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泳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2 1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远古时代,人类为适应生存环境,逐渐学会游泳。中国春秋时代就有泅水活动,利比亚史前岩画也有游泳姿势的描绘。现代游泳始于英国,17世纪60年代流行于约克郡地区。1828年在利物浦乔治码头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室内游泳池。1837年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游泳协会。1908年规定游泳必须在水池内比赛。国际标准游泳池长50米,宽至少21米,深1.80米以上。设8条泳道,每条泳道宽2.50米,分道线由直径5~10厘米的单个浮标连接而成。运动员比赛必须站在出发台上出发(仰泳除外),出发台高出水面50~75厘米,台面积为50×50厘米。1896年游泳被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时,不分泳姿,是真正的"自由式",只有100米、500米、1200米3个项目。1900年第2届奥运会时,将仰泳分出;1904年第3届奥运会时,又分出蛙泳。1912年第5届奥运会时,女子游泳被列为比赛项目。1956年第16届奥运会,又增加了蝶泳,从此定型为4种泳姿。此后的奥运会游泳比赛发展到共有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混合泳和接力(自由泳与混合泳)6大项32个小项,是奥运会仅次于田径运动的金牌大户。
% F. {( ]: P  j" p  ^) F4 S. Z9 t5 g
泳项目介绍之自由泳- -
% z+ j9 M7 P: I( K# l% A$ [

自由泳是游泳项目之一。1896年第1届奥运会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自由泳不受任何姿势限制,爬泳速度最快,爬泳也就成为自由泳的唯一姿势。爬泳动作像爬行,即双臂轮流划水和两腿上下交替打水。这种姿势结构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匀,是目前世界上最快、最省力的一种游泳姿势。

- v- V; i1 ~) o' X/ O8 U9 l! ?, X0 _

自由泳实用性强,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奥运会自由泳项目男子有50米、100米、2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7项;女子有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100米接力6项。自由泳项目在全部游泳项目31项中占13项,而且混合泳和混合泳接力中也包括自由泳,因此自由泳往往被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游泳水平的标志。

6 o+ ~1 E4 t% E4 J; k1 k- w2 `

自由泳的基本技术特点是,人体俯卧水中,头肩稍高于水面,游进时躯干绕身体纵轴适当左右滚动,两臂轮流划水推动身体前进。手入水后划水路线呈S形,呼吸与划水动作协调。当臂用力划水时,利用水流在头两侧形成的波谷吸气。


" ^( G5 W6 k' P& X& B& }, S" E" I

50年代以前,游泳运动员都非常重视两腿打水的作用,一般都是两臂轮流划水1次就打腿6次。后来科研材料证明打腿的能量消耗比划臂大得多,而推动身体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臂部的划水动作。因此以臂为主的现代自由泳技术重视臂的划水动作和两臂的配合,打腿动作在长距离游泳中已减少为2次或4次。但在短距离游泳中多数运动员仍然是打腿6次。

- c4 S, M1 c& \& y# N8 J, W

自由泳的技术环节:


0 u0 ?0 J+ k; U( n

身体姿势

6 R% C+ h) e' G7 U; P8 |% I4 @

游自由泳时,身体要尽量保持俯卧的水平姿势。但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动作效果,头部应自然稍抬,两眼注视前下方,头的三分之一露出水面,水平面接近发际,双腿处于最低点,身体纵轴与水平面约成3-5度的仰角(如下图)。

3 s  a( V  S7 Y" r" N& o1 Y

自由泳游进中,身体可以围绕身体纵轴做有节奏的转动,转动的角度一般为35-45度之间(如下图)。 如果速度加快,角度就会相对减少。

, m2 B& b' l# U( l3 H

这种转动是由于划臂、转头和吸气而形成的自然转动,并不是有意识的做转动。转动所带来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 y' P5 r: U+ O4 J7 g, m

便于手臂的出水和空中移臂,并缩短移臂的转动半径。

$ L4 }( |% y. ]

有助于手臂在水中抱水和划水,使手臂划水的最有力部分更接近于身体中心的垂直投影面。


# Z( U% m4 N( r3 U2 {4 e; |

由于臀部随身体轻度的转动,腿打水时,产生部分侧向打水动作,可以抵销移臂时造成身体侧向偏离的影响,维持身体平衡。


  X+ n$ e8 @2 r: s6 o" r

便于呼吸。


2 n+ o  B% h, G9 \% `4 {% g! r

腿部技术


$ z( Y! t$ }/ _! U* J* Z

在自由泳技术中,大腿动作除了产生推动力外,主要起着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它能使下肢抬高,以及协调配合双臂有力的划水。

