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4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泳友聚会专题贴一:义马市概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 1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义马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崤函古道,北仰韶峰,南眺洛伊。全市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辖两镇和五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6.1万人,共有汉、满、蒙古、维吾、布依、壮、彝、回等14个民族,其中城镇人口12万人,农村人口3.3万人。
3 `0 W( n" A$ X+ G1 L8 g; i  义马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特点是储量大、品位高、品种多、埋藏浅、易于开采利用。现已探明煤炭总储量达79亿吨,素有“百里煤城”之称,是我国的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境内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义煤集团公司是国家经贸委确定的520家重点企业之一,义煤集团所属四大煤田之一的义马煤田,大部分位于我市,东西走向25公里,倾斜度2—5公里,含煤面积82.5平方公里,可开采储量11亿吨,所产长焰煤,适宜造气、发电,是优良的动力和化工原料用煤。除煤炭资源外,铝土 、玻璃石英砂、火礁岩、重晶石、硫铁矿等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其中铝土矿探明储量1.02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50%以上。9 D+ W6 a) \7 z) _1 p, e
* Y2 r2 v" s, j( r* D1 E
  义马地理位置优越。义马市位于东径111°57′—111°59′,北伟34°41′—34°46′。东、南、西、北分别与新安、宜阳、渑池三县接壤。义马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南北倾斜度大,属秦岭余脉崤山延伸地带。市区北部,宜林宜牧,资源丰富。市区南部工矿集中,商业发达。义马地处连接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区的结合部,是沿黄河经济带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的重要组织部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I4 b1 d; H7 z  z0 j) `

! J; O; o$ J9 I& k  义马气候宜人。义马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度地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4℃,历年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5.5℃,最冷为元月,平均气温-2.1℃,年平均日照2250.4小时,历年日照率平均值为51%。秋冬季多西北风,春夏季多东南风。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降雨量666.9毫米。
7 L& n$ P* ?% i, j
0 {( s, U. T( o2 @- L2 e  义马交通便利。义马市东距洛阳50公里、郑州180公里,西距三门峡60公里、西安290公里,陇海铁路、310国道和连霍(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并行穿境而过,境内路网密布,镇村相连,纵横交错,通衢八方,交通十分便利。义马钟灵毓秀,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被列入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北魏时期的鸿庆寺石窟和项羽坑杀20万秦卒的楚坑、慈禧行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址8处。近年考古发现的义马银杏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化石,距今已1.8亿年,该化石图案已连续被确定为第六、七届国际古植物会议的会微。
. ^! Y. N5 B" r; X( i2 z1 n& ?8 l  b( M. L4 X: J* J& u+ ^
  义马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义马市是在原义马矿区基础上,198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新型煤炭工业城市。经过20年来的发展,义马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的进步。2002年,全市共完成GDP16.399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6%、70.6%和27.8%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以煤、电、气、化、药为主的特色工业格局初步形成。国家特大型企业义煤集团所辖杨村、耿村、常村、千秋、跃进等13对矿井,年产原煤一千万吨以上,目前生产经营形势蒸蒸日上。2002年义煤集团有12项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煤炭产量、销量、经营总额达到1076万吨。此外,义马辖区还有19个乡镇煤矿,年产原煤300万吨。河南省“九五”重点工程义马气化厂,总投资近30个亿,煤气日产量120万方,除供应郑州、洛阳、义马三地居民用气外,还开发了甲醇、液氧等后续煤化工产品。市属企业河南振兴化工集团公司,拥有年产1.3万吨红矾钠生产线和年产1万吨红矾钾的中洁铬盐有限公司。