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如何进行风光摄影创作
<FONT face=华文行楷><FONT size=5><FONT color=#573cc4><STRONG>风光摄影力求简约</STRONG> <BR><BR> 形式简约才能传达出一种意境。话说得容易,现实中做起来却很困难。我们面对的是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变化万千的自然景物,在繁杂无序中,应力求发现美的规律,用摄影的手段表现出来。 </FONT></FONT></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简约的表现形式是艺术创作中最常见的,也是难度最高的表现手段。高度的浓缩和提炼是其突出的特性。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有了简约的构图意识,在面对大千世界时,保留什么,减去什么,如何进行选择,这些确实是个很大的难题,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这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题目。由于每个摄影者对自然的认识理解不尽相同,自然对于景观的取舍也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但是,相机镜头的包含范围是有限的,将无限自然世界的某一局部框进取景器中,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的高度浓缩。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浓缩和提炼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还是有些规律可循的,例如:同一色调的景观应当保留,同一方向的多条线条需要利用,画面主体尽量单一化,必要的空间一定要留足等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使画面简约化的方法。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FONT><FONT face=华文行楷><FONT size=5><FONT color=#573cc4><STRONG>风光摄影的画面平衡 <BR></STRONG><BR> 稳定和均衡是所有形象艺术都不能忽视的问题。稳定是指画面中的景物没有歪斜倾倒的感觉,均衡是使画面左右两边看上去没有一边轻一边重的感觉。 </FONT></FONT></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风光摄影中的均衡不是景物在画面中的对称,或者说景物在画面中的平均分配。这个均衡是指视觉重量的均衡,是变化中的均衡。如果我们看到一幅风景照片有不均衡的感觉时,那一定是景物安排不当,或影调明暗比重配置不当,或色彩运用配置不合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没掌握均衡的规律。视觉均衡的前提是视觉重量的均衡,而视觉重量均衡的规律是:大的比小的重,近的比远的重,暗的比亮的重,动的比静的重,清晰的比模糊的重,浓的比淡的重。总之,均衡不是景物在画面中的平均排列,不是对等的重复。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景物在画面中可以一边多,一边少,也可以一边大,一边小,但视觉重量应差不多相等。注意,均衡不是绝对均衡,一丝不差,那样会导致四平八稳,平庸、呆板。不均衡之中有均衡,不稳定之中有稳定,才符合风光摄影构图的要求。</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STRONG>风光摄影中景物之间的呼应</STRONG> <BR><BR> 呼应就是景物之间无论远近或者左右,要有应答、关联。 </FONT></P><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在风光摄影中,景物与景物之间可以不相连接,但彼此之间不能没有联系,这种无形的联系就是呼应。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呼应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前景中的小花与背景的远山之间是一种呼应,空中的飞鸟与地面上的树林也构成了呼应关系。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联系和呼应是目的,是使画面中的景物有完整的统一感。这种呼应关系,可以是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呼应,也可以是主体与主体、陪体与陪体之间的呼应。无论哪种关系的呼应,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在风光摄影构图中,掌握和处理好景物之间的呼应关系,对构图的平稳性和整体性至关重要。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FONT><FONT face=华文行楷><FONT size=5><FONT color=#573cc4><STRONG>利用自然界中的线条 <BR></STRONG><BR> 线条在我们的视觉感受和思维活动中所占的地位如此重要,以致人们很难接受这样一种事实,即线条在自然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奇怪,因为在现实生活和自然环境中人民对横向的、纵向的、对角线的、曲线的物体熟视无睹,而上述这些形状的物体都存在着边缘界限,将这些边缘界限抽象化,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线条。例如:地平线是横向的直线条,排列 的森林是垂直的直线条,弯弯曲曲的河流是曲线条……这些形象化的线条对摄影构图很有帮助,它们不仅美化了画面,而且还成为构图中的框架,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形式万没的线条还会给人以象征性的联想。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特定的干群往往和某些事物或现象相联系,而这些物体本身又和某种特点的形状、线条相联系,从而形成了一种传统观念,即把线条的位置和方向当作一种象征,它能使人们产生一定的联想。 </FONT></FONT></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垂直的线条代表生命、尊严、永恒以及抗拒变化的能力。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水平的线条趋向于表示寂静、安定、平稳。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斜线条意味着运动、危险、崩溃、无法控制的情感。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圆形和曲线的线条象征着大海般的流畅和运动,预示着完美、优雅、和谐。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垂直和水平线条的结合,表示联系、统一、整体性。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风光摄影注重形式美,因此,特别讲究线条的设计和运用。摄影者不仅仅要考虑线条给受众所带来的心理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发现和提炼。