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会有两个答案 ( ^1 w6 G3 `" ?: \
" j: V: ?5 u3 I7 \) M, t
朋友对我讲过,他的一位老师很有意思,常常能就一个话题说出两个不同的答案。 ; o2 ]! u; `% J6 L9 D/ u+ O
9 a! q( U. `% N7 R 比如,他对学习棒的学生说:“这一学期你考了第一,没什么了不起,下个学期你不一定还是第一;即使你下学期仍然考了第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高考你不一定是第一;即使高考你得了第一,那还是没什么了不起,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后你不一定就是第一。”而他对学习差的同学说的是另一番话:“这一学期你没考好,没有什么,还有下学期呢;即使你下一学期还没考好,也没关系,还有高考呢;即使高考落榜,也没什么,还有社会这所大学呢,成才不仅仅是高考一条道路。”
7 a3 p9 y9 U8 z' _: o; F$ w" ?% u& P
我曾经很担心地问朋友,如此一来,是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就会泄气,学习差的就会放纵了?朋友说:“根本没有,许多学习好的学生会更上一层楼,而学习差的也会迎头赶上。”
; p& p( W) x' G# ~0 T7 c) z% d$ l. E3 `- k1 |- O/ H) x
朋友说,老师还给他们讲过一个寓言故事:秋天到了,蚂蚁忙着一天到晚运送粮食,储备起来准备过冬,而蟋蟀却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当冬天来临,蚂蚁可以美美地藏在洞穴里,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而蟋蟀却会渐渐地冻死在野外,它们的寿命往往只有3个多月。
, L1 @+ @/ U$ ^1 z7 k2 p
1 z1 _, | m& D% | U& j, n" B# G8 ` 朋友的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应该学习蚂蚁呢,还是蟋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蚂蚁。”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对,我们要学习蚂蚁,辛勤劳作,用自己的手创造自己的幸福。千万不要学蟋蟀,只知道欢乐一时。”但是不久,一位同学病了,并且是绝症,在这位同学去世前的一段时间,老师赶到医院去看望她。这一次,老师又讲起了这则寓言。寓言快讲完的时候,这位同学说:“老师,我也想做一只蚂蚁。”谁知道老师说:“不,孩子,你应该做一只蟋蟀,尽管它的生命短暂,但是它把美丽的歌声留在了世间。蚂蚁一天到晚虽然忙碌,但它只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皮。”据医生介绍,这位同学一直微笑着走到生命的终点,并又她的生命比预期的延长了一个多月。 ' R1 R+ q' P. m6 c- S( i3 `
7 K; o$ ?; c; c8 ?/ J8 x% j
听到这里,我已经由开始的好奇变为感动,我为朋友能拥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欣慰。在一个老师的口里,时常说出两个不同的答案,这绝对不是一种不负责任,恰恰相反,这正是一种负责的教育方式。因为学生的千差万别,才促使老师因材施教,这样的教育绝对是成功的,这样的老师绝对是合格的,这样的教育环境绝对是和谐的。 6 z" l$ E! t+ N6 Q( F$ t
+ d6 w% }5 ?' E: f
谁说老师仅仅是在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他们是在修剪孩子们的心灵。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掌握一门技术、一种技巧并不难,难的是能在心田里栽种下美好的种子。因此,面对为心灵播种的老师,我常常感动,感动于他们的认真,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热情。他们让我懂得,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称呼,更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而在心灵里播种,更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收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