其中,中洁铬盐有限公司的万吨红矾钾清洁生产工艺是河南振兴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的“生态化工”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 ”863计划,产品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生产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铬盐生产能力位于全国第二位。河南省重点工程黄河槐扒提水工程日前已全面完工,彻底结束义马工业、生活缺水历史。同时,以义马2×13.5万千瓦矸石电厂为代表的民营经济日益发展壮大,以铬盐、煤化工、能源为主导产业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己初步形成。2002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义马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跻身全国百强,位次己进入到22位,等级由F级进入 E级。2001年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义马跻身29位,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软环境方面,建成了政务大厅,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优化投资环境的制度和措施,一个“寻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2 m& ]0 g4 ?& S7 o  p4 k% c9 T3 X/ ?3 l; S, g
  更为令人鼓舞的是,义马对外开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被河南省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确定为首批23个重点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同时2003年2月11日省计委批复义马煤化工产业基地发展规划,该基地发展规划共包括13个煤化工项目,总投资19个亿,今年动工和即将动工的项目有粗酚精加工、6万吨甲醇扩建、气化厂二期扩建等。年产25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这些项目的上马将为义马的全面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义马的农村经济得以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蔬菜、畜牧、养殖、烟叶、食用菌、经济林五大产业基地,带动了全市60%的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集中实施了五通两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蓬勃兴起,市内建有各类专业市场10个,年贸易额上亿元,民营企业遍及各产业,产品内销全国各地,外销欧美、东南亚,成为义马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h2 L1 a) j$ @* e- g
# N! F2 G- P9 `. g" P  全市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成了水、电、路、气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特别是10万吨水厂的开工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义马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生态公园、鸿庆公园等一批绿化美化工程相继俊工,市民生活环境有了质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功能日趋完善。拥有11万伏全自动控制大型变电站,开通了全球通移动电话,实现了市、镇、村三级国际、国内数字直拨电话,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32套节目24小时转播,各种文化娱乐设施齐全,餐饮服务完善,大型商业网点遍布市区,金融机构建全,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市区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阔平坦,绿树成荫,花香宜人。
) Y1 L- f2 M( }" ^  f& t- i- S: L& [/ x/ X
  义马市今后一个时期总的发展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突出四个重点,全面推进义马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围绕一个目标,就是用五年的时间,让义马的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再用五年的时间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力争2015年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施两大战略:一是工业富市战略,二是开放带动战略。建设三大基地,即:铬盐生产基地、煤化工基地、能源基地。突出四个重点既:项目建设、城乡一体化、民营经济、特色农业。义马发展前景广阔,投资环境优越。随着义马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义马市又面临大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10万吨水厂的建成投产,投资10亿元的2×13.5万千瓦矸石电厂开工建设,投资19个亿的煤化工基地、投资30个亿2×30万千瓦电厂、4×60万千瓦电厂等一大批大型工业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这些项目的陆续上马,为义马煤炭就地转化增值,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 N2 G) p' d+ _6 U
; o+ s# i; s. S4 _
