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血吸虫肆虐沿岸五省疫情严重
前不久,《经济半小时》的记者历时半个月,行程数千公里,从长江流域的湖北段开始,对长江中下游五省的血吸虫病疫情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五省长江边的河滩上,记者与五省的血防人员一起,在第一现场,看到了长江流域最新的血吸虫疫情。
钉螺密度:一平方尺50多只
6月14日,在洪湖的外滩,记者和湖北荆州市、洪湖市的血防人员一起,对长江洪湖段钉螺的分布数量进行了实地勘察统计。血防人员选取了芦苇丛里一小块土地进行勘察。在1平方尺的湿地上,血防人员找出了4只钉螺。血防人员告诉记者最好不要下水,因为这里已经发现钉螺。现在也最好不要到长江里面去游泳。
血防人员告诉记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一个阳性钉螺可以释放出成千上万的尾蚴,一个尾蚴可以在10秒钟之内钻进人的皮肤,哪怕只有一个尾蚴钻进体内,感染血吸虫就是必得无疑。随后,血防人员在距离长江800米远的一个小沟里取样,这里钉螺的密度更高,在一平方尺大的地方,钉螺达到了20只。血防人员表示因为这里的面积太大,再一个是芦苇,环境相当复杂,所以一直没法消灭它。长江在洪湖市的河滩上大约有6万亩左右的芦苇,当汛期来临时,眼前的这片芦苇就会被淹没在水中,钉螺就会随着水漂起来,钉螺释放出成千上万的尾蚴,就会浮在水面上,等到河水一退,钉螺便在新的地方生存下来。
血吸虫扩散到长江以后,又往下游,又影响下游的湖区五省。像湖南、江西,包括湖北下游都是疫区。再有就是主要传染源耕牛,一头耕牛相当于50到80个人的传播力,另外就是居民的居住环境比较差,重复感染比较严重。
江西九江瑞昌市的血防人员带着记者穿过了1000多米的杂草,来到了长江边。一个可怕的画面出现了。一条直通长江的小沟渠两旁,一平方尺大的地方竟然发现50多只钉螺。这里与长江只有1米。在距离长江大约30米远的地方,在一片树林里,记者的脚下钉螺随处可见,血防人员对记者说,如果没有穿水鞋,没有带防护手套,只要赤脚在这块湿地上站一站,随时会感染血吸虫病。
传染途径:一接触水就容易感染
武汉市血防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89年,就在武汉市武昌区,曾经爆发过一次急性血吸虫病,当时患病人数高达1000多人,感染的原因就是在长江里游泳。武汉市血防办的胡世全告诉记者,几年来,武汉市已经将126.25万亩的钉螺彻底消灭,28.7万名血吸虫病人得到了治愈。但是另外一组数字的出现,却还是令人担忧。2003年,武汉市查出血吸虫病人4202人,其中晚期病人335人。武汉区域包括长江在内的四大水系的洲滩上,仍有钉螺20.14万亩。
武汉血防人员告诉记者,从武汉来讲,13个市区,除了江汉区和桥口区之外都是流行区,主要是在长江的江边,受上游的影响,江滩或者江洲上面有钉螺。长江外滩的钉螺和长江水面上漂浮的尾蚴不仅使湖北饱受血吸虫的威胁,与湖北一江之隔的湖南也深受其害。
在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与长江紧邻的地方,血防办的工作人员介绍,因为现在已经进入梅雨季节,一部分钉螺被水淹没了,而另一部分钉螺慢慢向河滩上面杂草丛生的地方转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汛期一到,长江水涨上来,这里肯定会淹没,那个水一般不要接触,接触就很容易感染。长江流经湖南省岳阳市的云溪区、君山区和华容县,截止到2003年底,岳阳市君山区血吸虫病人为11428人,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535人。华容县血吸虫病人大约15000人,晚期血吸虫病人521人。云溪区血吸虫病人约为2500人,晚期血吸虫病人近30人。
感染症状:脾脏比正常人大了7倍
瑞昌市血防站站长丁香将记者带进了血防医院。记者见到了范镇乡长春村的卢爱莲,这是她第二次住院治疗了。记者看到,她的肚子已经大到令人生畏的地步,血管如同蚯蚓趴在腹部。
在安徽池州市东至县血防医院,一位只有36岁的因接触疫水而感染血吸虫病的患者,他的血吸虫病已经到了晚期。因充血而肿大的脾脏比正常人大了7倍,只有切除脾脏,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一直都是血吸虫病的疫区,这几年来,当地血防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三省的钉螺面积一直都有上升趋势,加在一起有497万亩,占全国钉螺面积的绝大部分。在这些数字面前,疫情确实不容我们忽视。
采取措施:警示牌告知严禁接触江水
