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9-7-21 08:59

20190721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宗教

纪念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观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本人早已成佛,只是为了安乐成熟众生,倒驾慈航,随缘应世,以三十二应身随处救度受苦众生,而所求皆应。他具备十四种布施众生无所畏惧的无边神力,四种不可思议无作无为的胜妙德用,具足一切无碍神通,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历来在民间广受礼敬供养。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佛教认为,此日念佛、诵经、持咒、放生犹为殊胜,具大功德。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7-21 09:00


山水游 发表于 2019-7-21 09:17

阿弥托佛

小鱼儿外婆 发表于 2019-7-21 11:24

农历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9-7-21 15:05

大慈大悲……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7-23 08:26

佛教史第十四课:西藏佛教史
2019年07月22日 11:12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资料图片:珍贵老唐卡(图源:昌列寺)资料图片:珍贵老唐卡(图源:昌列寺)
  第十四课 西藏佛教史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与尼泊尔、印度毗邻,当印度受回教侵逼之后,高僧大德们相继前往西藏,藏传佛教因而多承八世纪至十三世纪印度密教的体系。佛教初传入藏,不断地遭受原始苯教的极力排斥,经过长时间的冲突、融和,无形中也加入了苯教一些神只和宗教仪式,使西藏佛教更增添地方民族色彩。


  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六一七-六五○在位)先后迎娶虔信佛教的尼泊尔波利库姬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佛教因而随之传入西藏。松赞王大力护持佛教,派遣使者端美三菩提等,至印度学习梵文。回国后,创藏文字母,翻译佛经,此为西藏译经的嚆矢。藏王分别为两位公主兴建大昭寺、小昭寺供奉佛像经典,两国的僧侣也陆续入藏,佛教因此传播开来。但传统苯教势力甚大,松赞王崩后,佛教便无法顺利发展。直到赤德祖赞(七○四-七五五在位)执政,迎娶唐朝金城公主,努力振兴佛教,派遣僧青年入唐参学,佛教才开始恢复生机。但是,祖赞王崩后,随即发生西藏史上第一次的禁佛运动,直至其子赤松德赞(七五五-七九七年在位)掌权后,即刻展开一连串的护法行动,包括:迎印度寂护大师入藏说法,又请莲花生大师来藏感化苯教,并请二高僧共创桑耶寺,依佛戒度僧出家;请僧译经,并解决当时中印僧人‘顿渐之争’,进而宣布西藏佛教采印度寂护一系的应成中观派教法;于佛苯二教辩论后,正式宣布佛教为西藏国教,佛教因此建立稳固的基础。


  赤松德赞王之后,一直到赤祖德赞(八一五-八三八年在位)时期,为佛教弘传的巅峰期。赤祖德赞的弘法功绩在于广译经典,并收录大小乘的主要经论,编纂丹噶、钦浦、旁塘三大佛经目录;又设立‘七户养僧’制度。其对佛教护持之功甚大,与赤松祖赞、松赞干布共同被誉为西藏‘三大法王’。


  由于德赞王的崇佛而遭苯教极力反弹,其后继者朗达磨王(八三八-八四二年在位),便在信奉苯教的贵族拥护下,展开大规模的灭法运动,史称‘朗达磨法难’。对于佛教打击沉重,迄至佛教再度复兴的一百多年间,未见佛教传播的迹象,为西藏佛教史上的‘黑暗时代’,并以此期为界线,将之前的佛教发展称为‘前弘期’,之后称为‘后弘期’。


  朗达磨灭法之后,直到十世纪末,佛教复兴运动渐起于青海与西部阿里地区。十一世纪初期,阿底峡应藏王邀请,由印入藏,首先复兴戒律,并提倡正统的印度佛教,撰著《菩提道灯论》,确定修行次第,并创立噶当派,从此迈入十一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的‘后弘期’佛教。


  十三世纪,回教徒入侵印度,大量僧侣逃亡入藏,印度后期学术中心超戒寺的经论几乎全部移入西藏,因此西藏佛教虽然显密皆传,却以密教为盛。另有从尼泊尔、青康等地进藏的僧侣,因流派传承不同,一些高僧大德便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看法进行著述立说,自成体系,因而逐渐形成宗教教义与修行方法不同的教派,此乃后弘期的特色。其中以四大派最为著名:


  一、宁玛派:俗称‘红教’,乃十一、二世纪时,由素尔家族的三人,依莲花生所传入的密咒及‘伏藏’经典所创的一派。尊莲花生为祖师,重密轻显,以无上瑜伽为究竟,根本教义为‘大圆满法’。


  二、萨迦派:俗称‘花教’,创始人为贡却杰布(一○三四-一一○二),以瑜伽行中观派的见解为主流,盛行唯识、中观的研究,主要教义为‘道果法’。第五祖八思巴(一二三九-一二八○),受元世祖封为‘DB法王’,赐与全藏政、经、军权,不仅在西藏地方有著统治地位,对于中国元朝政治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三、噶举派:俗称‘白教’,为噶当派的支派,由马尔巴、密勒日巴在公元第十一世纪中期创立。主张显密兼修,教义传承以月称的应成中观派思想为主,密法则侧重‘大印’的修法。


  四、格鲁派:俗称‘黄教’,是西藏佛教中最后兴起的一个大教派,于十五世纪初,由西藏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噶当派基础上所创立。宗喀巴所撰《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阐明显密二宗的修行次第,强调不分显密均须恪守戒律的重要主张,成为此派的根本圣典。该派在发展过程中,采‘活佛转世’制度,以解决其宗教领袖的继承问题,遂逐步形成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并在全西藏各地取得领导地位,从此政教合一体制更趋成熟。


  后弘期佛教是外来佛教文化与西藏本土文化进一步的融和,印度佛教中的显密教义多已传入,进而能完成西藏的大藏经‘甘珠尔’与‘丹珠尔’的结集编印。又寺院经济发达,寺庙成为佛学研究中心,故后弘期佛教才是西藏佛教确立和发展时期。


  印度佛教传入西藏,经过与苯教长期冲突竞争的前弘期,到教派林立的后弘期,终于形成以格鲁派为主的‘达赖与班禅’体系主导著西藏佛教界。一千多年来,西藏的政治、教育、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皆已和佛教紧密结合。但自从一九五九年以后,是另一次前所未有的教难,寺庙遭严重破坏,多数喇嘛被杀或被迫还俗,达赖十四世则避难国外,整个西藏宗教信仰活动停滞。文化大革命后,中共为发展观光事业,曾整修几所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寺院。


  二十世纪下半叶,西藏佛教开始向欧美各国传播,十四世达赖极力向世界宣扬佛法,同时致力推动世界和平运动,于一九八九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更促使西藏佛教受到世界各国人士的推崇,纷纷于各国设立佛学中心。总之,西藏佛教虽遭破坏,却得以传入世界大部份地区,至今仍有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更在台湾、东南亚地区建立藏传佛教中心,发展甚为迅速。


  附录:西藏王传承表


  公元六四○年至八四○年左右,西藏共有十代赞普:


  松赞干布(弃宗弄赞六二九-六五○在位)--贡松贡赞--芒弄芒赞(乞黎跋布六五○-六七六在位)--都松芒保结(器弩悉弄六七六-七○四在位)--赤德祖赞(弃隶缩赞七○四-七五五在位)--赤松德赞(娑悉笼猎赞七五五-七九七在位)--牟尼赞普(祖之煎七九七-七九八在位)--赤德松赞(塞那累七九八-八一五在位)--赤祖德赞(惹巴坚八一五-八三八在位)--朗达磨(八三八-八四二在位)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四册)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8-3 14:37

学佛,你还是需要这些仪式感
2019
08/02
16:56
上海玉佛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现代人都不喜欢被束缚


都喜欢追求洒脱的自由


所以就有人认为


学佛修行不就是修心嘛


禅宗都说过


挑柴运水无非道,行住坐卧皆是禅


所以不必搞那些拜来拜去的仪式


我们年轻人学佛就要“不着于相”


但也有人认为


学佛就是需要仪式感


这些仪式背后都有深意


缺少仪式感就生不起坚定的信仰


关于学佛和仪式感这件事


你又是怎么看的?




Question1




仪式感 · 迎请


为什么法会开始时,大家要特意排好队去迎请主法法师呢?难道是主法法师地位高,比较“大牌”吗?


