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又有奇特的自然旅游景观。以殷墟博物苑、羑里城为主线的殷商文化游和以岳飞庙、红旗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线的传统教育旅游构成了安阳特色文化旅游。此外,天宁寺塔(文峰塔)、二帝陵、灵泉寺石窟(万佛沟)、袁林、明福寺塔、修定寺塔等也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安阳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小南海风景区、珍珠泉风景区和旖旎的太行大峡谷、林虑山自然风光,令中外旅客留恋忘返。独具特色的航空运动基地,因其鬼斧神工的天然地势而深得跳伞、滑翔运动爱好者的青睐。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也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景观。 珍珠泉 出安阳城,上高速路,一眨眼工夫,就到了城西20公里外的中原名镇水冶。 水冶古名“牵口冶”。顾名思义,大概因其位于太行山东麓,是豫北通往山西、河北两省的交通要道,故曰“牵口”。传说宋朝初年,大将韩琦进军太行路过此地,士卒干渴难耐,步履维艰。韩琦命人找水,怎奈四处尽是荒山秃岭,难觅滴水踪影。韩琦愤而以剑插地,仰天长叹。就在他拔出宝剑的瞬间,奇迹发生了!只听一声闷响,平地涌泉,浪花飞卷,状似串串珍珠。“珍珠泉”从此诞生。当地人喜得一潭好水,饮用浆洗之余,鼓炉炼铁,牵口冶因而更名为水冶。珍珠泉从此成了当地人的生命泉,而守护生命泉、建设生命泉,也从此成为一代代水冶人的美好心愿和不懈追求。 往事越千年。如今的珍珠泉经一次次整修、扩建,泉区面积已达280余亩,大小八个泉群争相喷涌,日均出水量16万吨。水冶人还湖中建岛,岛上修亭,将大自然的无私赐予和人类的奇思妙想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兴许是被水冶人的勤劳与智慧所感动,亭旁一株千年古柏,竟在离地5尺高的地方分成两股根杈,形成一个游人可低头通过的天然拱门。拱门与灵泉,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被文人墨客雅称为“柏门珠沼”,居安阳八景之首。 珍珠泉水常年保持在17℃,看泉的最佳季节自然是盛夏和严冬了。暑热之际,清风徐来,满怀凉意,岂止一个“爽”字比拟。三九寒天,在四围的一丘丘皑皑白雪中袅袅升起层层暖雾,缭绕不散,令人叹为观止,仙境不过如此!时值夏日你可以忙中偷闲来撞这涌珠吐翠的世界。看泉,晶莹剔透;细饮,甘醇爽口。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体味珍珠泉的曼妙、清凉与甜美。 珍珠泉是世世代代水冶人用心血和汗水滋养的中原奇葩。她美得纯净,美得质朴,美得自然,美得灵秀。” 据说,珍珠泉是宜茶好水。如能喝上一杯用这眼泉水烹煮的清茗,将是异香满口,回味绵长。 青山绿水 掩映小南海遗址
摆脱了太行山的束缚,洹河与林州盆地擦身而过一路欢腾向东南延伸,在林州市横水镇折向偏北,蜿蜒在山谷中的河流至此竟莫名其妙地从地面消失,了无痕迹。 竟是这样的令人难以捉摸!消失在地面的洹河出乎意料地在几十里外的安阳县善应镇又喷涌而出,于是当地就有了“遇横而入,逢善而出”的谚语。这里的“横”即指林州横水,“善”即安阳县善应,就是说洹河到横水就潜于地下,伏流至善应而涌出。民国22年的《续安阳县志》中对此也有记载:“入林县横水地方,无形潜伏。至安阳距城六十里之善应村附近,潺缓喷出,不可遏抑。谚称洹水逢横而入,逢善而出者也。” 更当惊奇的是,“逢善而出”的洹河之水一发不可收拾,乃至于蓄出一片汪洋的小南海。 寻访原始人遗址 小南海,因这里群山环抱,群泉争涌,汇成巨潭,而又位于古邺城之南,故称小南海。如今发现于此的原始人洞穴遗址和北齐石窟与小南海泉相得益彰,更使小南海名声大噪。 善应,隶属于安阳县,距安阳市区西南25公里处,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中州名镇美誉。小南海就在善应的群山环抱之中。 洹河自西向东从两山间穿过,河面因而变得格外宽阔,清澈见底的河水向东奔流不息,河里间隔不远就有清泉汩汩涌动,有了这些新鲜血液的补充,洹河常年不断流,而且水质清澈、甘甜,成了当地优质、天然的饮用水源。铺满鹅卵石的河床上,孩子们为躲避酷暑,索性就在清凉舒适的河水里追逐、打闹、嬉戏。 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向上,距离小南海水库不足1公里的北楼顶山腰就是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遗址。