头外面包上8根小木头,或者4根大木头包镶四段拼合木,作用便能等同于整柱,真正做到小材大用,经济省料。同时,拼合柱中留有的缝隙。有助于潮气挥发,在南方潮湿的气候影响下柱子也不容易腐朽霉烂。更令人称绝的是,拼合柱更能贴合柱子所处的不同位置,在地震来临时,帮助减震。另外,大殿还被称为“无梁殿”,纯木质结构的大殿真的能够做到“无梁“么?其实不然,外表看起来像是没有大梁支撑的大殿,其实在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如此巧妙的设计,让人们实在难以发现梁架所在,也难怪会误传为“无梁殿”。http://p1.ifengimg.com/a/2018_14/d5caebc21edb895_size27_w410_h648.jpg巧夺天工的技艺,精美绝伦的建筑构造,使得保国寺成为众多建筑界学者学习、参观的圣地。有些建筑学院的学生,在大殿里一坐就是半天,只为静静观察殿内每一处结构。如果我们将眼光再放宽一些,便会发现保国寺北宋大殿的空间设计水平不仅做到了因地制宜,还充分考虑到了“以人为本”的空间划分。大殿的内部布局呈一个罕见的纵向长方形,这样设计主要是受到了地形限制,横向空间狭窄,左右很难铺陈开来。于是,能工巧匠们便加大进深,充分利用空间。不仅如此,大殿还对室内空间作了使用功能的区分,它用不同的结构与装饰,严格区分了人们活动的空间和放置物品的空间。比如,把前部礼佛的空间放宽,在天花部分作藻井装饰,不但扩音排气,更能在视觉上强化这里与中部、后部的不同功能。由此可见,在宋代,人文理念已经得到了重视,“以人为本”的观念得以强化。大殿至今仍存四大未解之谜科学监测或许能够解惑在民间,保国寺还有更为神奇的地方,那就是留存至今的四大未解之谜——“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在这样结构繁复的木结构建筑里,历经千年却很难见到鸟窝、灰尘、蜘蛛网等,着实令人费解。要知道,在潮湿多雨、还常有台风等光顾的江南,木结构建筑能够保存至今已属不易。而保国寺大殿不仅屹立不倒,还让虫鸟都“谢绝光临”,实在是难得。记者在保国寺北宋大殿内细细看了一圈,的确没有发现鸟类栖息过的痕迹,也没有看见有什么蜘蛛网,灰尘也不多。http://p0.ifengimg.com/a/2018_14/59612c682112081_size29_w410_h326.jpg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保国寺大殿能够如此特别呢?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书记、副馆长徐学敏告诉记者,早在10年前,保国寺大殿就已经安装了监控系统,通过在各角落安装无线传感设备,对大殿内各角落的温度、湿度、结构的变形、倾斜、沉降等数据进行24小时的采集与分析。正是这些监测手段,让专家们从大殿环境、结构、材料等多方面对保国寺大殿四大未解之谜找寻答案。首先,我们来说说“梁上无灰尘”。上文已经说到,大殿顶部的建筑构成非常巧妙,有许多镂空的设计,透气性极佳。而灵山一带极高的森林覆盖率更大大降低了灰尘量。因此,有人猜测,这两大因素或许就是大殿极难积尘的原因。http://p0.ifengimg.com/a/2018_14/5b6d127609e73f6_size25_w410_h354.jpg那么,“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又是怎么回事呢?关于这些谜团,不少专家前来考察后都感到迷惑不解。1975年,人们在维修保国寺大殿时,意外地从换下来的梁柱中发现梁柱的木材有一股刺激性的香味。经化验证明,该木材叫“黄桧”,它含有一种飞禽、昆虫不愿闻的芳香油。据说,人们曾把一只蜘蛛放在大殿的梁上,不久,蜘蛛就昏迷过去了。后来,又有很多人刻意将蜘蛛放进殿堂,可没多久,这些蜘蛛跑得无影无踪了,殿堂里也始终没见过有蜘蛛网。但是,也有人存在质疑:历经千年,黄桧木的芳香气味不会消失殆尽么?对此,有人猜测,大殿建筑结构或许也有功劳。除了门窗,大殿顶部有许多通风口和采光口,还有如鱼鳞般层层相贴的斗拱结构,也形成姿态不同的通风道。这样的构造,使得大殿中能够形成一种对流,从而产生一种超声波,使得虫鸟不敢接近。除此以外,蜘蛛生存对湿度有特定要求,一般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是蜘蛛生存所需。空气湿度超过70%会对蜘蛛吐丝造成困难。保国寺所处的环境湿度较高,常年能达到70%,这就超出了蜘蛛的适应范围。http://p0.ifengimg.com/a/2018_14/20f883081918e7e_size26_w410_h648.jpg不过,这些猜测依旧未成定论。虽然谜底没有完全解开,但我们从中窥探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广为流传的神奇之处。无论是建筑选址选材,还是匠人建造工艺,保国寺北宋大殿都是古人创造性智慧的产物,能够保存至今,于时代于我们而言,都是一种幸运。正如徐学敏所说,保国寺是文化遗产中的精粹,是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遗点,也是后人汲取前人智慧的重要载体。2013年,这座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的古建筑群迎来了它的千岁生日。我们期待,在持续的保护与研究中,这座承载着历史、智慧、文化的古建筑群能够迎来下一个千年。
民族瑰宝:tim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