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违背大自然规律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0 1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违背大自然规律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王小宁



  三峡工程是中国最大的工程,静态投资九百多亿人民币,动态投资要超过两

千五百亿人民币。这一工程一旦失败,不仅仅是损失两千五百亿元,而是政府威

信将完全丧失,其后果不堪设想。



  一、三峡工程将造成每年汛期重庆等地区被淹的极为严重的恶果



  三峡工程的最大问题不是极为巨大的投资,也不是库区泥沙的沉积,而是每

年汛期,川江两岸的城镇,包括西南最大的城市──重庆及沿江大大小小的城市

和乡镇将频繁地被淹没。每年川江汛期长达七、八个月,要发多次大水,一次大

水几天,十几天才会退去,损失每年何止百亿。它会造成上下游之间人民的严重

对立,将引发全国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大自然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长江是世界上第四大江,三峡以上流域面积达

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为中国国土面积的九分之一。这一地区又是降水量丰富的地

区,每年夏秋季节都会发多次洪水。川江多年平均30天洪水量达898 亿立方米,

五到十年一遇的洪水10至15天来洪量达七、八百亿立方米,百年一遇的洪水10至

15天来洪量达八、九百亿立方米。1954年洪水来洪量七月份为1171亿立方米,八

月份为1386亿立方米,1870年洪水来洪量1767至1852亿立方米。在一百多万平方

公里的集水面积上只有一条川江是唯一的出水口。



  一千多公里川江河道狭窄,对洪水下泄极为不利。对洪水下泄更为不利是从

三峡到重庆的六百多公里川江上还有多处峡口。这些峡口宽度只有200 至400 米,

仅为正常江面宽度的几分之一,两岸高度在水面300 至400 米以上,坡度为70度

以上,有些地方干脆就是直上直下的。峡口就象瓶颈一样,更加严重地阻碍洪水

下泄。这些是四川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大水遇峡口水流下泄受阻,就

会出现壅水现象,水位急剧上涨。水位一直要涨到峡口上下有一个很大的水位差,

从而使水流流速明显加快,过水截面积明显加大,来水量与下泄水量相等后才会

停止上涨。每一个峡口都会使其上游水位明显壅高。从三峡到重庆一共有六百多

公里长,共有包括三峡的三个峡口在内的著名峡口13个。汛期大水,13处峡口造

成的壅水现象,使川江就象出现了13级台阶一样。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壅水

是以下游的水位为基点抬高的。未修三峡工程,一遇大水,三峡水位高程六、七

十米,通过六百公里的狭长河道和13个峡口的层层壅高,到重庆水位高程达到了

一百八十多米,(历史上重庆水位高程最高达到196 米。1981年洪水量并不很大,

只有985 亿立方米,但因流量大,重庆水位升到191 米。)两地水位差高达120

米左右。修了三峡大坝,使三峡处水位抬高一百多米,水位高程达到145 至175

米,大水一来,再在水位高程145 米以上的基点上层层壅高,早就把重庆等地淹

没了。巨大的洪水不能迅速下泄,将会造成川江上游地区包括四川盆地的巨大的

洪涝灾害。



  搞三峡工程的人说:三峡大坝抬高水位后,川江仍为天然水流,其流速、流

量、流态不受任何影响。并断言:当坝前水位为汛期限制水位145 米,汛期上游

洪水流量达二十年一遇时,重庆附近水位高程186 米。此说是根本不可能的。有

水位差,水才会流动,有很大的水位差,洪水才会通过六百多公里的狭窄河道,

13处峡口迅速下泄。如果三峡大坝到重庆只有31米的水位差,(而未建大坝,在

自然状态下水位差是120 米左右)洪水是不能迅速下泄的。重庆附近水位高程186

米,只能是非汛期的“静水”状态下的水位。再说一遍,汛期三峡水位145 米,

重庆水位高程仍只有186 米,是痴人说梦。三峡建成后186 米只可能是非汛期的

重庆水位。由于川江是一条流量很大的大江,即使非汛期,川江的水平面也是倾

斜的,六百多公里外的重庆与三峡之间仍会有一定的水位差,比如30米左右。只

有不流动的水(比如湖水)才会水平如镜,上下游之间没有明显水位差。



  搞三峡的人会辩解说,三峡水位提高后,川江的过水能力大大提高,上下游

不需要很大的水位差(壅水效应),洪水也会迅速下泄。此说没有任何科学道理。

川江是一条很长而且狭窄的大江,有100 多米的自然落差,川江上三峡到重庆之

间有13个峡口,每个峡口的高度都在300 至400 米,坡度非常陡,三峡水位提高

