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22-4-27 06:36

20220427雅俗之間: 禪宗文學的兩種面向

20220427雅俗之間: 禪宗文學的兩種面向———以禪僧詩“行卷”和“演僧史”話本爲例朱 剛提要:宋代禪僧多作詩詞古文、四六疏榜,編撰行卷、别集,與士大夫文化合流;但作爲宗教,禪宗仍須面向更爲廣大的下層民衆,從而也與“説參請”、“演僧史”等通俗文藝相涉。根據現存資料勾稽“禪僧詩”和“演僧史”的概況,可見兩者之間時有互動,且共同浮現出南宋的“臨安高僧羣”印象。我們藉此可以考察禪僧這一“特殊羣體”在文學史上溝通雅俗的作用。 關鍵詞:禪僧 行卷 演僧史 特殊羣體中國佛教徒自六朝以來,早就認爲“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①故歷代高僧多跟皇室或士大夫交結,走上層路線以獲取支持;但是,作爲宗教,還要在更爲廣大的社會下層中吸收信衆,故佛教文化也須具備世俗面向。

鱼象鱼 发表于 2022-4-27 06:39

宗教的這種兼具上層路線與世俗面向的特徵,使它往往成爲雅俗文學溝通的橋梁,佛教對中國文學史發生的作用,就包含這方面。著名文人通過其師友中的僧人接受佛教的影響,僧人中出現擅長詩歌的“詩僧”,或者僧俗詩人互相唱和,是文學史上常見的情形,而佛教徒面對大衆的通俗講唱活動, 也早就發展到相當專業化的水準,敦煌遺書中保存的唐五代各類講唱文本,大致便是此種“俗講”的産物。① 所以從“佛教文學”的内容構成來看,總體上由雅、俗兩層合成,是其基本面貌。當然我們也不妨説,這跟整個社會文化的分層,呈現了同構的關係,並非特殊。但是,如果説到雅、俗兩層之間互相溝通、交融的情形,則發生於宗教教團這樣一個内部更爲統一的共同體内,顯然更爲容易。 我們無法在正史的列傳裏找到一系列説書人,但歷代“高僧傳”的 “十科”分類裏,卻既包含了從事翻譯和高深佛學著述的和尚,也包含了從事講唱活動或具有傳奇色彩的善於化俗的僧人。② 實際上,佛教文學的雅俗互動可以説是整個中國文學雅俗互動的先導。 時至宋代,禪宗成爲最具影響力的佛教宗派,朝廷通過敕差住持、五山十刹制度,使其逐步體制化,士大夫多與禪僧交流,而禪僧也呈現出“士大夫化”的趨向,除了山居詩、漁父詞、四六疏榜等特色體裁外,他們在一般詩文寫作上也相當努力,幾與士大夫文學合流。另一方面,城市經濟、市民社會的發展也使通俗文學的生長獲得了更爲肥沃的土壤,分化出許多各具特色的類别,而像 “談經”、 “説參請”、“演僧史”等類别就與佛教或禪宗相關。本文以禪僧詩 “行卷”和“演僧史”話本爲例,勾勒其間的互動情形,以考察禪宗文學在溝通雅俗方面所起的作用。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22-4-30 16:11

学习,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0427雅俗之間: 禪宗文學的兩種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