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健康2
本帖最后由 北极星195566 于 2022-1-23 13:45 编辑论健康Ⅱ
----------正思的探究
吉荣廷
(2021年7月29日)
开篇语:
上一篇《论健康》简单论述了“五正”的概念,讲述了人体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本篇开始探究“正思”的内涵,希望有所得,扬起风帆,开始艰苦快乐的思维之旅。
正文:
正思的“正”含有正念之意,也含有正确之意。对正思的探讨目的在于研究以大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健康问题,探究人体思维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模式,寻找人体神经系统健康的方法措施。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但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探究一番十分有挑战,同时,也充满了乐趣。
第一部分,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这是思的基础,需要有比较准确的了解。过去我还是比较关心相关内容,为撰写这篇文章,又用手机借助互联网,查阅了百度百科的相关内容,流连忘返,整整三四天。下面谈谈我对人体神经系统的理解。通常我们会讲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然后,继续细分结构,这里从我认为最关键的、对我触动最大的角度来介绍人体神经系统,所以,看懂这部分可能需要辅助一些传统的资料,查互联网就行。
1、人体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细胞构成,其中辅助了大量的支持、营养的胶质细胞和支撑物,构成了我们的神经系统,据说是1比10的关系,一个神经元需要十个胶质细胞。
神经元细胞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短而多分枝,直接由细胞体扩张突出,形成树枝状,内含尼氏体、线粒体和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等,其作用是接受其他神经元轴突传来的冲动并传给细胞体。轴突长而分枝少,为粗细均匀的细长突起,常起于轴丘,有髓鞘包卷,为有髓神经纤维,内含主要是神经原纤维,没有尼氏体等,其作用是将细胞体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其他神经元或者相关效应细胞。神经原纤维由微管、神经丝、微丝组成,主要参与细胞质内物质转运活动,在神经元内起支持和运输作用。轴突和树突是通过突触实现冲动信号传递的。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小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者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者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这是两个神经元之间或者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哺乳动物进行的突触传递几乎都是化学突触,即突触前细胞借助化学信号,所谓神经递质,将信息转送到突触后细胞。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顾名思义即可。
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传输神经冲动信号,相关神经纤维集束,表面附着一层结缔组织,就成为我们日常所说的神经。平常讲伤了神经,其实就是指损伤了神经系统的有关的信息传输通道,造成大脑指挥失灵。所谓接上神经,我想其实就是尽量将两个神经断头对齐,然后固定,保证神经等组织恢复的环境,让人体系统自我修复完整,恢复神经相关功能。现实情况可能比这要复杂一些。神经元主要有三种,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接受来自人体内外的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神经末梢有的呈游离状,有的分化出专门接受特定刺激的细胞和组织,分布于全身。传出神经接受到的神经冲动,由细胞体,经轴突,传至神经末梢,使肌肉收缩或者腺体分泌。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分布到骨骼肌,分布到内脏的平滑肌和腺上皮。中间神经元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然后,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分布在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内,数量最多,排列组合方式复杂,有辐射式、聚合式、连锁式、环状等多种。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人体神经系统内冲动的传递是有方向的,一般由传入神经元传入中间神经元,再由中间神经元传向传出神经元,确保整个人体神经系统活动的规律性。当然,这也是生物进化选择的结果,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只是由于我们的认识有限,许许多多的问题还讲不清楚,留待未来解决。
2、神经系统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了复杂严密的结构和复杂合理齐全的功能,下面简单介绍。