法会开始时,都会由僧众带领着居士们,按仪轨列分列左右两队,手持香花迎请主法法师。有人说,这是佛教里的传统规矩,也有人说是为了表示对主法法师的尊敬,但这只说对了一部分。




僧俗两序大众迎请主法法师


大家是否留意到,在绝大部分佛经的记载中,一开始的场景大多是说佛陀在某处,座下一位弟子或菩萨向佛陀恭敬提问,佛陀针对提问慈悲开示,这就是被记录下来的一场法会。如《佛说阿弥陀经》这样,不请自说的,是极少的。这个情节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一个要点,法不请不说,讲法需要应时、应机。


当一个人肚子还不饿的时候,硬塞给他一个平时并不喜欢吃的面包,是绝对吃不出好味道来的,这就是没有应时、应机。“佛法不应机,等同闲言语”,如果听者没有做到相应的准备,也没有生起强烈的希求之心,即使把佛法“送货上门”,对听者也没有多大的帮助,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而且,我们还容易犯一个毛病,“来得太轻易,不会懂珍惜”。所以,聆听佛法需要我们主动去请法、求法。当我们手持香花迎请主法法师时,就代表着我们已经把自己的心打开了,做好了准备,收摄了身心。同时,也是我们发自真心地来求法。


同一个老师,同一个教室,教出来的学生差别却可能很大。一场法会里有众多的居士共同参加,但真正能够收获到几分法喜,对自身有多少益处,还与每一个人自身息息相关。只有把自己的心调到了正确的频道,我们才能接收到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所以,迎请绝不只是走一个场面上的形式,你说重要不重要?


仪式感 · 读经


经书拿回家要放在哪里,可以和别的书摆在一起吗?


Question2




Question3




仪式感 · 净手


翻经书或抄经前为什么一定要洗手,可我的手并不脏呀?


有一位你最喜爱的作家要新书签售了,你会不会特意排队几小时也要抢到一本?然后,心满意足地拿回家,在书柜最重要的地方高高供起,每次拿出来看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弄脏折坏......那么,佛经呢?


不论嘴上是怎么说的,你把佛经放在哪个位置,能真实透露出你对佛法的态度。如果混在日常的小说、娱乐、技能类书籍里,那还是在把佛经或佛学书籍当成“心灵鸡汤”来看,的确也可以缓解一时的心情,但是效用比较短,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佛陀已经涅槃,我们已经无缘再聆听他亲自讲法。佛陀住世时,不少比丘一经点化就很快证得罗汉果位,这本来是件大好事,可后来大家却懈怠了,反正有佛陀在,什么时候想问都行。后来,佛陀三次发出告诫,如果你们不好好修行,我就要走了。最终,佛陀选择在拘尸那迦的娑罗双树间涅槃,也是警示所有人,不要枉费了难得的人身,不要浪费了闻法的福报因缘。


所幸现在还有佛经流传于世,因为印刷技术的发达,得到一本经书或抄经本非常容易,说明我们还有那么点福报。但相应的,很多人失去了对佛法难求的体验,把佛经或佛学类书籍当成市面上的“快消品”,或是当成“文化快餐”来读。这一点上,我们真的不如过去的修行人。




所以,我们不能说去“买”一本佛经,而是要说“请佛经”。对佛经和佛学类书籍要有一种如获至宝般的珍惜,单独整理出来,摆放在书柜的高处,翻阅前洗手,表示的是我们对佛法难得的稀求之心和恭敬之心。


要想品味一杯好茶,首先要把茶杯洗干净。想要收获佛法的真实利益,打开经书前,我们也要把手洗干净,用这种仪式来提醒自己清净内心,让自己成为那只干净的茶杯,才能如实地承接佛法。所以,就问你重要不重要吧?




Question4


拜佛


心里有佛就好,行住坐卧皆有道,每天拜佛太形式化了吧?


的确,禅宗大德们是说过修行不只是在诵经拜佛里,不只是在蒲团打坐中,穿衣、吃饭、走路的时候都包含着修行。但其实,这是一种看着简单,实则很难的修行方式,对人的根器是有要求的,也就是上等根基。根基一般的人,如果直接否定第一条路,只选第二路来修,修着修着很可能就忘了初心,吃着吃着想吃更好的,走着走着走进了花花世界......




而那些传统的方法,比如一系列的仪轨和形式,早晚功课、礼佛上香、拜忏抄经......可以称为“座上修”,就是通过这种有仪式感的仪轨,帮助我们的心专注在正道上,给这颗躁动的心套上缰绳。但一天中“座上修”的时间毕竟是少数,在行住坐卧中常常提醒自己保持正念,那就是“座下修”。等我们通过修行降伏了心中的贪瞋痴时,那就可以撤掉缰绳,真的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了。


所以


千万不要觉得这些仪式感不重要


一上来就标榜不着于相的快意洒脱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


都没有这么上等的根机


快来这里体验


佛教中的仪式感吧




1


大雄宝殿聆听一场早晚课


每天16点可以在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外聆听晚课,如需参加早晚课普佛请至寺院客堂登记。




2


文殊殿、普贤殿净手抄经


每日8:00-16:30无需预约,现场登记,有位即坐 ,纯公益。(遇重大法事活动、周六上午普贤殿生日抄经专场时除外)




3


参加“禅心夜境”体验


玉佛禅寺每月举行数次“禅夜心境”活动,体验禅寺月夜的静谧,有祈福拜钟、祈福洒净、静心参禅等不同主题,请关注玉佛禅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报名通知。




4


参加“二日禅”止语静心


玉佛禅寺长年提供“二日禅”体验活动,两天里手机关机、止语静心,体验佛门里的清净生活,请关注玉佛禅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报名通知。




5


加入玉佛梵呗短期修学班


跟随玉佛禅寺法师学习佛门梵呗,仪式感满满,不定期滚动开班,请关注玉佛禅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报名通知。




6


参加寺院法会感受庄严殊胜


在每年佛菩萨圣诞等重要的佛教节日里,玉佛禅寺都会举行隆重的法会,请关注玉佛禅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法会预告。




7


供养一尊佛像,每日礼拜


在家中供奉一尊佛像,出门前礼拜发愿以正念度过一天,晚上回家在佛前反省总结一天的生活和修行。




8


固定一个时间段每天诵经


不论时间长短,每天固定诵经,形成自己的习惯,不用想起也不会忘记,水滴终会石穿。




更多方法 欢迎分享


留言互动


您认为,修学中的仪式感对您来说重要吗?您是如何把这种仪式感保持下来的?


编辑 | 慧丁


摄影| 儒文、晓峰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8-7 14:30



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大和尚闭关三年即将出关
2019年08月07日 13:54:18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0人参与0评论
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闭关三年的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大和尚将于南川金佛山月光洞正式出关。


道坚大和尚本次闭关开始于2016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十一),他在主法华岩寺传法大会后,留下微信“各位保重,开始闭关!”便开始了本次闭关修行。


道坚法师同时在微博上宣布了闭关的消息,他转发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重庆华岩寺传法大典圆满举行微博,并告诉大家;“又开始闭关了”。此后,道坚法师微博停止更新。


null


道坚法师微博截图


正如道坚法师微博所讲,这已经不是道坚法师第一次闭关。据公开消息显示,道坚法师在2014年、2015年进行过为期一个月的闭关修行。


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明时期才有记载。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定时的、定期的功课以及一定时段的修法,比如七天、二十天、四十九天、九十天、一百天等,如果环境许可,确实需要,也可为期一年、三年,乃至六年、九年、数十年。


null


金佛山月光洞中闭关的道坚大和尚(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关房”,一般都建在僻静处,关房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条件,如有小阳台能让闭关者晒到太阳,内有厕所等等。在闭关期间,以不出关房为原则。所以在关房外,必须有人护持饮食、医药等事,称为“护关”。


道坚法师本次闭关“关房”选择在南川金佛山古老山洞里。


null


金佛山(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相传,南川金佛山为燃灯古佛道场,从唐宋尹始,该山就是佛门圣地。金佛山上的传奇——焕然大师生于清代后期,修复金佛山凤凰古寺,因准确预言了清朝灭亡而名动天下。


在当地人看来,金佛山月光洞并非是一处“善地”。


金佛山脉绵延上百公里,山峰叠峦起伏,山中古树参天,山中极端天气频频出现。每逢冬天大雪封山,金佛山山洞内阴冷潮湿,气温能低至零下15度,闭关房中的棉被板结成块。


null


冬日金佛山(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道坚法师闭关前,曾动完一次手术,身体欠佳。闭关前两年,道坚法师的四肢难以暖和,风湿侵入,苦不堪言。


闭关环境虽恶劣,但道坚法师道心坚定,终日在山中简素度日,心无旁骛,矢志向上。阅大藏经,以念佛为正行,上早课晚课,修习佛门心法。


闭关第三个年头,道坚法师身体逐渐硬朗,此后不惧山中任何寒冷,冬日披单衣也可在雪中静坐几个小时。


null


道坚法师闭关生活设施(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null


道坚法师闭关生活设施(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焕然大师圆寂前给弟子留下的最后遗言是“月光朗朗照满林,龙归金山菩提现”,其诗句中所提“郎满”二字,即为道坚法师出家法号。