在南京江宁段的长江防洪大堤上,记者发现,每隔100多米就会有一个警示牌,牌子上面写着:“此处江水有血吸虫,严禁下水捕鱼,接触江水。”在江宁区新洲村,在离长江水面不到50米远的江滩上,血防人员发现了钉螺。
江宁区血防科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区共查出钉螺面积1100万平方米,而实际灭螺的面积只有100多万,剩下近1000万平方米的钉螺由于种种原因,灭螺根本无法进行。所以,尽管今年的灭螺工作已暂时告一段落,但为了时刻提醒长江边的村民,这些设在岸边的警示牌和大堤上的警示标语仍然不能抹掉。
南京市血防办副主任庞浩告诉记者,与上游其他四省不同,江苏的血防工作历来坚持“灭螺为主”的策略。据《南京血防志》记载,1980年,全市的钉螺面积还不到175万平方米,然而从1989年起,钉螺面积开始回升,1998年以后出现大幅反弹。到2004年,全市的钉螺面积已经攀升到了4700万平方米,相当于1980年最低面积的近30倍!这个数字让
一直坚持“灭螺为主”方针的南京血防部门品尝到了尴尬的滋味。
2002年,南京市共查出血吸虫病患者281人,而2003年这个数字猛增到了567人。虽然今年的查病人数要到下半年才能统计出来,但庞浩认为,以目前螺情增长的趋势,今年的血吸虫疫情形势仍非常严峻。今年南京共查出的钉螺面积4700万平方米,实际灭螺面积也只有1000万平方米。灭螺难,成为目前血防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最新办法:改水、改厕、用农机代替耕牛
记者在血防部门采访的时候,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全国血防看两湖”,“两湖血防看四湖”。两湖指的就是湖南、湖北,而四湖指的是湖北境内的长湖、三湖、白露湖和洪湖四个湖泊。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这些地方是长江河段血吸虫的主要源头,如果那里治不好,下游血吸虫疫情也将难以根除。
在湖北荆州地区的长江防洪大堤上,有40多座涵闸。这些涵闸在进行灌溉排涝的同时,也将有害的钉螺从垸内排入了长江,或者是从长江带进了农田。为了解除这些涵闸给血防工作带来的威胁,荆州市在长江垸内距离村庄很近的地方建立了近100个像这样的阻螺池。
湖北省荆州市血防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改变水的流速,就增大过水的单面来降低水的流速,使水的速度平缓以后,钉螺就可以自然下降,所以就修建了这样一个阻螺池,也叫沉螺池。阻螺池建成之后,灭螺的效果有了明显的好转。与此同时,为了消灭钉螺的滋生环境,江西省瑞昌市在当地开展了田地沟渠的硬化工程。在夏畈镇禁地村,瑞昌市血防站站长丁香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们利用日本无偿援助的70万元修建了3000米的硬化渠。尽管如此,经过硬化的一段水渠里面还是有钉螺。
以防治人畜血吸虫病情为主要策略的安徽省,从2001年9月起,在农村地区开始了“改水、改厕、以农机替代耕牛、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流行”的“三改一控”试点项目。贵池县三联村就是这个项目的试点村之一。试点三年来,全村的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比项目实施前下降了46.26%,钉螺感染率下降了59.32%。
“三改一控”试点的初步成果,让人们看到了防治血吸虫疫情的新希望。但要向全省进行推广,则需要一笔庞大的补助资金。基层血防人员在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地查螺灭螺、治疗病人。他们戏称自己的工作是一场“和血吸虫的战争”。虽然他们现在面对经费短缺、人手不足等各种困难,但他们说,长江五省血吸虫病人加起来共有61万,哪怕是小米加步枪,血防人员也要打赢这场战争,给老百姓一个干干净净的青山绿水。
供稿/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整理/本报记者
此图为虚配
南京市有关部门竖立在长江沿岸的警示牌,劝告大家不要下水游泳
手掌上这细小的东西,就是令人谈之色变的钉螺
感染了血吸虫的患者,肚子大到令人生畏的地步
因接触江水而感染的患者。只有切除脾脏,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在江西某些地方的岸边,钉螺已经爬到了树上
作者:甄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