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津老知青 于 2013-8-22 20:29 编辑
重温68,回顾激情燃烧的岁月,惜别逝去的青春。
岁月匆匆,人生如梦,时光如梭,在广阔天地战斗了约十年,如今昔日那个十七、八岁狂放不羁的少年已步入老年之林,今天有幸目睹这些珍贵的照片,好像打翻了五味瓶,味味皆有,味味苦涩,也有资本的回味,但永远没有奢望要求,因为要扎根一辈子,照片子中的人与物就是我......。 当年我们带着,稚嫩的面孔,稚嫩的肩膀,稚嫩的手脚,稚嫩的思想和对事物稚嫩的面对,开始了我们这一代的人生历程: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燕飞南北知寒暑,少小离家不思归,娘掉泪,爹心碎,那年我不到十八岁,我们战天斗地不怕苦,学会了吃苦和坚强,真正受得了再教育。 由于上海知青云南事件导致大返城后,从农村回来的知青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不管苦与乐,都能坦然面对,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普遍超然于他人,又收益于再教育。 我在知青网发表过几篇帖子,内容都是知青题材的,有几篇得到过精华,抒发一下情怀,进行一些交流,回味和在体验的情结挥之不去。 看照片年轻时的革命激情和老年聚会的盛宴盛装,截然体现了社会改变的版本。我们经历了那么多,老年的辉煌让我们自己寻找吧。 我们这一代经历了许多,三年的自然灾害,那时父亲用自行车带着九岁的我,到南马集菜地捡当地社员采过的洋白菜剩下的老叶,上边虫咬的洞很多,却非常难得(生态菜没农药)装袋连我一块驮回河西小营门的家,解决全家六口的的饭食和浮肿的问题,此情此景一辈子拿捏着你,历历在目,耐人回味。 六六年六月文化大革命爆发,随之而来的是全市动员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想要的地方去,当时我的几个同学第一批报名去了云南红河,就这样我们这一代人用我们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共和国的困难......,英雄无悔。 谢谢胡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谢谢关心知青的朋友,我们不会愧对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