  G& B  M1 a8 a0 L  ~; P' x& @" b- v

自由泳腿的打水动作,几乎与水平面成垂直方向进行,从垂直面看,两腿分开的距离约为30-40厘米,膝关节弯曲的角度约为160度角。

9 a, p4 [0 x- n; v, L* @- Q) D

游进中,腿向上打水时,脚应接近水平;向下打水时,不应超过身体在水中的最低部位。正确的打水动作是脚稍向内旋,踝关节自然放松,向上和向下的打水动作应该从髋关节开始,大腿用力,通过整个腿部,最后到脚,形成一个“鞭状”打水动作。向下打水的效果最大,因此应用较大的力和较快的速度进行;而向上则要求放松、自然,尽量少用力,并且速度相对要慢。

( Y# s' M6 ]' \

从腿向上动作开始,当大腿带动小腿,从下直腿向上移至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与水平面平行时,大腿稍向上而终止移动,并开始向下打水。当大腿开始向下打水时,由于惯性的作用,此时小腿和脚仍继续向上移动,而使膝关节弯曲形成一个大约160度角。这使小腿和脚达到了最高点,由于大腿继续向下移动,而带动小腿和脚完成向下打水动作。

" ~. d% y9 c! b. }

当大腿向下打水到最低点并向上抬起时,小腿和脚与大腿仍保持一个角度,并继续向下移动打水,直至完全伸直为止,才随大腿向上移动,开始第二个循环动作。


9 g: C- L- d4 p2 w0 {' F

手部技术


+ g- n1 V* ^8 [) h' r6 V

自由泳的臂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它分为入水、抱水、划推水、出水和空中移臂等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在划水动作中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完整动作。


9 K: D, ^( G! o

入水


+ M3 V2 x+ P" d# y

臂入水时,肘关节略屈,并高于手臂,手指自然伸直并拢,向前斜下方且插入水。注意手掌向外,动作自然放松。

# ?. X6 S' i5 b% ~0 x; U! z

手入水的位置应在肩的延长线上,或在身体的中线和肩的延长线之间。入水的顺序为:手——小臂——大臂。


; J* _# R' x$ a4 W

手切入水后,手和小臂继续向前下方伸展,手由向前——向下——稍有向内的运动变为向前——向下——稍向外的运动。

' _" o8 S8 t4 z# b, W: B; `

抱水


3 |) S$ L4 a! y6 g; H, b% M5 y1 e

臂入水后,应积极插向前下方,此时小臂和大臂应积极外旋,并屈腕、屈肘。在形成抱水的动作中,开始手臂是直的,当手臂划下至与水平面约成15-20度角时,应逐渐屈肘,使肘关节高于手。在划水开始前,也就是手臂约与水面成40度角时,肘关节屈至150度左右。

7 A+ t) {, e" R3 [' w* W' e

抱水动作主要是为了划水做准备,因此她是相对放松和缓慢的。抱水就好像用臂去抱一个大圆球一样。抱水时,手的运动为向后——向下——向外的三个分运动组成。

1 U, A" A2 n& d( n- c; `6 Q7 [, k

划推水

, p! j& N6 H) T  t8 P0 w2 a

手臂在前方与水平面成40度角起之后方与水平面约成15-20度角止的运动过程都是滑水动作。它分为两个阶段:从抱水结束到划至与水面垂直之前称为“拉水”,过垂直面后称为“推水。


9 R$ ?9 v3 S9 Q" ~# _

拉水时,应保持高肘姿势,手向内——向上——向后运动。当拉水结束时,手在体下接近中线,这时,肘关节弯曲的角度约为90-120度角,小臂由外旋转为内旋,掌心由向内后方方向变为向外后方。

8 E- q8 x) ]. {4 J+ I

向后推水是通过屈臂到伸臂来完成的。在腿水过程中,手是向外——向上——向后的运动。肘关节要向上、向体侧靠近,并且手掌始终要与水平面保持垂直。 整个划推水过程,手掌的运动路线并不是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和同一平面上,实际上是一个较复杂的三度曲线。从身体的额状面来看是一个“S”型,从身体的矢状面来看是一个“W”型。