人体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周围神经系统与人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广泛复杂的联系。人体神经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持机体完整统一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平衡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其中脊髓是各种反射弧的中枢部分,关于脑有众多分类方法,我喜欢这样分类,人脑由端脑、间脑、小脑、脑干组成。其中端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中间有胼胝体连接,是语言、记忆、思维、精神等的器官,主导人体内的一切意识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大脑半球表层为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细胞体组成,深层为髓质,也称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和核团组成。据脑科学的研究,大脑半球的灰质根据进化年代的不同,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新皮层,大脑边缘系统就是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包括海马结构、扣带回、杏仁核等,其作用是联通间脑、脑干、新皮层,参与本能和情感行为,其中海马结构对学习和记忆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许多研究心理的资料经常提到杏仁核和海马体,探索人体的原始情感本能。
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内脏、躯体等活动、感觉、听觉、视觉等整合中枢,松果体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下丘脑是自主性神经的皮质下中枢,与情绪、某些激素分泌、某些代谢调节以及食欲、体温、睡眠、觉醒、生物钟等调节有关系,其中脑垂体是其组成部分之一。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是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在维持身体平衡上也起重要作用。脑干位于大脑下方,是脊髓和间脑之间,自下而上有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脑干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主要生理功能。
我们通常讲的周围神经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其中包括连于脑的脑神经12对,通过前根和后根连于脊髓的31对脊神经。其中内脏神经可以分为内脏感觉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称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控制,内脏神经又可以根据功能等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主要是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相对而言副交感神经就是维持人体安静时的生理需要。交感神经加强活动时,心跳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增高,大肌肉里动脉扩张,肾上腺髓质加速分泌肾上腺素,血糖升高;反之,副交感神经加强活动时,心血管功能减弱,心跳减慢,周身血流减少,供应给胃和肠的血液增加,代谢减慢。
回顾上述内容,简述了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基本功能,为进一步分析思考奠定了基础。
3、人体神经系统是进化来的,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本部分内容基于当代已经掌握的神经系统的相关事实,根据适者生存和能量消耗最少的原则,从最基本的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出发,进行大胆有依据的推测。根据生物进化的历史,以及现存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现状,我们可以推测,动物的神经系统应该是从多细胞动物,从最简单的神经弧反射开始进化的,即感应器接到信息,到传入神经,再到传出神经,到效应器,实现一定的功能,例如感受到食物,驱动吞食的一个行为。然后进化出更多神经元反射弧,有了信息的整合需要,从而进化出了中间神经元。更多的神经反射弧出现,适度聚合,有了神经节和神经核,协调神经反射弧的信息整合,渐渐的进化出脊髓。为了生存和繁殖的需要,为了应对运动带来的环境的变化,为了协调日益复杂的机体内部环境,神经元不得不进一步集中,脊髓通过自然选择进化出脑干,即所谓的爬行脑,实现了视觉、听觉、运动、呼吸、进食、消化等基本神经功能。动物还在进化,到哺乳动物,为了共同哺育下一代,配偶之间必须不断的交流,信息量巨大,神经元不得不进一步进化,尤其是进化出大脑边缘系统,即所谓的哺乳脑,实现了情绪的管理,恐惧、愤怒、喜悦、烦躁等。应该讲,神经系统有了情绪控制是一大进步。过去,面对简单信息时,简单的神经系统处理比较简单,不存在选择困难。信息量变大后,面对大量复杂的信息,通过情绪是一种简单的归纳,仅仅是增加一定的倾向性,但选择相对简单,节省了能量,增加了生存的几率。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神经系统总是放大负面情绪,例如紧张、恐惧、愤怒,因为只有这样,在面对危险野兽的时候,通过负面情绪控制,激活杏仁核,激活相关器官,升高血压、增加血量、提高专注度,为搏斗或者逃跑做好准备。
当动物进化到灵长类动物时,他们聚居在一起,据有关资料讲,大半的时间用于相互之间整理皮毛等互动活动,大脑皮层的新皮层得到发展,用于处理日常大量信息。因为种种原因,一支灵长类动物从树上下来,生活到了地面上,手和脚的功能不得不发展起来,手脚日益灵活,促进新皮层进一步进化,至今控制手脚的大脑皮层区域仍然较大,可见,下地这件事对于人类的进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灵长类动物成为了类人猿。还是种种原因,类人猿掌握了火的使用,食物更好消化了,一方面类人猿用于消化食物的时间大大缩短,另一方面类人猿的消化器官本身需要的能量也大大减少,可以供给神经体系的能量大大增加,我想,这些也大大促进了大脑皮层的进一步发展,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至于类人猿如何成为类人,是那些事件促进的,我想象不出来,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也没有谈到,难道仅仅是基因的突变,没有环境变化的因素吗?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一个女精神病人完全是狗类的行为,阿德勒经过艰苦的语言沟通努力,让这个女精神病人完全正常,震惊了精神病院的所有医务人员。我想,这是因为阿德勒通过不断的信息刺激,打通了这个女病人的神经回路,使其神经系统正常运作。是不是类人猿的大脑皮层的储备已经足够了,仅仅是信息的刺激,形成了新的回路,使类人猿成为了智人,我们现代人类的祖先。