一些对摄影构图有帮助的线条往往蕴含在纷杂的场景中,摄影者只有通过细致而敏锐的观察,才能得到发现和提炼。<BR><BR> </FONT><FONT face=华文行楷><FONT size=5><FONT color=#573cc4><STRONG>风光摄影的节奏 <BR></STRONG><BR> 面对纷繁的万物景观,我们的脑子里总是不断地盘算着怎样从杂乱无章之中理出和谐的因素来。这就是从无序之中寻求秩序,所谓的秩序也就是条理。自然景物本身没有提供适当的和谐的材料,无法建立有效的对比,所以摄影者要善于观察,要在一片混乱之中去发现一些共同特征的图形,并以适当的方式组织起来,他们可能在大小、形状、方向、色调或质感方面有相似之处。总而言之,通过相似点形成和谐感。像音乐听众预测节拍一样,欣赏摄影作品的观众也能在一组相似的形象中辨认某种共性的感知,并且预测它的再现。经过合理安排后,有节奏的动感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沿着画面移动,满足他们的视觉感受,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作为摄影者,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含有节奏的自然力的影响。昼夜交替、四季循环、海浪拍岸、心脏搏动,他们都有自己的节奏,而且也让我们赶到非常协调。由于节奏具有高低起伏的一定格局,它就成了激发情感、表达感情的理想手段。它除了具有实际的感情方面的作用外,也是表达感情的艺术领域里最有影响的因素。节奏能激发和丰富人们的想象力。比起其他的构图原则来,节奏更能引起视觉的快感。它有很大的活力,纪实最平淡的题材,只要发现和再现了某种节奏,照片就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FONT></FONT></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风光摄影的疏与密中国绘画里有“疏能走马,密不通风”之说。这是指对画面的布局而言,也是构图中运用简与繁达到艺术境界的方法之一。风光摄影对景物要有所取舍,该简的要舍之,该繁的要取之,使画面有密有疏。简不要简而无景,而是把不必要的、多余的景物去掉;繁也不是包罗万象、无主次、无规律地全部取用,而是要有层次、有变化地将景物安排在画面之中,做到繁而不乱。简与繁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偏废哪一方都不好。两者结合,互相依存,才有意趣。 </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FONT><FONT face=华文行楷><FONT size=5><FONT color=#573cc4><STRONG> 风光摄影的趣味中心 <BR></STRONG><BR> 一张照片如果没有明显的占压倒优势的趣味中心,观众看了就会迷惑不解,他们会下意识地问:你要我看什么?这里有什么可看的?所以必须让观众尽快地理解照片,立即看出重点之所在。趣味中心也是画面的主体。主体不一定必须是一个人、一个地方或者一件东西,它可以是一个形状、一个线条、一个物体局部的质感,或者是相互联系着的若干景物。许多初学者在拍摄风景时,没有做出努力取确定趣味中心,而是随意拍照,使得许多有意义的景物被忽略,以至拍出的画面缺乏内在趣味,难以形成优势地位,此外,也没有什么醒目的形状和线条来弥补这个缺陷。这样做的结果,观众除了浏览一下之外,在照片中找不到什么值得细看回味的东西。作为趣味中心的主体,在取景器里和磨砂玻璃聚焦屏上必须一目了然。当我们发现了一个拍摄题材,随之心情十分兴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专注于这一景物,而忽略了那些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而这些因素足以破坏主体的感染力。排除干扰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就是避免“包罗万象”,具体地说,就是学会“割爱”。如果一个景物需要加以强调而使之居于优势地位的话,那么画面中所有其他东西都应当排除,或者降低到次要位置。风光摄影无论是远摄还是近拍,选择趣味中心都非常重要。要养成一种习惯:取思考,取设法树立一个主体,并围绕这个主体创作你的作品。正像先有思想再有语言一样,趣味中心必须在着手拍照之前就确定下来。缺乏思想的语言是空洞的,缺乏趣味中心的照片只能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景物的胡乱堆砌。选择作为趣味中心的主体以后,用什么方法加强它,使它真正占据优势地位呢?可以求助于三个因素——布局、大小和对比。这三个因素偶尔单独发挥作用,但经常共同发挥作用。 </FONT></FONT></FONT><P><FONT face=华文行楷 color=#573cc4 size=5> </FONT><FONT face=华文行楷><FONT size=5><FONT color=#573cc4><STRONG>阴影的作用 <BR></STRONG><BR> 有光即有影。最大的阴影就是夜晚,这时候地区的一半被另一半所遮蔽。就摄影而言,我们所处理的是局部阴影,如一片云遮挡住一大片大地和草场。阴影的作用可不小,它可以遮挡住一些东西而突出地表现另外一些东西。光线照在景物上,景物的亮度就提高。要让景物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解决的方法有许多,其中之一就是让明亮的视觉中心物体处于较暗的背景中。为使一幅色彩单一的风景更加突出,就应该利用浓重的阴影作为陪衬。有阴影就会有反差,利用光比反差,是拍摄风景的基本要领。阴影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阴影在画面的上半部或占据大部分,起突出主体的作用,由于大面积的背景处在阴影中,使位于光线照射下的物体更加突出;阴影在画面中于受光部分的景物相互均匀的出现,起到增加画面层次、丰富视觉语言的作用、阴影如果在画面下半部分出现,则对整个画面的构图起稳定作用。</FONT></FONT></FONT></P> 顶了 <FONT color=#0033ff size=5><STRONG>谢谢楼主,如能加上一些图片说明就更好!</STRONG></FONT> <SPAN id=yu891451><BR><FONT size=6><FONT face=隶书><FONT color=#0909f7><STRONG> 谢谢楼主,学习并收藏了!</STRONG><BR></FONT></FONT></FONT></SPAN> <FONT size=6>收效</FONT> <FONT color=#0033ff size=5><STRONG>谢谢楼主转贴,一定认真学习!</STRONG></FONT> <SPAN id=yu891451><P><BR><FONT size=6><FONT face=隶书><FONT color=#0909f7><STRONG> </STRONG></FONT></FONT></FONT></P><P><FONT size=6><FONT face=隶书><FONT color=#0909f7><STRONG> 谢谢楼主,学习了!</STRONG></FONT></FONT></FONT></P><P><STRONG><FONT face=隶书 color=#0909f7 size=6></FONT></STRONG></SPAN> </P> 原文由 亚马逊飓风 发表: <STRONG><FONT color=#f709f7 size=7>谢谢楼主,学习了</FONT></STRONG> 原文由 做的比说的好 发表: <FONT color=#0033ff size=5><STRONG>谢谢楼主转贴,一定认真学习!</STRONG></FON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