120 米,对上述川江河道的自然形态几乎没有改变,当然也就不能消除狭窄河道

和峡口的壅水效应。三峡水位以下的水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不流动的水。加大洪水

下泄量主要靠三峡水位(145 到175 米高程)以上水流速度的加快和三峡水位以

上过水截面积的增大,而这些只有靠很大的水位差(壅水效应)才能形成。很大

的水位差(壅水效应)既是洪水受阻不能迅速下泄的结果,又是使洪水得以迅速

下泄的先决条件。形成很大的水位差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只取决于两个

因素:洪水的巨大的来洪量、流量和川江几百公里狭长的河道和众多的峡口。而

这些是人所不能改变的。搞三峡的人还会说,在大洪水到来时只要把三峡大坝的

闸门全部打开,使泄洪量达到最大流量,就可以不使上游水位大幅度提高。这又

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上游洪水的迅速下泄与下游三峡大坝的泄洪量大小无关。关

键在于三峡大坝水位。如果三峡大坝泄洪10万立方米/ 秒,而上游来水水量也是

10万立方米/ 秒,三峡水位没有明显降低,洪水也不会迅速下泄,上游地区因壅

水效应照样会被淹没。只有在每年汛期到来之前,三峡大坝把所有蓄水都放掉,

使三峡大坝后面的水位至少降低到八十米高程以下,这样才可能在汛期,上下游

因壅水效应而形成很大的水位差后,洪水迅速下泄,不淹没重庆等地。当然这样

运行,花两千多亿元,十几年时间建造三峡工程不就太荒唐了吗?



  建三峡前重庆水位高程是在三峡水位高程六、七十米基点上层层壅高,建三

峡工程后,则只能在三峡水位高程145 至175 米的基点上层层壅高的。照此计算,

一遇大水,重庆水位高程将达到265 至295 米。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每年汛期

洪水一来,三峡保持145 米的低水位,重庆水位高程都会超过230 米,遇五年一

遇大水,水位高程就会超过240 米,遇百年一遇大水,水位高程就会超过250 米。

这些都是非常可怕的数字,200 米已进入重庆市区,市内最高处也只有250 米,

因此三峡工程对重庆和川江沿岸众多的城镇和农村意味着灭顶之灾,每年汛期都

会长时间多次被淹没。重庆和沿川江城镇有人口两、三千万,年产值上千亿元,

淹没这些地方造成的损失就太大了。不仅川江两岸,而且由于川江高水位的顶托

作用,整个四川盆地的洪水排泄都会受到影响。洪涝灾害对这一地区造成的巨大

损失,是四川、重庆地区亿万人民不会答应的,全国人民也是不会答应的。自然

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否则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三峡虽有极其巨大的水能资源,

却是不可利用的。就象河豚鱼虽异常鲜美,但有剧毒而绝对不可食用一样。三峡

工程是个极其荒唐的,危害性极大的工程,绝对不能搞,一定要下马。谁坚持搞

谁就是千古罪人。



  二、三峡工程根本不存在防洪效益



  主张上三峡的人说:三峡工程使长江中游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

一遇,遇到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减少损失769 亿元。我认为防涝效益被大大夸

大了。如果孤立地看,投入巨资建设的三峡工程对武汉和江汉平原的防洪是有好

处的,但其效益是有限的。因为三峡水库是一个细肠子水库,相对而言容量是很

小的。三峡的防洪库容只有200 亿立方米,而川江一次洪水下泄量都在几百亿至

一千几百亿立方米,汛期会有很多次洪水发生。要想使用这200亿立方米的防洪

库容保住下游,重庆等上游地区就将被淹,因此在实际运行中,这200 亿立方米是根本不敢使用的,所以说三峡工程根本不存在防洪效益。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05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和江汉平原的洪涝灾害到底有多大,对此应实事求是。只有川江遇大洪

水,又恰好与湘江、汉江的大洪水交会,才能造成极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三江的

大洪水交会,这可能是几百年才遇到一次。建国五十年,也只有1954年的大洪水

对武汉和江汉平原造成较严重的危害。而当时这一地区的防洪设施极为简陋。有

人计算过,武汉和江汉平原平均每年的洪涝灾害损失大约10亿元左右。而三峡工

程的造价为3000亿元。为每年减少10亿元,而投资3000亿元经济上显然是不合算

的。最近的消息说,中央决定投数千亿元巨资在长江上修建6100公里长的防洪大

堤,如果三峡工程真有上述那么大的防洪效益,还用修这些大堤吗?



