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疆不息”
为什么清华一教书法是“自疆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易经》中的一句话,古易中的“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是“自强”,而是“自疆”。
为什么古人用“自疆”而不用“自强”?因为“疆”为通假字,“疆”“强”同意但又有差异,“疆”虽然和“强”同有强的意思,但“疆”却有强而大之意,而“强”只有强之意。后人可能为了突出强意,故改“疆”为“强”,意思虽相近,但却大失古易之意蕴。
疆”有边界、轨道的意思,自疆也就是自我约束。目前现有的书本都是简单把疆作为强的通假字,显然低估了古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分析能力,这样自强不息就只包含了永不放弃、不停运作的意思,而遗漏了自我约束、规律行事的重要内涵。
清华大学的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校训取自中华文化经典文献《易经》。梁启超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奋发有为,用意是积极向上的,然而他对《易经》原话的解释则是错误的。梁启超忽略了古文的语法,不管原来的词义,想当然地以自己的观念诠释古文。
我个人认为,自强不息纯属现代人的误解。天行健,是指自然运动遵循一定的规则不停地运转,与之对应的,君子以自“疆”不息,是指君子应效法自然,不断地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疆,应理解为一定的界限规则。
“疆”是强的通假字,唐·韩愈《答殷侍御书》:“愿尽其学,职事羁缠,未得继清,怠惰因循,不能自疆(强)。”所以疆者强也,但绝不仅限于此。
学习了!:victory::victory:
中国文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