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低处流”这一千古不变的常态被用来激励世人要“人往高处走”。其实,人能不能也往低处走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我认为,“人往低处走”有两层含义。6 z& d+ C8 Q; h' T, l' d" k
. {: s. N/ _4 L 一层意思是,我们做人,尤其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人,虽然自己还没有往低处走,但是眼要往低处看,眼睛向下,时时关注下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我们这些已经走到人生低处的老人,同样也要眼睛向下。我每天早晨五点多骑自行车去游泳馆,每当看到路上披星戴月的清洁工人辛勤劳作,自己走在低处的感觉便荡然无存,唯独留下对那些清苦的清洁工人的一份感激之情。 3 o' C- g9 O: W% x另一层更重要的含义是,人往低处走是人生必经之路。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人生就是一个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弧线形。5 p9 ^ L8 W% f
. f! X! _ N4 f) U7 X$ u# X 从生理功能上看,每个人必然经过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时期。民谚有云——“一岁出场亮相,十岁读书至上,二十岁青春荡漾,三十岁职场对抗,四十岁身体发胖,五十岁打打麻将,六十岁老当益壮,七十岁常常健忘,八十岁摇摇晃晃,九十岁迷失方向,一百岁挂在墙上。”当然,这不过是一种调侃,或许不足道哉。每个人的情况尽管不同,但是从中年到老年,身体要逐渐衰退,从高处向低处走则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位老教授告诉我一个笑话,一次他送客人下楼,客人说忘记戴帽子了,他让客人稍候,说他给客人去取,可是他回房就忘了,关上门看起电视来,直到客人再找上门才想起来。- x+ ?4 L b& c"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