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光 黄 埔(春之行二)
本帖最后由 绿水青山13 于 2018-7-28 07:45 编辑上次去广州还是半个世纪前呢,文化大革命刚开始学生大串联的时候到了广州,记忆中住在32中,那个时候的广州学生上学都是赤脚,五个脚趾头长得很分散,男孩子踢足球也是光脚踢;大街上甘蔗汁五分钱一碗,很甜。这次路过广州,无论如何也要看看。 到了广州大约晚上八九点钟的样子,找了个临街的旅馆住下了。第二天早上很早就起床了,收拾好了行李去饭馆吃饭。楼下胡同里一个规模很大的餐馆,食品种类丰盛,里面热腾腾的坐满了顾客,上岁数的人居多,一打听才知道,都是来吃“早茶”的,每个座位大概10块钱,点点小吃边吃边喝边聊;我一是没时间闲聊,二是语言交流困难,快速的买了点特色食品,连中午饭都有了,就匆匆走了。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广州早已发展成与“北上”同级的一线超大城市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现代化气息!如果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看看上海滩的高楼大厦是一种震撼和开眼,现在早已腻烦了;就想看看饱含历史文化的古迹,于是我查到了黄埔古村和黄埔军校。 广州叫黄埔的地方很多,我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这个地方,在这个村里转了四五个小时才走。 总的感觉这虽说是个古村,虽然保持着当地的特色,但都是修葺翻新过的。一进村,就看到干干净净大街小巷都是青石铺地,有新式住宅楼、也有仿古楼房,房屋建筑都很新,有的张灯结彩,一片富庶的样子;每个街口都有路标,路标也像新立起来的,这里根本不像一个村,倒像新改造过的老街区,只是在一些犄角旮栏里能看到还没拆除的老房、破房;在村里车是可以随便停,只要不碍事。 经过打听,顺着路标先看到了一个北帝庙“玉虚宫”。说是黄埔古港遗迹、黄埔村的早期建筑,估计是在遗址上重新修建的,因为从门口的两个狮子都能看出是现代雕凿的,只有两棵古树龙飞凤舞的像是老物件。 北帝庙始建于宋代,位于村的最高点小山岗上,清代以来历经多次重修,主体建筑前有旷地,风水林;门额镶嵌青石龙纹石刻,上刻“玉虚宫”;庙内供奉玄武大帝、观音娘娘、张王爷三位神灵。 再往里走到了冯肇宪故居和文堦冯公祠。这里的街道宽阔一点,停了好多车,我也把车停在一个小区门口,因为小区门口有保安,车停在这里比较放心,然后就去转悠了。 冯肇宪(1896—1923年)毕业于黄埔海军学校,1922年初被孙中山委任为广州舰队“永丰舰”舰长。同年,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冯肇宪与“永丰舰”经过55天奋战,将孙中山先生安全送达上海,在返回广州讨伐叛军的途中不幸受伤牺牲,年仅27岁。 冯肇宪故居和冯公祠对面是一个很大的池塘,池塘边上生长着茂盛的大、小叶榕树,环境很好,就是都没开放。 顺着参观路径,在一个很窄的胡同口,有一口古井,旁边的石头上刻着“拱辰里12号古井”,只有井,没有水,那11口井在什么位置也不知道。 继续往前走,是一片比较开阔商业区,右手是一排青砖灰瓦的商铺,左手立着一块写有“中国传统村落黄埔村”的石碑,石碑后面的绿树掩映中是一个带门楼的小院,仿佛闹市中的桃源。 往前看,一个很有当地特色的倒U型的山脊墙十分抢眼,近看是“主山冯公祠”,从这里就进入祠堂一条街了。我看到“化隆冯公祠”门前挂着一堆牌匾,大门也是敞开的,就进去看了看,里面展示了不多的小手工艺品和文物,庭院还在修葺当中,也没人打扫。 又穿过一条不宽的胡同,来到了“潮江胡公祠”、“子义胡公祠”和“禄贤梁公祠”,虽然写着 免费开放,大门却没有开。这三个公祠位置也很好,门前巨大的榕树冠遮出了很大一片树荫,茂盛的榕树枝伸向街道旁小湖一样的池塘透着诗情画意。这边的村民更显得着富庶,住宅盖得跟别墅似得华丽。 过了这条公祠街,是一个开放式公园,公园旁边有一些摊贩售卖现场制作的小吃,我一看,他们还真是会吃!他们他们把甘蔗榨汁、把香蕉裹上很稀的面糊油炸,果然味道不错! 顺路向前走,右边是修得整整齐齐的长方形池塘,池塘后面是黄埔中学,黄埔中学靠近公园、面临池塘、环境清新,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再往前走是个大门洞,穿过去是一条小河;河道修得很整齐,有石栏杆围着;河上架着一座石桥,桥的右边河南岸顺着河道摆着一溜餐桌,坐满了就餐的人群,光天化日之下、无遮无拦的吃得很惬意。 过了桥,但只见人头攒动、道路两侧都是店铺,道上也摆满了摊点,有卖小商品的,有卖各种食品的,有的现做现卖,像我们这边的庙会,又像北方的大集。看着一家家火爆的生意场面,不禁感到,虽然网购已经很发达、很普遍了,可是实体店依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众多的、琳琅满目的商品、食品中,石磨芝麻糊引起了我的兴趣,尝上一碗,果然味道鲜美,好吃! 过了河就应该是出了村、到了黄埔古港了。这里虽然也还有一个码头,只能算个“村级”码头了,如果没有“阔阔真公主”号仿古船和黄埔古港遗址的石碑,这就是一河边摆渡小码头,真看不出瑞典的“哥德堡”号曾经到访过这里。 