. T8 u& ]7 Y$ o! I4 I" F

在整个划水过程中,肩部应配合手臂进行向前——向下——向后的合理转动,这样有利于加长划水路线和加大划水力量。


; u. O, G- ]+ ~

出水

7 o1 v& _# H/ E. |2 F! ^

在划水结束后,臂由于惯性的作用而很快的靠近水面,这时,由大臂带动肘关节做向外上方的“提拉”动作,将小臂和手提出水面。小臂出水动作要比大臂稍慢一些,掌心向后上方。


, d0 }0 a+ X( a

手臂出水动作应迅速而不停顿,但同时应该柔和,小臂和手掌搀捯浵湥?o蜀? 应尽量放松。

. r% w  y. {& v( m6 l# H2 M

空中移臂


) A9 I- }" ]( h* Z+ S! R3 z( L

臂在空中前移的动作是手臂出水的继续,不能停顿,一臂的动作应该放松自如,尽量不要破坏身体的流线型,要和另一臂的划水动作协调一致,并且要注意节奏。在整个移臂过程中,肘部应始终保持比手部高的位置。


% Q* N4 ]. P% v% t% M9 K

配合技术

: m' Q5 u- s& B3 K

自由泳的配合技术分:两臂的配合技术、两臂和呼吸的配合技术以及完整的配合技术。


$ h' E0 {: k- g; i' e

两臂配合技术


; P% F6 g' S0 |

自由泳两臂的正确配合是保障前进速度均匀性的重要条件,并且还有利于发挥肩带力量积极参与划水。根据划水时两臂所处的位置,可以把手臂的配合技术分为三种:即前交叉、中交叉、中前交叉和后交叉。一般优秀运动员都采用中前交叉的技术。


% A$ q6 `9 G6 y' R9 k

两臂和呼吸的配合技术


: a/ Z5 G6 S, @+ W

自由泳技术中的呼吸技术较为复杂,但是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划水力量和速度、耐力的发挥。

! J& d) U$ R2 r0 q; X

自由泳的呼吸和手臂的配合为:一次呼吸N次划水(N>2)。吸气时,头随着肩、身体的纵向转动转向一侧,使头在低于水面的波谷中吸气。此时,同侧臂正处在出水转入移臂的阶段。

8 i$ B& f, C5 Q; w

移臂时,头转向正常位置。

3 Q, V9 q* ^# X- ]4 `. E/ M7 x

同侧臂入水时,开始慢慢呼气,并逐渐用力加快呼气的速度。


. Z4 }- N3 L3 [

完整的配合技术

" K  [* K% o* o/ y* }3 S! ^! a" `6 C/ e

即呼吸、手臂和腿的配合。因为手臂是产生推进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在配合中,呼吸和腿的动作都应该服从于手臂动作的需要。


. I+ Q5 ?" Y" O, g  S% J

呼吸、手臂和腿的配合比例主要由三种:1:2:2(即一次呼吸,两次手臂动作,两次打腿的动作);1:2:4;1:2:6。

( m/ R# e4 i. R3 F9 o5 A

也有极少数优秀运动员采用1:2:8的技术。


" ]* _7 B$ ?+ v& K$ {6 @" f

仰泳介绍

! u8 M( |3 b" N, H# [+ f- m2 g1 i* I

游泳项目之一。1900年第2届奥运会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仰泳包括反蛙泳和爬式仰泳。反蛙泳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仰泳,动作近似蛙泳,而身体姿势相反。即人体仰卧水面,两臂从头后经体侧向后划水。最初几届奥运会上的仰泳比赛都是采用反蛙泳姿势。1912年第5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H.赫伯纳采用两臂轮流划水、两腿上下打水的仰泳技术,以1′21″2的成绩获100米仰泳冠军,显示了爬式仰泳技术的优越性,而反蛙泳逐渐失去在竞赛中的意义。 爬式仰泳的配合动作与自由泳相同。基本技术包括身体姿势、腿和臂的动作,以及呼吸与动作配合等方面。


* O+ |3 h9 w4 s" S& f- N$ r. J0 c5 A

①身体姿势:仰泳时身体几乎水平仰卧在水中,胸部自然伸展与腹部成一直线,头部没于水中,脸部露出水面。在游进时,头部始终保持正直姿势,躯干围绕纵轴因两臂的轮流划水动作而自然转动。

& \, @1 L& f, C5 m5 F( b7 R

②腿的技术:仰泳时腿的动作作用有三:一是推动身体前进,二是维持身体平衡,三是保持身体有较高水平姿势。腿打水的幅度比自由泳稍大。打水时,以髋关节为支点,大腿发力,带动小腿及脚用力上踢。向上踢水时膝关节微屈,约成140°角左右,踝关节伸展,脚向内转,动作要有力。向下打水时,膝关节自然伸直,两脚跟的上下最大距离约40~50厘米。踢水时脚尖稍向内旋,以加大踢水面积。


