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梭族“男不婚,女不嫁”走婚的人类最后一个母系社会的活化石。) D- @ c. @4 ?, |* q9 i
9 d+ ~4 M0 v& @, m
7 K; k' A* [' [7 f2 A2 A5 h
. g3 w3 k+ _7 h4 X5 I+ F, K8 r 2 P3 ?3 q& K2 _7 ? l9 a. W
现泸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种民族,约1.3万人,其中摩梭人约6000人(四川泸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泸沽湖风景区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四川省于1993年将泸沽湖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5 q: b2 I/ }( g/ j! _4 N
: M: d2 Q0 y! O ' L$ ~. z4 @6 U; I$ N4 Z
. |( O# E. K D( t! i" U8 m世界各国民间传说中的女儿国,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这一族了。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
/ C2 ?4 E$ s+ A+ q) a , t( f6 f9 P" V, v- Z7 k+ Y `
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 “阿夏”是泸沽湖摩梭人中有情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彼此又称“夏波”“阿夏”婚姻的显著特点是:亲密的伴侣之间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双方仍然属于自己原有的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次晨回到自己家中。因为是由男方的“走”而实现的婚姻,所以当地人又称这种关系为“走婚”。双方所生子女属于女方,采用母亲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担抚养的责任。一个男子或一个女子的“阿夏”数目或有多有少。双方的“阿夏”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3 ~1 j z8 d* ]) ^1 g5 A2 a) z
% L, L% h7 U; h 4 B9 n3 ]. I0 @7 k& g1 L. Y4 v/ O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