道坚法师选择在金佛山月光洞闭关专修念佛,是以身作则,续接华岩法脉,为金佛山众弟子将身垂范。


这一点也得到了金佛山僧众的认同。重庆南川金佛寺于2018年8月13日,在藏经楼举行道坚法师闭关二周年纪念活动,表达对道坚法师的崇敬之心。


在寺院中,有人愿意闭关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寺院要举行隆重的闭关仪式。关主闭关结束时,寺院也会举办隆重的仪式来祝贺。2019年8月11日,凤凰网佛教将赴南川金佛山现场报道道坚法师出关,见证这一重庆佛教幸事,敬请关注。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8-14 12:26

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佛法让你的眼光更长远
2019
08/14
06:00
济群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4


除了对幸福的追求,几千年来,人类还致力于生存价值的寻找。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总要为自己的生存找到足够的理由。


一般人只会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从自己的亲人出发来考虑这个问题。


小时候,我们觉得在为自己的父母活着,为了他们的希望去读书;长大后,我们又要为妻子儿女活着,为家庭的生存去奔波劳碌。有的人胸怀更宽广一点,他们会为了更多的人活着,为更多的人谋求利益。


但由于认识的局限,人生目的大多比较现实,比较短浅。




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我们所认为的人生意义无非基于现世的生活:有人觉得书读得好就是意义,有人觉得事业成功就是意义,有人觉得受人尊敬就是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看来,活着就是要出人头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吃再多的苦都可以,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古人有“三不朽”的人生标准,即“立德、立功、立言”。能够成为圣贤,使自己的名字万古流芳,使自己的事迹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所在。


可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和所处的时代有关,若是抱负得不到施展,就退而著述,也就是立言,在人间留下几本书,也不枉过一生。其实,这些也还是基于现世的考虑。




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生命怎样才能更有意义?佛陀教导我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我们在人世的这几十年,只是生命的一个片段,一生过得再风光,死后也同样化为尘土。再则,世事无常,昨日的君主可能就是明日的阶下之囚,过去如此,现在同样是如此,所谓的事业和功名都非常短暂。


学佛能使我们将眼光放远,不仅从现世的生命着眼,更考虑到未来的命运。


所以,我们不能以几十年的成败论英雄,不要为了今生的享乐,为了今生的风光,而造下罪业。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无所有而来;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是两手空空而去。我们走的时候可以带走什么?我们的儿女?我们的财富?还是我们的事业?除了业力,哪一样我们也带不走。


短暂的人生很快就会过去,即使再有钱,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世界首富,死后又可以带走什么?一样也带不走。


所以说,只有懂得合理使用自己的财富,懂得用自己的财富造福人类,才能为未来的生命种下更多的福报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8-19 16:43

感觉全世界充满了恶意?看看老庄的超越之道吧!
2019
08/17
16:30
腾讯道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庄子曾言:“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是言一个人能够探知了人道和天道,就达到了最深层的境界,也就成为了得道之人。


作者丨李嗣达


首发丨腾讯道学


在源于中国本土的文化思潮中,道家思想是一门非常独特的学问。


鲁迅先生曾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道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言外之意是说,相比起其他的宗教流派和百家思想,道学是无所不包的,是辐射到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一门学科。


从深邃悠远的宇宙哲学,到经世致用的人生处事,再推及关乎百姓日常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等内容,有关于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被在道学中有所涉及。


正是因为其广博,因为有关于道教的一切或好或坏的方面都是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这是骂不得同时也夸不得的对象,但却因此使每个人的心中都根植下道的种子。




道学涉及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资料图)


《春秋左传》记载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


从近在身边的人道,至于无法琢磨的天道,道之“大”是被赋予了相当辽阔的概念的。


由此为引子,我们也不难去推测想象出道教所谓之“道”究竟是怎样一个大的形象。


01


道家思想中“大”的含义


在道家的哲学体系中,“道”一直是以“大”为探求目标之一的。在这一“大”的概念的驱使下,道以及道教其实一直是在鼓励人们积极地去追求和进取的,是在让每一个信仰和尊奉者都能够通过由小及大的修持过程,最终实现对人生和现世的超越。


道教讲求“大”的积极有为的哲学可以追溯到道教始祖老子的著作中。老子在其著述中曾经数次以大的状态去比喻说明有道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如《道德经》四十一章中连续以“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做为对道的描述。


作为老子道学的后继和阐发者,庄子也用“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的描述方式去说明道之大以及得道、有道之人的一种状态。


那么,老庄究竟赋予了这一个“大”字怎样的哲学和道学上的含义呢?本文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理解:


首先,从字面意思来解,“大”本是大小之对比的大。正如上文对《道德经》和《南华真经》的引述,其中的“大”字都是在描述得道之后所具有的超越了平常之态的境界。这是把有道的世界和平常的世界做了一种对比,用以突出修道、得道后的广博自在之态。


《道德经》有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指出了道是一个比天地还要大的概念。


古时天地并非我们现如今认定的青天后土,而是包含所有一切在内的物质世界,即通过人的感知和技术可以探知到的真实存在的世界。


《说文解字》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称列也。”


天地的概念乃是阴阳概念的转化。而“道之大”是超越了运化万物的阴阳范畴的,是通过人的感官触觉无法了解到的世界。


这个世界恰恰又和有形的世界相互依存。道存在于虚空中,更存在于我们身边真真切切的一切事物中,甚至“道在屎尿”。道这一相背相生的概念本身又是超越了一般认知的,所以更能成其大。


在这一层意义上看,庄子《逍遥游》篇中两个重要主角身上都闪耀着“大”的光环。




鲲鹏庄子个人理想中最逍遥的象征(资料图)


《逍遥游》一文中,庄子写到了鲲鹏两种动物,其大约也正是他个人理想中最逍遥的象征。鲲鹏身上最显著特点就是“大”,是一种超过我们所有人想象的极限的“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鹏之翼,仿若垂天之云。这二者只需一个小动作,就能浮游于天地之间。


但庄子并没有神化鲲鹏,纵然它们拥有超过我们数万倍的能力,却依旧需要凭借风之力才能逍遥九天。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在庄子的世界中,纵然他极力在倡导个人的洒脱和超然世外,但庄子从来没有过否认外力的作用。


鲲鹏想要展翅,没有风做不到,风是它们的助推,更是成就它们逍遥之态的因缘。也即是说,尽管庄子给我们描述了一个需要历尽修持才能触碰到的道之大境界,但他却没有强调必须舍弃或断绝尘缘。


正相反,隐喻着庄子道的寄托的鹏鸟恰恰需要借助于俗世的力量才能实现自我的超越。历经俗尘,且在尘之上,所以成其逍遥之游。


返归到我们凡人身上,你我想要在尘世中达到的自由和逍遥的状态,这同样也是超越所有规则和限制的状态。


庄子讲“大”,一定是要在有可对比的状态下去追求的,否则这一切就成了一场无限蔓延的假想。所以庄子给遨游北冥的鲲限定了活动区域,给展翅飞翔的鹏限定了起飞之力。


所谓逍遥,指的正是与外力的相互作用,是借助于周边环境的运作而实现个人生活状态和人生理想上的“达”。


当足够大之后,再借助于走的力量——即“道”,即我们生活和工作本应该从之的规则和方式,即“自然”,由此才能够实现人生的“达”。这也正是老庄所谓“大”的图南意图。


02


“大”是超越对比与认知的存在


其次,这样一种独属于道之境界的“大”,并不只是我们惯常认为的大小之“大”。


老子以“道隐无名”做为对道的总结,指出“道之大”并非我们普通意义上所认为的大小之辨,而是超越了对比和认知的存在。


道即是只存在虚空和混沌中的,同时又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从根本上说其是幽杳希微的存在。


当可触碰和可感知的“大”发展到极限后,再进一步突破,便是道的这一层虚无之大境界。此时的“大”,在道学中应该被读作“dai”。


如道教在诵读功课经时常持诵的“大罗三宝天尊”的圣号中的“大”便应读作“dai”,而不是“da”。在祖师宝诰中常念诵到的“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前两个“大”是需要读作“dai”的,后两个“大”则念成是“da”。


为了描述道超越了大小对比的“dai”的境界,庄子在《大宗师》中又用了一系列的强烈对比来做解释,如“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词语,正说明“道之大”并不是与小相对,而是超越了人类世界中的类比性而遗世独立般存在的母题。




一个人能够探知了人道和天道,就达到了最深层的境界(资料图)


庄子曾言:“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是言一个人能够探知了人道和天道,就达到了最深层的境界,也就成为了得道之人。


那么已经得道之人究竟应该体现出何种大于常人的姿态呢?庄子回答说:“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


随后他用了多位身有残疾的得道之人的故事来说明道并不是体现于外在的一种大,并借壶子之口说出道是一种“虚与委蛇”的状态,直言道之大是无法以局限的思想掌握的。


不仅如此,想要体验道之大,是绝不可以动心运念的,凡是有意而为之的主动性体味,都将是背道而驰的行为。


03


要想“得道”,必先“证道”


那么,既然道之大不易体味,其是否具有一种真实存在且可以效法的捷径呢?换言之,假使把万物之道缩小到人类社会的范畴内,我们普通人究竟需要如何做,才能实现、达到老庄之“大”道呢?


