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0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挟尸要价》全票夺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19 1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 @6 L& C5 S, `' i打捞船赶到后,船主陈某(船头着白色衬衫者)把打捞上来的一名大学生遗体用绳子绑住,以索要更高的捞尸费。
3 D+ a0 }, i: x" k, J( a
' O7 D7 n! s) }0 E3 n" f: s. w, y中新社青岛8月18日电  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奖盛典18日晚在此间隆重上演,共颁出9类40个奖项以及3个年度大奖。
6 \3 C9 y, R' U, y" Y+ Z+ z5 l) o& D3 w
获奖作品中,崔峻的《揪心》获日常生活新闻类单幅金奖,夏世焱的《垃圾焚心》获自然及环保新闻类单幅金奖,柴程的《中央电视台新址配楼着火》获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郑敏的《上海滩红得发紫的活宝——周立波!》获文化及艺术新闻类单幅金奖。孙晓青的《玉树不哭》获得玉树地震- “抗震救灾”类特殊贡献奖,秦楼的《温家宝总理视察灾区》摘得特别奖,彭年的《守护》获得金奖。金石的《窝棚》获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奖,新京报摄影记者李强获年度杰出记者奖,一幅揭露社会公德缺失的作品《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成为颁奖典礼上的焦点。
2#
发表于 2010-8-19 19:12 | 只看该作者
不寒而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8-19 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老枪 % d5 ?% n6 }0 r& ~. n
# z% c+ \! n) d. ~

4 H1 F2 x# I' @; x/ s1 N4 k" K    中国病了,很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8-19 22:19 | 只看该作者
长江大学宣传部长质疑《挟尸要价》照片真实性
来源:黄河新闻网: I1 ]& c7 j7 b* A& z+ P# ^! s
2010年08月19日14:06
# n/ V' X, E- h2 T

2 p& u) W+ ~4 Q7 F' k5 z1 U7 V/ x) T7 w
# U5 M+ d5 i: ]: K1 g# Z: A
我来说两句(5310)  e. L4 e( i/ a3 [
复制链接& t4 K. U7 [8 s6 J2 U* Z
打印4 c) H! w1 z8 `# K* @2 M" b# @. ~

+ Q* y0 I: n5 \& `: O
, y% z) l9 d. c" {

5 ]# R" M/ Y0 ]$ B4 l6 ]0 d0 V6 ]

  今天,几乎在各大网站的首页都公布了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新闻图片颁奖的消息,其中作品《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成为颁奖典礼上的焦点。

  2009年的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的15名学生在长江宝塔湾河段救起两名少年,不幸的是有3名大学生被江水吞噬。大学生的英勇行为感动了中国,温暖了社会,受到了万民的称赞。众多媒体云集荆州,争相报道英雄的事迹,但也有的媒体“另辟溪径”,他们的到来是“为了寻找英雄背后不该发生的”事件,甚至误读照片,制造假新闻,《挟尸要价》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例。但就是这样一张照片却能在全国屡屡获奖,昨天(8月18日)又被公布获得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

  其实,这张照片在《华商报》发表、经《新京报》转载后,《南方周末》记者杨继斌经过调查2009年11月4日在湖北荆州发出了《大学生救人溺亡隐情调查:“挟尸要价”另有其人“见死不救”渔民被冤》的调查报道,并被广泛转载;媒体人马文娟2009年11月8日撰写了《从大学生救人事件的报道看媒体责任》一文,提出有关媒体对大众的误导要承担责任;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也向新闻媒体通报了事实真相,并在2009年11月16日在自己的署名博客上发表了《“牵尸谈价”:不能不说的事实真相》的文章。就此,舆论和大众基本都已了解了事实真相。

  《华商报》和《新京报》对照片的解读是:船头着白色衬衫者陈某与老师、学生牵着尸体谈价。事实是: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但误读的结果使“牵尸靠岸”在《华商报》和《新京报》的报道中变成了“牵尸谈价”。而且,该照片在《华商报》和《新京报》发表时署名为“真真”,现在获奖人为“张轶”,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两个名字可能用的都是假名。

  追求事件的真相是每一个没有亲临现场的人们所期望的,也是媒体代言大众应该向大众转达的。亲临现场的人们如果对某一个场面产生了误读,可能只是导致自己对事件的了解不全面或不理解,但媒体的误读就会误导社会大众。《华商报》和《新京报》对照片的误读误导了全国大众,各种媒体口诛笔伐,人们在网上发贴咒骂“渔民”的没有人性,甚至咒骂“荆州人”的“冷血”。尽管调查报告已经公布,有关方面已经澄清,但“非事实”的造假新闻在社会中一直传播并引起人们对这个社会或人性的“失望”。