之所以如是说,仅仅是智人的大脑与现代人类几乎没有区别了。下一步,人类如何进化。自然选择对于当代人类而言已经失效,总体而言,由于科技的发展,食物充足,人类已经打破了通过生存选择的规律。所以,面对未来,人类可能面临这样的局面。基因突变是常态,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未来大多数的基因突变都会遗传下去,这对现代医学都是一个挑战,所以,以后听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病也就不那么奇怪了。未来信息量大增,大脑处理的信息远远超越我们的想象,大脑会得到进一步的进化,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大脑将更大更强。现在,正召开东京奥运会,可以看到人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以及更有技巧的脚步不会停歇,大脑进化在路上。
第二部分,人体神经系统的运作规律的探讨。
1、让我们思考一下神经系统是如何进行信息的传输、存储、提取的。
神经元有一个轴突输出神经冲动,有许多树突等接受信息,神经元本身就是一个单细胞,就信息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决策系统。根据目前的资料,轴突里是电脉冲,到突触时,转化为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通过调整有关离子的通道,来调整电脉冲。虽然神经递质有近百种,但突触仅分为两类,一类兴奋性,增强传出信息,一类抑制性,减弱传出信息。有资料讲,一个神经元最多可以有近五千个树突,因此,对这个神经元而言,信息决策就是五千合一,虽然仅仅是一个神经冲动的整合,但机理仅仅是简单的物理原理,调节离子的进出,实现电脉冲的输出和抑制。如果上述推测是正确的话,那么所有的神经系统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目前,人工智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归纳人工智能的物理基础就是半导体的PN节,数理基础就是二进制,但我感觉,神经系统的基础不是这些。对于人体神经系统,应该从进化和能量消耗的角度思考,就是生存、繁衍、能量消耗最合理。最开始是最简单的输入、输出系统,然后进化为输入、中间、输出系统,增加了中间神经元,需要更多的输入信息整合。因此,早期的神经系统应该都是及时反应系统,不涉及信息的存储问题。这些及时神经系统不断迭代进化,实现了许多功能,诸如呼吸和运动,一个是用来获得氧气,一个是用来获得能量。
这些天,我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概念,生命运动的最底层是分子运动,对无机而言基本是各种离子,对有机而言主要是各种官能团等。有机物以碳元素为骨架,即使是共价键的变化,需要的能量也比较少,再加上,酶这种中间媒介,就是在比较低的、合适的温度范围之内,有机物也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可以说,变化无穷、异彩纷呈,加之有机、无机分子之间的分子力,将这些物质结合在一起,诸如水分子利用它的极性,将两个磷脂分子粘在一起,形成了细胞膜。等等,正是这些为生物的演化提供了坚实的、丰富的物质基础。我们还可以推测,生物进化到单细胞时,基因的功能已经成熟,单细胞可以进行不断的复制,相关性状得到了遗传。甚至还可以推测,所谓病毒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实,在整个进化过程中,虽然对每一个个体,神经元变化较少,但纵观整个进化过程,神经元不论是数量、形态、功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接着上面,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及时神经系统的中间神经元形成了一个回路,将一些感应器输入的神经冲动保留了下来,虽然是固定结构,但可以对应相应的神经冲动输入,若新输入的神经冲动与既有的一致,加强回路;若新输入的神经冲动与既有的不一致,弱化回路,这样就有了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信息存储。猜想,这样的神经回路增加,逐步形成神经网络。猜想,单一的神经冲动强度是一样的,但不断的神经冲动会强化整体神经回路的强度,同时,同一回路,参与的神经元增加,也会强化整体神经回路的强度。我想,不断的进化,进化出脊髓、脑干,这些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起动物机体最基本的功能,例如呼吸、体温、基本运动等。思考到这里,我们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神经元是结构化分区的,有固定的信息存储空间的,这样才能完成选择比较决策,并非人工智能的复杂的二进制运算。
2、在此想探究一下几个重要的信息输入功能,诸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在此,不再探究眼睛的进化历程了,结合上面的思考,直接探究其工作原理。查阅百度百科,简单的讲,人体的视觉系统是这样的:经过眼睛前部的物理系统,光线聚焦到黄斑处,由感光细胞-视细胞转换为神经冲动,经过双极细胞和节细胞,集束为视神经传出眼球,经过部分交叉后,传入外侧膝状体,然后辐射到大脑皮层的视觉处理区域。在此我们要强调几个事实,一个是光线的信息量在满足人体生存的前提下没有丢失。二是我们可以回忆刚才看到的景象,就是部分光线信息可以再现,虽然不是那么清晰。用电脑的信息输入模式是没有办法解释人体视觉系统的,根据现有材料介绍,我们可以判断,虽然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没有变,但在不同部位的作用和部分结构和成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想这也是神经元的神奇之处吧。视网膜虽然分布大量的视细胞,但根据人体进化的需要已经产生了分化,例如视细胞据查可以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锥细胞又分为感受不同光线的细胞和感受光强的细胞。我们所谓的三原色的根源在此,就是人体在进化中,为了生存对光线进行了简化采集。如果有四种感受光线色彩的细胞,那么就可能有四原色了。这些采集的信息,经过了各种复杂的处理,但相关的信息量没有丢失,输出到了大脑视觉处理皮层。按照上面的分析,过去视觉系统的处理是及时系统,不存在储存的问题,但进化的发展,若将整体视觉信息复制保留,那么就初步实现了视觉回想的功能。其实所谓视觉辐射就是将视觉信息复制到大脑皮层的多个区域,诸如海马体、视觉处理区等。总之,这样一步步进化,视觉系统的处理功能日臻完善。