能解决这个问题,或许也就获得了参悟老庄道学积极入世学问的金钥匙。


想要探究道学的微妙,往往需要用心,是用一种体悟的方式去感知道的存在,而非是用智巧。


在老庄的道学体系中,“大”的含义不仅仅只是一个形容词或者是在叙述得道的某种境界,其更多的表达是在言外之意。庄子言“得意忘形”,体悟道的方式本身便超越一般人的认知,所以才能更成其“大”。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即证道的问题,同样需要遵守我们先去解析“大道”的逻辑和方式,把证道的行为作出层次上的划分。


证道第一步,要先成鲲鹏之大,这正是所有体道、悟道和修道行为的必经之路。




鲲已经是至大之物,是一个超越了众生认知的存在(资料图)


作为整个《庄子·内七篇》的纲领性文章,庄子开篇便用了“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的意象来描述一个超越了普通人理解范畴的存在。这一条生长于北冥的大鱼,身上背负了两重意象:


其一,对于凡尘万物来讲,鲲已经是至大之物,是一个超越了众生认知的存在。很显然,大鲲并不是世间存有的鱼类,它更应该是一种理想化的象征,那么大鲲究竟应该为何物呢?


其二,既然已经如鲲之大,是超越了世俗的广博和自在,那么它为什么还要化鹏图南?其至南冥的意义又何在?


王弼在注解《道德经》第一章之“玄之又玄”时指出:“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即玄冥是通过人体的感官和心智无法触及的境界。


《淮南子》中写到“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亦是在形容得道之人的状态。所以鲲所处的“北冥”,已然是接近于道的境界了,所以才可由呈遨游之态。


鲲如此大,但北冥却还要更大,只有达到了鲲的状态,才有可能意识到北冥存在着的局限性。正如庄子在《秋水》中所言:“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写出“北冥有鱼”的语句,是在告诉人们要不断地去丰富和提升自我,去超越身体感觉和心理体悟所能达到的极限。这是成其“大”的过程。


想要游无穷,第一步便是超越既有认知上的局限,由此才可以体悟到更幽深的境界。这同时也是庄子思想中积极去“有为”的一方面表现。此也是上文所提到的第一层意思的“大”。


04


成其“大”方得超越


然而,鱼终究还是滞溺于水的,所以鲲才要化为更大的鹏,从“鲲之大不只其几千里也”到“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个化的过程便是向着更大的一个空间和心理境界发展的过程。化,是一种蜕变,是从有形的“大”向着无形的“道”进化的终极跃进。


王夫之在注解庄子时说:“逍者,同于消也,过而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于心知之灵也。”


鲲只达到了“过而忘也”的境界,忘掉的是尘世对它的滞溺,下一步想要“引而远也”就必须要成就一个更大的自己,所以在庄子的寓言中,它化作了“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是从一个大的意象向着一个超越物质和欲望的牵引的喻体转化。


因为超越了冥水的外在限制和自我心理上的拘束,所以大鹏才得以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以更加有力的方式去往自己的目的地——南冥。




庄子所说的“南冥”,并不仅是字面意义的“天池”(资料图)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所说的“南冥”,并不仅是字面意义的“天池”。从地面的北冥到处于天上的南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是极大的超越,放到神仙体系中来看便可理解为飞升成仙的过程。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此善行的过程,既在于给自身的修行积功累德,正如鹏鸟蓄力等待着六月之息;此善行又在于每一个修行者只有不断地去完善己身,去妄、去欲、去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才可寻得去往天池仙境的终南之径。


在世积功累行,是成有形之大。待到功圆行满,等立身于有形、无形之世的界端时,才能彻底实现鲲鹏之化,实现由凡夫到仙真的羽化登真,由此才能体悟到道之“dai”的境界的真实状态。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们只有成其“大”,才有可能获得比大之外更超越的状态。


这一点在《庄子·应帝王》一文中体现地更为明显。帝王治世,欲求无为,必以足够大的政治权力作为支撑。正如庖丁用十九年的时间来成就精湛技艺,世上任何一种超越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一般的建树、所以从鲲化鹏再到南冥,终究是一个在不断成其“大”进而以化的方式来成其“dai”的过程。


05


庄子的“悟道”的终点是什么


但,南冥并不是庄子认定的悟道终点。也就是说,“dai”并不“大”的证修结果。道是其大无外的存在,道之世界最终还是要超越对有形和无形的认知和争辩的。


以“dai”和“大”两个不同阶次来形容证道的过程,这本身也是一种对比。惟独超越了超越本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游无穷”。


所有的证道行为最终引向的将是不争、不辩的道路,即老子所说的“无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国语》有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


老子所讲到的道之“无为”境界,提到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正是超越了所有的是非、荣辱、仁义等概念的存在。


在道的境界中,天下万事都有自身存在的规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是在告诫我们大道意在使人世按照其自我的规律运行,所有以有为的方式去改变世界的结果都必将是愚蠢的。唯有顺应“自然”——自我之本然,才是最逍遥的得道者,才是至大无上的终极准则。


想要认识“自然”,恰恰离不开从大到“dai”再至于超越和无为的阶进性过程。道家哲学并没有否定鹏鸟南飞之志,而是要世人先自成其大,然后再去超越大的有形,最后臻达无的境界。因此可以说,在老庄道学体系中,大的终点是无,是对一切的超越。




庄子认为的超越,是不受任何实有之物的局限的存在(资料图)


庄子认为的超越,是不受任何实有之物的局限的存在。


“天地之间,亲乎上者为阳,自上而下四万二千里,乃曰阳位;亲乎下者为阴,自下而上四万二千里,乃曰阴位。”


由此可得,古时所谓天地之间的距离约为八万四千里。鹏鸟展翅九万里,是为了超脱有形物质世界中的局限。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庄子举出很多实例,如三餐而返的蜩鸠、宿舂粮的鸟儿、朝生暮死的晦菌,这些都是受到自身体力和生命长度的限制而无法得逍遥之态的象征,又如御风之列子、八千岁之彭祖均为依赖于有形之待而成常人难以企及的神传之人。


但在庄子的思想中,前者的“无功”和后者的“有待”都不是真正的得道。真逍遥乃是无待之逍遥。


然而世间的我们依旧是依凭着物质社会而生存和生活的,远远没有达到且无法达到“无待”的境界。但庄子并没有否定因物质的有待而会堵塞成道的道路。


他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连用三个“无”来说明在尘世间臻达道之境界的方式,即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私念,去掉功业和名声对自己的牵累,以心游无穷,才是离逍遥最接近的方式。


06


心的体悟是为了“忘”


由此也就引出了老庄道学中最终的一个概念,即心的体悟是为了一个“忘”。


老子曾提出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念,仿佛是在建立起世外桃源的社会秩序。


但这里提到的“小”恰恰是人们在通过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智慧——即不断使自己“大”和“善”的过程——最终意识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人生局限,由此才能产生如鲲鹏图南转化之念,去把人生从至大的追求中解脱出来,实现对“自然”的体行。


或曰超脱,或曰超越,首先需要忘记红尘羁绊,忘记世俗流连,才能以大心成其小国。“和其光,同其尘”,以偌大的道与德,成生命中最微不足道的万千尘埃之一。




老子似乎想要建立起世外桃源的社会秩序


庄子在谈到道与体道时,以“大宗师”为题,讲出来“大”的两重含义:“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这是人世间的大。“不知说生,不知说死”“若然者,其心忘”,这是超越有形之存在的大。


庄子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是,只有“自适其适者”才能做到超越无待的境界。


庄子提出的心斋、坐忘的具体方法以及齐物的世界观,是在告诉人们从对有形世界的迷恋上升超越到道之清虚世界的可推行的具体方法。


借此便可断论,老庄的哲学理念并不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世界观,相反其更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是一种“常与善人”的非常具体的一种人生指导法则。


道,是一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杳冥状态,任何对道的词语上的描述都是片面的,所以老子才说“名可名,非常名”。


又因为道家哲学中对大的追求表现地太过于隐晦,甚至不惜用相反的观点来佐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人们只停留在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上,从而造成对道家思想的消极认知。


倘若能够明白老庄思想中一脉相承的“大”的含义及其字面背后的隐喻和延展,相信也就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重新体味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践行的大道之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6 11:48

