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宝宝 发表于 2008-3-10 08:29

(转贴]二月二理发的风俗的由来

<P><FONT color=#0909f7 size=4>"二月二"龙抬头-------"剪龙头"去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六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眼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云:“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 <BR>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我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了,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BR>二月二春龙节由来已久。留下许多风俗。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云:“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人富察郭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其中一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80年代中叶,在豫北一带还保留着吃黍米的风俗。二月二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煎黍米糕,群众称之年糕,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点烧,别把老公公的胡须烧着了。”中午皆吃“老龙布蛋”。即玉米蜕皮俗称玉黍米加面条。 <BR>其实,人们关心“龙抬头”用各种形式进行纪念,根本原因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系。正如这首民谣所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因为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们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了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 <BR><BR>为什么二月二以前不可以理发!? <BR>农历“二月二”是传统的“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BR><BR>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BR><BR>正月不能理发的风俗影响很大,人们普遍是在腊月理一次发, <BR>然后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才会再进理发店。 <BR><BR>我回答道:“一种迷信说法罢了。” <BR>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理发匠很爱自己的舅舅。 <BR><BR>然而到了正月,理发匠却为没有钱给舅舅买一件像样的礼品而发愁。 <BR><BR>串亲的日子到了,理发匠灵机一动,挑着剃头挑子来到舅舅家,精心为舅舅剃头刮脸。 <BR><BR>等到舅舅出现在酒席前时,亲朋们无不夸赞理发匠手艺高超,说舅舅看上去年轻精神了许多。 <BR><BR>舅舅很高兴,说这是送给他最好的过年礼物,还约定每年正月给他来理发,看看手艺是否有新的长进。 <BR><BR>多年后,舅舅去世了。每到正月,理发匠对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他为不能再向舅舅尽孝而伤心……” <BR><BR>听到这儿,我突然明白了老板娘的意思:“你是说,故事原本讲的是正月剃头思舅舅。” <BR><BR>“没错”,老板娘说,“不知何时以讹传讹,‘思’变成了‘死’,一字之差,害苦了多少人呀!”</FONT></CA></P>

蒙羊雅鱼 发表于 2008-3-10 08:54

正月我也理发,昨天我也理发了。

初來乍到 发表于 2008-3-10 08:40

思舅舅!

寒江搏浪 发表于 2008-3-10 09:44

<FONT color=#0909f7 size=4>二月二龙上天<BR><IMG src="/attachments/Upfiles/200831094156247.jpg"><BR><BR></FON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二月二理发的风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