  义马的建设,需要国内外大批有志之士的大力支持与坦城合作,热情好客的义马人民将坚持“从优待客,让利在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最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最优惠的政策措施,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企业到义经商办企业、投资合作,共同把“豫西煤城”建设得更加璀璨夺目。
2#
发表于 2009-7-2 13:49 | 只看该作者
义马,豫西煤城,璀璨的明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3:49 | 只看该作者
义马市位于三门峡市东部,与毗邻的新安县千唐志斋和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共同构成了三门峡黄河游东西一线。主要景点有鸿庆寺石窟、秦新安故城、楚坑、慈禧行宫、清风山自然风景区等。
, a  J: g6 U7 y1 J     鸿庆寺:鸿庆寺石窟,位于石佛村。石窟背依白鹿山,南临涧河水,开凿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鸿庆寺原名“三圣庙”,唐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巡幸该寺,改名为“鸿庆寺”。历经沿革,寺院建筑已不复存在。尚存洞窟5个,有佛龛46个,大小造像120余尊,浮雕佛传故事4幅。在河南省其规模仅次于龙门、巩县石窟。1963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雕佛传故事4幅。在河南省其规模仅次于龙门、巩县石窟。1963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石窟布局紧凑、规制严整、窟内浮雕技法娴熟,是中原地区中小型石窟的典范。其中的“降魔变” 浮雕是国内发现同类作品中最大的一幅,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罗哲文等许多国家文物专家对石窟给予高度评价,赞誉其是“中州文明、华夏之光,石刻精华、文物珍宝”。2000年,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景区已被省计委列入旅游项目库。) v4 I' }" y5 K& J- [2 F
     秦新安故城遗址:秦新安故城遗址位于二十里铺村下石河一带。据文献记载,该城存在于秦、汉,始建时间可上溯至战国。北魏新安县城东移,改为新安驿,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历为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军事重镇之一。遗址内文化层随处可见。1998年,经市文物勘探队实地钻探,找到了故城遗址城墙基夯土层,划定了城区范围。故城总面积30万平方米,呈长方型,南北较长,东西较窄,东部边缘已被涧水吞淹,西至二十里铺村西组,北至护城河,南至陇海铁路。2000年,申批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 R- E3 v  `4 b# M. z: A     楚坑遗址:楚坑遗址位于二十里铺村西李杏湾村,俗称万人坑。公元前206年,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一事就发生在此处。《史记项羽本记》中“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万于新安城南”即其地。遗址略呈坑形,占地七八十亩,南临涧河,北依土岭,东西为平地,坑北沿有李杏湾村,右有白龙庙一座。据渑池县旧志记载:该庙始建于明武德年间,庙前古槐,石碑,旧有“一步两棵槐,三步四通碑”之说,庙西有八角青石井一眼,俗称八角琉璃井。1913年,陇海铁路穿坑面过,原貌已不复存在。
* S' @. l  s$ X     慈禧行宫:慈禧行宫位于二十里铺下石河村,据《渑池县志》载,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携部分大臣在重兵护卫下逃往西安。次年从西安返回北京,东出潼关,路经此地所修建。行宫为前院后宫,建筑宏伟,2000年遭遇火焚。后宫原有上房9间,东西各有厢房两间,皆出前檐。前后院中间有影壁墙,两侧各有月亮门一个。据老人口传,后宫为慈禧和光绪帝所住,前院为内侍近臣所居。行宫两侧均为臣僚所住的深宅大院。据史书记载,当年慈禧太后只在此吃一顿午饭后小憩,下午即离此地东行,晚上住铁门行宫。
- A# j: Z5 G# {; ?8 V     清风山自然景区;清风山位于河口村北,东西走向,绵延60余里。景区南至常窑水库,北与渑池仁村接壤,东临二仙凹,西以千秋梁沟村为界,面积20平方公里。游览该景区,可由310国道乘车,向北经河口村直达常窑水库大坝,水库位于涧河支流之一的晋水(燕沟河)上游。洛三高速公路许沟特大桥如一架彩虹从半途凌空跨越,清风山北面山顶相传为古驿道,上有约40亩大小的一块平整之处,传说是秦王点将台,点将台东北角有长2.5米,宽、高各1米的秦王上马石一块,上有长50厘米,宽约20厘米的巨型脚印一只。点将台西南坡下20米,有相距4米的泉水两眼,传为秦王战马口渴时奋蹄踏出,百姓名之为马刨泉。站在点将台向北眺望,渑池仁村阡陌纵横的乡村景色尽收眼底,木兰山连绵东去,与青要山际会于茫茫烟雾之中。点将点以南,自东向西是亢家山、朱家山、屈家山3座山峦。宋家山有一小山峰,因山体赤红,东台以南,自东向西是亢家山、宋家山、屈家山3座山峦。宋家山南有一小山峰,因山体赤红,东坡寸草不生,相传夏夜偶有放光奇观,得名神蜡峰。宋家山与屈家山环抱处形成一幽谷,传说当年王莽追赶刘秀时,曾在该山谷中休息,谷中有一酷似座椅的大石,传说为刘秀小憩之所,山谷也因之得名座子沟。沟中野生要与人工林共生,满山叠翠,山杏、山桃之类野生丛生。置身其中,偶闻蝉鸣鹊噪,时见雉飞兔跑,花香扑面,生趣盎然。宋家、屈家二山对峙处,突兀生出一怪石,形似蜘蛛,与东西两山形成二龙戏珠的天然景观。东面龙头所在山峦,南北相距约20米有一对泉水涌出,宛如一对龙眼,因之得名龙眼泉。蜘蛛石向南有一山涧与常窑水库相连,游客可从此处往返座子沟与水库之间。水库大坝西面有一平顶小山耸立,称木兰寨,山寨石基尚存,相传为花木兰山寨。清风山中还有山神庙、奶奶庙、雷爷庙,景区大小景点共有19处。常窑水库的水上乐园,座子沟中的度假村、靶场,秦王台上的跑马场等,可为游客提供划船、垂钓、游泳、射击、骑马等休闲娱乐项目。
1 j2 c0 g9 t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3:53 | 只看该作者
[size=+2]空中看义马   

0 T6 c0 T" Y& T+ X: m0 [
8 m5 p; a. c/ F4 G