道教中为什么讲究“四不吃”?2019
09/05
19:27
腾讯道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618097715/1000张道陵张道陵,本名张陵,东汉末年人,他创建五斗米道,称号“正一真人”,后被道教奉为教祖。张天师世家,也讲究居住庙观,但可娶妻置室,传宗接代,虽有斋戒,但在非斋之日,可以喝酒,尝荤,天师世家历来传有四不吃的规矩。所谓四大荤指的就是“牛肉、乌鱼、鸿雁、狗肉”。这就是张天师的四不吃,其原因据说是——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195109054/1000一、不食牛,因其「善」一辈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终生劳作,普济众生,它太辛劳了,不能吃。众所周知,太上老君是骑着青牛出函谷关的,他被关令尹喜留下,才铸就了《道德经》。道经说,牛羊食草,纯善之物也。所以说道家不食牛羊肉,因其“善”。二、不食乌鱼,因其「孝」人们通常说:“乌鱼最可恶,连自己的亲生子都吃。”但道教说法与此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乌鱼一到产卵期,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只待饿死升天,乌鱼崽最有孝心,宁可自己游入母嘴,给娘充饥,也不能让娘饿死,精神可贵可佳,吃不得。古人一般都不食乌鱼,捉到即放之。道教不食乌鱼,因其“孝”。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195109056/1000三、不食鸿雁,因其「贞」鸿雁志向高远,矢志不渝。皆为夫妇后,一心一意,即使一方死亡,另一方也贞守到最后,过“单身”生活。雌雁产卵之时,雄雁在一旁守候,如遇天敌,奋身反抗。失偶孤雁,终生独居,处境凄凉,矢志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该吃。道教不食鸿雁,因其“贞”。四、不食狗,因其「忠」古往今来,人们常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终生随主,为主效劳,不可食也。狗是人类至善至忠的朋友,为人类服务,忠心耿耿。所以道教禁食狗肉,因其“忠”。从天师“四不吃”想到道家“处世”养生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195109057/1000龙虎山的道教文化渊远流长,道教养“神”、“处世”养生之术更具独到之处,我们常人虽不修道,但是也能从中汲取些许养分。偶与一位老道长闲谈,仙风道骨的道人夹杂着乡音向我娓娓叙着:第一代天师张道陵123岁羽化成仙,第五代、第十代、第十三代均在100岁以上,前二十六代天师都在90岁以上。我立时肃然起敬,插话说,道家“养身”确有精妙之处,除了炼丹炼气养身之外,应该就是道文化中享誉全球的——“饮食养身”了吧。可是老人话锋一转,你这是常人以为,依我多年参道所见,历代天师除了炼丹、饮食方面异于常人、格外讲究外,老祖天师们对“处世养生”更为注重。我愕然一惊,平静安详、与世无争的老者竟有这等处世哲学,我便央求老人帮我细细解读个中缘由,可是他只是身体北转,微微一笑,取来一束金香,边焚香边自语:这些不是哇个(讲的),要慢慢感悟个(的)。说着,敲起木鱼,不再理我。由于这个疑虑一直萦绕在我脑海,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特别是陪同客人到天师府游览时,我总是格外留意观察府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期能从某一件事物中发现不同,并能帮我解开心中谜团,好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可是,每每总是让我抱憾而归。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698093118/1000一日,我领客人漫步来到天师府后花园的百花塘,只见塘水青幽,香樟环绕,顿觉清风拂耳,仙境幻化。我给客人们讲解到百花塘(也叫放生池)是历代天师放生的地方,张天师有“四不吃”,有四种动物是张天师最尊敬、最推崇的,当家人捕获或友人惠赠到这四种动物,张天师便会来这里放生时,我顿悟,我何尝不能从张天师的“四不吃”中得到天师“处世”养生、长生的真谛呢!有人不禁会问,张天师究竟有哪“四不吃”,这四种动物又与张天师的“处世”养生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呢?别急,您斟茶一盏,请听我的新解。四不吃首先,第一不吃:“忠”不吃,指的是“牛”,张天师牛肉不吃,牛是最忠实可靠、任劳任怨的,当有走失的牛来到府内,天师就会请家人在这边放生。第二不吃:“孝”不吃,指的是“乌鱼”,有人也叫“墨鱼”,张天师乌鱼不吃,因为乌鱼是最具孝心的,据说乌鱼母亲产卵以后,身体非常虚弱,无力进食,加之抵抗力差,非常容易死去。这时,乌鱼小宝宝们会自动的游到妈妈嘴巴里充当食物喂养妈妈,所以说乌鱼是最具孝心的。因而张天师乌鱼也是不吃的,会在这百花塘里放养。第三种动物指的是“大雁”,大雁是“节”的象征,古代妇女学的就是大雁精神,要立贞节牌坊,守寡不能改嫁。据说大雁是最讲节气的,一对双飞双栖的大雁,其中有一只因病死掉,或者被猎人猎去,另外一只永远就是孤孤单单的一只了。所以张天师雁肉是不吃的。第四种动物指的是“狗”,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狗是最讲“义气”的,因而张天师狗肉也是不吃的,当有拾到流浪狗之类的话,也是在百花塘附近放生。因老祖天师“处世养生”一直是我想深究的,所以我特想从“四不吃”中捕捉到一丝讯息,用以释然天师“处世”与“养生”之间真正的联系。通过翻看工具书,查阅史料,我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奥秘。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6177850193/1000何谓“忠孝”?自古以“忠”、“孝”为尊。书云:“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等事,方于人道无愧,可立身于天地之间。否则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是谓偷生。”这是教育我们要忠于国家,忠于家庭,不做有损其利益的任何事。同时,我们还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亲情,方可做谦谦君子,磊落男儿。记得范曾说过:“身为男儿,一生之中可哭两次----国之将亡,痛哭于祖庙之外;母之将死,痛哭于帐帏之前。”“节”指的是节气、名节、操守、节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讲气节、重操守、重名节、软利欲,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和发展,熔铸成为不图名利、公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克己为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和一个人永葆铮铮铁骨的人格追求。就我们自身而言,我们都应当时刻保持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政治节气,培养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优秀操守,树立爱岗敬业、踏实工作的职业道德风范,节制自己,真正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半夜敲门心不惊”。从这方面来说,这又何其不是一个长生养生的独门秘诀呢?“义”指的是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也非常需要人们之间兼相爱,交相利,大家都互敬互爱,互利互助的,帮助弱势群体、扶危济困,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道教千百年来为之践行的修炼功德。吾等常人如若也能如此遵循大义、正义和公道,不损害和出卖别人尤其是朋友来换取自己的利益,尊敬老人,关爱弱小,和睦相处,心胸开阔,难道不也能活到百余岁?综上所述,你说张天师怎能不长生?撇开食仙丹、饮灵泉、品八卦宴、享独特佳肴等不谈,单是他们处世时推崇、效行、遵守的“忠”、“孝”、“节”、“义”这些精神食粮,也足够天师们活到100岁、200岁的。你说呢?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路,作者佚名,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26 14:47

憨山大师:心中生灭,念念不停,犹如野马,云何降伏其心?
2019
09/24
14:31
五台山文殊道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9

示玉觉禅人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灭,念念不停,犹如野马,特求开示,云何降伏其心?”

老人示之曰:学人修行,为生死大事也。以心中念念不停,故生死不断。欲实为了生死,必要把一切万缘尽情放下,放得干干净净。然有无始习气种子不得干净,必须参一话头。纸上都有,但不知下手工夫难易诀法,必须参善知识,开示方便,是他行过的晓得易入处。如六祖昔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开悟。世人不知,当了玄妙道理会,元不是玄妙,因昔有住,今闻无住,故当时放下而得开悟,有何玄妙?如永明大师,昔以念佛用心,不能造入,后于韦驮前拈阄,得念佛。参禅世人以禅当作道理讲,殊不知禅乃是自心。经云:“不生不灭是也。”欲明生死大事,知戒律尊崇,决不敢犯。先要信力肯心坚志,把玄言妙理世事人情,都要放下,此参禅一着,元无有玄妙奇特。

此事极拙,汝肯信否?若果肯信,但把从前妄想一齐放下,不容潜生,缓缓专提一声“阿弥陀佛”,着实靠定,要观此念从何处起,如垂纶钓于深潭相似。若妄念又生,此因无始习气太重,又要放下。切不要将心断妄想,只把脊梁竖起,不可东想西想,直于妄念起处觑定。放下又放下,缓缓又提起一声佛,定观这一声佛毕竟从何处起,至五七声则妄念不起。又下疑情,审这念佛的毕竟是谁。世人把此当作一句说话,殊不知此下疑情,方纔是得力处。如妄念又起,即咄一声,只问是谁?妄念当下扫踪灭迹矣。

