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则故事的启示一则故事的启示/ r& O5 A+ S6 ~# U5 J, Q& R3 ^
: p5 o( j4 q/ S9 _1 t( j
有个故事说:一个木匠背井离乡在外打工,由于他的手艺好,人也勤快,深得老板的器重。几十年后,木匠老了准备回乡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让他离去,就向他提出能否再建造一座房子。老木匠嘴上答应着,可心早已飞回故土了。建这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用的是次材料,做的是粗活……他心中惦念着快快完工,暗自算计着回家的日子……5 Q) n- t$ i9 g9 D. [
9 F0 F) f9 v2 b+ a4 ` A9 w房子建好的那一天,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到老木匠的手里。他说:“这是你的房子,你可以把一家人接过来住。”他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你在我这里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这房子就算是一种补偿吧!”听完这话,老木匠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确实,如果老木匠早知道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不会这样草率。
) ]+ {( X3 R! }$ ?1 `( Z2 o* C8 G" ^4 r1 }$ P
这则故事究竟发生在什么年代,在国内还是国外,我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的结尾,也就是老木匠的遗憾,是多么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0 D% C, z. }5 e/ w. j
' Q$ b. [9 [+ p5 E) W* t3 W记得伟人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照这句话引申,也就是:一个人一生,要善始善终,始终如一。就拿这位老木匠来说,在几十年的木匠生涯中,不失为一个好木匠,不然,老板也不可能送幢房子给他。然而,老木匠始善,却没能做到终善,在建造最后一幢房子时,由于私心杂念,没能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走向了好木匠的反面。# N& b- j0 A6 }7 P, |( j
y7 H( ~" k' O( s& p* e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不难见到类似“晚节不保”的遗憾乃至悲剧。有的人不能“站好最后一班岗”,有的人在接近“船到码头,车到站”时失足……有始善而不能终善。他们就像做了几十年的“好木匠”,到了接近“终点”的时候,却因欲望堕落为腐败分子,始善而不能终善,这样的教训还不深刻吗?
( \. ?* h- z, T% o% A# g% V' t/ b# b. a n) r$ m: ]# c7 ]) n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