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民族舞剧 -- 丝路花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8 0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典民族舞剧 -- 丝路花雨(转载)



本文关键字: 国家大剧院  演出  
  2009年8月2日17:30,沐浴更衣,全家人奔赴国家大剧院。我和奶奶去戏剧场,准备欣赏“2009年国家大剧院夏季演出季 -- 经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30周年纪念演出”。演出期间,只有委屈爷爷和爸爸带着红豆在天安门广场游玩。

  19:00,我和奶奶准备抵达戏剧场。


  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真丝墙面烘托出亲切、热烈而传统的气氛,营造出颇具中国特色的剧场氛围。戏剧场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戏剧舞台,舞台采用由镜框式舞台到伸缩式舞台的可变化形式,设有主舞台、左、右辅台和后舞台。戏剧场主要供戏曲(包括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话剧及民族歌舞使用。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摘自国家大剧院)


  
  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于1979年,当时是作为庆祝建国30周年的献礼演出。此次是庆祝建国60周年的献礼演出,并且将突破1600场的演出,创造新的纪录。
  《丝路花雨》熔合了中国古典舞、敦煌舞、印度舞、黑巾舞、波斯马铃舞、波斯酒舞、土耳其舞、盘上舞、新疆舞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它被称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在我国舞蹈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和世界舞坛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品牌价值。
  

  舞剧以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题材,以和平、友谊为主题,通过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动人故事,以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形象地再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歌颂了劳动人民创造敦煌文化的光辉艺术形象和中外人民友谊源远流长的动人故事。(摘自《丝路花雨》演出简介单)
序幕
  三危山万佛呈祥,莫高窟圣光普照,琵琶伎乐、捧花飞天,播洒着祝福与吉祥的花雨,叙述着久远而动人的故事......

  唐代,丝绸之路上,画工神笔张父女救起了困倒在沙漠里的波斯商人伊努斯。途中又遇强人,女儿英娘被抢。
第一幕
  数年之后,敦煌市场,丝绸相交,歌舞相望,然市令与强人同流合污,称霸一方。神笔张终于找到了日夜思念的女儿,但英娘已沦为百戏班子歌舞伎。伊努斯仗义疏财为英娘赎身,父女团聚,故友重逢。



第二幕
  莫高窟中,神笔张依照女儿的舞姿画出了敦煌壁画的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市令强征英娘为官伎,为了不使女儿身陷火坑,神笔张让英娘随伊努斯出走波斯。市令罚神笔张终身劳役,带罪画窟。







第三幕
  英娘与波斯人民朝夕相处,如梭的光阴织下了深厚的友谊。伊努斯奉命使唐并带英娘回国。

第四幕
  画窟中,神笔张思女心切,梦幻中父女团聚神游于他所彩绘的天堂。







第五幕
  阳关外,烽燧下,市令唆使强人窦虎拦截波斯商队。父女二人虽再度相见,却是生死诀别。为救伊努斯,神笔张点燃烽火,一腔热血洒在丝绸路上。
  落幕时,神笔张举笔问苍天,不朽之魂长眠敦煌……
第六幕
  敦煌27国交易会,节度使与各国来宾欢聚一堂。英娘化妆献艺,揭穿了市令和窦虎的罪状。节度使愤然惩恶,剪除了丝绸路上的隐患。



尾声
  丝路绵绵传友谊,花雨纷纷舞彩虹
  愿中外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绵延千秋。