佛云:“除睡常摄心。”睡时不能摄心,一醒就提起话头。如此不但坐如是,行住茶饭动静亦如是。在稠人广众中不见有人,在诸动中不见有动,如此渐有入处,七识到此不行。如此日夜靠定,不计工夫,一旦八识忽然迸裂,露出本来面目,便是了生死的时节,方不负出家之志。但参禅之时,不要求悟,任他佛来祖来魔来,只是不动,念念单提行将去,中间再无疑难,如是绵绵密密,心心无间,日用着力做去,自有下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11-4 12:09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回忆起前世?
2019
11/04
11:00
如是我问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文:慈城罗珠堪布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依据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不承认前后世的存在,有的认为“人死如灯灭”,有的则认为心识需要依赖大脑等物质才能产生,将心当成身体的一部分。但上述观点与现实所见、新科学理论等都不相符,在千百年来的佛教论典中更是早已被破析得体无完肤。

按照佛教显宗的说法,所谓的心无有开始、终结之边际,它始终处在连续不断的迁流之中,所有众生都不断经历着成长、壮大、衰朽、死亡的过程,如此往复,循环不已。《涅槃经》中有一句话:“不见后世,无恶不造”。所以,懂得前后世和生命轮回的道理,对当代社会的健康发展、现代人群的人格改造,皆具有重大意义与现实作用。


东西方广大世界之范围内,不论过去或现在,能回忆起自己前世的人士都可谓成千上万。这其中的大多数事例都极具说服力,完全能证明前后世存在的道理。而且从事此类研究的人员均为当代的科技界学者、专家;研究对象——那些能回忆前世的人,则遍布世界各国,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亦千姿百态。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史蒂文森,对此问题作过长时间的研究。他对能忆念前世的两千余人进行了调查,然后从中选择了极富说服力的二十个案例撰著了《二十个暗示转世的个案》一书;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海伦 万巴赫也曾搜集过类似的一千余个事例。西方科学界人士在对此问题作过再三调查、反复研究以后,纷纷撰著了有关前后世的大量论著。这些著作如今已广泛弘传于全球,很多人的眼界因此而得以大开。

这么多人能回忆起前世的唯一原因,只能归因于他们本人确实从前世流转到了今生,这是对此问题可作的唯一解释,舍此再无其他能站得住脚的理由。




人转生为人

实例1:一个英国军人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死的一个英国军人,后又转生于印度新德里的一户人家。当他出生时,身体上还留有枪弹洞穿的痕迹。尽管生在印度,他却一点儿也不喜欢印度的风俗习惯,每次吃饭时都常常显示出西方人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他还非常喜欢穿军服,而且在无人教授的情况下,居然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语。这个孩童完全能回忆起以前跟人作战的经历,还能把自己的死亡经过讲述得一清二楚。

印度乌达布拉狄思省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转世研究小组组员的慕纳 布拉沙德博士,经过详细调查后确认,此事确属真实无谬,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报道了这一消息。

实例2:缅甸女孩的故事

缅甸有一个七岁的女孩,她知道自己前生是一个男人,并结过四次婚。其中第三个妻子性情非常粗暴,曾用刀刺伤过自己的肩膀,这伤痕现在依然隐约可见。而自己前世则开过傀儡戏院,整日以傀儡歌舞为生。如今,从没有学过傀儡技艺的她,却能很娴熟地掌握操纵傀儡的全套技术,那些傀儡戏的歌词,她不经学习即能完整背通、演唱。英国灵魂学权威菲尔丁 荷尔专为此事亲赴缅甸进行调查,最终确认此事真实不虚,随后他便把这件事写进了《人的灵魂》一书中。

实例3:前世夙怨 今世同僚倾轧

通政使罗仰山在礼部任职时,为一位同僚所倾轧。同僚常常在公事上对他相掣肘,使他如行荆棘之中,寸步难行。因为罗仰山性格内向,渐渐为此抑郁成疾。

一天,罗仰山正郁郁枯坐,忽然梦见来到了一座山上。那里花开水流,风日清旷,顿觉神思开朗,垒块顿消。他沿着小溪散步,见到了一个茅舍。茅舍中的老翁请他到屋里坐。两人相谈甚欢。老翁问他为何面有病容,罗仰山将自己的处境告诉了老翁。老翁听罢,叹息说道:“这是有前世的夙因的,你是不知道啊。”

老翁告诉他:“你七百年前是宋朝的黄筌,你的那个同僚是南唐的徐熙。徐熙的绘画技艺,本来就在黄筌之上,但是黄筌惟恐徐熙借此夺了他的宫廷供奉之宠,于是就在皇帝面前巧言令色,排挤徐熙。徐熙因此沉沦困顿,含恨而死。其后,你二人辗转轮回,几世不能相遇。如今,业缘巧合,你二人得以同朝为官,他怎能不报前仇?你曾经加给他的痛苦,正是你以前加到他的身上的,你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世界上的事无往而不返,是天道;有施必有报,这是人情。

既已种了因,就一定会有结果。恩怨的遇合,就如日月的旋转,必有交会之时。所以,种种害人之术,总是以害人者起,以害己者终。我上辈子是你的一位老朋友,看你至今尚不醒悟,特来向你解释因果关系。你与他的宿怨已经告一段落。从今以后,你要谨慎处世,不要再种什么恶因了。”

罗仰山听了这话,心中明白了,一切胜负之心全部消失。数日之内,心病全消,也不再抑郁了。(资料来源: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


实例4:高僧安世高

安世高法师累世修持,第一世为安息国(即现在的伊朗)太子,从小就出家修道,后来了知前世欠人命债,债主在中国,于是航海来到洛阳。有一天,他走到旷野无人之处,迎面忽然来一少年,身佩钢刀,走到近前未发一言,拔刀杀之。法师死后,灵魂至安息国投胎,又为太子。

第二世年龄稍长,又发心出家,依然有宿命通,知道今世还有命债未还,债主也在洛阳,于是重来。到前生杀自己的人家中借宿,吃完饭后,问主人:“你认识我吗?”答曰:“不认识。”“我就是你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旷野中所杀之僧。”主人吓坏了,心想此事无第三者知道,此僧必是鬼魂来索命。僧人安慰他:“不要怕,我不是鬼。”遂将事情经过告诉主人,并说:“我明日会被人打死,以偿还命债。请你务必为我作证,传我遗嘱说是我应该还他命债,请官府不要治误杀者的罪。”

次日,二人一起来到街上。有个乡下人挑柴走过来,突然前面的柴堕地,后头的柴也随之坠下,扁担向后打来,正好打中僧人的脑袋,当即毙命。乡下人被擒送官,主人见此事与僧人昨夜所说相符,遂将该僧遗言向官陈述,赦免其误杀之罪。后僧人灵魂又回到安息国,投胎为太子,再出家修行,即安世高法师。

一个伊朗国的太子,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屡次偿还前世的命债,可见,只要有因缘,果报会以各种方式成熟的。平时我们无意中打了别人、踩人一脚,这些大大小小的过失,相当一部分都与前世有关。有些人遭到他人的无端诽谤、加害,自己就非常想不通,其实这不一定是今世的冤仇,很可能来自于遥远的前世。佛教论典中也讲过:“诸因聚合时,其果怎不生?”整个世界上,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分子原子等微尘,全部都是因缘而成,因缘一旦聚合,其果必然产生。如果了知这一点,我们就会对佛陀所说的“此因生彼果”之理,产生坚定不移的信解。

总之,自己遇到别人加害时,应想到诸法无因不生,一切皆离不开因缘。就像空谷回声一样,其本身并不会主动出现,只依赖于因缘的聚合。我们因为自己的业缘,令他人生嗔恨心来加害,这没什么可抱怨的。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若能在安忍方面不断努力,修持佛法定可日进千竿。



人畜互相转生

在中国台湾的台北,住着一位老家在浙江的姓翁的老者,他的左手是一只猪蹄。翁先生能回忆起自己前世从人转生为猪、又从猪转生为人的经历,他的这种独特体验,后为一个名叫若愚的人亲眼目睹并证实。1973年,若愚把此事整理成文章并公开发表。

翁先生前世的前世是个穷困潦倒、牢骚满腹的老学究,有次得了重病,马上就要死时,当时突然感觉身体好像变得很轻,轻飘飘的,不大一会儿就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村庄。此时,浑身上下感受到一种难言、难忍之寒冷,全身颤抖不止。

就在此刻,他猛然发现有一户人家的大门是敞开的,于是便钻了进去,结果发现屋中一个人都没有。房间的墙壁上挂着几件黑色的衣服,看到衣服后他生起了贪心,随即就拿下一件穿在自己身上。这时,他开始感觉到身体发热,全身上下暖暖和和的,非常舒服,便待在墙角下休息起来。此时的感觉就像睡觉一样,在这种状态下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睡了多长时间,醒来后才发现:一个猪圈里有头母猪刚刚下了七八只猪崽,他就是其中的一只。这时他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死后已投生为猪了。

