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寨,凡是经历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可以说无人不晓。ANG="EN-US">1964年,伟大领袖发出ANG="EN-US">"农业学大寨ANG="EN-US">"的号召,从此整个世界都知道了大寨这个名字。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是太行山西侧、黄土高原边缘的一个山村,因宋朝军队在此扎大寨而得名。
其实,大寨并不大,也不特别,ANG="EN-US">60年代时,不过是荒山上ANG="EN-US">58户人家的山村。村里的山地在一个叫狼窝掌的山沟里,无雨则旱,有雨成灾,村民生活很苦。五十年代中期,一个叫陈永贵的人,带领村里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整山治水,致力于农业生产。ANG="EN-US">1963年一场洪水,把村里ANG="EN-US">220多间的房屋冲倒ANG="EN-US">190多间,ANG="EN-US">70多户人家失去住所,同时也冲毁了山田。面对这番景象,陈永贵不信邪,带领乡亲们盖房子,修梯田。谁知第二年又来了一场洪水,再次把梯田冲毁了。大寨人不服气,改进了梯田的结构,增强了抗御洪水的能力,第三年的洪水再也没有损坏大寨人的梯田。他们继续引水浇灌,整治山田,粮食产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大寨人就是这样,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精神,塑造了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
踏上大寨的土地,有一种说不清的心情。大寨那片青色的房舍依然存在,也有人居住,不过那房舍更像是历史的遗迹。穿过大寨村,沿着村后的小路上山,目中所闪过的景象,似乎是拼凑的记忆。那条曾经撒满大寨精神的山石路,已经铺上平展的柏油路面,可以把大巴车开到山半腰。眼目中的大寨,已经不再是整齐的梯田,昔日虎头山光秃的山坡,已经被浓郁的树木所遮盖,ANG="EN-US">150多种茂密的树木,得来了"森林公园"的美誉。
不管怎么变,大寨毕竟是一个山村,而且是乡土气息很浓的地方。在这里,绝没有因为大寨曾经名噪一时而改变了传统的纯朴,找不到丝毫的洋气。尽管大寨人住上了别墅,但房舍间、田园上、话语中,仍是最普通的山乡风情。
6公里长的环山路掩藏在茂密的树木之中。寻路而上,回顾四处,处处可以感受到曾有的辉煌。半山路边有一处六角碑亭,树立着一块碑刻,这就是周总理纪念碑,记载着周恩来三次登上虎头山的情景。据说眼下郁郁葱葱的山色,就是按照周恩来的指示绿化的。这里还留下过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许多人的足迹。郭沫若先生的骨灰也撒在虎头山上,山顶也有他的纪念碑。还有,曾在中央工作了八年并任职副总理的陈永贵,就安葬在虎头山上,以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展示着曾经的风采。从1964年到1978年,这里累计有134个国家和地区的960万人来参观,而今每年仍接待20万来客。
经过大寨人的努力,原来的"七沟八梁一面坡"改造的梯田已经不在,而名扬天下的"大寨田"多数已成为林场,以貌得名的"虎头山"和因狼出没而被称之为"狼窝掌"的地方,已经成为显现精神的载体。大寨人不再是黄土的耕耘者,工商业发展初具规模,只有大寨精神依然根植在这里,而这精神曾在整整十五年里,激励着中国人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