学习研究视觉系统,看到了脑干出来的眼动神经,了解了其结构,明白了其功能,更加坚定了我这些年训练眼睛的方法,更加惊叹现有流行眼睛工作原理理论的谬误。看来很多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一双刨根问底的慧眼。我想,有了上面这些认识,眼睛训练会更加科学高效,早日达到1.2。
了解了眼睛的进化过程和工作原理,听觉、味觉、嗅觉类似。神经元进一步分化,听觉神经元演化出几种,基本涵盖了人体生存的听觉需要。嗅觉也如此,至今我都惊叹一位90多岁的老人能够分辨几百种的香气,按照上面的进化原理,相关的神经元也会有许多的变化。味觉也如此,通过味道,人体可以尝出酸、甜、苦、辣、咸等多种味道,也同样动用多种神经元。总结下来,就是人体通过变化不同神经元,满足不同信息的输入功能,通过相对固定的结构实现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丢失,通过信息的整体复制和联系实现回忆或者信息提取的功能。通过上述的推测,我们应该更加理解大脑的结构化分工了。有了感觉系统的输入,人体有了自我感觉;有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等的存储,人体有了回忆。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大脑皮层也不断的增加演化,哺乳动物进化出情感系统。千万别想错了,情感系统并不是为了增进相互之间的关系,情感系统仅仅是为了生存和繁殖,用最少的能量,最高的效率处理复杂危险的问题,获得最大的生存和基因的传递。类人猿下了地,掌握了火的使用,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类人猿大脑皮层的发展。随着大脑皮层的发展,也许类人猿在大脑皮层间建立了新的联系,学会了预测、联想,而且这些功能得到了遗传,可能从此类人猿成为了智人。智人有了推测,掌握了语言,学会了讲故事,让更多的智人聚居在一起,人类的力量得到很大的发展,人类的交流也日益增加,文字应运而生,这样除了大脑系统外,人类又有了一套语言文字系统,又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的交流,人体大脑也发展成今天的大脑模样。我想,语言文字是人类的最大的发明,基因可以传承,语言文字同样可以传承,某种意思上讲,基因是人类社会的内遗传系统,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的外遗传系统,而且功能更加强大,这是人类独有的,必将极大的发展大脑,大大造福人类。
3、意识和情感的探究。
写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什么是意识?我看过许多说法,不管那么多了,现在我的基本认识就是意识是生物体能够感知自我,能够感知外界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随时感知视觉、听觉、味觉等,而且能够驱使自主运动,达到一定的目的。生物睡眠,就没有意识了,生物进入到潜意识状态,若生物体连潜意识也没有,还有生命活动,一般讲这是植物。因此,从这样的角度思考,意识并非人类独有,人类独有的还是大脑新皮层的推理、预测、归纳、抽象等功能,以及人类的发明:语言文字体系等,在此我讲的的是语言文字体系,而不是简单地声音沟通、传递信息。
不妨推测以下,将来人工智能设备做到可以随时感知自身的状态,而且可以采取行动,维持或者改变自身状态,算不算人工智能也有了意识了呢?我感到应该算。其实,经过上面的论证,与人工智能相比,人体所达到的智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一定意义上讲,人类要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许多哺乳动物都存在情感,这是由杏仁核、海马体、扣带回等构成的大脑边缘系统的主要功能,这些组织都是较古老的大脑古皮层和旧皮层组成的,选择不同的神经递质,或者直接影响周围神经元的状态,或者是借助循环系统影响较远器官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神经感情控制。目前,人体有关神经递质高达一百多种,实现多种感情,诸如恐惧、愤怒、烦躁、郁闷、冷静、愉悦、幸福等等,回想一下,似乎我们所有的大脑运动,或多或少都要一些感情的色彩,有时对我们的理性决策作用很大,有时较小。关于人体大脑的运作特点,前人有许多的论述。其实,大脑边缘体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在促进生物生存和繁衍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是加快的行动效率和力度。例如,当遇到大型野兽等危险时,杏仁核立刻拉响了警报,分泌激素,由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升高血压、加速血流、肌肉血管扩张、抑制有关大脑皮层,为逃跑或者搏斗做好了准备。二是加强了有关重要记忆。例如生物让火烫一下,感到十分痛苦,大脑边缘系统的相关组织分泌大脑递质,迅速形成了牢固的记忆,终身难忘,因为这些有关生死。基于生物的进化环境十分的恶劣,进化形成的大脑边缘系统更容易加强负面感受的作用,例如恐惧、痛苦、烦躁等等,因为这些感受有关个体的生死和繁殖。其实,这些基础的神经功能就是我们人类负面情绪的最基本的根源,动物大脑皮层不发达,所以基本上动物的负面情绪是瞬时的,来去都比较快,有利于生存。而人类的大脑皮层高度发达,思维活动活跃,若思维方法不对,则会激发大脑边缘系统的负面情绪管理,造成人体的诸多负面情绪,长期对人体形成巨大的健康伤害。既然如此,今天人体还需要神经情绪系统吗?我认为,必须要有,只要人体还是一个有机物为主的个体,就必须有神经情绪管理,因为这样节省能源,提高效率,否则人体每天会面临大量的决策,大脑肯定会累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有那么多的非理性行为,这是有物质结构基础的。
还有一个思考,人工智能有情绪管理吗?我想制作这样一个系统对于当今的技术来讲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但是实在没有必要,因为人工智能不存在节省能源的问题,它只需不断的技术迭代,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实现新的功能跨越。因此,即便制作了一个这样的系统,也仅仅是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情感的需要,诸如老年人陪伴等。马上会出现一个新问题,人类制造的人工智能能否实现自我迭代,自我发展,自我中心呢?这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有机会再谈。也许这时情感的巨大作用将显示出来,也许情感的力量恰恰是人类最大的优势和力量所在。
