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1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兰州“砸车老汉”来石家庄“拍”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 0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 }; a& W  w% ]7 U3 X  E7 X3 V8 y0 B% \* L' [( V# g: T

; ~5 n+ W( D9 ]! c8 O' j! j5 D% u) A' m" [
- h1 H; ~1 @+ [2 T2 C

% q0 x8 ^8 a1 N+ ^; T1 q+ D$ [
. @; S* j" m3 [. t7 P* d                                        兰州“砸车老汉”来石家庄“拍”人【河北青年报报道】% M  w  j  c3 [& X4 A

3 Y+ ~( F. x$ V  q) G# m" C5 e9 w$ C7 C! B
·                                    河北青年报1 U& m' l8 w4 W0 G9 v. F7 P
, Y! J  o7 |' V
7月9日晚,甘肃兰州74岁高中语文退休教师阎政平拿起砖头,怒砸横穿斑马线的违规车辆。这件事情一度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自从一砸出名后,阎政平成了各地媒体的追逐对象。于是他选择了杭州、济南、南京、北京、石家庄等城市“现身说法”,顺便观察一下各地的交通状况。
* d6 m% P2 V, A昨日一大早,阎政平拿着相机跑到了石家庄街头“看车”,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石家庄很多斑马线上自行车和行人违章比机动车多。这次阎老没有用板儿砖纠正违章行人。! M' U% d" v' I8 w1 a; s
■省会行人“跨栏”被拍下
■老人调查行人“跨栏”原因
行人仗人多势众集体闯红灯”
, {; b2 ?' p7 x+ R. b■时间:7时50分至8时30分
7 `1 ]/ V6 W: k3 z1 b■地点:中华南大街西三教路段1 V  L5 @! e+ R1 t4 ~, w0 A1 o
昨晨上班高峰期,马路上人们行色匆匆。5 `) ]* t- P$ X3 Q$ X* B
在石家庄中华南大街西三教路口,准备过马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聚集了一堆儿后,等不及红灯亮起,就有人趁着车流较稀疏的间隙冲向对面,后面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赶紧跟上,刚冲到路中央,就赶上了密集的车流,机动车赶紧刹车鸣笛,很快堵在了一起。车速慢了,行人和非机动车反倒“耐心地”穿插在车流的缝隙中,最终“成功”跑到马路对面。+ q) s8 z! h8 J# o. B
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一个老人端着相机静静地记录下了刚发生的这一幕。这位老人就是兰州怒砸斑马线违章车辆的阎政平,他把看到的这一现象概括为“自行车和行人仗着人多势众闯红灯”。阎老说,遇到这种情况,司机们肯定有一肚子怨言。. t' j  R7 W* c' l$ U4 P) ?6 t
“他们跑得太快了,我想拦都拦不住。”阎政平说。" D  i4 B# J' O9 T, S/ {& x
“他们好像看不见红灯”6 S  ]+ M+ G4 ]5 f8 T' I7 s
■时间:10时02分至10时40分
4 v: s! I, [' r: E■地点:中山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 i( J" X7 I3 X9 x3 {. u
这里是石家庄最热闹的十字路口之一。尽管有交警指挥,4个路口也都站着交通协管,仍有部分行人对交通指示灯视而不见。由于车流量大,闯红灯的人常常会被困在斑马线中央。
$ R7 R7 r& U% x) C7 q2 y% X, r阎政平站在路边,看见身边的一位穿白裙子的女士想闯红灯,就伸手拦了一下,说:“等一下,现在还不能过。”这位女士好奇地打量了他一下,问:“你是管交通的吗?”阎政平说:“不是,我来看看石家庄的交通情况。”
6 q! D5 i# W! h% f, l这位女士没再细问,趁着阎政平低头写字时继续朝前走去。5 L/ g2 |0 l. z5 |3 }3 A
“他们好像看不见红灯亮着。”阎政平和路边的交通协管员孙红伟简单聊了几句。“没办法,我们时刻紧盯着,还总是有人见缝插针地闯。”孙红伟得知眼前的这位就是兰州“板砖儿老人”,就开玩笑地说:“你敢扔板儿砖,我们可不行。”
7 l  C2 h% X% r: G$ t9 j一个小伙子认出了阎政平,就问他:“大爷,你那天晚上砸到汽车里的人了吗?”阎政平告诉他,“没有”。小伙子又问:“那些被砸的车有没有找过你?”阎政平说:“他们理亏,不敢来找我。”. N$ o! C6 @+ b% t
阎政平反过来问小伙子对这件事什么看法,小伙子说:“虽然合情合理,但我还是觉得有点过激了。”一边说,小伙子一边掏出自己的照相机,让记者帮他和阎政平照了张合影。
! E9 h* [4 a/ E; Q9 s; E
& h+ L( @1 s& z% n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1 K+ e2 {$ p0 k' T$ j  Y: m
# \% Z  T0 d+ x4 |: {7 O* ~( H) ?
[ 本帖最后由 一石击水 于 2009-8-1 04:55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05:23 | 只看该作者
本报记者专访兰州“砸车老汉”阎政平1 W* f: i2 `' R$ y' X( ^/ x# P

