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将如何保护您——汉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4 2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十年代汉江水能看3米多深,那时候我们经常用竿子扎鱼。到六十年代之后,汉江水就慢慢变浑了。”

  “什么原因?”“自从丹江建坝,江水的冲击水降低了以前的江水特别到夏季,一发洪水都把河床冲得干干净净现在不行了,污染逐渐加重,河水的冲击力降低了。”

  这是今年62岁的老船工魏杰成和笔者的一段对话。据老船工自我介绍,他从小生活在船上,在汉江上驾船有几十年的经历,对汉江水的变化感受较深。

5月11日,笔者随乐天族(襄樊QQ群)31名成员在文史专家陈家驹和王力明带领下,从汉江二桥樊城桥头坐船,经一桥、渔梁洲、钱营、余家湖江段到宜城王集考察庞居洞,又从王集江段乘船返回,经渔梁洲到东津老街进行文史考察。坐在老船工的船上,一路上我在观察汉江水质变化,观察之余我通过老船工的感受了解汉江水质变化。

我是搞好环境监测工作的,从1978年调入该站开始,每年都要到汉江上进行水质取样监测。那个年代水质监测频率很低,每年只进行枯、丰、平三个水期的水质监测,而且监测断面只局限于市区及上下游。现在监测频率加大了,每年要对汉江进行12个频次的监测,而且监测断面扩大到上游的老河口和下游的宜城,扩大到七个汉江支流。当年对汉江的监测只局限于市区,但市区的采样点位多,在上游的白家湾,市区的火星观、闸口、清河口、钱营和下游的余家湖都设有采样点位,我们一般都是坐车赶到采样点位,然后租船到采样断面分左、中、右进行水质取样。记得在八十年代有一次,我从丹江路码头坐一个罗姓船主的船,先到闸口断面取样,然后到清河口,又从清河口沿渔梁洲和杨家河江段到市区下游采样。在我记忆里,当年的江水是清澈的,可现在仔细观察汉江水质有点发绿了,在市区江段我没到江底,在杨家河江段,因为航道狭窄一个只能容纳35人的机动小船在这里搁浅了。在这里我看到了江底,一问老船工不到一米深。在市区下游的宜城江段也能看到江底,听老船介绍那也只是一米左右。

当船行至余家湖时,襄阳区档案局副研究员王力明谈起一个秘密,于1982年9月在余家湖的水洼村发生过二号病,其实就是霍乱,有几十例。当年他在卫生战线工作,亲自参加了这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当时部队把水洼村都给封了,只能进,不能出。事因为发生了几天,就被控制住了,因此,一直没对外公布。听王力明介绍,当年专家分析水洼村发生霍乱的原因与余家湖水洼村江段形成的水区有关。市区污染物到了水区,污染物聚集且难以净化,水洼村当年一直在水区取水饮用,因此才出现了这样的传染病。

当我们行至正在建设中的崔家营大坝时笔者想起,早在2003年有专家在《中国环境》发表《重视河流的生态功能》的文章,其内容表明,近百年来,由于人类重于开发河流的经济价值,而忽略了生态价值,因此造成物种消亡,环境退化,生态失衡;其危害不用金钱能衡量和弥补的。文章呼吁我国各级政府重视河流的生态功能。

西方发达国家在百年前建坝,从中得到了沉痛的教训,人家近几年在纠正和改正以前的错误,掀起了撤坝、炸坝、禁坝高潮。而我们还在重复人家的错误,跟在别人后面继续犯错误。”这是襄樊市规划局原总工程师陈家驹面对31名乐天族成员说出的一段话。

二十几年前,笔者在汉江襄樊段坐船航行几十里进行水质采样监测,被江面上的自然美景所吸引。二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再次坐船行走在汉江襄樊段,无心观察的沿江两岸的美景。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发,汉江下游水化现象也屡屡发生,今年刚开春,气温在由寒变暖之际又发生大面积水华现象。崔家营大坝建成后,襄樊市区江段也将形成33公里的回水区,且自净能力下降,将来汉江襄樊段的水质如何?我们将如何保护汉江襄樊段的水质不发生质的变化?游汉江之后己有半月有余,笔者在想!愿我们的政府领导、部门领导、所有生产企业和生活在汉江沿岸的人们都能思考这个问题,并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汉江。

2#
发表于 2008-6-4 21:38 | 只看该作者
需要保护的何止汉江?凡是经过城市的河流,几乎全被污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6-4 22:08 | 只看该作者

请保护母亲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6-13 21:49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只是有个构想,准备拍一部汉江环保的片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3 15:35 , Processed in 0.04063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