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 K) N2 n- F+ J 冬天来了,随着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寒冷的冬季如期而至,而流感、H1N1甲型流感、禽流感、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也容易趁冷作案。另外,由于冬季人们户外活动及体育运动减少,抵抗力下降,而且家里常常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非常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如果不注意预防,很容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 t- v! P/ u7 o4 U8 ^
/ j2 I: B3 {. B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尤其以甲型多见。其特点是:起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染率可达到50%,常引起爆发或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且持续时间可达一周以上,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痛、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病程比普通感冒长。2 x0 x# r7 h- K% `# j p
; P' S" p# n0 i5 Z: H
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甲型猪流感病毒毒株,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症状。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 Y0 w* D& ^+ C: G. {7 {/ f
; q7 m* F$ t5 S7 y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普通感冒(俗称“伤风”)、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峡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防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上感”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主要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有些有发热、伴以咽喉痛、扁桃体肿大等。' c8 Z' B m7 _$ e$ a; g4 {" J9 r
$ X( |0 ?1 }+ `% U7 I, R7 ]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
3 [9 ~7 I, ~( Y- b% ?) y& G. U
2 d+ b) S: `4 z1 Y P9 E) Q6 ^( Y3 h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临床上分为细菌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肺炎的症状虽有不同,但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呼吸困难常为共同症状。9 N5 r+ {8 |) k6 r! e
6 K6 {6 U3 {$ P$ h* }& n/ j" \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致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我国有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现象,是我国目前急需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午后潮热、乏力、盗汗等。
2 Y3 y- @& ^1 `8 I% h( \
1 x5 z; g8 r& q) M: |( b% ?, _, B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斑、皮肤斑丘疹。
% H( ]) b. `, r! u. o$ e# j3 x" ~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症状较轻,发热一日出疹,从面部开始至全身,一日出齐,三日后退疹。. l( J. K2 m5 G6 }% g) p
' H* v N3 h' j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发热等,可累及其他腺体和脏器,常见的继发症有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等。
# a. {, T2 w; W, n- H6 L G* R7 P0 u& w% x9 c) ~: B7 X1 G" g3 O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经空气飞沫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早期隔离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控制疾病传播。9 A' V x$ R/ N# Y7 S2 I
7 m3 Z" {% _, @. F( A7 t8 T1 ` 提高防病意识,切断传播途径
6 { j) v( P# ^2 G. Q0 W% h0 i- e6 d2 g( c6 `. @
面对来势凶猛的病魔,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有没有更经济、更有效的办法来从容应对呢?答案是肯定的。战胜流感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普及防病知识,提高公民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避免把疾病传染给他人,防止疫病传播。以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为例,大家首先应当做到“知、信、行”。“知”是指大家应当主动了解、掌握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防控意识和观念,学会自我防护。同时,大家还有避免把疾病传染给别人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大家还应密切关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最新疫情信息,不听信谣言,不必恐慌,沉着应对疫情。“信”是指公众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因为任何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都具备传染源、病毒传播途径和渠道。“行”是指大家应从自身做起,密切配合政府和有关医疗卫生部门采取防控措施,做到讲卫生、讲文明。
. y4 O( d' W6 h. a8 V# M3 T' B4 Q
. F6 u8 H5 \( z: R8 H4 D6 a# T 另外,根据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大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病工作。' k: }) c# }0 D$ ?) R! [
9 @* k, S' U" C+ I. g* c w0 M# M
注意冷暖,及时添减衣服,防止着凉和汗湿。
' {3 d9 w% J+ Q/ d 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均衡饮食,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5 e+ @% y( Y9 v3 m 注意锻炼身体,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z! y# s, b7 N* G& G: ]( T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勤洗手,并用流动水洗手;
& J8 h/ ?; R: E/ y2 F7 ^. d 勤换衣服、勤晒被褥。+ Q7 c- v& V: Y2 w" Z7 Q' y; b
保持每日开窗通风换气次数,每次通风15分钟,使居室空气新鲜、流通。4 D/ T9 M+ _2 F+ {8 J! o2 p- o! H
保持室内清洁,及时清除垃圾。打喷嚏或咳嗽时,应该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5 s# m4 a1 _/ s' E1 p/ n% t+ m 不用不洁的手摸、揉鼻子和眼睛。
# k; R/ M* d' b/ C" ]: E 洗脸等清洗用品(脸盆、毛巾等)一人一用,以防直接或间接传播。
) k; H- W9 q$ ~, a9 s8 A! D
. n: D6 o2 [/ p$ M p' h5 p 在流感有可能高发的季节(冬、春两季),尽量不到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积极参加计划免疫,同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注射流感疫苗、流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如有呼吸道疾病症,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排查、早消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