0 k: f* U8 ^5 H9 _5 O+ u# ^6 I) {0 M% _" z
·2009-07-31 06:41:05·来源:河北青年报! a% M! ^' G2 a5 n# D
; M: {, h; j0 i# t+ j! t
7月9日之前,阎政平都是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7月9日之后,阎政平都是“做”新闻给别人看。除了坐在兰州的家里接受记者采访,他还选择了去杭州、济南、南京、北京几个地方接受采访。这趟走下来,老人谈起交通的问题都是站在“全国”高度上,他说砸车的效果比他预想的好千万倍。他准备回去后写一份建议。( E& m- Z' m, t5 H4 F
■昨日阎政平站在省会街头看车来车往  
“给全国上了一堂交通安全课” ( s1 S! @1 K! G1 P8 I, v0 {
■记者(以下简称记):砸车之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吧?8 P/ E! d% n2 A% k8 k
■阎政平(以下简称阎):全乱套了。
- v: n5 Z- t. A/ [  M■记:怎么讲?, W" x% g( f' N# {! h
■阎:以前,我的生活很有规律。几点起床、几点去公园、几点午休都有时间表。但从砸车第二天开始,记者来了一拨又一拨,忙得我连吃饭都顾不上了。这种情况持续了近一个礼拜。之后又有媒体邀请我去外地,我就在南方和北方挑了4个城市。石家庄离北京很近,就过来看看,这是最后一站了。
. V( B# p8 I/ I$ d7 q" m0 c■记:接受了这么多采访,记者们问你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p& T9 U5 ~# z* C. E. s9 Q; N, e8 k
■阎:他们都问我砸车的动机是什么?
* |4 _; `; r; D3 q+ v$ g8 G■记:你怎么说?8 T4 r. ^' J4 D5 u3 K* M0 i
■阎:我说我砸车的动机不止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多数行人。
5 C. z5 X2 j5 s5 A0 }: V. z% {& M■记:目的达到了吗?
$ u: x1 @4 F) k# R0 b( m- B- R■阎:达到了,而且比预想的要好千万倍。我们小区门口增派了警察、兰州交警总队下了“打闯令”。而且全国大约有四五十家媒体都来采访我,这相当于在全国开展了一场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m( C$ q4 C4 H* r: K8 I, ?( O' H
“砸车没违法,这叫自我救助”  ( V# N1 n6 H2 W8 i# @
■记:有人说砸车事件是“疯狂的赛车”遇上了“疯狂的石头”,是一种以暴制暴的做法。也有人说这个行为有违法倾向,您个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8 z$ n0 P7 X) T7 e* A9 x' d■阎:一开始,我也认为我的砸车行为是违法的。最近和一些法律专家、社会学家交谈的过程中,我受到了启发,又觉得我并不违法——首先,斑马线本身就是一个安全岛,我站在斑马线上,汽车侵犯了我的安全权,我这是在保卫自己的权利。我咨询了相关法律专家,这叫“自我救助”。6 T6 f) @- k# N, I+ I2 s6 x
■记:是谁告诉你的?$ ]7 ^5 i8 o5 ]. d$ r$ ?
■阎:起初,兰州的一个律师专门打电话告诉我的。后来在南京电视台参加《辩天下》节目制作时,我说出“自我救助”这个概念。在济南接受媒体采访时,当地一家报纸把“自我救助”拎出来做到了标题里,还专门对这个名词进行了解释。
6 L1 U2 J2 e8 Y4 n' K■记: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是合法的,那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大家都站在斑马线上对着闯红灯的汽车砸出板儿砖,会引发什么后果?& Y5 T0 {! Y+ \2 A7 r
■阎:(沉默了一会儿,点了根香烟,深吸了一口)我想人们不会这么做,我也不希望人们效仿我。: g! B8 b% f+ h
■记:为什么?
* q, N! F$ M# Z# S■阎:我砸车是因为我在斑马线上经历了九死一生,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是做不出这样的事的。7月9日晚上,我砸车时,人群中也有人跟着砸,而且不知什么人把一辆车的车窗玻璃砸破了。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怕别人一时冲动乱砸一气,我就不砸了。后来,见群众情绪平稳下来后。我就又开始抄砖。我站在什么位置砸、砸什么地方,那都是经过多次观察,确保不会伤到人的。我不希望别人效仿。
  ]- h2 K2 j+ g2 k& o. Z■记:您的砸车行为也没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 @9 C, K3 o& [- s7 T; T■阎:公安部门的说法是,没有人报案,控告我砸了他们的车。如果有人报案,他们还要依法追究。
