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看着他们憔悴的样子,想着他们每天要在拥堵的城市中,缓慢爬行的公共汽车上打盹,夜里要熬到11点多才能上床睡觉,第二天6点多又匆忙地爬起来,我心里只能同情地告戒自己:现在的孩子真的很苦! 我们也曾苦过,童年的时候曾经把吃一次白面馒头当成奢望,把吃上一顿饺子作为盼上一年的幸福,把穿上一件新衣服作为入梦的期待,现在想想,那种苦只象是浮在大地表层的一层土,一阵风过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那种苦是可以被替代的,比如小伙伴放学后找个空地就踢场足球,秋天上山去摘酸枣、桑葚,家长出差带回新鲜玩意儿和好吃的等等,有些事儿现在想起来都感到回味无穷。 有一次和一位大学领导聊起了小孩的教育问题,那位老兄感慨颇多:你看看现在的外语,孩子还没上学就去报班儿了,才几岁就去背单词,孩子不学傻了才怪呢。想想我们小时候,到河里去摸鱼、捞虾,在山上捉这抓那,多好玩儿啊,你看现在的孩子,唉!他一定是在为自己的孙子叹气呢,而我却有切身的感受。小孩现在上高中了,一步一步走过来真不容易,对孩子来说真可称得上艰辛。学前就进行外语培训,上到小学三年级又加了奥数班儿,到了中学又要加上物理班儿、化学班儿,小小年纪被沉重的书包压弯了腰。 我说的决不是我的孩子一个人,这一代孩子,他们一周能休息一天简直就是奢望,每个周末,他们就和家长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奔波,参加一个接一个的课外补习。眼睁睁盼来的假期,也被家长安排满了各种课外学习。我有时就想,尽管我们小时候吃不上,穿不上,可我们留在回忆中的还有很多的快乐,而我们的孩子们,他们有过许多玩具,他们吃过山珍海味,但当他们到我们一样的年纪,他们对童年、对少年时光的记忆又会有些什么呢?也许是杞人忧天,但我真没有想出他们记忆中与幸福有关的东西会是什么,也许时代的发展,让他们的幸福全部挪到了青春期之后。 有一个媒体做了一个幸福感调查,结果出乎调查者的想象。身价千万,风光无限的老板,在自己的老板桌前坦言自己不幸福;衣着光鲜的城市白领丽人,在让人仰望的高档写字楼上,对着镜头说自己不幸福。到是生活在农村的小女孩,因为有了一件新衣服倍感幸福,有些脏的小脸上洋溢着灿烂。我听说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也深信幸福有时与物资无关,我觉悟到我的孩子是一群不幸福孩子中的一员。 尽管如此,我却我能为力,因为我还相信社会在竞争中发展,竞争中将淘汰弱势的群体,我们说要“保护老实人”,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看着别人的孩子都在学,我能不跟风吗?我敢不跟风吗?作为有责任心的家长,我能有多项选择吗?我也是个俗物,大多数人都是俗物,我们希望给孩子幸福,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不幸福,但愿我们的行为有利于孩子的成人。 现在的孩子真苦,他们是苦在心里。他们苦是因为他们的家长认为,那样会指引他们走向幸福。但愿他们牺牲了的童年、少年时光,在他们到了我们的年纪,他们回忆起来说:我们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