第三部分,人体神经系统的保健措施。
关于人体以大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研究和保健,中外许多专家论述了相关问题和治疗方法,例如日本脑科学研究者池谷裕二所著《考试脑科学》,讲述了如何利用海马体的特点优化记忆;美国作家安德里亚·戴宾克所著《我会独立思考》,讲述了人体大脑容易出现的8个思维谬误以及解决方法;日本脑科学专家有田秀穗所著《消除压力,从大脑开始》,讲述了大脑前运动区和血清素的作用,以及消除压力的基本方法;美国神经心理学家里克·汉森所著《大脑幸福密码》,讲述了大脑的特征和内化积极体验、提升内在力量的方法;美国全球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巴塞尔·范德考克所著《身体从未忘记》,讲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等的神经系统基础和治愈方法;美国彼得·C.布朗等多名心理学家所著《认知天性》,讲述了依据大脑天性的学习方法,让我们知道了学习是一个挑战天性的过程;美国号称意义博士的亚里克斯·佩塔克斯等著《思维的囚徒》,讲述了活出生命意义的七项原则,总结出OPA模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著《活出生命的意义》,讲述了心理学的意义疗法,让我们了解了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者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日本精神医学博士久贺谷亮所著《高效休息法》,讲述了冥想和正念的科学依据和克服各种疲劳状况的方法;日本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西野精治所著《斯坦福高效睡眠法》,讲述了高效睡眠的方法,原来不吃晚饭会影响睡眠质量;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约翰·瑞迪所著《运动改造大脑》,讲述了内珀维尔高中的神奇故事,揭示了运动的神奇作用,促进大脑成长,克服压力、焦躁、抑郁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所著《思考,快与慢》,其2002年以心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书中讲述了思考的系统1和系统2形成的大脑思考机制引发的心理学效应和直觉缺陷以及克服的方法;一行禅师所著《正念的奇迹》,讲述了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就是正念的道理和具体修习的方法,让心属于自己;心灵导师希阿荣博堪布所著《次第花开》,讲述了修行是次第而行,是平凡而具体,像吃饭睡觉那样;中国台湾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蔡仁厚所著《王阳明哲学》,讲述了王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让我们知道了同体和薄厚;英国知名喜剧演员鲁比·怀克丝所著《精神问题有什么可笑的》,她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书中讲述了大脑的混沌状态,教我们通过正念练习修炼自己外表强大的玻璃心,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澳大利亚资深抑郁症患者格雷姆·考恩所著《我战胜了抑郁症》,讲述了抑郁症的特点和原因,介绍了一系列战胜抑郁症的人士,研究了治疗的方法;美国疗愈大师尼克·奥特纳所著《轻疗愈》,介绍了情绪释放疗法,唤醒了人体的疗愈力量,见证了奇迹;美国医学博士帕尔玛特等著《谷物大脑》,阐述了麸质是大脑的杀手,揭露了现代营养学的问题,提出了健康方法;美国全球公认神经科学领域专家戴尔·E.布莱得森所著《终结阿尔兹海默病》,讲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机理以及治理方法,为人类健康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自卑与超越》,这是一位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之一,书中讲述了自卑情结的来源以及自卑情结出现的情境,最后论述超越自卑的原则;美国焦虑问题专家埃德蒙·伯恩所著《应对焦虑》,讲述了焦虑的本质和种类以及九种应对方法;美国心理学博士马修·麦凯等著《自尊》,让我们了解了自尊的实质,打击自尊的因素和通过自尊的方法;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安德烈等所著《恰如其分的自尊》,本书从认知自己的自尊水平,全面了解自尊的原理以及学习如何修补和维护自尊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上述这些书都是专家们倾心之作,有理论支撑,有事实基础,有可信的逻辑推理,受益匪浅,但我想抛开这一切,没有任何束缚,仅仅用心感受人体大脑的特点和保健措施。1、人体神经系统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原始化(单细胞)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等单细胞组成,根据不同场合神经元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并有大量胶质细胞等支撑、营养着整个神经系统。单细胞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几十亿年,其中的奥秘绝非当今的认知所能囊括,这其实是人体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结构化
生物进化的特点要求人体神经系统高度结构化,一句话就是专门的神经元收集专门的冲动,专门的结构处理专门的信息。
此外,这种结构化表现的特点还表现为,越古老的越低级的神经元结构越稳定,传输速度越快,例如脑干,越发达的、越新进化的神经元结构变化越多,信息传输速度较慢,例如大脑新皮层。
还有,这种结构化的特点实现了遗传,进化出以基因为基础的“内遗传系统”。当人类有了意识和思维之后,人类社会又迭代出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外遗传系统”,包括人类一切科技成果、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尤其是指思想成果,只是目前这些似乎有些混乱,但长远看,这也许意味着人类的星际旅行是可行的。
第三个特点:情感化