义马市区

0 F) ~* q/ |6 a( L* ~2 X义马市生态公园
' r  k' h& v) i, G9 b+ s" u
鸿庆游园
4 p8 I& |1 x  h, G- L
义煤集团机关大楼
3 r" q7 ^: T4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3:54 | 只看该作者
[size=+2]义马的由来   
& B( v( r3 F& I* _/ R: I
  义马市名来自义马村名。1 J+ i% X) i% `( H4 }. d, J5 q8 Z
义马村原名艺麻村,村东地种麻甚多,称东麻地,艺麻村因麻而得名。约于西汉以前形成村落。村中有古槐一棵,俗称老槐树,胸径7米左右,1984年枯萎倒下,村民流传歌谣说:“老槐不可抱,古槐装里摇三摇,欲知老槐寿几何,一问刘邦便知晓。”古槐指敬德勒马所看陕县观音堂七里古槐,言义马老槐树比七里古槐更老。据传七个老婆拿拐棍没有抱住它。村中平姓,于西汉末年,由山西平陵逃到艺麻村居住。宋太宗三年(公元997年)涧河发大水,洪峰滚出河道冲淹了艺麻村南半部,淹到老槐树时,水势渐弱,开始回落。村民认为老槐树抵挡了洪水。人们观察树冠,发现有三股枝繁叶茂,似奔马轮廓。村中便传说洪水淹到老槐树时,有三匹白马迎洪水而上,化作三条白龙,逼河水退回,保住了村庄。以后又传说为“义马救村”,人们在树下建白龙庙祭祀槐神,村名也由这时起逐渐演变为义马。艺麻村名渐被取代。
' B/ L$ m6 \" T0 h/ s$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3:56 | 只看该作者
[size=+2]义马的传说

/ j  q$ {6 N1 q
     说起来义马话可长啦。古时候,在村里大槐树的周围,住着十多户勤劳善良的人家,都是以农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真是小康可观。因人烟稀少,当时人们也想来想去对村子还是没有叫出一个合适的名字来。
' G8 m" J' z. W  h% v/ D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古代,马是耕田拉车的畜力,也是作战的重要工具。那时候,皇帝总是凭借着马的威力(纵横驰聘)安邦定国,对马之爱,奉若神物。到了明朝,一度国势强盛,大有太平景象。但国家苛捐杂税繁重,人们怨声载道,如人头税啦,牛马税啦,还有羊羔税等。据说那时候,国家为了做好防范,常备不懈,用了一个办法,军队里的战马尽量少养,叫农民家里多养马。可说这是一般庄户人家都要摊派到的,养这马,平时可以照样使用,优待的是不交纳任何税务。这里头有个规定,国家一旦有事,或抗敌入侵,只要一声令下,农民立即把马交给国家,以作使用。因为这马是尽义务给国家养的,不给报酬,当时,把这些马叫做义马。再说说,农家养马虽不交税,但真够麻烦了,每年除需要大量的草料外。还需要日夜喂养照看。因此明朝万历年间,归德府(商邱)有个申阁老(教过三代小朝廷),一天去晋见皇帝时,两手攥了两个“知了",那  “知了”一直叫着,皇帝说:“你手拿何物?”他苦求似的答道:“河南这毒虫太多,不能养义马,特来奏本。”说着说着,两手猛的一松,那知了尖叫着飞跑了,皇帝看到这种情景,从心里对这毒虫有点害怕,便嗯了一声,不能养就算了。从此,申阁老回来,见人就说:“河南毒虫多,不能养义马。”可话虽这样说了,但到下边就走样啦,有的地方养,有的地方不养。那时,真正的一些大户人家,宁愿一次交税,也不愿意养活义马。4 ]0 }6 N+ x- `: a$ a0 _  O7 c0 U( E8 H
     可那时的义马村呢,虽人烟稀少,但家家户户还是养活着义马,农闲时,割草或放牧;农忙时,耕地拉车,小日子都过得非常受活。一年,国家有了战事,要收“义马”,当义马的“义马”送往官府时,有一位军事长官视察后,连声称道:“此马滚瓜流油,奔走如飞,村人淳厚,为国尽忠,应当嘉奖”。问起村名,送马者半天没有说出个到底,这时长官说:“今后这个村子就叫做‘义马’吧,以作纪念。”打这儿后,义马村这个名字,便在四村八乡传开了,一直传到今天。
" n$ d5 M+ A4 i8 o7 f/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3:57 | 只看该作者
[size=+2]石门河东古槐

  P" |5 J- k0 ^; {% R  位于千秋镇石门村河东自然村,树龄1000余年,四五十年代后开始衰败。每年春季发芽很晚,枝叶稀疏,树高仅存322米,冠幅仅存29米,胸围4.35米,四十年代,树高50余米,树杆至3.95米处分为七股,其中五股分别向东北、北、西北、南、东南方向伸出,另两股向南、西南稍上平伸。杆枝多层重迭、形成蘑菇状树冠,荫遮全树。平伸枝枝约于40年代折落,东南枝与南上枝杆子五十年代折落,北上、东北、西北三枝杆顶部于70年代前后先后干死、卷缩、折落,主杆外表皮于60年代开始剥落。五、六十年代,各枝杆部均有一两个或三个乌鸦窝,主枝杆上多处空洞,夏季鸟类繁多,树洞内经常有绿、黄、黑各色蛇早晚出没,大如鸡蛋粗细,每逢蛇出吸食鸟卵、幼鸟时,便有雀鸟飞旋围噪,其北主杆侧约4米处有一树洞,炎热时有一如鸡蛋粗细的黄色蛇头伸出尺许,多年是。一年四季,枝杆内皆多有咕咕声。50年代,东北侧杆,有一窝蜂,蜂群甚旺,股枝折落后,鸟蛇极少见。& F" d* s6 F8 U9 m4 |
' y$ @! e8 j9 T0 {5 i9 W' V
  树要直于分枝处,曾有一小枣树,树杆如擀仗粗细,高七八尺,开花、结实,80年代后死去。
  该村戴氏民国18年(公元1929年)分家时分单上记载:“门前古槐一棵,只许长,不许伐......”+ X, R8 _: i% d7 v/ z7 q& h; d

" n7 q! D9 o5 Z! Y/ p! H( G& e)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3:59 | 只看该作者
[size=+2]“先修”与“千秋”   
; p& t/ t* Y5 d
    千秋矿的名字是沿袭千秋村名儿来。那么千秋是什么时候,又是怎么叫起来的呢?据说,这还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有关呢!$ @! s2 c  q; V+ z# U6 u0 B; I' J
这一天,女皇武则天携同文武百官从长安到洛阳观赏“伊阙石窟”即今龙门石窟。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路过渑池,过二十里铺,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今日千秋街附近。当时的“千秋街”已初具规模,近千户人家,上好的民房,八角楼,大戏台,再加上什么土地庙、火神庙……十分热闹。武则天隔着轿窗往外一看,脱口而出,“好地方”。坐在高头大马上随行的总管大臣听见后,赶忙发出昭令“停下!”
