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国际老年痴呆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七秒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不少专家更为忧心的是,老年痴呆正逐渐年轻化。
, V9 R2 M9 @& O$ c( \& _, l% K 痴呆早了10年
' R; c+ t/ ~6 B 2009年元旦以后,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接连收治了5例50多岁的 “年轻的”老年痴呆患者。“我们当时也充满疑惑,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患上了老年痴呆。后来查找资料发现,这个现象并非只有我们才碰到。权威调查数据显示,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年龄已由原来的65岁提前到55岁了,整整早了10年!”9 `7 Y+ s1 S! P9 I8 R/ c0 T2 [
其实,老年痴呆提前现象也并非中国个例。“老年痴呆症并不仅限于老年人”,这是加拿大阿兹海默症协会1月5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表明,被俗称为老年痴呆症的阿兹海默症发病年龄大多是65岁以上的老人,然而约50万病人中,14%年龄在65岁以下。6 {( J+ e+ _) _& {8 Z$ U2 _( \
过度用脑埋下隐患7 H/ z. P- J7 \; u
多数人总觉得我这才多大年龄,与老年痴呆是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事儿。其实,你现在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到日后是否痴呆。& [ t+ ?' B+ l) o6 E0 |9 ^9 o q
用脑过度导致记忆认知障碍。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但若透支使用、超负荷接受信息等不良用脑情况,就会适得其反了。现代人每天要面对无数的信息,要记忆和学习的东西也数不胜数。上海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伏案工作到深夜的白领中,80%因用脑过度而患上脑疲劳。而30岁左右的人已经成为记忆门诊的“主力军”。
0 J9 i% T- ]0 d) U) l! a 压力太大。“压力大啊,起的比鸡早,睡得比老鼠还晚,哪有那么多时间休息!”这是许多白领的口头禅。专家对此表示,压力过大、长时间的高度紧张是老年痴呆提前出现的因素之一。人在紧张、压力等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受体被激活后,增强了γ-分泌酶的活性,进而增加了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的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8 P' t9 X8 y, x6 Z/ f& y5 h
慢性病提前。日本九州大学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发现,糖尿病人群及“准糖尿病人群”,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6倍。美国研究也显示,40岁以后体重超标且腹围较大者,患病风险要高出2倍。“尽管导致老年痴呆的因素有很多,但从研究结果不难看出,生活习惯已成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专家说。8 o% w9 k t) V. z# \# G0 {( l- g
怎么才能远离痴呆3 ~0 d5 I& b, N' U" a# J
一般来讲,28岁是一个人记忆力达到顶峰的年龄,此后记忆力就开始走下坡路。预防老年痴呆可不是老年人的事情,从青年就应该开始。
; S8 c( g8 N/ U8 ?( |8 X# c 首先遵循 “三定三高三低二戒一多”原则。具体指的是 “饮食要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纤维;低脂低盐低热量;戒烟戒酒多运动。” }0 r( f5 I9 t, Q* R' C- _' l
嚼硬东西。人的咀嚼活动和大脑息息相关。当我们咀嚼较硬的食物次数增多或频率加快,大脑的血流量明显增多,活化了大脑皮层。可根据不同年龄适当补充一些硬的食物,如松子、甘蔗等。/ B& O4 k# a0 ^4 a( A0 n: @
多吃鱼类、蔬菜。日本研究发现,不论是男性或女性老年痴呆症患者,不饱和脂肪酸是他们共同缺乏的营养成分。鱼类和蔬菜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建议多吃。
) h7 [+ S, i2 z# W9 d' ?& x0 Q5 | 50岁以上每年要查记忆力。心、肝、脾、肺等器官大家体检时都关注,却忽略了人体的 “司令部”——大脑。50岁以后,一定要将记忆力和智能筛查列入常规体检,以便尽早发现问题。$ J3 o; ]! T `7 p+ Z% Z8 N3 Z& O, S
(据《生命时报》江大红/文)
n" v; m4 e0 o$ q'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