  完整的场景应该是:

  两船合力将尸体牵引到岸边,捞起一具送到岸边一具,再打捞下一具,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据有人证实,这名捞尸人不姓陈,而是叫王守海。

  渔民陈凯说“捞到人,我们每船每次能得500元,捞不到就是200元,甚至有时给包烟。”可见,如果谈价,也不是由船上从事打捞的这些人。因为我们对“渔民见死不救”的误传,已经使本来应该列入“救人集体”的两个老人现在不敢出江,不敢见人,不敢与人打招呼。老人在宝塔湾卖鱼。他被人打了三个耳光,腰上踹了一脚。“无数的砖头瓦砾向我扔来,几百人围过来,他们大声指责谩骂,有人喊打死他,打死他,这个没良心的老东西,见死不救的畜生。”最后,船被砸了,渔网也被烧了。那么,因为我们对照片的误读而使这四个老人的生活举步维艰,善良的人们又于心何忍?

  在8月5日公布《挟尸要价》照片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质奖之后,长江大学宣传部已经向“全国摄影艺术展评委会和各位评委”发出了“就张轶《挟尸要价》照片获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质奖致评委会的公开信”。今天,就该照片获得“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我们还要发出呼吁:

  1、 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核实照片的真实性和新闻性;

  2、 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消该照片的获奖资格;

  3、 通报作者的弄虚作假做法,以杜绝以后评奖中类似情况的出现。

  愿善良的人们都能擦亮眼睛,看清真正的事实真相。(本文作者: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李玉泉)

+ S. [/ A( g7 j& J: S. s/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8-19 22:20 | 只看该作者
长江大学宣传部长质疑《挟尸要价》照片真实性
来源:黄河新闻网
8 R5 H( p1 w" i" N$ z4 `7 `2010年08月19日14:06
2 u/ P0 l5 k, Z

- L2 B" f: t, E" Y- P( {2 H2 |# e/ y9 }7 @6 L' H1 z
6 g0 }( @8 _, W2 t' p+ V
我来说两句(5310)
' n. q* [# X9 F9 B; P9 [* g" W) s复制链接) V- V$ {1 m" _, T
打印
- F2 J- J- O, m# z! D0 X, ]) E/ n  B( U2 c& F+ Z# ^4 g4 X3 F
& @. K. O1 \+ Z7 o1 x2 g
; e( U4 e$ M- \* M

  今天,几乎在各大网站的首页都公布了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新闻图片颁奖的消息,其中作品《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成为颁奖典礼上的焦点。

  2009年的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的15名学生在长江宝塔湾河段救起两名少年,不幸的是有3名大学生被江水吞噬。大学生的英勇行为感动了中国,温暖了社会,受到了万民的称赞。众多媒体云集荆州,争相报道英雄的事迹,但也有的媒体“另辟溪径”,他们的到来是“为了寻找英雄背后不该发生的”事件,甚至误读照片,制造假新闻,《挟尸要价》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例。但就是这样一张照片却能在全国屡屡获奖,昨天(8月18日)又被公布获得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

  其实,这张照片在《华商报》发表、经《新京报》转载后,《南方周末》记者杨继斌经过调查2009年11月4日在湖北荆州发出了《大学生救人溺亡隐情调查:“挟尸要价”另有其人“见死不救”渔民被冤》的调查报道,并被广泛转载;媒体人马文娟2009年11月8日撰写了《从大学生救人事件的报道看媒体责任》一文,提出有关媒体对大众的误导要承担责任;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也向新闻媒体通报了事实真相,并在2009年11月16日在自己的署名博客上发表了《“牵尸谈价”:不能不说的事实真相》的文章。就此,舆论和大众基本都已了解了事实真相。

  《华商报》和《新京报》对照片的解读是:船头着白色衬衫者陈某与老师、学生牵着尸体谈价。事实是: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但误读的结果使“牵尸靠岸”在《华商报》和《新京报》的报道中变成了“牵尸谈价”。而且,该照片在《华商报》和《新京报》发表时署名为“真真”,现在获奖人为“张轶”,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两个名字可能用的都是假名。

  追求事件的真相是每一个没有亲临现场的人们所期望的,也是媒体代言大众应该向大众转达的。亲临现场的人们如果对某一个场面产生了误读,可能只是导致自己对事件的了解不全面或不理解,但媒体的误读就会误导社会大众。《华商报》和《新京报》对照片的误读误导了全国大众,各种媒体口诛笔伐,人们在网上发贴咒骂“渔民”的没有人性,甚至咒骂“荆州人”的“冷血”。尽管调查报告已经公布,有关方面已经澄清,但“非事实”的造假新闻在社会中一直传播并引起人们对这个社会或人性的“失望”。