5 O8 t% E' A' ]: q8 |8 Q$ R武则天从轿上走下来,东瞅瞅,西看看,赞叹不已。当她看到南山半山腰之中有一排排山洞,便指着问:“这里是什么地方,哪来的那么多山洞?”总管大臣忙说:“回陛下,这里是两夹沟(千秋当时的地名),早年修造石窟曾首选于此地,并开凿修建,后因土石松软怕经不起风吹日晒,才又迁往洛阳龙门,这里便留下了遗址。”
, @+ n" p0 N( p- U. P2 B6 G! e武则天稍停片刻说道:“那以后就叫此地为先修吧。”谁知皇帝走后,地保把先修传说成了“千秋”。4 o; ^8 I% t, ~9 r3 [3 C( s
打这以后,“千秋”这名字在此地叫开了,一直叫到今天。
! r- e7 A, W: I+ B + U+ q+ w. A* s! c! p+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4:00 | 只看该作者
[size=+2]仙 岩  

+ W% P  n4 ?. c      义马市千秋村南,涧河之阴,斧削壁立的山腰上,有一排石洞。4 B. S# }0 L; p. [5 P9 e
早先,还曾有几座庙宇,背靠翠柏浓密的山峦,面临碧波荡漾的涧水,山色水光,交相辉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古称仙岩,又名南塘坡。据嘉庆十五年《渑池县志》记载:“治东二十五里,元马丹阳练丹处,上多石洞,洞皆祀铁佛像。”8 b1 \/ B6 T$ ]) O; ?' `
曾有人赋诗赞曰:
清流一曲绕青山。
丹阳在此曾练丹,
碧波依昔泛云影,
朝晖下复溶画檐。
春花有意惹飞絮,
秋月无心照荒烟。
翠柏历尽沧桑事,
欲向人间话当年。
     往昔,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在仙岩下至千秋村广阔田野上起的庙会,声势浩大,人山人海,热闹异常,方圆几十里的人都到这儿赶会。实际上则是农民在春耕前的物资交流大会。会上所卖货物,种类繁多,花色齐全。闻讯而至的江湖艺人,叫唱卖艺,各显身手,围观群众,掌声赞声,不绝于耳。更有大戏社火,笙笛并赛,锣鼓喧天,其声势远超过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盛况。其间那些善男信女,涉过涧河,从仙岩东西两侧,爬上山坡,三五成群扶老携幼,迤逦而行,边走边议,依次参谒神庙佛洞,烧香上供,烟火鼎盛。庙宇皆飞檐画栋,神像则威严雄武。佛洞凿于山腰石壁,洞洞皆异。大者,深4.5,宽3.4,高3,洞顶用黄白黑三色绘制莲花罩顶。洞中大佛,座后有井,投石,良久方咚然有声,可称一绝。
' T! z  i  Y% D% f, i     自山腰上半部起,自上而下,从左至右,依势抱形,建凿有观音圣母、祖师、佛爷、关帝、西灵官、东灵官诸庙宇及佛洞,各具特色,参谒者无不叹为奇观。
, j/ L$ j7 x0 E+ U: \- F5 }/ T3 j( S( I

* ?9 O; S0 R+ x# I+ P. r     最初是如何在此险峻之处建成庙宇的?当地还流传着一些有趣的故事。0 y/ y8 y  P/ x; Y& \0 }
     传说佛祖原是西方一个国家的王子。他不恋人间富贵,立志出家修行,父母苦留不住。王子走后,国王派兵追赶。赶至如今的千秋一带,忽然前面横出一条大河。水深浪急,拦住了前进道路。将官无奈,只得回去复命。原来这是观音圣母眼看王子将要被赶上,便拔出宝剑,在地上划出一条大河,挡住追兵,救了王子。这条河就是现在的涧河。据说,早先的涧河水比现在的要深宽湍急得多。$ D. G) w9 ~. o
      圣母带领王子和诸位神仙,见千秋南山陡峭险峻的山腰处,柏林苍翠蓊郁,背山临水,扇面形挺立拉开,是个风光旖旎,清静优雅的处所,便决定在此起庙修练。当地百姓闻知,纷纷集资筹料。可山坡太陡,砖瓦木料很难运得上去,人们都为此事发愁。
8 i4 l+ G9 l/ P  r6 Y7 ~      一天夜里,很多人家忽然都做了同样的梦:有一位慈眉善目的妇人(据说是观音圣母,挨门串户要借用各家的牛驴骡马,猪狗鸡鸭。到了第二天早晨,人们看到自家的牛驴骡马都累得浑身冒着热汗,连鸡鸭也都耷拉着翅膀,没精打采。可去到山下一看,所有的建筑材料,统统都运到山腰上去了。人们奔走相告:神仙显灵了!说是牛马运木料,猪狗驮砖,鸡鸭背瓦,物尽其力,人也要尽其用。于是能工巧匠,都自动聚集到山 上去建庙凿洞,不久,一处佛祖圣地便建成了。6 Q( B" Y+ X* R5 B- ]* V$ y# D* I% ^