反复思考,我认为人体神经系统所有行动都多多少少有情感参与,许多时候还是情感所控制,也许这就是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根本的不同。这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形成了以杏仁核、海马体、扣带回等大脑皮层为主的大脑边缘系统,交织着神经冲动的兴奋与抑制,弥漫着百余种神经递质的多与少,虽然人类深受其害,但也深得其益,可以讲我们人类所有的心理问题的基础就是大脑边缘系统功能的错位。生物进化形成的大脑边缘系统,更加倾向负面信息,诸如恐惧、焦虑、失望等,而且配合上人类进化出来的大脑新皮层的结构和功能,这些负面情绪在许多情况下得到了不断的循环强化,长久下来,造成焦虑症、抑郁症等一系列心理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写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直接推测出,解决人类心理问题的办法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从大脑边缘系统入手,基本上手术不可取,我的记忆中历史上似乎有采取此种方法的,但对人体的伤害极大。还有就是研究大脑神经递质,即所谓各种神经类药物,抑郁了,吃一些兴奋的神经药物,过去十分流行,现在也是主流。另一个方面从大脑新皮层入手,规范人体的意识活动,消解、重构大脑新皮层的神经回路,从而阻断负面情绪强化的神经反馈回路,培植、加强正面情绪的神经反馈回路,实现人体的心理安宁健康。目前,所谓心理疗法就是采用上述原理进行的,效果越来越显著。
纵观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其实人类的心理问题已经深深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我要到哪里去,还有世界是什么等这些问题,困扰了人类几万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诞生了无数的传说、诞生了无数的宗教,也诞生了无数的思想学说,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一些宗教、一些学说在解决人类心理问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伴随人类一路走来。不妨让我说一说这些伟人的名字,老子、孔子、王阳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康德等等,灿若星辰,日久弥新。由于人体大脑新皮层神经回路搭建的灵活性,让人类的思维活动充满了新奇,但也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几千年来,许多人类在探索,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我认为,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一个健康的心理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是内在认可,第二是外在认可,第三是生殖认可。
所谓内在认可是指个体自信、自尊、自强,也是指个体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了一个心智模式,能够回答各类问题,达到了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这里的“心智模式”也可能是一门宗教,回答了各类问题,规范了个人的行为方式,这些要深入其心;也可能是科学理论,洞察了世界的本质,这些必须深入其心;还可能是哲学思想,描绘了天地人的关系,这些一定要深入其心;当然,也可能各种思想混杂其间,共同作用。一般讲,良好的心智模式,建立起良好的心理;不健全的心智模式,对应不稳定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心智模式将让我们自信、自尊、自强,这是人生始终要努力前进的方向。
所谓外在认可是指个体外部环境的认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体在整体社会中的位置,诸如职业、取得的业绩等等;另一个方面是他人对个体的认可,诸如朋友、交流圈等等。一些人酷爱聚集喝酒,其实隐含着取得外部认可,获得良好心态的需求。
所谓生殖认可是指两性关系或者是血缘关系,包括爱情、亲情等,许多心理学家在此有许多论述,我不多说了。
内在认可最重要,但没有外在认可和生殖认可,内在认可也很难建立。每个个体都会有心智模式,个体认识自己、认识外界的观念,或完整、或残缺、或合理、或混沌,这一切支配着个体的行为,支配着个体的情绪,从而影响着个体的健康。
第四个特点:懒惰化(节约能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所著《思考,快与慢》,讲述了大脑的思考机制,他认为人体大脑有两个思考系统,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系统1是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会根据生活经验总结许多下意识反应的套路,让决策简单,节省日常生活中脑力的消耗;当遇到复杂问题时,系统1无法处理,求助系统2,大脑就将注意力集中到系统1遇到的难题上,集中精神处理,一旦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一般情况下,系统2是懒惰的,不会主动干预系统1的工作,除非系统1求助。这种思考的模式十分高效,能花最少力气解决问题的绝不多费一分脑力。正因为如此,大脑思考存在大量非理性行为,而我们甚至都一无所知。诸如曝光效应、启动效应、常态效应、因果关系错觉、确认偏误、光环效应、框架效应以及锚定效应、确定效应、损失厌恶、禀赋效应等等。
丹尼尔·卡尼曼因为在心理学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我接受卡尼曼教授的观点,一方面生活中大量事实证明了,另一方面卡尼曼教授的观点与我前面关于大脑的工作原理的论述一致。大脑的进化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生存和能量消耗最小的过程,我理解系统1就是使用现成的大脑神经回路进行决策,几乎不消耗脑力,系统2需要根据出现的问题,搭建新的大脑回路,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消耗大量脑力的过程,因此,人体习惯性的选择系统1决策,即使遇到复杂问题,也习惯性的用简单问题代替复杂问题,用系统1来决策,这就是我们人类非理性行为的根源。
