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惊蛰
" t0 [( k3 K e. H0 n( E1 y5 H* L今天是09年3月5日,星期四 农历二月初九 九九第三天
: P& f( y; A- n- f" L听中央电视台讲气温将比二月平均提高3度。转贴如下:* i2 L. k# m0 [" S$ [# h
1、有关惊蛰的故事& s4 t& E9 h9 m) u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周代的《礼记·月令》中也说:“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它反映自然物候现象。从这一天起,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蛰伏在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出土活动,所以叫“惊蛰”。这时期虫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春耕春种大忙季节。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修种完善责任田,惊蛰天暖耕耙地”
# z9 `9 o s! k9 ~: ]' g+ l2 F0 E m祭白虎不忘“打小人” ( R$ e5 o2 v6 s3 a
除了祭白虎,广东人在惊蛰这天也有“打小人”的习俗。打小人者相信,惊蛰一到,不仅害虫全部出动,连小人也开始出来活动。而他们相信,到庙里打过小人后,就可以把引起病痛或纠纷的恶鬼统统赶走,在新的一年里便可以顺顺利利,不受小人的纠缠了。* k9 F3 m! B) H$ ^1 C; G" _
这次记者在梧槽大伯公庙实地采访发现,来祭拜白虎的男女,鲜见打小人的,有的也是三几个上了年纪的阿叔或阿嫂。只见他们用拖鞋用力往地上的纸人拍打,打完后还在纸人身上踩上几脚。以往有人在纸人身上扎针或念咒,这回记者未见。& n# r: e* W% x% X9 f! j
尽管祭拜方式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人们这么一拜一打其实也是一种情绪宣泄。这种发泄行为,对信众来说,也许能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
- `4 f; [6 T' {: g) P国大中文系主任李焯然副教授受访时说,惊蛰祭白虎、打小人在港台地区,甚至马来西亚都很普遍,跟其它祭祀活动一样,其动机可能林林总总,包括求取心安理得、消灾、保平安、求财、答谢神恩的庇佑等等。
$ q: e" \6 K2 S他说:“近年来,每逢重大祭祀日子带学生到庙宇进行户外考察工作时,总是看到人山人海的场面,这也许是怕输社会心理的另一种体现吧!”
& x" b( L9 k* w6 z" s# F1 m至于是否因为近来新加坡经济不景气,受恐怖活动威胁,病毒肆虐而促使寻求心灵寄托者人数上升,李焯然副教授说:“因为没有确实的统计数字,很难说得准。”6 R6 _3 [3 \' I# r: w/ H$ O
中国传统历法是将全年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四季就是春、夏、秋、冬,节气则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惊蛰是春季的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阳历3月5、6或7日。按字面解释,“蛰”指冬眠,“惊蛰”是指蛰伏在泥土中的生物开始出土活动。 + x: j. V3 d) b% B
生物一出土,便开始觅食。按广东传说,凶神之一的白虎(俗称虎爷)也在这时出来找吃的。在古老的农业社会里,老虎为患是常有的事,为求平安,人们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这是惊蛰祭白虎的由来。. c# Z+ S! G, l6 M# A) C0 B: b
也许是广东这一传说的关系,据说,早年新加坡惊蛰祭祀白虎的信众也以广东人居多,现在则已成为不同籍贯人士竞相沿袭的传统,连一些印族同胞也效法。由于惊蛰祭祀的普遍,现在许多庙宇都安置了祭白虎的下坛,以方便信众。' q' X6 ?% M7 H& l, y
这一尊尊供祭祀的白虎(塑像)通常獠牙张嘴。信众相信,祭祀时以猪油抹其嘴,它就不能张口伤人;以蛋喂食,饱食后的白虎就不会伤人了。按传统,那蛋必为鸭蛋。现在鸭蛋难求,唯有叫虎爷将就点,改吃鸡蛋了。, k9 D- P8 |, S) ]# b G3 N- {
祭祀者心目中的惊蛰
7 m2 t5 V d5 @- ]. |7 |( }. D40多岁的秘书朱丽,年年惊蛰都祭白虎,这样的习惯已持续了20多年。
% y9 \6 U* n! Y* \她说,现在工作压力很大,祭了白虎,希望贵人相助,工作顺心又顺利。
6 D) Y! |3 N3 X9 B/ T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男士用英语告诉记者,这是他头一次祭白虎,虽是顺从父亲的心意前来,但他相信白虎能庇佑他和家人,希望祭祀后家人和自己的健康能获得保障,自己的工作也顺利。
q8 F [; c t8 F/ [卖虎爷祭品的商店
9 |& J% W& g5 f/ c, [! k r“广昆昌”是赛阿威路一家已有68年历史的广东人传统杂货店,由于过去惊蛰祭白虎和打小人者以广东人居多,因此一路来都有销售祭拜白虎的祭品。
7 J# R0 h# X# N# y# N杂货店老板娘三嫂说,以前农历新年过后,便有顾客来询问何时为惊蛰和白虎开口的时辰。因为一些信众相信只有等白虎开口后祭拜才能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有者还要求在白虎张口的那一刻祭拜。
% b/ }6 }; q; D @0 k2 n2有关惊蛰的谚语1 w' @9 Y' ]9 F' ]2 h) H l! ^0 z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7 l- [; }2 p) E$ _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5 p0 `# c P" N0 @1 H惊蛰闻雷米如泥 3 e: o' Z% k* \: M- x' ]
惊蛰雷鸣,成堆谷米。
# }/ ~/ M S) J ?◇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1 D* t: G+ C8 ~
◇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 O( f3 T1 V) E* i/ N+ A
◇ 冷惊蜇,暖春分。 0 `/ }3 I7 b6 M9 E
◇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 L( D& S5 p4 _$ t" C' H7 X% T( C$ `
◇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2 e5 o% w; P) B, H ◇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 y0 S6 }, w7 |6 W; @% K8 A& K# @
◇ 惊蛰不藏牛。
4 N. `1 J x* @7 a( M/ t ◇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0 e2 K9 B2 u( ?+ i ◇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 N& p6 c" z+ O9 C$ J( ]9 o4 ?
◇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 S' E7 G9 C, X! _6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