      后来,由于时局变动,岩上庙宇神像,已荡然无存,但石洞仍在,翠柏依然,稍加修建,即可成为风景区或疗养胜地。$ `9 p, f  W; B5 c- |( y8 g
/ X) F) v6 b$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4:02 | 只看该作者
[size=+2]千秋石佛的传说  

3 I1 t' b' K3 J* R9 ^# ^
义马市千秋村,以前曾叫仙修。石佛村以前曾叫式谷、石窟,也曾名为石哭。原因何在?传说这和佛祖修炼有关。: m4 e) A: H. P4 \4 p* S# [
佛祖原系西方一个王子,不恋人间富贵,立志修炼成仙,父母苦留不住。王子走后,国王派兵将追赶。赶到一个地方,忽见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挡在前面。兵将无法过河,只好回去复命。原来这是观音菩萨看到王子有难,便拔出宝剑,划出一条大河阻住追兵,这河就是今日流经千秋的涧河。
! R+ ]) Q* Q" |( O# E" w+ d5 q菩萨带领王子和诸神、众仙来到千秋涧河南边,只见这一带山峦陡峭,林木葱茏,景色清幽,便想在此建庙修炼。于是菩萨便化作一老妪,在村内挨家挨户借用牛、马、骡、驴……第二天早起,只见各家各户的牛、马、骡、驴,甚至鸡、羊、狗都浑身汗水淋淋,气喘不息。山半腰堆满了无数的砖、瓦、木料。村民一看,知是神圣显灵,要在山上修庙宇了,便争先恐后,群起帮忙。不久,千秋村南山崖上便依山势建成了观音圣母、祖始佛爷、关爷、西灵官、东灵官等诸多庙宇。众神就位,在此苦行修炼。河边村子也因此而得名曰仙修,时间长了,因字音相同,仙修也就逐渐演变为千秋。因此地山石不牢,多方塌陷,诸神修炼不成便东行至今石佛一带。
8 B7 T% k& }; [1 N石佛白鹿山,山环水绕,一峰突起,环境也十分幽雅。众神至此依山修窟,精心修炼。这里村中有个孩童,每日到山上放牛,卧眠山石,总于朦胧中听到有问“开不开”的声音,未能随声附和“开了”的回答。众神见修行成功亦难,便哭着离开此地东行,直至洛阳龙门,才算找到了真山真水真灵地,遂修炼成功。由于诸神在石佛一带修炼不成,哭着走了,因此村子便被人们传为石哭,以后逐渐演变为石窟,以至现在的石佛,也曾被讹传为式谷。7 x. V. J3 U0 X, {3 M4 n" M( A
; O5 |; Q* h* \$ n) F6 n$ f2 a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4:04 | 只看该作者
[size=+2]头峪沟的传说
6 U% o0 i3 \/ m6 E: H* }+ n

, T7 [5 s  b# R% [0 T8 z/ ~

! Z1 {# P! j# O# }" w* R7 m     在义马市三十里铺以东,毛沟、新义马以西,苗园以南有一段深沟,叫做头峪沟。头峪沟何以以头为名,传说是由于土行孙的头在此地被割掉的缘故。/ F' c4 O' x+ ]1 n5 l
     传说当年武王伐纣,东征行军至渑池,遇到纣王名将渑池总兵张奎的阻挡,演出一场“张奎大闹渑池关”的恶战。$ Y, S; z2 F% w" t2 M. H* e# A
     据说张奎身体魁伟,武艺高强,且会土遁,出没无常,更兼其妻高兰英有根太阳神针,可以钉住人的魂魄,以致武王兵将在此损失不少,过不得关。
8 d0 J* l& J. |2 \      后来武王军营来了杨任、魏虎、土行孙几个能将。杨任眼里出手,手里出眼,可以下看十八层,上看十八层。魏虎有个飞天杵子可以在空中到处飞行打人。土行孙也会土遁,而且身体轻巧灵便,在地下双目园睁,来去自如。而张奎却只能土遁,不能睁眼,所以行动比较缓慢。这样以来,张奎地下遁走时,往往逃不脱杨任的盯视和魏虎飞天杵子的追打,特别是处处遭到土行孙的戏弄棒打(土行孙使用一对金棒槌),以致奔走被动,穷于应付,渐渐失去优势,只好移营退兵,等待后方援救。7 j1 V" }9 m% |* U% p; ]9 s. i; }8 T
一天,张奎且战且走,行至三十里铺以东这段深沟里时,已感十分疲惫,只好下马横刀,权且缓缓歇息,以备再战。却好土行孙遁行追赶至此,也想露出地面,舒缓一下空气。偏巧不远不近,不左不右,正好从张奎胯下探头出来,当他未及定过神来,把头缩回时,张奎手起刀落,土行孙头已被割掉了。自此,这段深沟便叫做“头峪沟”了。
, R! s" t4 L2 Y3 W+ E4 b! R. Y,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4:06 | 只看该作者
