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山积雪
龙山积雪,为安阳八大景之一,它位于安阳城西南20多公里,善应乡天喜镇村南,龙山村北的龙山上。因山峦起伏,祥云笼罩,山巅建有古庙,庙北建有一座窑檐式砖塔。所以常年香火不断,游人云集。著名诗人左思《魏都赋》中称道的“龙涧”指的便是龙山。9 C9 ], G/ o: u" o2 q9 s
9 a, Y7 Y2 K5 K, h, q# a) E 相传古时候,漳河北有一个女子与一个男子相爱,未婚先孕后被父母赶出家门,流浪到安阳城西天喜镇村南,口渴难耐,到小河边饮水解渴,不料竟误喝了龙子经常出没于这条小河的水,不久却生下九条小蛇。小蛇出生后,爬上山头,长大成为九条巨龙,颇近人性,后来竟不忘生它养它的老母,经常前来瞻养老母。-相传这九条龙后来变成了山上九个圆顶山包,山包且有九个清泉口,这便是九条龙头,龙头昂首喷水,向天朝圣,因此这里便被叫做“九龙山”了,从此善男信女们建庙修寺,香火经年不绝。其实,此山是因呈九龙环拱之势而得名,但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个动人的传说。
3 T- A) q) Q9 ]8 \6 Q' h
; M) C3 ?. e( H' T5 J; ], Z 游人弓身登临到达山顶部,放眼远眺,一览无余,果真可见九龙山群岭环列周围,九座圆形的山包,九个清晰的清泉口,不禁使人增添无限遐想。……山的背阴处深浅不同,沟壑纵横。冬季大雪封山,原驰腊象;阳春三月,鲜花满山,沟壑处仍是白雪皑皑;夏季百草峥嵘,沟壑处残雪依旧,游人至此,仍有气寒凉爽的感觉。4 l v5 H6 ~6 W+ ~: F
, n5 N7 V3 f$ m% t7 y' R; a/ Q
山积雪还有不同版本的描述,有人就认为积雪指的是山上颜色泛白的石头,山石属白石灰岩石质,白石与雪和雪石往往给人以错觉,远远望去就像冬雪一般,所以才有了龙山积雪一说。但现在这里已被九龙山煤矿的煤矸石堆积掩盖,此景的真容颜到底如何已无从知晓了。后代诗人就写出了“青石白雪相辉映,遥指景美在龙山”的诗句来赞美这一景色。
2 I, z7 S: E4 y8 G3 Z$ h( i$ H' K9 L3 j1 l: ]! v+ R$ U
山顶有座古庙,山脚下有“朝元洞”,古庙中建筑雄伟的山门、戏楼、钟鼓楼、阎罗殿、玉皇阁、王母殿等红墙碧瓦,交相衬托,加之掩映于山林之间的雪石点缀,不禁使四方游人争相往观,流连忘返。难怪诸多文人墨客到此不免诗兴大发,吟诗作赋。难怪有人说:“若元人粉笔皱染懵幅缥缈,玲珑景光入妙,惜无高手为之临本耳!” 。
% H, t" J. v, F p- [* h7 [4 Z& l, H- f" v" ]: c
晋著名的文学家左思曾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三都赋》,洛阳人竞相传抄,一时间洛阳为之纸贵。在其中的《魏都赋》一篇中,左思就写到了龙山。可见那时这里的景致是何等之美。
, s2 i4 e) Z5 A, m9 b7 b2 [" `
1 r; e1 ]3 H, ?, C. G' E4 j. `+ i3 O 不仅如此,相传九龙山东侧的漳武水库所在地,三国时期,曹操坐镇邺都,曾在此水中演练过水兵,在岛屿上表彰武士的功绩,故后人取村名“彰武村”。
1 c3 b: g4 k+ D5 j# i
, T" O+ s: y7 i% F! A0 P/ {+ e 九龙山的寺庙建筑是明代复建的,一直沿至民国,已破败不堪,但遗址尚存。现在经周围群众筹资又在山上兴建了寺庙。这里西倚太行,东濒洹水,尤其是山下的彰武水库和化肥厂,也为九龙山胜景增添了诸多情趣:) Y/ L1 |+ M+ Z# B
3 f7 r- x: E$ T- b* i9 V 远山——峰峦叠嶂,连绵无垠
; M( @' F, [# A- ]1 a, ]+ {+ G x$ o2 A/ y8 G" w, B
近水——湖光山色,碧波荡漾
1 W2 D* a9 G4 ]
% W# O* S# J5 p) t d 农家——炊烟袅袅,春种秋收
& l; \9 a! e m" s* U& {5 r+ l/ }; O1 \ m3 F& h3 W
厂矿——高楼林立,万象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