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泳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
利用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测量14名坚持冬泳1~6年男性的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发现冬泳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认为冬泳可改善脑血流状态,增加脑血流量[1]。李雪丽等对坚持冬泳4年以上者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冬泳组与对照组心率分别为(64.86±5.28)和(71.31±3.84)次/min(P<0.05),心搏出量分别为(90.53±10.45)和(77.50±15.12)ml/每搏(P<0.05),心输出量分别为(5.86±0.72)和(5.28±0.49)L/min(P<0.05)。肺脏最大自主通气量分别为(85.47±13.62)和(55.12±13.42)L/min(P<0.01),肺活量分别为(3520.13±577.81)和(2512.64±581.28)ml(P<0.01)[2]。任淑兰等对55岁以上冬泳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跟踪监测,发现对照组1993年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心搏出量和心输出量明显差于1983年(P<0.05~0.01),而冬泳者却保持在较高水平。1983年的肺气肿对照组到1993年时大多数已发展为肺心病,心肺功能多次衰竭;而1983年患肺气肿的冬泳者,经10年的冬泳锻炼,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1983年两组心、肺功能各项指标接近,1987年出现差异,到1993年,冬泳组的心搏出量、心输出量、心功能指数、心率、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0.001)[3]。综上所述,坚持合理的冬泳锻炼,确能改善和增强心、肺功能,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 D7 y8 T [# A2 F& a+ m6 N8 Q 冬泳健身注意五个方面(转贴)
( D8 ^9 U" B9 r' Q$ ~$ F. ^/ V! e8 p* A% q' \+ O$ Y
- V) e5 M: V$ E, D4 R- V冬天里,一些人喜欢以冬泳锻炼身体,但是专家提醒说,冬泳是大部分人都可以参与的,但是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科学进行,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必须注意以下五点:4 {: L/ O" k. F
* q- o z& {; d7 j; x( F 第一,因时、因人、因地而异。参加冬泳的人,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健康状况、游泳技术等确定游泳时间。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水温、水域、水质和流速;
/ S5 O+ q# `2 I4 b/ M1 V$ _+ J# M$ z2 n6 K3 Y
第二,要循序渐进。这一原则对于初次参加的人和有经验的人同样适用。初次体验冬泳的时候,会感到很强烈的冷刺激,当身体感觉承受不了时一定要及时出水。随着对冬泳的逐渐适应,再渐次地增加时间;
+ m( H- P i6 i2 x# f) z* H$ B& l8 T& P
第三,要持之以恒,保证一定的冬泳频率。游泳要从夏天开始坚持不懈,逐渐适应水温的变化,这样就不会因为在冬天突然下水而感到不适。同时,冬泳对经验的要求比较高,只有多下水尝试,才能更好锻炼身体;% \) c% Q C, x; N0 o6 G# w
/ \- J7 A! v2 a' q& h: _# K- h% k+ c 第四,入水前后都要进行适量的运动。由于冬泳具有冷刺激强和散热快的特点,因此,在入水前要活动全身筋骨,加大深呼吸次数,使身体逐渐适应低温。出水后应通过跑步、跳绳等活动尽快恢复体温;
! s; J, _ _4 g$ b, Z& V2 x4 P. A
# Z1 Y6 } Y' d% H 第五,一定不要单独进行冬泳。冬泳对人体有着很强烈的刺激作用,而这项运动大都是在野外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在冬泳的时候,一定要有同伴。这样冬泳者之间可以相互照顾,降低危险性,同时也可以通过交流,在锻炼身体之余愉悦身心。
; H, i# m3 _6 h( _: s 转贴中国冬泳网)
* ` J: m; m& \6 ~冬泳需要讲究科学。概括起来,就是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2 z4 Q; q6 k% G5 L0 B N
除了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急慢性传染病、精神障碍、体质过弱,以及妇女经期等原因,一般人都可以参加冬泳。据现有文献记载,冬泳时寒冷的冰水刺激对儿童的生长和发育,没有什么不利影响;已怀孕的妇女参加冬泳,也未见对胎儿有什么不良影响。但实际上,冬泳大军中,一般都以中老年人为主力。在冬泳群体中,流行着“六十畅游,七十慎游,八十停游”的说法。当然,这说法只能让一般中老年冬泳爱好者作为参考。冬泳的兴趣不减而身体强壮者,“七十畅游,八十慢游”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 a) E! G, H( F2 z
参加冬泳,必须先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一般来说,从安全角度看最起码的条件是用任何一种姿势能游500米。冬泳是人体从舒适温暖的环境突然进入寒冷艰苦的环境的一种运动,因此,对人的意志品质要求较高。泳前的肢体活动、高声大叫、唱歌及其他形式的热身活动,都是为提高承受能力而作的准备。
7 g; @: d! L+ |/ {& W) Z冬泳者入水后,精神要高度集中,动作要十分谨慎,避免任何可能会伤害身体的情况。