民俗民情? -------------------------------------------------------------------------------- 4 B. T3 Q: G1 l- E0 \
      义马市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的中原风俗成为义马民间风俗的基本内容。5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一部分外地人到义马工作,同义马人共同生活,给义马的古老民俗增添了新的成份。义马建市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城区人口急剧增加,大量外地人涌入义马,带来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进入90年代,社会法制不断健全,人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民间风俗发生了较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的变化。?? 第一节 民 俗?一、节俗? 春节:春节要从年三十儿说起。年三十儿这天,人们已做好了过年的一切准备工作,从下午开始,基本已进入“过年”状态,各家都贴上内容吉祥,文词优美,预祝来年好运的大红春联和喜气洋洋的“门神”年画。晚饭后家家都围坐在电视机旁,吃着糖果、瓜籽,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熬年到深夜;午夜子时新年的钟声一响,各家便燃放鞭炮,喜迎新春,有的还拨打子夜电话,向远方亲人致新年问候。? 初一为大年下,早上放爆竹,穿新衣,喝凉粉,吃饺子。上午邻人相祝,村人相贺。中午做几个菜,合家团聚,敬酒致词,互相祝福。初二、初三带上礼物,领着孩子依次到主要亲戚家去向至亲长辈“拜年”。“拜年”拿“四色礼”。“四色”主要为点心、水果、肉和烟(或酒)。点心和水果依经济条件拿散装或整件,有的拿礼品盒,肉一般拿长条猪肉,叫“礼条”,谓“亲情长久”之意。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有些家庭不愿再拿日常吃的肉,而改拿鸡肉及鱼,含吉祥、富裕之意。? 元宵节:即正月十五。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村都要闹社火。晚上人们还成群结队上街看花灯。90年代末,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白天看传统的社火,看戏,吃汤圆,亲朋好友也有聚会联欢的。晚上四乡八村的人都到市区看焰火,看灯展,人山人海,如波推浪涌。地上有彩灯五光十色,遍布街市,高科技尽用其中,年年都有新花样。天上有烟火轰响,一朵朵礼花腾空而起,争相开放,象征着美好生活蒸蒸日上,丰富多彩。? 五月端五:即“端午节”。早上人们要上山采艾蒿,回来后插于门首。小孩儿们佩带香囊荷包,家家要吃粽子吃油条吃糖糕。出门的闺女多在这天回娘家送粽子、油条等,以取代过去的“瞧夏”。? 八月十五:即“中秋节”。出门的闺女要同丈夫、孩子一起到娘家“拜节”。没过门的“女婿”要到女方家“拜节”,与女友相会。礼品除月饼外,基本与春节礼品相同。没过门“女婿”还要拿给女友衣物或信物(如金银首饰之类)。晚上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块赏月吃月饼。?二、婚俗? 80年代以后,婚姻自由普遍成为现实,男女青年自主择偶已成为青年人婚姻自主的新时尚。一般还由媒人介绍,父母相互了解探询,男女双方“见面”后多次接触了解,然后订婚结婚。订婚时一般是女到男家,互换信物。如在订婚后,男女双方(或任意一方)对已定的婚姻关系不满意,可双方协商解除“婚约”,终止这种关系。结婚前男方要“看好”,“送好”即请人择定吉日写在红纸上,由男方送往女方家,告知结婚吉日,有的则由双方商定结婚日期,一般选择农历的吉日或公历的法定节日(如“五一”、“十一”、“元旦”等)。双方择日后到民政门办理登记手续。城市青年结婚后多独立生活,跟老人的也不再分到男家或到女家,部分农村青年如果女方家要求,也到女家落户,上门女婿与村人平等相处,不再受人岐视。 结婚时不再骑马坐轿,全部改为坐汽车。汽车一般由男方提供3辆至4辆,一辆“迎亲客”坐,一辆“送女客”坐,一辆是新娘、新郎及伴娘坐的彩车(一般为轿车),另一辆则是唢呐班坐的,如果车少,“迎亲客”和“送女客”可同坐一车。女方条件好的也可提供车辆,送客人数不再受限制。? 