为什么许多人都讨厌学习,这是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建立新的神经元回路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一定程度上讲,学习与人体神经系统的特点—即懒惰---相抵触。
第五个特点:意识化
人体的所有思维活动不是意识活动就是潜意识活动,并且都有大脑神经元回路的相应调整变化作物质支撑。例如,你回忆昨天见到李某这样一个思维活动,可以这样解释,昨天见到李某这件事的相关信息,存储在大脑皮层相关区域,形成了相应的神经元回路,而且在不断的循环,保留着相关信息。当你开始回忆这件事时,大脑检索系统检索到这个神经回路,将其调出,放到感受神经回路,这样,你就可以感受昨天见到李某的相关信息,诸如声音、画面、体会感受、温度、天气等等,仿佛昨日再现,可能有些模糊,说明存储回路的信息量不够,也可能时间较长,一些神经元回路消失,即部分信息丢失,这些属于正常。
复杂一些的例子,当我们要解决一道几何题时,大脑首先检索过去遇到类似问题时的处理信息,这些信息存储在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元回路中,也许这些信息就是我们所讲的心智模式的一部分。根据这些信息,大脑知道第一步,分析几何图形,获得更多的信息;第二步,快速回忆相关的几何定理,寻找一些有用的信息;第三部,借助工具,根据定理,尝试画辅助线,寻找解题线索。而且,这三步不断反复,直到解决问题。当完成这个问题之后,人体关于几何的定理的神经元回路得到加强,绘制几何图形的技巧的神经元回路得到提高,特别是有关处理类似问题的相关信息神经元回路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当然,在此过程中,大脑皮层进行了大量的神经元回路的构建,寻找合适的神经元回路消耗了较大的能量,但同时,相关神经元回路得到了强化,相关的支持性组织,诸如血管、胶质细胞等也得到了强化,这就是所谓的大脑得到了锻炼。在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推测,我们人体的大脑皮层里,存储着大量的神经元回路,记载着人体的大量相关信息,人体为维持神经元回路,必然消耗着能量,但我们人体感觉不到。当人体不用大脑思考就进行某项活动时,虽然也消耗能量,但我们人体同样也感觉不到。当人体调动意识,进行某项思维活动时,我们会感觉到消耗了脑力。调动意识,意味着神经元回路的调用或者是新的神经元回路的建立,猜想这时消耗的能量大量增加,相关神经元回路需要的能量相应减少,所以,人体感受到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当人体苦苦思考时,大脑会不舒服,时间长了会头疼;当人体一心二用时,消耗的能量会大大增加,大脑会更不舒服。
因此,可以理解正念和冥想的作用了。全然的觉知当下,不与胡思乱想纠缠,意味着尽量减少神经元回路的连接,减少了大脑能量的消耗。同时,关注呼吸的韵律,激发了血清素的分泌,改善了大脑的工作运作的状态。
现在我猜想,大脑有大量的神经元回路,存储着人体通过感官获得的大量直接信息,存储着人体借助思维推理得到的信息等等。当人体进行某项思维活动时,相关信息调入“感受神经元回路”,完成信息的连接等功能。若这项思维活动经常做,相关信息渐渐可能不经过“感受神经元回路”,直接与有关信息连接,完成相关功能。例如,系鞋带,时间长了,人体一般不用大脑思考就知道如何系。我想,感受神经元回路是唯一的,相关信息调入,人体就能感受到,我们就意识到了,应该讲,感受神经元回路是人体的信息显示屏,而且,一个时间只能有一组信息在上面显示。在神经元回路的调动过程中,一般讲是一个协调的过程,一些部分兴奋,一些部分抑制,有机进行。癫痫症应该是某种意义上的大脑神经元回路失调,该抑制的没有抑制,引发大脑能量极度消耗,造成大脑暂时能量不足,关键神经元回路无法运行,因此人体失去意识,昏厥过去。
现在,我们也可以理解一些心理现象了。例如有些人害怕蜘蛛,见到蜘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赶快逃离。我猜想,这些人大脑中的神经元回路存储了有关蜘蛛的片段信息,这些信息联系着死亡等危险,也许这些信息什么时候进入的大脑,也许他们都不知道。但是,一旦看到蜘蛛,大脑中的信息被调动,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希望逃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大脑的意识化,造成了人体的不少困扰,但也给人体带来了许多好处。例如赋予生命意义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其实赋予生命意义就是通过意识活动,在大脑皮层构建起相关的神经元回路,从而,焕发出生活、学习、工作的热情。《轻疗愈》所介绍的精神治疗方法,ABC认知模型等等都是借助大脑意识化的原理研究出的行之有效的精神治愈方法。应该讲,读书,尤其是读好书也是一个构建积极神经元回路的过程,与伟人交流,感受心流的涌动。
第六个特点:韵律化
说到韵律化,我还是要惊叹人体的神奇。通过韵律化,确保了人体的整体健康,这是进化的杰作。我感觉,单细胞生物不存在所谓的韵律化,但当单细胞组成了组织或者器官甚至系统时,单细胞承担起了两项责任,一是本身生命活动的维持,二是相关组织和器官功能的执行,同一时间,生命体很难兼顾起来,于是,便有了生命的韵律,或者说是生命的节奏。
对人体而言,韵律化是这样的:白天,大脑有意识,基本控制着人体的各项行为,内脏器官由交感神经系统控制;夜晚,人体睡着,大脑进入潜意识状态,仅仅由脑干等部分中枢神经控制着体温、呼吸、心跳等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回路的连接,尤其是感受神经元回路得到了抑制,内脏器官由副交感神经系统控制,心跳减慢,血量加大,人体开始修复相关细胞和组织等,包括分泌相关的神经递质等。
根据国外的研究,韵律运动和初升的太阳光,可以促进人体分泌血清素,使人体感到冷静的快乐,这些血清素到晚上会转化为褪黑素,促进人体睡眠。跑步是一种韵律运动,不仅能够分泌血清素,还能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一份材料记载,一位运动员跑马拉松,期间大腿骨折,一开始他竟然毫无察觉,直到最后才发现,这就是因为多巴胺的强大作用。一定意义上讲,冥想也是一种韵律运动。一般的,冥想都以呼吸为控制思绪的锚,而呼吸就是一种韵律运动。过去我说过这样的话,游泳是呼吸的体操,冬泳是血管的体操,那么,今天,我要说冥想是人体思维的体操。
第七个特点:淘汰制
我想整个人体都有这样的机制:用进废退,就是使用的越多,生长的越好,越不用越会被淘汰。诸如增肌和肌肉流失就是这个道理。大脑也有这样的机制,所谓脑子越用越灵。一份材料介绍,一个老年脑梗患者,通过记忆方法,记住了圆周率5000位,检查他的大脑发现,他的胼胝体必一般人的厚,负责记忆的海马体等比一般人的大。有资料显示,大脑在使用中还会有新的神经元细胞生成。