[有感有记]
  1、演出结束后,奶奶一直感觉很幸福,说:“这真是一种艺术享受!舞蹈者们的技术比30年前高了很多,布景和服饰也很美,以前都是幻灯片打在幕布上而已。”总体来说,《丝路花雨》依然是经典的舞剧,英娘与神笔张、伊努斯等人的悲欢离合依然扣人心弦,但剧情更加紧凑凝练,情感色彩的变化更加丰富,舞台更加恢宏大气,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2、第一幕中的英娘定位为“小花旦”,活泼俏皮。其后,成人后的英娘定位为“大青衣”,高雅宏大,这一创意将成为舞剧《丝路花雨》创演30年来的一次全新尝试。
  3、入场前,原本可以购买演出手册,手册里有主要演员介绍。当时,由于围者众多,一念之差,没有购买。憾!
  4、自从成为母亲,读红楼读至甄士隐丢失英莲便觉心酸无比,听新闻听到儿女离散便觉悲同身受。如今,看见父女被强行拆散,感情便不由自主地融入舞剧,被演员们带回千年前的那一场悲欢离合中。
  5、饰演强盗窦虎的演员,其舞技令人印象深刻。他舞姿矫健,跳跃轻灵,动作干净利落,举止洒脱大方。这样一个人物,怎么居然做了强盗呢?看来是由强人出演“强人”。
  6、我们的座位在池座第一排,可以近距离地欣赏演出,甚至可以感受到舞台上弥漫过来的干冰的凉气。但是,我们的座位太偏了,影响观看演出画面的层次感。演出开始不久,我就留意中央位置是否有空位。根据我的经验,总会有一些人因故未来。这样好的演出,空留那样好的座位,简直是暴殓天物。因此,第2幕结束后,我拉着奶奶来到第一排的中央座位坐下。这一场观演,更加完美而精彩了。
  7、英娘的琵琶舞被公认为《丝路花雨》中敦煌舞的代表。左手反握琵琶,上身前倾,眉黛低垂,似沉醉于乐曲声中;右脚曲起,脚拇指上跷 —— 琵琶舞中的“反弹琵琶伎乐天”造型被称作是“活着的敦煌壁画”。饰演大英娘的演员身材瘦长,纤腰盈握。一个舞者,需要手持琵琶,双臂反别在背后,时而表现“轻捻慢拢”,时而显示“骤雨乍泻”,再加上旋、跳、蹲、卧各种舞姿与技巧的使用,这纤细的身姿想来必是长期苦练的结果。不过,个人觉得尚未达到“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的意境,未免有些遗憾。
胡旋女,胡旋女。
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8、舞剧中伊努斯的服装最厚重。坐在前排,可以看见他始终大汗淋漓,颇为辛苦。另外,几乎时刻披着一件波斯长披风让他的舞姿有所束缚。第3幕里,波斯马铃舞终于使得伊努斯的扮演者大展舞艺,他的跳跃高、飘,不过最后一个手足相踢的动作却需要旁人相助,不免有些不足。
  9、第4幕,是神笔张的表演专场。神笔张由优秀青年舞者汪子涵饰演。首先,赞一赞他的舞艺。他如今是中国一流的舞者,甘肃省歌舞剧院的栋梁。他的舞艺超群、下盘扎实稳定、舞姿轻灵飘逸。他的一招一式,或许难度不高,却毫不拖泥带水。这恰倒好处的分寸,是极难达到的境界。谢幕时,他展示的单足旋转1440度并单足立的功夫,叫人叹为观止!其次,夸一夸他的演技。思女心切的神笔张须发皆白,深情憔悴。汪子涵演的角色比自己大一轮,但演绎的神情与性格却非常契合角色之需。演出前,偶然看见《非诚勿扰》里葛优的一句台词,说母亲为了儿女可以做的一切事情,父亲也可以做到。汪子涵的表演再次让我感动于人间亲情!
  10、除了舞者美丽的面容、纤细的肢体,中国古典的彩带舞仍然没有给我带给我惊艳的感觉。大约,我的要求太高了。
  11、神笔张、英娘、伊努斯生死诀别的三人舞一段,三人配合与衔接略有生涩。
  12、第5幕的舞蹈或许有瑕疵,但落幕时,我哭了。舞剧,舞与情同等重要。
  13、著名的盘上舞,让我倾慕当年红豆(男,舞者名)绝顶精彩的鼓舞。若能相互借鉴,必然更加精彩。
  14、演出结束后,欣喜地发现红豆在场外和爷爷爸爸玩得不错,居然没有哭闹。据说,她还主动说她知道天安门,在图片中看到过。这就好。奶奶一直说她有种罪恶感 -- 让孩子在剧场外面等着,自己在剧场里面享受。我倒没有这种感觉。有了孩子,为人父母的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活。
[注]
  1、由于演出过程中不允许拍照和摄影,文中图片部分转自甘肃艺术研究所,部分截图自国家大剧院。
  2、由于注1的缘故,图片中英娘大多非本场舞者。本场英娘舞者大约为新担任英娘的刘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09-8-8 09:0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甘肃省歌舞剧院演出的献《丝路花雨》很好***熔合了中国古典舞、敦煌舞、印度舞、黑巾舞、波斯马铃舞、波斯酒舞、土耳其舞、盘上舞、新疆舞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它被称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在我国舞蹈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和世界舞坛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品牌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17:34 | 只看该作者
您说的很有道理。“丝路花雨”堪称中国舞蹈经典之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8 13:39 , Processed in 0.03615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