- B% H- o) P9 ?4 e

③臂的技术:臂的技术分入水、抱水、划水、出水和空中移臂几个部分,几个动作连贯地进行。入水时臂自然伸直,手小指朝下在肩延长线的前方,臂切身入水。抱水,当手切入水中后,向外侧下滑,然后手掌向上向后方勾手,同时肩内旋,肘关节向前下方引,手继续上提,拉开肩带肌群,使手和小臂对好划水方向。划水是动作的主要部分。从臂抱水与身体纵轴成40~50°角开始屈臂划水,手后划的速度要快于肘。划水至肩侧时,手距水面约15厘米。这时手、前臂、上臂同时向后方做推水动作。肘关节将靠近体侧时,手向后下方压水,肩关节向上转动,内旋,手掌内转下压至大腿旁时结束划水。划水结束后,借助手掌下压的反作用力,以提肩带动上臂和前臂出水,手放松,臂出水后沿肩线上方前移,臂伸直。两臂的配合是一臂入水时,另一臂出水。


% ?) Z7 E2 X7 G( [# P

④呼吸与动作配合:由于脸露出水面,呼吸比较自然,一般是右臂出水时吸气,移臂至将垂直水面时吸气结束,然后憋气,手入水后均匀吐气,手将出水时吐气结束。臂腿配合动作一般是两臂各划水1次,腿打水6次。

8 _; U8 w9 U  G8 F1 P

仰泳技术要点:


9 V. G; _0 `% [; f2 P5 f  ?

1."积极的"流线型

所谓"积极的"流线型,是指在任何时候都要使自己的身体姿势保持流线型,而不仅仅在移动速度最快的出发和转身后。不论你的身高如何,都要使自己游起来显得很高。将身体尽量伸展,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只移动数寸的圆滑的、滑动的贝壳,而不是在水中前进的小舟或驳船。


5 w- @0 q6 p' r' E* D

2.平稳的身体姿势

尽量使身体与水平面平行。通过微向前耸肩使脊背保持挺直。髋部下沉会带来较大的阻力,而且使腿的负荷加大,在比赛前半段就会耗费较多能量。克雷泽伯格的髋部很高,因为在他快速游进时身体漂在水面较高的位置,身体保持平衡。反过来,游得越快,身体位置也会越高。


! P, f" z; o( B5 C. }

3.身体的转动

像滚动的原木那样使身体向两侧转动。要注意把肩和髋关节看作一个整体来转动。像在滑冰或轮滑时那样将身体的重量从一侧向另一侧转换。转动速度要快,使自己在多数时间都处于侧位,而不是平平的仰卧位。这样既可以减小阻力,又能够充分发挥躯干大肌肉群的力量。

8 K2 O# E% T* C, J- H

4.移臂和入水

通过向猛然向侧方转动使手快速离开水面。事实上,肩应该比手早离开水面。如果手先出水,肩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移臂应放松,且垂直于身体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如果移臂过宽,往往导致过早转体,使手在头前入水。其结果是使节奏减慢,并影响身体的转动。正确的入水点应在肩延线上。


# D# M7 \) o* J8 o5 A: [! r1 {5 U

5.打腿

踝关节的灵活性对仰泳腿十分重要。两腿要窄,足尖伸展,脚位于身体截面内。水花不宜过大,但要通过打腿始终使脚周围的水像圆屋顶那样。利用打腿引起身体的转动。记住侧卧时的速度比仰卧要快。


& h  s2 |/ f7 D/ \6 |
) L. F5 m; X( n- Y1 y

蛙泳介绍


: ~6 ^- _9 E- b6 x7 n2 X5 y( i

蛙泳是一种古老的泳式。据资料记载,早在2000~4000年前的中国、罗马、古埃及就有类似这种泳式的游泳。1875年8月24日著名游泳运动员M.韦布采用蛙泳姿势横渡英吉利海峡,历时21小时45分。19世纪初蛙泳是第一种在游泳比赛中被采用的姿式。但由于蛙泳速度慢,在比赛中相继又出现了侧泳、爬泳、采用蛙泳的人越来越少。直到1904年第3届奥运会时才把蛙泳与其他姿式分开。1924~1936年期间,蛙泳最大的革新是划水动作结束后两臂不再从水中前移,改为由空中移臂但仍采用蛙泳蹬夹腿的动作,出现了蛙泳的变形——蝶泳。