明白了这个事实以后,一种无法言说的巨大痛苦与恐怖感立刻弥漫开来,他想不如死了算了。因此拒绝进食一切猪食,也绝对不喝母猪的奶,只想让自己尽快饿死,好抛开这个猪身。七天之后,他的身体又如前次般变得轻飘飘的,感觉从猪圈中跑了出来,然后便开始前往另一个村庄,就像被风吹走似的。到了新地方之后,感觉异常寒冷,风最终把他又吹向一户陌生人家。和上次一样,这户人家中空无一人,只有几件衣服挂在墙上。

当他伸出左手准备拿时,手指刚一接触衣服,心里便马上回忆起前次偷盗所感致的果报,已经伸出去的左手便立即收了回来。他当时心想,即便冻死在这里也可以,于是就待在原地不动,在极度寒冷、昏沉中沉沉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当从昏迷中清醒后,发现自己已转生为人,心里有话非常想吐出来,但身为婴儿,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开口。就在此时,他发现自己的左手已完全变成了一只猪蹄。

这就是翁先生给若愚讲述的有关自己前生今世人猪互转的经历。若愚见到此人是在1956年,当时翁先生讲完后又郑重向若愚请求务必帮他保密。老人后死于台北医院中,在他去世若干时日后,若愚才将此事公之于众。

上文所讲述的这些回忆前世的事例,只是万千类似事件中的极少一部分,此处只能简略地概要介绍到这里,因这样的事情实在无法一一列举。




前世记忆在四五岁前最鲜明

一般来说,能回忆前世的人,他们关于前世的印象在四五岁之前是最鲜明的,因此时前生带来的习气还非常浓厚,因此回忆也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七八岁之后,随着前世习气的日渐淡薄,即生习气的日趋增长,关于前生往事的回忆也相对模糊起来,甚至有可能彻底忘失。

到目前为止无论依据的是科学理论,还是自己的所谓智慧、能力,科学家都无法破解人类可回忆前生往事之谜。而释迦牟尼佛却对此问题早就作出了明确、究竟的最终回答,以《十地经》为主的众多经典中均如是论述道:“某些众生可忆念自己前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乃至十世,乃至十万俱胝劫之前生往事,此类众生常言:‘吾彼时是某某,后由某某又转生为某某,某世姓甚名谁、为何种姓、家境及饮食如何、寿长几何、存活时日、所感受之苦乐又如何等。死后吾又转生为某某,某某殁后再变为此生之我。’诸如此类,难以罗列。此类人所说皆非空穴来风,各个均有理有据且有证人,其所回忆之前世景象最终皆验明为真实不虚。”此段经文已将前后世存在的现象揭示得明明白白。


业力不同,回忆前世能力不同

一般而言,众生进入母胎之后,即会陷入长时间的昏迷状态中,并因此而丧失前生记忆。而在母胎中所住之时日,则时间不定。普通说来,人类住胎之时间多为九个月或十个月,但亦有个别长于此者。比如众多佛经中都提到过,罗睺罗就在母胎中住了六年之久;还有一个名为老生的比丘,因业力所感,当初也曾让母亲整整怀胎了六十年。不过,怀胎不到九个月的情况也有。

总体来看,因为众生业力各自不同,故显现上的住胎时间也长短各异,唯一、永恒、通用的标准实在难以确定。与之相同,中阴境界的持续时间也因人而异。佛经中说过:中阴身可存在七天、四十九天,或者一直持续到获得身体聚合之前。现在那些能回忆前世的人们,他们所回忆到的中阴持续时日也各不相同。

至于为什么有些人能忆念前世,有些人对前世却茫然无知,这主要是因为众生各自的脉性及前世业力的异熟果报不同所致。若要问什么是异熟果报,可以举例说明:若对别人作过法布施等布施举动,则此等行为就可成为将来拥有回忆前世的能力的因缘。


佛教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一个人前世造了什么业,看看今生就知道,如果今生非常快乐,一切应有尽有,那说明前世造了善业;至于你后世会变成什么样,凭今生造的业也可以推断,这是佛经中无欺的金刚语。

对我们一般人来讲,因为有胎障蒙蔽,很难看到自己的前世后世。但通过对佛教的系统学习,就可以相信前世后世的存在。

前世和今生的关系,就像昨天和今天,不管你记不记得, 今天的经历都是昨天的延续。

另外要澄清一点,这一世的因缘是上一世的延续,前世的最后一个念头是后世第一个念头的因,念念相续,每一个在前的念头都是在后的念头之因,但是我们身语意的造作也同时在创造新的缘,只不过大多数众生因为惯性,不自觉地遵循着往昔业力的趋势,每一个当下创造出来的新缘起也都成了以往习气的重复流转。

因为这种不自觉的重复,人的命有定数。又因为每个当下都是改变的契机,人的命运又是不定的,变好与变坏掌握在自己手里。

轮回和业因果的教法传达给我们一个重要信息:要了解和接受过去,但不拘泥于过去,否则我们不会有真正的智慧和力量。


生死轮回中,亲怨不定,请恒具慈悲平等心

从前,有位尊者去化缘,看到一位施主怀里抱着儿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并用石头击打在啃骨头的母狗。尊者以神通观察,发现:那条鱼原本是他父亲的转世;母狗正是他母亲的转世;前世杀害自己的仇人,则转生为他的儿子来偿还宿债。如此洞晓之后,尊者说了这样一个偈颂:“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

可见,我们前世最有缘的众生,今生可能特别讨厌;今生依依不舍、感情上特别执著的,却往往是前世的怨敌来讨债。所以,依靠佛理来观察,若对一个人特别耽著、从心底特别喜欢,说明这个人曾是你的怨敌。常有年轻人问我:“我跟某某的感情特别特别好,我不能没有他,天天都想着他。您说说,我们前世是不是夫妻?”我总回答:“你们前世肯定是怨敌!”这不是没有教证的,你今生中没他就活不下去,没他就要跳楼自杀,这种感情执著必定来自于前世怨仇的债;而你即生中特别看不惯的人,很可能才是前世最执著的亲人。

且不说前世,即便是今生今世,亲怨也是无常的。今天不共戴天的仇人,明天也许会变成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互相交亲,情投意合非同寻常。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所以,不要认为上述公案只是个传说,了知也可以、不了知也可以,千万不能这么想。一定要深深地知道,人与人之间亲怨是无常的,明白这一点后,执著就会逐渐淡薄,这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否则,始终陷在庸俗的情感泥坑中拔不出来,修什么也修不好。


为了加深对此的理解,再引用几则公案:

《毗奈耶经》中记载,有个人特别疼爱儿子,为儿子造了很多很多业。他临死的时候,由于放不下儿子,转生成了自家一头牛。儿子把它杀了,吃了牛肉。他死后,又转生为自家的牛,儿子又把它杀了。他第三次仍转生为自家的牛,儿子准备杀它时,舍利子出现在他家门口,通过神通观察,发现牛一直在自言自语:“我已经来两次了,但都被你杀了。我最爱的儿子啊,现在你又要杀我,我非常难受,实在是忍不了,但也没办法抵抗。”尊者将此告诉了他儿子,后来就把牛放生了。所以,我们平时所吃的肉,很可能是前世的亲人。

《中阿含经》中也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方便时大家应该看一下。记得《中阿含经》中有一个人叫都提,他父亲死后,转生为家里的狗,偷吃盘中食物;还有个人叫旃檀,他父亲转生为乞丐,来他家乞讨时,被打断了手臂。

这方面的故事数不胜数。所以,平时与自己有缘的众生,仇敌也好、乞丐也好,都要尽量做布施,对他好好地照顾,同时心里要念一些佛教咒语。一般来讲,按照《楞伽经》的观点,我们现在所享用的肉,全部与往昔亲人有密切关系,如经云:“我观众生,更相噉肉,无非亲者。”你吃牛肉的话,这头牛是你前世的亲人;你吃猪肉的话,这头猪也是你前世的亲人。所以,能不吃肉是最好的,如此功德也不可思议,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若能深深了知六道轮回中众生辗转投生,彼此互为父母亲友,对各种悲欢离合就会产生厌离心,不会特别去执著。以前讲《亲友书》中的“父转成子母成妻”时,我提到过汉地志公禅师的一个故事:志公禅师是梁武帝的国师,被公认为观音菩萨的化身。有一次,禅师应邀参加一个婚礼。他去那里一看,脱口唱了首道歌:“古古怪!怪怪古!孙儿娶祖母;女食母之骨;子打父皮鼓;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众人来贺喜,我说:苦!苦!苦!”