, K5 o  t4 H# }6 r; h% L
) n2 n5 Q7 O2 C0 L# ]' w  H-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1 06:2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大家都来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公共交通秩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1 07:10 | 只看该作者
交通秩序是靠大家维持的!
, W" `8 H3 o, t5 _  o只有人们的认识都上去了,秩序才会井然有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8-1 07:50 | 只看该作者
斑马线本身就是一个安全岛,我站在斑马线上,汽车侵犯了我的安全权,我这是在保卫自己的权利。这叫“自我救助”。4 J* }  t3 o% G2 c
好!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8-1 08:1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大家都来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公共交通秩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8-1 08: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8-1 11:28 | 只看该作者
04年年底我参加了香港公开冬泳锦标赛,有幸去了趟香港。那里的交通秩序很好,不管走到哪个交通路口,红灯亮了以后,没有一人横穿马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16:30 | 只看该作者
国人的素质有待提高,法规意识需要增强,执法力度还应加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8-1 1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一石击水 的帖子

在香港,地上不见纸屑和烟头。一问才知,扔一个纸屑或烟头,罚港币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17: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醉老虎 于 2009-8-1 16:58 发表
! e9 y% b: ?& J% k, \$ b在香港,地上不见纸屑和烟头。一问才知,扔一个纸屑或烟头,罚港币200.
我也曾去过香港,扔烟头不但罚款,严重的还可能坐牢半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8-1 17: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石击水 于 2009-8-1 17:21 发表
3 z$ s: K9 c" N( ^5 @我也曾去过香港,扔烟头不但罚款,严重的还可能坐牢半年!
所以说要加大执法力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8-1 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8-2 2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8-3 10:05 | 只看该作者
砸车老汉太可恶了,吓的我都不敢从他那门口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8-3 10:37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有车的人要小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8-18 09:56 | 只看该作者
老汉砸车勇敢继续发杨/4 t" S* G( u8 P( r5 k
                    我也是有车一族
, |/ x1 W. y8 l/ V& t: p* F% f3 J2 o( j, B9 M. ?
                         支持) @) k$ u" k1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8-18 1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1 07:47 , Processed in 0.18426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