  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照样可以解决。在中上游大规模退耕还

林;在中上游和主要支流上建十几座大、中型水库,防洪库容大于三峡工程防洪

库容几倍,造价仅为三峡工程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建防洪大堤;对沿江湖泊

进行大规模清淤,对部分耕地退耕还湖,对分洪区、蓄洪区仍应加以保留和改善,

提高调蓄洪水的能力;这样百年一遇的洪水大约是可以抵御的。人类抵御自然灾

害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使美、日那样的发达国家,防洪水利设施相当完备了,但

仍有洪涝灾害的巨大损失。武汉和江汉平原如遇到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是不可

能不造成严重损失的。



  三、三峡工程的投资过于巨大,并且根本就没有经济效益



  三峡工程向全国人大报的投资额是570 亿。三峡工程被人大批准后,三峡总

公司马上把投资额提高到910 亿元。这是对全国人民卑鄙的欺骗。历史上就是这

个公司的前身,在建设葛洲坝工程时也使用过同样的手段。葛洲坝工程上马时报

的投资是13亿元,结果最后用了49亿元,报的工期是3 年,结果用了19年,整个

工程动态投资超过100 个亿。这个被吹上天的工程,每年的收益明显小于应付银

行的利息,因此是个永远也收不回投资的工程。



  三峡工程既没有防洪效益,也没有航运效益,只剩下发电效益了。如果要发

电,建造大火电厂,同样的投资和工期,可以建成10000 万千瓦,是三峡工程的

五倍多。如建造大水电站(在黄河上游、长江上游和支流)可以建造5000万千瓦,

是三峡工程的两倍多。我们何苦非要搞三峡呢?



  主张上三峡的人说:三峡工程装机1820万千瓦,平均每年发电847 亿度,年

售电收入157 至181 亿元。第一机组发电工期11年,总工期17年。2003年首批机

组发电,以后每年4 台机组投入发电,2005年是资金平衡年,此时已不再需要国

家投资,其售电收入已能解决工程投资。在此以前国家已投入动态资金1468亿元,

至2006年,售电收入除用于三峡建设外开始还贷,至2012年(工程开工后20年)

还清全部贷款本息。主张上三峡的人为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好的图画呀!

其实他们心里明白,这些根本不能实现。三峡工程负责人公开说过:三峡工程投

资即使增加到1600亿元也根本打不住,到底要多少投资谁也说不清。确实如此。

别的不说,光移民费用400 亿根本不够用。三峡要移民一百三十万人,要淹没耕

地25万亩,林地、园地16万亩,河滩地6 万亩,房屋3460万平方米,工矿企业1599

个,公路824 公里,输电线路2012公里。这些资产何止400 亿元,光房屋一项,

3460万平方米重建,以1000元/ 平方米计(当地是山区,房屋土地开发建设费1000

元/ 平方米,只低不高)就要346 亿元。光有房屋还不行,还要有公共工程投资,

还要安排几十万人就业,等等。在长达十几年的移民过程中,物价要上涨,居民

生活水平要提高,外部经济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移民所需费用会不断增加。因此

光移民费用1000亿元也未必够用。这样计算,三峡工程投资至少应为1500亿元,

在建成时动态投资应在3000亿至3500亿元。三峡工程每年需向银行支付的贷款利

息应超过200 亿元,而最高售电收入只有181 亿元,利息都不够,何谈还本付息。

在这里还应注意,三峡总公司在偷换概念。售电收入绝不是利润,发电是要有成

本的。售电收入= 发电成本+ 利润+ 税收,其中只有利润可以用于还本付息。利

润明显小于售电收入。综上所述,三峡工程还有效益吗?



  四、三峡工程严重破坏长江航运



  周总理曾指出:长江航运第一,如果修大坝影响了航运,这个坝就不能修。

三峡最热心的鼓吹者林一山1986年说:三峡工程可以使长江航运量达到40条单轨

铁路的运量(大约12亿吨/ 年)。吹牛皮吹破了天。而现设计的航运下水通过能

力仅5000万吨/ 年。相差了十几倍,这还有点科学性可言吗?5000吨/ 年对于长

江来讲是太少了。三峡以上云贵川渝有三亿人口。这一地区多山,陆路艰难,对

外最经济的运输通道就是长江水系水运。5000万吨/ 年绝对不够,最少也应有2

亿吨/ 年。这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到三峡考察的美国专家指出,三峡工程有

六道船闸,船舶通过三峡时要经过船闸升高160 米,相当船舶航行了1000公里,

这个代价太高了。三峡航运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下水5000万吨太小。美国俄亥俄河