意思是什么呢?

原来,新郎娶的妻子,是祖母的转世。因为祖母特别疼爱这个孙子,临终时还挂念他,一直拉着他的手,恋恋不舍地死了。死后就投胎做个女孩子,长大后给孙子做媳妇。所以志公禅师说:“孙儿娶祖母。”

禅师到屋子里,见一个小女孩正在啃猪蹄。这女孩的母亲造了很重的罪业,死后投生为猪,现在办喜事被人宰杀了,故小女孩在吃她母亲的肉。所以禅师说:“女食母之肉。”

又看见院子里一个小伙子,正高兴地打驴皮鼓。他父亲也是因为造罪,转生为驴,死后被人剥了皮做鼓,正是这个小伙子在打的鼓。所以说:“子打父皮鼓。”

禅师往炕上一望,全都是往昔被吃的猪羊,如今投生为人,互为亲戚,欢天喜地聚在一起。而在锅里炖的肉,却是前世的六亲眷属。所以禅师说:“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众人来贺喜,我说:苦!苦!苦!”

当天整个婚礼状况,禅师通过神通观察,发现轮回的闹剧非常可笑。如果我们也能了知真相,还愿不愿做这些事呢?可能谁都不愿意。但由于我们没有宿命通,而且对因果取舍一无所知,所以做了很多难以描述的蠢事。因此,大家应想到世间许多事情无有实义,对无常观一定要了解。


《大藏经》中有一部《法句譬喻经》,里面也讲了一个与之类似的公案:当年,舍卫国有一婆罗门很富裕,但他性格悭贪,每次吃饭时,都要关紧大门。有一天,他家煮鸡吃,夫妻俩关起门一起享受美味,小孩坐在二人中间,他们时不时地夹鸡肉给小孩吃。

佛陀知道此人以宿世的福德,到了该度脱的时候,于是化现为一个沙门,直接出现在他面前。婆罗门见后非常生气,说:“你这个人真是无耻,怎么没开门就闯进来了?”

沙门说:“是你自己愚痴,杀父、娶母、供养怨家,怎么反说我无耻呢?”

婆罗门不明白这话的意思,便询问原因。

沙门说:“这餐桌上的鸡,是你前世的父亲,因为他性格悭贪,所以常堕为鸡身受苦。这小孩是罗刹鬼转世,你前世常被他损害,你们之间宿业未了,所以他又来投胎当你孩子。你妻子是你前世的母亲,她对你感情深厚,所以今世又转为你的妻子。这种轮转的戏剧,愚人不知,只有我看得清楚。”

佛陀显现神变,让婆罗门看到自己的宿命,他对轮回也生起了厌离心。佛又为他说法,他当下证得初果。

所以,佛经中有很多业因果的丰富内容。

世间人的感情变化,诚如论中云:“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喜处亦生嗔,凡夫难取悦。”,有时不需要多大事情。他们建立感情也容易,给一点点财富,说几句好话,或者露一丝微笑,两人就能成为无话不说的密友;而感情破裂也容易,本来是难舍难分的亲友,只因中间出点误会,如一方遇到困难时,另一方没来看望,或者一个人说话时,用词稍有不当,对方就非常生气,从此再也不理他了。所以,凡夫人是很难取悦、很难契合心意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发愿:尽量像以前的高僧大德那样,对不管是亲生的兄弟姊妹,还是怨仇似海的敌人,都以慈悲心来一视同仁。虽然在凡夫位时,完全同等对待有一定困难,但至少应在道理上明白。只有这样发愿,其结果才是永恒稳固、不易迁变的,否则,今天跟这个私交甚笃,明天跟那个撕破脸皮,这些私人恩怨都是不可靠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11-4 14:07

一直说结善缘,这善缘到底如何结呢?
2019
11/04
11:00
如是我问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在寺院门口

常混杂着社会人士

拉住过往的香客

“小姑娘,小伙子

我看你很有佛缘

要不算个命

结个善缘吧

……”

额,有人要问了

佛教的善缘那么好结吗?

怎么样才能结善缘呢?


缘是关系的意思,建立关系称为结缘。善缘,更为准确地说,这种关系是好的,给人正能量的,让人积极向上的。简而言之,善缘就是自利利他的关系。

寺院门口算个命,就能结善缘了么?佛教的善缘那么容易结吗?当然不是。那么如何去建立自利利他的善缘呢?


悲心布施

布施就是以福利施与他人,使他人得到利益。无论我们是用智慧、知识,还是财力、体力,只要能让他人从困难中得到利益与帮助,都可称为布施。

路遇天桥下唐氏综合症的乞讨者,我们可以用二十元钱跟别人结善缘,或许能让她免受一餐之饥渴;与亲朋好友结善缘,用善巧的方式引导他了解佛法,赠与他佛教书籍帮助他缓解生活中的烦恼;对临终者进行关怀,让他们免受死亡的恐惧,无畏无怖,有尊严地过完此生最后一程。

爱语

用语言鼓励人、帮助人,让人感受温暖与爱意。

作为一个佛弟子,“爱语”并不一定非要用佛教的词汇和道理,那些深奥难懂的名词。别人灰心的时候,你鼓励他一句话,结个善缘,对方就有绝处逢生的感觉;别人失望的时候,你赞美他一句话,结个善缘,他就会觉得人生可爱多了。别人伤心的时候,你安慰他一句话,结个善缘,他可能就能迈过那个坎。


利行

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是否对别人有好处、有帮助?是否会伤害到他人利益?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紧张氛围下,你一个竖起来的拇指,结个善缘,让人心头安稳;雨天你驾车行驶过程中,路遇行人,结个善缘,你放缓速度,避免水花溅湿了旁人。一个微笑,一个举手,有时候会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善缘。一件善事、一个拥抱,都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的功德。

同事

结善缘,这里说的同事,不是指我们工作上和你一起共事的人,而是指将自己与众生同行所好之事。

当别人创业,卓有成就的时候,结个善缘,肯定他们的努力,不要嫉妒他们的成功;当与别人意见有分歧的时候,结个善缘,试着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而不一味要求别人顺从。当别人发心做慈善时,结个善缘,随喜人家的功德,不要言语上酸人家钱多人傻。

善缘就是自利利他的关系,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要广结善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11-4 14:10

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
2019
11/04
11:16
沉默会楹联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宗镜录》 卷第六十七

永明延寿大师

真俗应相对。云何不同耶。

答。此应四句。俗异真同。真异俗同。真俗异相对。真俗不异而异相对。三藏与通。真同而俗异。二人通真异而俗同。别。真俗皆异而相对。圆。真俗不异而异相对。不同而同。若不相入。当分真俗即相对。七种二谛。广说如前。略说者。界内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种二谛也。别接通五也。圆接通六也。圆接别七也。

问。何不接三藏。

答。三藏是界内不相即。小乘取证。根败之士。故不论接。余六是摩诃衍门。若欲前进。亦可得去。是故被接。

问。若不接亦不会。

答。接义非会义。未会之前。即论被接。判粗妙者。实有二谛。半字法门。引钝根人。蠲除戏论之粪。二谛义不成。此法为粗。如幻二谛。满字法门。为教利根。诸法实相。三人共得。比前为妙。同见但空。方后则粗。以别入通。能见不空。是则为妙。教谈理不融。是故为粗。以圆入通为妙。妙不异后带通方便。是故为粗。别二谛不带通方便。故为妙。教谈理不融。是故为粗。圆入别。理融为妙。带别方便为粗。唯圆二谛。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是故为妙。次约随情智等判粗妙者。且约三藏。初闻随情二谛。执实语为虚语。起语见故。生死浩然。无佛法气分。若能勤修念处。发四善根。是时随情二谛。皆名为俗。发得无漏。所照二谛。皆名为真。从四果人。以无漏智。所照真俗。皆名随智二谛。随情则粗。随智则妙。譬如转乳。始得成酪。既成酪已。心相体信。入出无难。即得随情情智智等。说通别入通。圆入通。令其耻小慕大。自悲败种。渴仰上乘。是时如转酪为生酥。心渐通泰。即为随情情智智等。说别圆入别。明不共般若。命领家业。金银珍宝。出入取与。皆使令知。既知是已。即如转生酥为熟酥。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即随情情智智等。说圆二谛。如转熟酥为醍醐。是则六种二谛。调熟众生。虽成四味。是故为粗。醍醐一味。是则为妙。又束判粗妙。前二教虽有随智等。一向是随情。说他意语故。故名为粗。别入通去。虽有随情等。一向束为情智。智说自他意语。故亦粗亦妙。圆二谛虽有随情等。一向是随智。说佛自智。说佛自意语。故称为妙。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11-4 14:16

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12-12 12:46


鱼象鱼 发表于 2020-2-15 10:0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0721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