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蛙泳的技术流派:
& B/ F+ N' R0 }6 }+ `2 U # y5 m F7 j) Y G6 D k
1,传统型蛙泳。
f; x; `+ z m3 R" N 现代蛙泳技术流派之一。又称为正规蛙泳,泛指身体姿势平稳,划臂动作平而宽,臂与呼吸动作的配合和臂与腿动作的配合时机比较早,臂腿作用并重,配合协调紧凑,游速均匀的蛙泳姿势。它是海豚式蛙泳姿势问世以前在国际上流传时间最长的水面蛙泳姿势的总称,故名。在我国,比较典型的传统蛙泳为“平航式蛙泳”。
) C/ K, ?8 l: c* j2 M E4 e6 m
( G. X4 E! x- l" M8 t4 w 2,美奥型蛙泳。
& h. y3 [8 X M& E8 I, B 现代蛙泳技术流派之一。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初,以美国运动员亚斯特列姆斯基的技术动作为代表,并且在美,奥相继盛行,成为当时世界蛙泳技术新潮流,故名。它采用宽划臂和窄蹬腿,动作周期短,频率快,配合紧凑,打破了传统蛙泳以腿部动作为主要推进力来源的旧格局,而使世界纪录大幅度提高。 主要特点:1,划水时采用屈臂高肘技术,使前臂和手掌尽早向下,向后划水,对水面增长,划水效果明显改善; 2,采用跪式鞭状收蹬腿技术,动作幅度小,频率快,运动员蹬腿时犹如在一根管子中游过,故又称“筒式蹬腿”; 3,采取“晚呼吸”,“晚配合”的技术结构,游进时身体姿势较平稳,有利于加大划臂动作的牵引力; 4,臂腿动作紧凑,每个动作循环具有周期短,频率快,配合连贯的特点。该技术的出现使现代蛙泳技术从强调腿的作用转向发挥臂的作用,可以说是现代蛙泳技术发展史的转折点。
! [0 h/ O/ p7 v$ r7 ?5 c
) ]# D0 o) b7 m3 R8 J 3,田口型蛙泳。2 L" \4 V- G% n( F& P. u7 e* w
现代蛙泳技术流派之一。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初,以日本运动员田口信教的技术动作为代表。其特点:采用高肘宽划臂结合窄蹬腿和鞭状动作,蹬夹结束时,腰部略有摆动;采用晚呼吸和晚配合,既发扬了美奥型蛙泳所具有的窄蹬腿,快频率的长处,又加强了臂的推进作用。田口本人于1972年第20届奥运会以此技术在男子100米蛙泳中夺得金牌,并把世界纪录改写为1分4秒94。但由于在蹬腿时腰部略有摆动,易造成犯规。此种游法当时曾经引起国际泳坛的争议,故流传不广。
# h6 A$ A& H/ ?! C: k% @
O$ b Y) D! a" F; Q3 P 4,欧洲型蛙泳。3 r. J7 N$ k# `7 l: k: F$ t
现代蛙泳技术流派之一。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在欧洲各国盛行,尤以前苏联,原民主德国和英国选手取得的成绩最佳,故名。典型代表:21届奥运会男子200米金牌得主,英国运动员威尔基。此姿势既保持了传统蛙泳身体平稳和强调腿作用的特点,又有如下变化:1,腿部的蹬水效果优于传统蛙泳。由于它强调充分收小腿,使脚跟紧靠臀部,并以此带动屈髋收大腿,形成了髋角约为140~150度,两膝分开比脚稍宽,两脚外翻与身体呈直角的收腿姿势,使半弧形的蹬夹动作具有良好的对水面和弹簧式的作用,因而产生了强有力的推进效果; 2,采用高肘抱水和不超过肩平线的小划臂动作,使上体位置比传统蛙泳略高,便于在平稳游进中自然换气,使身体姿势更具流线型; 3,采取臂腿连续交替的配合方式,即伸臂动作未完成便开始划水,每个动作周期之间几乎没有滑行,故动作连续,游进均匀。. k4 Y7 S; ~" q+ R2 G' B( c
) y5 U) o. G% |, Y
5,海豚式蛙泳。5 f& t5 ?7 n. U. d7 m6 s9 W( F
现代蛙泳技术流派之一。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新技术。游进时身体起伏很大,臂腿配合时躯干出现的波浪状酷似海豚式蝶泳的鞭状动作,故名。其动作特点:身体位置随臂腿配合而上下起伏,两腿动作近似传统蛙泳,但收腿动作结束时,髋脚大于135度,小腿垂直于水平面,两膝间距与肩同宽或比肩略宽,蹬夹动作结束的同时做提臀动作,并用脚掌和小腿内沿向后下方鞭水;两臂动作与传统蛙泳相近,划水与夹肘动作紧密连接,收手后迅速前伸。臂腿动作配合紧凑,由于蹬腿时借助身体的上下起伏做提臀和伸腿转踝绷足动作,形成类似于螺旋桨的急速的半圆形鞭状蹬夹动作,很像海豚式蝶泳的鞭状打水,其推动效果大大优于传统蛙泳。海豚式蛙泳问世以后,世界蛙泳水平迅速提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