《认知天性》中讲到,学习是一个调整天性的过程,他指出要想真正掌握一个东西,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要感受的压力,简单的重复没有效果。《运动改变大脑》中讲到,美国内珀维尔高中体育老师的要求是心跳到达最高心跳的80%才算合格,因此,他们班第一名不是最先跑完的学生,而是虽然在后面,但心跳达到了190下的学生。正因为如此,他们班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我讲这些事实,促进大脑的健康成长,需要一定的强度,是有一定的科学方法。
一些人不爱运动,尤其是爱睡懒觉,时间长了,必然造成大脑神经元回路神经突触的减少,意味着,自己内部信息或者讲知识的流失,同时,支撑、营养大脑神经回路的血管、胶质细胞也会减少,造成个人学习能力的下降。再拿起书本,开始建立新的大脑神经元回路时,付出的努力,克服的焦躁情绪,要比之前大许多。但是,这一切都是可以逆转的,只要坚持,只要循序渐进,同样可以完成新的神经元回路的建立。因为不运动和睡懒觉并不意味着大脑神经元的死亡,很可能处于一种幼儿的神经元状态,但潜力巨大。记住大脑是生物运动的直接产物,其他方面不讲,运动促进大脑成长,运动让人聪明,有条件的人,迎着朝阳开始慢跑吧。
第八个特点:等级制
大脑在人体内拥有最高的级别,正因为如此,一旦大脑缺氧,人体就会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包括升高血压。一些人到青藏高原,会得高血压,下来之后,问题就不存在了,就是这个道理。我现在怀疑,可能有些糖尿病与大脑缺葡萄糖有关,就是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大脑神经元葡萄糖供应不足,大脑指挥相关系统提高血糖保证大脑的血糖供应,仅仅是猜测。
大脑内部也是有等级的,一般讲,越是古老的,级别越高,因此,脑干级别最高,其次是大脑边缘系统,最后才是大脑新皮层,这是一个简单的分类。人体得了阿尔茨海默症,最初的反映是记忆力下降,我感觉最先伤害的可能是大脑新皮层部分,海马体等是其后出现的问题,然后是情绪失控,或低落、或暴躁等,大概经过十年左右,脑干受损,失去生命。一些医学材料讲,阿尔茨海默症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是应对大脑炎症、重金属侵害等的人体生理反应,因此,他们讲阿尔茨海默症可防可治。
2、人体神经系统的保健措施
回头看,应该把现在我想到的大脑的特点都谈到了,但不细致,不深入,许多内容还是个人的简单猜想。纵观全过程,我是认真的,努力追求逻辑的自恰和他恰,因此,收获很大,个人必将受益。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保健措施,根据前面讲的神经系统的特点就比较容易得出来,但在这样之前,我们还需要明确人体神经系统健康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就人体而言,健康是指身体各机能运作稳定良好,但对人体神经系统而言,我想,还要有完整的心智模式和良好的心态。因此,人体神经系统健康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人体神经系统运行正常,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是完整的心智模型,这主要讲的是人体对自己、外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第三是积极乐观的心态,主要是说人体的精神健康。那么,人体神经系统的保健措施就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简要说明。
第一方面:人体神经系统运行正常。
措施一:喝好水,白开水确保一天6到8杯,更多的道理不讲了,这是单细胞生存和高效工作的需要。通过喝水,我受益良多。
措施二:体育运动。推荐慢跑、游泳、乒乓球、跳绳等运动形式,前提是既不要不足,更不要超量,符合韵律,交替进行。
措施三:睡好觉,非常重要,涉及面极宽,以后探讨。
措施四:根据人体神经系统淘汰制的特点,各种神经需要定时刺激的,确保其时常工作,否则,就可能面临退化淘汰的问题。能够对周围神经系统刺激的措施有两项:冬泳和拍打。
冬泳对全身神经末梢进行大强度的凉水刺激,激活了神经末梢,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冬泳怕时间长,所谓多游没有一点好处,少游没有一点坏处。
拍打全身,也可以起到刺激神经末梢的作用,许多人受益。
我们还可以有许多方法。
措施五:腹式呼吸。我感到,腹式呼吸可以刺激到内脏相关神经末梢,从而达到保健作用。
第二方面、心智模式的完善
在前面讲到健康心理的三个条件,内在认可、外在认可和生殖认可。其中,内在认可又谈到了心智模式,我们现在讲的心智模式就是内在认可里谈到的,完全一致。我之所以认为心智模式极其重要,就是因为心智模式是人体认识自我、外界和世界的总的概括,只是有的个体全面,有的残缺,有的系统,有的凌乱,有的积极,有的消极等等,对应着,在人体大脑新皮层中都有相应的神经元回路,由于神经元突触的形成和消失,神经元回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反射出来就是,我们心智模式的波动、变化,再加上,基于语言文字形成的各种思想理论体系,诸如科学、宗教、迷信、文化等等,一起构筑起了人体的所谓心智模式,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应该讲,人体所有的行为都是心智模式的展现,所以心智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关于心智模式的打造,多少思想家在努力,我们每个人也需努力,让正念充满心灵,让善念激荡行为,次第花开,精进顿悟,因为完善的心智模式永远在路上。
第三方面、积极乐观的心态
培育完善健康的心智模式是建立积极乐观心态的基础,在此不多讲了,在此主要谈谈,如何克服不良心态的措施。
措施一:行动起来。许多人感到没有干劲,甘愿拖延,萎靡不振,但只有行动起来,干起来,适度的专注,人体就会分泌血清素等激素,让人体对行为逐渐有了热情。
措施二:轻疗愈。我感觉可行,部分试一试。
措施三:冥想。我认为这是人体思维的体操,作用极大。
措施四: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改变心态,作用很大。
措施五:睡一觉。让交感神经休息,让副交感神经活跃,也是一种改变心情的方法。有资料讲,哭受副交感神经控制,哭完之后,许多人都会感到轻松,心情好了许多。
措施六:进行轻松专注的事情。诸如购物、聊天等等
结束语:本来想写五千字,现在已经一万多字了,虽然反复了几次,但初心未改,真心未变,思绪依然发扬。多就多吧,能够看长文,本身也是一种正思的锻炼。写的过程是一个思绪激荡的过程,计划三天,现在已经十几天了,但收获很大,渴望变成行动,最终获益,也希望大家获益,共同开创人生的金春时代。
功力深厚!赞一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