从古港遗址还得往回走一点,再向西,就是介绍古港历史的展览馆,因为入口处在西边,所以得走到街道的西头;然而西头临街的店铺面前依然人来人往,最明显的广告招牌就是“姜撞奶”,从一踏上这个“集市”开始,卖餐饮的地方广告最多的就是这仨字;究竟是啥东西呢?真是头一回看见。进了个餐饮店来一碗尝尝,味道果然不错!都说“吃在广州”,这一回算是感受到了。 在餐饮店对面的小公园里,矗立着一块“哥德堡”号来广州的纪念碑,往回走开始参观“古港遗风”展览馆;展览馆内大量的图片和实物说明,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以后,黄埔村逐步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据《黄埔港史》记载,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5107艘;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闭关自守的清廷撤消了江、浙、闽三海关,保留粤海关,指定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长达80多年,期间黄埔古港迅速发展,在这里有黄埔税馆、夷务所、买办馆等,外国商船必须在这里报关后由中国的领航员带商船入港,办理卸转货物缴税等手续,然后货物才能进入十三行交易。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五千多艘,而黄埔村也成为热闹繁华的古城,同时这种氛围自然熏陶了当地人的经商思想;后来因河道堵塞变窄,古港迁至长洲岛,沿用黄埔港,据说上海的黄浦江得名也与此古港的盛名有关。 参观完了,也觉得该离开这里了。 趁着时间还早,决定去黄埔军校看看。从这里到黄埔军校要坐轮渡,汽车在春节期间走高速路免费,乘轮渡可不免费,临接近黄埔军校的时候,发生了堵车,没想到大年初四参观黄埔军校的人这么多!好不容易挨到了停车场,赶紧去买票,买了票才知道参观军校是免费的,参观军事装备是要钱的。工作人员还挺好心的提示,先去军校,那里闭馆早。又步行了好远的距离才到军校,随着人流进去后,还只有半个小时的参观时间了。 黄埔军校校舍由多个相连的院落组成,全部是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1921年(辛酉年)12月,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时,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的。 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简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我们党的许多军事将领都出自黄埔军校,周总理还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怀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和追寻90多年前社会状况的好奇之心,我看了校长室、校长会客厅、总理室、政治部、学生宿舍、教授部、官长饭厅、学生饭厅、教室等等;看了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油画展、石刻。 在黄埔军校门口的广场上,有几棵大榕树,对着校门口有一长条石刻,上面刻着黄埔军校1—7期教员和学员的名单,北面隔着栏杆是停在珠江里的我军两艘舰艇,虽然近在咫尺,却不允许拍照,有解放军战士警惕地守卫着。 从这里再回到装备馆,更令人失望了,像个大库房一样的展厅,展览着我军淘汰下来的一些中型、重型武器,什么坦克、自行火炮、高射炮、小导弹等等,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早知如此,这里就免了。 声威赫赫的黄埔军有着太多的故事和传奇,军队需要学校、政党需要学校、社会需要学校,知识和文化需要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遗憾的是这样一所卓著的摇篮,最后分出了两大阵营,除了光明战胜了黑暗之外,没有留下多少军事思想和遗产,只有不同人群各自的向往和回忆。
图文并茂,一篇好游记!
御风飞舞 发表于 2018-7-27 23:06
图文并茂,一篇好游记!
谢谢“御风飞舞”的鼓励加分!
崔大嘴 发表于 2018-7-28 06:30
谢谢老弟的鼓励加分!
绿水青山13 发表于 2018-8-9 11:06
谢谢老弟的鼓励加分!
绿水青山
图文并茂,一篇好游记!
写得好啊 我看了一遍 鱼王 发表于 2018-9-7 11:44
写得好啊 我看了一遍
黄河大侠 发表于 2018-9-7 10:35
绿水青山
图文并茂,一篇好游记!
谢谢老朋友的鼓励加分!
感谢鱼王的光顾!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努力活跃冬泳网,让网站越办越好!
崔大嘴 发表于 2018-9-1 06:33
看了你们的照片,很想念你们啊! 绿水青山13 发表于 2018-9-11 11:53
看了你们的照片,很想念你们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