( {8 R& w: i9 f& S6 I- S要想冬泳,应该从夏、秋就开始游泳,逐步过渡到严冬。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我国北方,最艰苦的游泳时间,应该是结冰前的一二十天,这是最考验人的时间段。过了这个阶段,即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无所畏惧。 $ f1 Z* Y* g5 b# y/ F) G" [
一天中什么时间下水最好?每个人的条件和习惯有所不同,但若从自然条件而论,当然是中午前后的一段时间为最好。因为这段时间日照充足,气流相对稳定,风力不大。
, p+ f/ `. E( W, Z, q5 \! D冬泳的量是个大问题,是科学冬泳的核心内容。冬泳不像一般游泳那样强调距离和速度,冬泳更注重的是在水中游泳的时间。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游泳的技能尽管差别很大,但在寒冷的冰水中游泳时间的长短则差别不是很大。冬泳的目的是健身和娱乐,不是一种挑
- S$ P4 ]5 c3 h: j# G+ X战极限的运动。至于在冰水中游多长时间效果最佳,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也要因人而异。在水温为1~3℃时,有的人只能双手动作十几下,游几十秒就上岸;多数人游一两分钟;能游三四分钟,就很了不起;如游七八分钟,就要有拼搏的勇气了。 $ X$ x% X$ U; o0 n6 b
冬泳要量力而行,任何人冬泳,都要掌握一个度。不少冬泳者在冬泳的实践中根据个人的情况总结出来了适合自己冬泳的度,十分严格,运作起来也十分自觉,十分认真。冬泳时间上的度,乃是广大冬泳者结合个人身体状况所形成的一种经验,这种经验有着生理科学和
8 Y7 n6 Z, k; J: Y' ]$ m/ S4 n3 n生化科学的依据。不按照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逞能和蛮干是要不得的。
3 P1 G2 b6 Z& a! Z6 W冬泳出水后的恢复性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进行跑步、跳绳、擦身等等。
- n% b8 m( f4 Z" ?) [至于冬泳的地点,可依条件而定。最好是在室外江、河、湖、海、水库等自然水域中进行,但一定要有安全保障,不要在不熟悉的水域贸然下水。 0 c) \* f: I4 X: Z1 \
最后提一句,冬泳是一项群体性很强的运动,最好不要单独行动.' U* {; |4 m" ^$ B! N
冬泳注意事项4 K8 t+ w j! Z6 T: X' X
自然水域最佳; c, z3 r5 ?0 W5 {
自然水域是冬泳最适合的场地,包括河流、湖泊、人工水库、室外游泳池等水域。由于室外环境中日光充足,空气清新,水质清洁,能很好地利用空气、日光和水进行锻炼。应该注意的是:首先要了解水质情况,有无污染,还要弄清水下情况,包括水深、水闸地区、急流动向、水下有无杂物和水草等。其次,在结冰期间注意不要以身体接触金属物体,在冰上行走应穿拖鞋等以防划伤或冻伤。在海域中游泳应选择有沙滩、无礁石的岸边。由于海水冰点比淡水低,在北方地区往往水温低于零度仍不结冰,因此在严冬季节冷刺激比淡水还要强烈,在水中停留的时间应相对减少。8 U" i3 ^: G, T
中午冬泳最好
( i# I' c& M: h, _5 D. G选择冬泳的时间,根据个人的生活和锻炼习惯、工作条件因人而异。由于冬天天寒,以中午游泳最为合适。此时日光充足,气温相对偏高,对于在职的爱好者来说,利用午休时间进行冬泳比较方便。应注意饭后冬泳不宜过于剧烈,以免影响消化。* \$ B, N& L$ @" Z) L
早晨冬泳的优点是空气新鲜,水净浪缓,河岸和海滨负氧离子含量较高,但缺点是气温较冷、日光不充足,水温也是一天中最低的。夜间冬泳光照不足,易发生事故,应特别小心。! m" A% R% k7 v' j) T( j& h9 F
特别注意头部保暖$ A) r0 s' D+ l
冬泳时在水中游进尽量使身体保持水平状态,泳姿以平稳游进的蛙泳为最好。当水温很低时,采取抬头蛙泳的姿势,以免头部受到冷水刺激,对体弱和老年人更为重要。' \* p; d$ B/ \* O' `5 j
对于全年进行户外游泳的人来说,在较暖的季节里,采用多种姿势要比单一泳姿好,可以延长游泳距离,同时使身体肌肉及心肺功能得到全面锻炼。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尽量避免跳跃入水,以免因瞬间加快心率和增高血压而导致疾病。另外,当水温接近零度时,入水应采取渐进方式,即:脚、下肢、腰、胸逐步入水。脚先接触冷水,可引起皮肤、内脏和肌肉温度的升高,使机体获得良好的预刺激,缓和冷水刺激的突然性。/ i( r3 @1 [! C! a3 [6 L" f* v( W# Y
重复下水要在10℃以上
& V$ c4 w w; I7 s$ r: ~' ?# b3 u重复下水是指在冬泳中采用分段游、多次下水的方法。这种游法可以利用冷水重复刺激,将冷水浴和空气浴紧密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当水温与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例如每次游50至100米,上岸休息3至5分钟。但当水温在5摄氏度,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时,会出现水中与陆地上过强的冷刺激与散热现象,不利于冬泳者的健康安全。
" ]( P1 N9 E4 P! @; R, Q) H1 i* ^饭前锻炼效果最佳
9 ]2 U3 v5 m& t% `: t$ y/ D( s* f有些冬泳者认为,吃饱了去冬泳比较有劲也会有更多热量,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消化器官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热刺激可以引起消化器官兴奋,冷刺激则起到抑制作用,吃饱后立即冬泳影响消化吸收,容易引起急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而饭前冬泳,脂肪细胞内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通过运动比较容易将其“动员”出来转化为热量消耗掉,效果最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