  完整的场景应该是:

  两船合力将尸体牵引到岸边,捞起一具送到岸边一具,再打捞下一具,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据有人证实,这名捞尸人不姓陈,而是叫王守海。

  渔民陈凯说“捞到人,我们每船每次能得500元,捞不到就是200元,甚至有时给包烟。”可见,如果谈价,也不是由船上从事打捞的这些人。因为我们对“渔民见死不救”的误传,已经使本来应该列入“救人集体”的两个老人现在不敢出江,不敢见人,不敢与人打招呼。老人在宝塔湾卖鱼。他被人打了三个耳光,腰上踹了一脚。“无数的砖头瓦砾向我扔来,几百人围过来,他们大声指责谩骂,有人喊打死他,打死他,这个没良心的老东西,见死不救的畜生。”最后,船被砸了,渔网也被烧了。那么,因为我们对照片的误读而使这四个老人的生活举步维艰,善良的人们又于心何忍?

  在8月5日公布《挟尸要价》照片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质奖之后,长江大学宣传部已经向“全国摄影艺术展评委会和各位评委”发出了“就张轶《挟尸要价》照片获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质奖致评委会的公开信”。今天,就该照片获得“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我们还要发出呼吁:

  1、 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核实照片的真实性和新闻性;

  2、 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消该照片的获奖资格;

  3、 通报作者的弄虚作假做法,以杜绝以后评奖中类似情况的出现。

  愿善良的人们都能擦亮眼睛,看清真正的事实真相。(本文作者: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李玉泉)


* x( n! y- e/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8-20 10:17 | 只看该作者
《挟尸要价》,这片名听着都够缺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8-20 1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泳祁
+ F7 E0 F; V% R+ d
) v) D" f1 m5 j4 D& a. o
" a+ \" h' E1 a$ K) [    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指《挟尸要价》照造假(图)2010年08月20日03:58新华网我要评论(58) . V) l. I2 k* ^- A* H+ x) Z# X
字号:T|T ' q# T- \7 X& z6 {

5 L, B8 F' k3 J+ d8 ]* g7 R: x5 z. ?
1 y, l3 Y9 A% q# k

+ \7 G' A1 \! m5 b5 L& P6 O# h


! K. }: p: L! B; b4 ~' C; {' |' A  李玉泉称获奖照片并非当时的完整场景。完整的场景应该是:两船合力将尸体牵引到岸边,捞起一具送到岸边一具,再打捞下一具,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6:47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解事实的真相,人民网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金镜头”奖的两位评委,京华时报社图片总监骆永红、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李舸以及对事件进行实地调查的记者郝建国,两位评委均表示在对《挟尸要价》评审之前,评委会已经对图片拍摄过程以及真实性进行了调查,并未发现任何问题。李舸坦言,此照片可以全票获奖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照片很直观,表达清晰准确,并十分具有冲击力;第二照片所拍摄的新闻事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所以得到了评委会一致认可。就李玉泉质疑照片真实一事,李舸表示,质疑必须要有证据,要有确凿的证据。事发后曾调查采访此事的记者郝建国称,自己通过现场的长江大学学生、冬泳爱好者、目击者等多个信息源证实,捞尸者“挟尸要价”铁证如山。* `$ r! l% i& L- e

+ I4 Y" ?: W# S: ]5 T* u  记者仔细察看了长江日报宣传部部长李玉泉所刊发的文章《“牵尸谈价”:不能不说的事实真相》一文和近期的媒体报道,对《挟尸要价》照片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四点:
2 P3 ^3 K( P9 C; w
& W/ F/ C( j% u% k- K  1、媒体解读:船头着白色衬衫者与老师、学生牵着尸体谈价。
5 |) p* G" h. n3 z
; z: l2 B' ?5 C  李玉泉质疑: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6 v! |1 B% E. _+ n) \( s9 {
$ B9 x5 N1 D5 ^9 ^6 j8 N  Z
  记者郝建国调查:图片定格瞬间画面是,捞尸者以答应的36000元还没有全部到位为由“罢工”,一个叫王守海的捞尸者,把打捞上来的方招的遗体用一条绳子绑住右手(图片上绳子打结很清晰),用另一条带铁钩的绳子钩住T恤,久久将遗体横在水中,而不是拖到船上。当时岸上的同学们哭喊着抗议这样的行为,但王守海摆手不动(请注意王守海的表情和手势,当时校方答应的36000元尚未全部到手)。王守海等人这样侮辱英雄遗体,目的是调动岸上老师和同学们怜悯和痛心,以及时拿到他们开出的36000元天价捞尸费。% C# ]; y1 ?, N. I