这是中原地区唯一的旧石器时代遗址,1963年被列为我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口外栩栩如生的原始人雕像,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洞口朝东,背依大山,前为开阔地,东南距洹河仅有四五百米。1960年3月,当地修建小南海水库,附近村民在开山取石时偶然发现了这个天然山洞。山洞向西南延伸56米,宽4米,高约2米。1960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旧石器考古专家安志敏主持了第一次试掘,1978年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掘。两次试掘,出土有石器7078件,多种动物化石及用火灰烬。石器绝大部分为人工打制的石片。动物化石有野驴、披毛犀、水牛、野猪、斑鹿、羚羊、狗、猩猩、鸵鸟蛋、刺猬等。 根据发掘分析,原始人定居洞穴后,制造工具,烧食野兽,到南海泉中饮水、捕鱼,到东边平地河岸采摘野果,到西山狩猎,此处成为古代人类生息繁衍的优越场所。 小南海原始洞穴遗址是 河南境内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建国后在华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遗址,被郭沫若先生定名为“小南海文化”。 站在洞口,眺望远处的群峰起伏,谷底流水潺潺,可惜在此狩猎、繁衍的原始先民们却早已作古,唯有洞口的石雕塑像时时提醒着世人,早在两万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北齐石窟
一座小山与洹河比邻而居,远望似老牛饮水,当地人称之为牛头山。一座石拱桥横跨洹 河南北,可能是年久失修,如今人们在石拱桥的上面又修建了一座混凝土桥,形成了桥上有桥的奇观。桥下几只竹筏泛舟河面,游客悠然自得地坐在竹椅上,欣赏着青山碧水。 小南海石窟位于龟盖山南麓,面临洹水,背靠大山,依山而凿。由于它凿于风景优美的小南海附近,所以称之为小南海石窟。现存三窟,均为北齐天保年间建造。三窟造像大同小异,规模相近,风格古雅。 踏进灵山寺并不起眼的山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与后面山体已经截然分开的两块巨石,石窟就开凿在巨石上。寺院的管理者告诉我们,原来这些石窟都是与山体连在一起的,由于开山取石,才使它与山体脱离,后来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物,当地政府专门把它们圈成一个院落,并派专人进行日常维护。 西窟平面呈方形,面积为2.4平方米。正中雕释迦牟尼佛一尊,结跏跌坐于长方形台座,左右为胁侍菩萨二像,两侧壁各镌刻菩萨三立像。门作拱券状,门楣上雕有滚龙两条,中间有一莲花。门两旁各雕刻有护法神王一尊,组成火焰拱门。 中窟在三尊石窟中规模最大,正中雕释迦佛一尊,火焰背光,内浅刻腾空飞舞的飞天6个,左右刻二胁菩萨,两侧壁各镌侍立菩萨3尊,其间各浅刻小型菩萨3尊,手拿莲枝。东壁上部有浮雕弥勒说法图案,西壁有浮雕莲枝菩提树图案。 东窟进深和面阔均为1.29米,高1.6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积为1.66平方米。正面中间雕琢释迦佛1尊,左右刻二胁侍菩萨,两侧壁各雕3尊菩萨。其间弥刻大小佛像23尊,无统一布局,不像是一次刻成的,是三个石窟中规模最小的,但雕刻艺术同样精美绝伦,不过损毁严重。与其他两窟不同,该窟是从其他地方整体搬迁到这里来的。 东窟原来位于善应村西,由于附近一些石料场不断放炮崩山,危及文物安全,且野外石窟容易遭到人为破坏,安阳县文物保护部门决定将东窟整体迁移到中窟围墙内。文物工作者先用钢丝绳将石窟岩体固定,并在窟体内撑起四根木料,随后一百二十吨大型起重机轻轻将石窟吊起,放置到巨型平板车上,缓缓运到500米外的中窟围墙内。石窟整体迁移一次成功。 可惜的是,石窟内的精美雕像的头部都无一例外惨遭破坏,管理人员说这些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村民破“四旧”而人为毁坏的。 这里原是宏伟的灵山寺,应该能有较大规模的石窟造像群,可惜现仅余这三座石窟,从形体结构、风格题材来看,是北齐时期石窟艺术的珍品。但这足以印证南北朝时期佛教的鼎盛。 伫立洹河畔,河底石缝中泉水汩汩而出,清澈得让人心生怜爱,不忍惊扰。青山依旧,绿水长流,洹水奔流亘古至今,不变的是对这片土地孜孜不倦的哺育。 彰武水库 水库中的小岛远眺,要到岛上,是一定要坐船过去的, 可以乘汽艇或者小船环游小岛。也可以游着过去。 水中荡舟,还可钓鱼
岛中吃饭的地方,环境很好的
炸河虾,还有现杀的土鸡,就是地上跑的,韭菜炒土鸡蛋,还有水库中捕的鱼,还有自己种的菜,很有风味的,店主是个大妈,很热情,做的糟鱼很好吃,是水库中的小鲫鱼。
殷都百花开,有朋远方来,美丽的安阳欢迎您!
[此帖子已被 心语清荷 在 2008-5-30 22:44:2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