结婚要宴请亲朋好友,叫“待客”。结婚头天晚上待“朋情客”,结婚当天中午待“内客”。待客的“席面”多为20道菜。待男客都用白酒,待女客都用葡萄酒,待女方“娘家客”的规格比一般席面都高。家住城市及城市附近过喜事,多在饭店包桌请客。 结婚次日,女方亲属携带饺子到男方家去瞧看,叫“梳头”。男方由长辈带领,携带4色礼,到女方家里去致礼,叫“认亲”。3天后,女方亲属到男方家接回新娘,新娘回娘家住7天,第8天由其父亲送往男方家里,俗称住七回八,越住越发。前后婚礼,至此告成。集体结婚和旅行结婚的则灵活安排请客时间,减少了许多旧俗。男到女家的,多按习俗办完婚事,再到女方家过日子,也有在女方家成亲的,待客喜庆一切从简。? 三、葬俗? 1987年至2000年,义马市城乡土葬日渐减少,火葬日渐增多。人们在向死者致祭时,依据辈份的高低行简单的叩头礼或鞠躬礼。因痛失亲人,一般都要嚎啕大哭。办丧事时普通人家礼仪逐渐从简。由于农村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丧事请鼓乐,设灵堂。90年代后,仿现代化生活设施,楼房、轿车、彩电、电话,样样俱全,还有金银山、童男女等。请喝礼先生唱礼者渐多。唱礼词皆为古老的旧词语,却包含着许多新内容。? 第二节 民 情? 义马地区传统民情属于古老的传统文化观念,民情宽厚,助人为乐。民间邻里相帮,朋友相助,扶贫济弱,重情义薄报酬。一家有事,家家相帮。如农民盖房,90年代以前多为邻里帮工,主家只管饭,不付任何报酬,只有工匠才付给报酬。村村如此,家家如此,习以为常。再如婚丧嫁娶,一户过事,村上人无一例外,都要参加一切有关待客、迎娶、丧葬的劳役。即使邻里不睦的人家,遇到红白大事,都能不顾前嫌,倾力相帮,邻里间也可借此机会消除矛盾。村村户户都以邻里相帮为必尽义务,如有偷懒使滑者,则遭邻里岐视。平时谁家有难事,如丢了耕牛,或孩子走失,以及谁家有了急重病人须送医院等,村上人不管农事多忙,都能不讲任何条件伸出援助之手。有力出力,有钱借钱,直到大家尽到努力,做到事情结束,才一同松下心来。在民风上不管人们自身的生活有无困难,遇有要饭的,多少好坏不等,都要打发,绝不拒之门外。人们很注重做善事,留好名声。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观念逐渐加强,古老的旧传统开始慢慢改变。如谁家人死了,村上人去打墓不再尽义务了,而慢慢开始有人承包,一村形成规矩,村村跟着效仿。90年代以后,村上人盖房子很少再有无代价帮工的,大都是承包给人家去干,双方谁也不再欠谁的人情了。再如借钱,过去人们之间互相借钱、借米、借面的事很平常,甚至谁家添了客人邻里间寻找一点油盐酱醋的并不再还极为常见。有些小村只有几户人家,一家做了醋,邻人们都可以吃,刚做了醋还要每家送一碗。90年代以后,这种现象基本上不见,即或有借的,也是有借必还。特别借钱的事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人们借钱不要任何手续,说一声就借了,而且很讲诚信,有借必还,从不赖账。一旦出现了借钱赖账的事,人们没有解决办法,就发誓赌咒,乞求神灵报应,即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的人丢了东西找不到,就用谷草在路边树上束一草人让千人咒万人骂;有的捏豆面人放在锅台上,每天做饭时,顺手用开水浇烫,以示对贼人的惩罚,据说贼人会因此身上起水泡。8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法律逐步健全,人们丢了东西开始寻找政府,向派出所报案,遇到不讲诚信赖账的,人们要千方百计找证据打官司。正常情况下,人们也不肯轻易借钱给他人,如果借钱也要打张借条,拿个凭据。表面上看好象是人们情分淡薄了,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常了。人们有了难事,急事,邻里之间也帮助,也接济,但不再是无条件无代价的了,人们给就是给,心甘情愿,借就是借,有借必还,清清楚楚,谁也不欠谁的人情债,大家彼此相处,习以为常,逐步形成了现代经济社会的新民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7-2 15:43 | 只看该作者
逸人,谢谢你的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1 05:13 , Processed in 0.05687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