原预计年通过能力为1300万吨,而后来达到了18400 万吨,错估了12倍。三峡工

程一旦建成,这个5000万吨就不可改变。三峡工程成了长江航运中的瓶颈,长江

航运的发展被严重阻碍。



  影响长江航运最严重的还不是大坝船闸,而是长达六百多公里的川江河道泥

沙淤积。黄河三门峡水电站1960年9 月建成蓄水,到1962年3 月其上游渭河潼关

河床就抬高了45米,在渭河河口形成拉门沙,使渭河窒息不畅,回水末端向上游

迅速延伸。1973年河道淤积延至临潼以上,距西安只有14公里,威胁到西安的安

全。1966至1972年,三门峡水库通过两期艰苦的改造,实行蓄清排浑的水库运行

方式,虽然遏止了泥沙继续淤积,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20 万千瓦发电能力

减少到25万千瓦,有效库容从近60亿立方米减少到31亿立方米。值得注意的是,

蓄清排浑只对大坝附近几十公里起作用,对更远的上游没有多少作用。特别是遇

到河道上的峡口,就完全没有作用了。渭河上有潼关峡口,三门峡水库进行蓄清

排浑,渭河照样泥沙淤积。渭河成了悬河,高出地面5 米,严重危害着关中平原

的安全。



  长江虽然与黄河不同,流量大,相对泥沙较少。但它绝对泥沙量却非常大,

这一点与黄河是完全相同的。长江三峡以上每年泥沙量的六、七亿吨之多。三峡

工程蓄水后,水流变缓,大量泥沙沉积在水库库底和川江河道上。川江河道狭窄,

峡口众多,对水流速度的阻力会非常大。在三峡大坝进行蓄清排浑运行,只能解

决近坝的库区内的泥沙淤积,对长达六百多公里的川江河道淤积是没有什么作用

的。特别是库尾重庆附近的河道,泥沙将很快淤出江面,使附近的长江航运完全

阻断。长江泥沙量非常巨大,设想以机械清淤,纯属空谈。



  主张上三峡工程的人说:我们的科研部门做过很多次模拟计算,搞过几公里

长的模型试验,都证明三峡工程不会出现泥沙淤积。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结

论在前,不断地修改参数,以期达到目的,根本无科学性可言。你们说过多少假

话,如果还有一点科学性的话,也不会使这样荒唐的工程上马。将来大量泥沙淤

积的事实将为这些水利专家的诚实做一个鉴定。不要忘记,1958年大跃进时也有

不少冶金专家为土法炼钢大唱赞歌,有不少农业专家为粮食亩产几万斤寻找科学

根据。



  五、三峡工程应立即停建、改建



  三峡工程应立即停建、改建。改建的结果,它的发电能力不会很大,也没有

防洪能力,主要作用是改善航运,使长江航运下水通过能力达到2 亿吨/ 年以上。

具体做法是改成在川江上建多道低坝。低坝非汛期蓄水,可以增加川江水深,有

利航运。汛期闸门完全打开,不会阻碍洪水下泄。每道低坝控制河道长度短,通

过放水拉沙可以使坝尾泥沙不淤积。改建工程淹没损失小,移民少,对生态平衡

影响不大。它的投资大约2 、3 百亿元,可以使川江增加相当于两三条双轨铁路

动力的能力,经济上是合算的。



  结束语:



  三峡工程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危险的工程,中国政府曾希望中外有人投资,

但一个也没有,至今仍是一个投资者——中国政府。所有风险都只能由中国政府

承担,每年近百亿元的投资对国家财政是沉重的负担。



  主张上三峡的人大肆宣传毛主席、周总理如何支持三峡工程。而了解情况

的原电力工业领导人李锐却否认这些传说。事实是毛主席曾是三峡工程的热心支持者,但六十年代已对此没有了兴趣。周总理对三峡工程一直是怀疑的,但碍着毛主席的面子不好公然反对,但拖着就是不上马。1958年三峡上马的呼声非常高,毛主席和中央多数领导人都支持上三峡。周总理却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坚持先建丹江口水电站。文革中,武汉军区、湖北省和水电部又非要上三峡工程,周总理对此持明显的反对态度。作为折中,同意上了葛洲坝工程。后来周总理对自己的决定后悔不已,几次讲受了欺骗。



  三峡工程的上马完全是中国没有决策民主的结果。



  主张上三峡工程的人会指责我的文章是一派胡言,没有任何科学道理。难道

反对三峡工程的人中还缺乏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吗?事实胜于雄辩。俗话说,水火

不留情。2003年三峡大坝将建成蓄水,到时全国人民就会看到大洪水一来,重庆

等地被淹没的事实。在事实面前是没有人可以说不的。李锐早在三峡的决议在人

大通过时就讲过,要早为三峡工程准备后事。现在对三峡工程进行停建、改建还

可挽回部分损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想以三峡工程为自己树碑立传的人,最终结果只能是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千古罪人。



作者:王小宁 EMAIL:ggf-ihps@263.net



发布日期:二○○○年十月十一日



来源:《中国报道周刊》 [ http://www.mlcool.co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7-20 15:42 | 只看该作者
三峡是逆天而行!“高峡出平湖”只能说是诗人的豪情,如果用于现实,那实在是蠢到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7-20 21:16 | 只看该作者
科学为人民造福,为子孙后代造福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7-21 09:37 | 只看该作者
让历史做见证,让事实做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7-21 16:26 | 只看该作者
自然界的规律要遵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4 14:48 , Processed in 0.04861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