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泳的利弊好处:
* _8 j, R/ i6 b" _4 c; H( |1,参加冬泳的人普遍受益。通过冬泳提高了生活质量,吃得香,睡得好,精力充沛,思惟敏捷,很少感冒,也较少罹患其他疾病。
# t- h# o- m! _) n. v5 q1 _2,祛病抗衰,对高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降低高血脂和高胆固醇。冬泳能增强对冷剌激的适应能力,冬泳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冬泳可以延缓衰老进程。
* n& H9 T0 n" K6 ^3,冬泳像血管体操一样,增加血管弹性,加速血流速度,可以减少与冲刺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颗粒和胆固醇,减少与推迟动脉硬化,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冠状动脉梗塞。
8 i' t! ]% `: Q! E4,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冬泳后心肌收缩力增强,血液循环加速,促进身体各系统功能,向好的方面发展。 ( [; x2 Y `7 \
5,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免疫力是指机体对入侵的病原体的防范和抵抗力。冬泳人泳后许多指标如淋巴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免疫球蛋白等,都比冬泳前明显增加。
9 w4 a2 m. j/ J+ _" r6,冬泳有促进内分泌的作用。人体在接受强冷剌激后,通过神经系统立即反映到脑下垂体、肾上腺、胰腺、性腺等腺体,各腺体则分泌相应的激素,即所谓神经体液。再通过相应的神经中枢调整相应器官生理功能,建立新的平衡。按理说,各腺体分泌功能本应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但经测试证明:冬泳者的甲状腺素分泌量有所增加。睾丸酮的含量也有增加。
" q5 t) R0 {. w7 Q0 }% p; H* h" w$ P; a8 |7,冬泳可延缓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的衰退。 - Q7 C( [/ b8 B1 Q$ g. c+ e' C
8,冬泳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由于热能过多的消耗,故消化能力增强,所以,食欲大增,全身代谢功能普遍增强。
* A6 ^0 N# o' `: T; q) {1 O# E另外,通过冬泳锻炼普遍感到心理上的满足。通过强冷剌激后所产生的欣慰感,冬泳这种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不断充电,对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身心在一个较高水准上的平衡,产生一种良好的循环。这就不难理解冬泳者为什么自找苦吃,而且长年甚至终生坚持冬泳了。
% S/ q& W# v* c+ y3 ~* Y
$ I' G2 p- x) l4 l& g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做为一种很特殊的锻炼活动,冬泳更不例外。正确冬泳,科学冬泳,才能使这项锻炼达到奇效。 % }, r& @% W* `) U5 u y
' I8 N. `* u8 j) D8 m+ ^3 A/ d% q+ r首先冬泳的条件是:身体适合冬泳-没有心脏病、癫痫等严重疾病;游泳水性好,可以自然的掌握呼吸和游泳技术,在水中可以自然游泳20分钟以上。 $ W2 f& o+ B/ s( w+ Q9 l
# Y) U. K' ^/ O/ K8 @3 f注意事项: ( e" G/ L/ G5 P4 X6 {" l; c
1,从秋天开始连续游泳到冬天不要间断,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冬泳锻炼的过程,才不会对身体形成危害。
" t( d1 u) f# o, F0 d+ m2 i2,每天冬泳时间的选择:下午的时间最好,然后是早晨也很好,不过,早晨冬泳时要在起床后运动半小时以后再进行冬泳。雾天、风天、雷雨天不要冬泳。 / h) p' \$ n9 B( M0 }3 Q
3,要作好准备活动,下水前要把肌肉活动开,然后更衣适应一下寒冷的气温,让身体凉下来,大约要5分钟,然后再下水。 9 e6 o* |$ a x2 y
4,在水中游泳时间:按《全国冬泳通讯》记载的冬泳活动的普遍经验,14度水温以下为冬泳,一般可游泳14分钟,以后水温每降低1度相应同步减少冬泳的时间1分钟,也就是到1度左右的水温时只冬泳1分钟左右。要以自己在水中没有感觉第2次寒冷就出水,出水后无明显发抖现象,10分钟后就恢复到正常体温为在水中游泳时间的控制原则。这一点至关重要!!!! # Q1 I7 `- c3 R( e6 K0 ?
5,整理活动:出水后马上擦干水,穿衣保暖,然后进行适当的运动使体温恢复正常。
, s/ i f8 t8 r" Z6,冬泳前不要喝酒,冬泳后不要烤火取暖。 6 {9 ^- u4 C2 ]5 I, d, O
4 F3 E- @3 K6 D% D$ h! v1 E9 @+ o
只要坚持以上原则,冬泳给人带来的好处绝对能让你受益无穷。
w. m/ l; c; }. E* k3 ~( f4 ]! s% h; w1 F, E
最后还是要强调冬泳中:不要逞强、好胜,不要盲目攀比游的时间。他游的时间长,我就要游更长的时间,最后飙出毛病,无法挽回!造成严重后果!!!!!很多人都是吃了这个亏而无法再坚持这项活动,甚至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n' v% H8 g3 B8 S) v
3 j+ p( L* c7 C! g2 n) s2 B
此贴引自:武汉琴台专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