8 R6 _2 b& q! b; z# R: W! I

1936年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对蛙泳规则作了补充,允许在蛙泳比赛中采用蝶泳技术,于是蝶泳取代了蛙泳。在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上,200米蛙泳决赛只有一人采用蛙泳。而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的蛙泳比赛中,全部运动员都采用蝶泳技术。于是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决定将蝶泳从蛙泳项目中分出来。从1956年第16届奥运会起将蝶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规则还允许蛙泳可以在水中潜游,由于在水下游进不受波浪阻力影响,水平姿式好,阻力小,速度比水面蛙泳快。于是在1956年第16届奥运会上,几乎所有蛙泳运动员都以长划臂的潜水蛙泳参加比赛。日本运动员古川胜以2′34″7的成绩创造200米蛙泳世界纪录。第16届奥运会后,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重新修改了蛙泳规则,取消潜水蛙泳,只允许在出发和转身后做一次长划水的潜泳动作,然后每个动作头部都要露出水面。于是水面蛙泳技术又得以恢复发展,并重新规定了蛙泳世界纪录的标准。如男子100米蛙泳为1′13″0。1957年中国运动员戚烈云以1′11″7的成绩首先打破了该纪录。从此以后又出现了宽划臂和窄划臂的蛙泳技术。


! X; E, \3 e* I' P

1.泳员在滑翔姿势,身体接近水平。头部约80%沉于水中,脸微微向前,双臂伸展,掌心向著斜外侧。

2 `7 R5 N0 J) Y6 d

2.捉水动作在水下约7~9寸处开始,双手作侧面的划动,在这时开始呼气动作。


0 G. f8 k, r" U1 G

3.双臂沒有明显的屈曲,继续的划向外侧,呼气继续增加。

6 w0 T- H' G3 I

4.当泳员头部开始微微向上,肘关节开始屈曲,上臂开始旋转。

" i( c6 e7 k4 \

5.当双臂到达最大的宽度,肘屈约110度,这时高肘姿势是明显的。


$ o8 C1 w9 @: |2 \) v

6.头部继续上抬,当嘴部露出水面,最后呼气完成.双手开始向內,以完成最后的推进动作。


2 {' V; s' q" k- X; W9 A

7.当双臂准备向后,吸气开始,肘部不要拉到肋骨下,膝关节开始屈曲,回腿动作开始。


5 e6 ^5 V. b4 @% ], Q' d

8.嘴部闭上,吸气完成,双足被帶向臀部,肘关节继续伸展,双臂继续向前移动。

3 |) F7 x$ S- H: X/ F+ R

9.回腿动作继续进行。

& S9 M& ^' ?; T% J7 z0 H) G# a) d

10.颈部屈曲,头部继续向下倾斜。双足背屈,双腿开始向后,推水动作,双臂回手动作。

  a2 [4 {" v$ h

11.双足推向后并开始并拢。泳员这时闭气,直至另一划臂动作开始。

/ w* [% o( C: O& s" _, B+ @! c

12.双臂完全伸展,双手稍低于肩膊水平,双腿蹬水接近完成。当泳员完成蹬水,并集中使身体成为一直线。他將保持这滑翔姿势短暫的时间,然后当他感觉速度減慢,另一划臂循环开始。


9 x6 K5 S# }! L1 j" O- q. g+ `
) k1 W! s- y9 w# v7 Z8 s

蝶泳介绍


5 u7 n7 m6 Z- h, ?* O. B4 D* A: j& g+ y& w* R

蝶泳技术是在蛙泳技术动作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当蛙泳技术发展到第二阶段时,也就是1937-1952年这一时期,在游泳比赛中,有些运动员采用两臂划水到大腿后提出水面,再从空中迁移的技术,从外形看,好像蝴蝶展翅飞舞,所以人们称它为“蝶泳”。


1 |& q$ O" _1 C

1953年,国际泳联规定,蛙泳和蝶泳分开进行比赛,使蝶泳成为了一独立的比赛项目,从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蝶泳技术是仅仅比爬泳技术慢的泳姿。由于它的腿部动作酷似海豚,所以又称为“海豚泳”。


1 T, O% l; ]: m, i9 d

蝶泳的身体姿势与其它泳姿不同,它没有固定的身体位置。在游进中躯干各部分和头不断改变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头和躯干有时露出水面、有时潜入水中,形成波浪形式上下起伏的变化位置。


$ v0 S0 c$ C) p. p' F

蝶泳在游进中,是以横轴(腰际)为中心,躯干和腿做有节奏的摆动,发力点在腰腹部。然后以大腿带动小腿,两腿一起做上下的鞭状打水动作。而这些动作与头和臂部的动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蝶泳所特有的波浪动作,因此前进时身体的阻力较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8-3 00:37 , Processed in 0.12962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