" u9 D1 f& W9 v& t/ B  本网记者:当时,死者方招的右手和T恤已分别被两条绳子固定,绳子的另一端分别由捞尸者王守海还另一位穿蓝色衬衫的男子牵着,完全有条件把遗体拖到船上,是否需要“招呼岸上配合”?。《挟尸要价》引起大家愤怒的是,捞尸者“漫天要价”和“拿不到钱不捞尸”(学生将捞尸者误解为“见死不救”,当地警方调查的结论是“中断打捞”)。: V4 L, B! z* G+ |% a

1 d5 t1 V. a1 V! ^- @: V( j  2、图片解读:船头着白色衬衫的捞尸人姓陈( |, L/ I; [9 _- y2 s6 ]
2 g0 x* u! R2 c( W2 o) j
   李玉泉质疑:据有人证实,这名捞尸人不姓陈,而是叫王守海。$ {# Q7 H" w/ c. H

* E  S* J. O* c   记者郝建国调查:王守海,湖北公安县农民,受雇于捞尸头子陈波,先前的报道曾误为“陈某”,后《华商报》予以及时纠正。
* c3 w0 N# Y  E6 j3 H+ N8 k
8 F: n, v& y8 T  x' }' v  荆州市人民政府:“荆州市八凌打捞有限公司”的陈波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将其治安拘留,拘留时间是15天,并处1000元罚款。
# ]' R6 o* i4 y. a" ]) q% M+ ~
6 |; S/ ~/ f+ c/ p# p* k' v  本网记者:陈波已经被公安机关拘留,如果是像李玉泉说的那样,陈波为何被拘?
; T$ Z) a* ?- R% V* d
, V$ ^) e" U# f3 d4 A  {  3:图片解读:打捞者漫天要价/ y$ Z# M. c9 K" ^! f
8 S+ ?4 g+ y! O( K7 i
  李玉泉质疑:渔民陈凯说“捞到人,我们每船每次能得500元,捞不到就是200元,甚至有时给包烟。”可见 ,如果谈价,也不是由船上从事打捞的这些人。老人在宝塔湾卖鱼。他被人打了三个耳光,腰上踹了一脚。“无数的砖头瓦砾向我扔来,几百人围过来,他们大声指责谩骂,有人喊打死他,打死他,这个没良心的老东西,见死不救的畜生。”最后,船被砸了,渔网也被烧了。
" i  |6 x& i  H2 f7 n1 K* U
' G2 l3 h* {, ~' k, b8 n  Y' o3 @   记者郝建国调查:本人通过现场长江大学的学生、冬泳爱好者、目击者(照片《挟尸要价》拍摄者张轶)了解到的事实是:捞尸者赶到现场后,不问英雄的死活,不顾现场师生的感受,趁火打劫,开口就要钱,称捞一具遗体12000元,钱不到位不捞。渔民的船在10月29日后受到岸上群众的攻击是事实,但此时《挟尸要价》还未发表(该照片首发于《华商报》11月3日)。! l6 F4 q. g9 k7 ]- I

2 o* v+ Q. ]; j# H) ?   荆州市人民政府:长江大学与荆州市八凌打捞有限公司打捞尸体的协议系民事行为,但其八凌公司打捞过程中的言行明显违背社会公德。虽尸体打捞价格不在物价部门定价范围之列,但八凌公司明知溺水学生系见义勇为遇难而不及时打捞,特别是因打捞资金未筹集到位时,数次中断打捞,明显违背社会公德。" o& ~2 ~; A. ^" A' N3 ~* v

