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清明节习俗
<FONT size=5> <br><DIV class=titord><SPAN class=t1><A name=1></A><STRONG>【清明节简介】</STRONG></SPAN></DIV><BR><STRONG> Tomb-sweeping Day/Pure Brightness </STRONG><BR><B></B><BR>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BR>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BR>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702459.htm" target=_blank>二十四个节气</A>中,既是<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3765.htm" target=_blank>节气</A>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BR>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BR>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BR> <SPAN class=t1><A name=3></A><STRONG>【清明节习俗】</STRONG></SPAN></FONT><P><FONT size=5>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FONT></P><P><FONT size=5></FONT> </P><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5>碰 蛋</FONT></B></P><P><FONT size=5></FONT> </P><P><FONT size=5> 清明节那天,父母会把鸡蛋、鸭蛋、鹅蛋染成五颜六色的,然后我们都带到学校和同学碰蛋,看谁的结实,也有更调皮的孩子,他们把捡来的和鸡蛋模仿的石头也染成五颜六色的,当一连击败班里同学所有的蛋时,我们真惊叹于此蛋的”威力”!</FONT></P><P><FONT size=5></FONT> </P><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5>荡 秋 千</FONT></B></P><P><FONT size=5></FONT> </P><P><FONT size=5>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偶已经有10多年没有荡过秋千拉,秋千的构造很简单,在大街上找2棵相邻的大树,大树之间绑上一结实的木棍当横梁,横梁上放两结实的大铁环,绳子中间穿一木板,两头连在铁环上,这就构成了简单而用受小伙伴喜爱的秋千拉!</FONT></P><P><FONT size=5></FONT> </P><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5>踏 青</FONT></B></P><P><FONT size=5></FONT> </P><P><FONT size=5>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记得那还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组织了一次春游,围着家乡周围的大山走了一圈,并搜集了一些野花野草的种子,回来之后,撒到了校园里的花坛里了!</FONT></P><P><FONT size=5></FONT> </P><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5>植 树</FONT></B></P><P><FONT size=5></FONT> </P><P><FONT size=5>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FONT></P><P><FONT size=5> 那是在上初一的时候吧,学校组织了一次集体植树,初一年级的负责刨坑埋树,初二年级的负责抬水浇灌,初三的学习任务紧,自然没有活动了! </FONT></P><P><FONT size=5></FONT> </P><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5>放 风 筝</FONT></B></P><P><FONT size=5></FONT> </P><P><FONT size=5>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虽然家是风筝之都,但我还是一次也没有放风过真正的风筝,只记得自己曾经用竹签和白纸轧制了一个风筝,却怎么放也飞不起来,现在想想当时实在是太幼稚了,不过也为童年带来了不少乐趣!</FONT></P><P><FONT size=5></FONT> </P><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5>插柳枝(或是松枝)</FONT></B></P><P><FONT size=5></FONT> </P><P><FONT size=5> 清明节在大门两侧插上柳枝和松枝,据说也是为了辟邪!我们那柳树不少,但是松树却没有。记得清明节的前几天,和小伙伴约好去别的地方掰松枝,两个人爬树的,两个在下面捡的,还有一个放风的,最后五人平分!这样的童年再也找不回来了!</FONT></P><P><FONT size=5></FONT> </P><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5>扫 墓</FONT></B></P><P><FONT size=5></FONT> </P><P><FONT size=5> 清明节学校会组织学生去为革命烈士扫墓,先有校长讲话、再有团支部书记讲话,最后再有学生代表讲话!在我的印象中只有两次,一次在小学,一次在高中!</FONT></P><br><br>[此帖子已被 矿灯 在 2008-3-28 21:00:07 编辑过] <br> 老习俗啦,照旧! <FONT color=#e61a42 size=5>老习俗啦,照旧!<BR></FONT> <STRONG><FONT face=隶书 color=#e61ae6 size=5> 老传统不能丢。</FONT></STRONG> 原文由 长春冬泳英子 发表: <STRONG><FONT color=#445cbb size=7>说的对,老传统不能变.</FONT></STRONG> <STRONG><FONT color=#445cbb size=7>说的对,老传统不能变.</FONT></STRONG> 又一国家法定节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