' C5 c1 Q3 v" c! @0 s8 @' }" M  4、有媒体质疑,怀疑获奖人为“张轶”是假名,就此事记者采访了解确认张轶是真名。张轶拍摄这张照片后,他所供职的《江汉商报》由于种种考虑并未刊发,张轶以个人的名义在《华商报》首发该照片,署名“真真”,以目击者身份署名。后因屡获大奖,记者张轶身份被迫公开,现由于在当地压力过大已离开荆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8-21 14:57 | 只看该作者
死者不幸,一些中国人的素质也不幸,怨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8-21 16:4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威海冬泳协会与市红十字会联手准备成立的志愿者海上救护队就是为了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不但是义务的、志愿的也是免费的为人民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22:11 | 只看该作者
[灌水]荆州:被救少年会水失踪,消防队在现场拒绝救人
1 @$ X$ n9 O( P/ ~  a4 c6 q8 C& ^4 r" L6 w
连日来,我在留意长江大学三位英雄舍身救人事迹的同时,脑海中一直有个疑问,长江边的少年几乎都是“浪里白条”,而且“渔船停留在离落水者不足5米的地方,甚至连救生圈都未给。
7 }2 r! ^; A- B) V0 e0 B0 O# T    此时我想起了曾报道过辽宁鲅鱼圈的一个案子,在海水浴场附进,潜伏着一些水性好的人,他们乘游泳者不注意,把这些人拉下水,然后捞尸体挣钱,后来一个游泳教练发现了这个秘密,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e2 {, I, O2 x8 G
    我突然惊觉,那两个落水少年是和渔船老板串通好了,是民间倒钩钓鱼捞尸陷井!他们故意落水,引别人来救,然后在水下拖住别人,等别人淹死后让渔船老板赚钱!要不然先下去的还没有被淹死,反而后掉下去的被淹死了呢?建议有关部门找到那两个落水少年调查一下,可能会有更加惊人的故事!上海倒钩钓鱼的那些执法者不是干的同样的事情吗?+ k3 N  K" ]$ N6 R7 N! R
在人落水之后,“渔民”会马上活动起来,他们的船就开始发动,然后会在他们估计的路线上阻挡你的营救——是不是很像间接的故意杀人?可惜事实就是这样。/ ^1 \  _, R# {  f5 R! _. \
$ g# _3 l, m) n" E
  然后当溺水的人沉下去之后他们马上会靠近那人,用网将那个人钩住(有的时候钩不住的那就没办法了),这个溺水的人就会被拖在船的后面,这时候溺水的人纵然清醒,也会在铁钩和网(那可不是一张小网,很有点重量的)的重量下,无法把头露出水面,即使没有清醒,从医学角度来说,溺水这么点时间也是能救活了。这就构成了谋杀。可惜啊取证太难。无法启动司法程序。等亲属去要求他们打捞尸体的时候,他们就会只专心谈价格,因为尸体的打捞他们不用关心,就在他们身后嘛.可惜你知道吗?不知道。你就必须接受那个价格。等价格谈好了,他们就开船绕一圈..然后回来,告诉你,人捞到了,该给钱了。最后看见的就是一个真正的死人了,无论是真死的,还是活着被“拖”死的。这才是真正的黑幕。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却救不到几个人人,也是为什么一个3分钟就能完成的营救,却经常弄到15分钟之后还不能完成的原因。最后还弄个救的人死了,运气不好,救的人和被救的人都死了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8-22 20:34 | 只看该作者
[灌水]荆州:被救少年会水失踪,消防队在现场拒绝救人4 E7 V" ~$ c$ N9 ?7 g

* D8 O: A, T& q( V9 r连日来,我在留意长江大学三位英雄舍身救人事迹的 ...
0 a# T1 ^( n" {  }: J- C老枪 发表于 2010-8-21 22:11
: b& v6 d* \# @+ `, K6 ]" S  U; T- V
) k6 Q1 U' b8 L) U
) @6 b& r' y9 n$ c, C6 q
     目瞪口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9-15 17:37 | 只看该作者
# u% |; |+ K. q4 _( N$ d+ j: V/ h
要顶
0 m5 S( @7 K5 d* A必须顶
7 V! C2 T( z: Y4 J* t% ~, W5 L不得不顶
. w1 c1 ^7 m/ L4 h4 {/ s大话表情
( D5 \' f. V; K再加上千斤顶
: S2 T+ ^0 o; Z  H$ H总之把它顶到顶2 K5 g9 y% n: O2 |  E0 ]
使用大话表情包
! ]) j+ K! b+ M* U9 ?0 S# Y就算顶到史前也要顶. ]- m) C  d* `
老子看了会用道德经顶0 W) w! R/ e& P, [3 T/ P( i
大话西游表情使劲天天顶4 z' ]8 |6 q0 I2 {
秦始皇站在阿房宫上使劲顶, f( W# E. S1 R; S; n, f0 _$ H
大话表情下载杀向东罗马为你顶6 o  u7 s  R- {: K! T# P
吕布抛弃了貂禅而选择了帮你顶
9 F5 o2 `3 C2 ~+ \" u8 c* i1 ^) `张三丰见了后用太极拳九式全力顶: M" i. }) R9 o5 v. d) ^
大话表情包武林盟主大会商讨如何顶
' L1 W% s8 f! z8 M1 @西门吹雪从此学会了最强一招剑神一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9-15 18:53 | 只看该作者
威海冬泳协会泳友们高尚的品格令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19 18:39 , Processed in 0.08453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