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么大的一块版图上,只要是古代稍微英明点儿的皇帝所涉足的地方,都应该留下点什么痕迹以供时人以及后人,做点类似文章性的说古论今,更何况是才华横溢、功高大清的乾隆皇帝,留下御碑实在是一件很平常也很经常的小事了。单在河南辉县市百泉风景区苏门山,就有乾隆御碑四块,其中碑廊三块,山上龙亭一块儿。- `: M: E1 o7 G9 T9 K5 y: N
乾隆皇帝是在公元1750年农历9月22日驾临百泉的,至于他来百泉游览的原因,在辉县市文物局局长张有新所作的《钟灵百泉》一书中是这样说的:乾隆游览百泉,是他称帝十五年后的第一次远游,原因一是乾隆登基之初就有南巡之意,但是皇位还不够巩固,他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治国;二是需要得到朝庭权贵的支持,当时,他即位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他父亲雍正皇帝遗诏中指定的辅政大臣鄂尔泰、张廷玉主事。这次远游是为他六巡江南作的一个试探,他要借此看看朝廷大臣的反应。至于乾隆十六年成功南巡,应该说这次试探是成功的。
@; I5 A- v# i2 p* S7 m 然而,在华夏这块版图上,值得欣赏的美景那么多,乾隆大帝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在辉县百泉游览呢? p6 {# F& }: ^5 E3 U
也许是百泉湖那翡翠般的光华在诱惑着、招引着他乐山乐水的情怀,让他智慧、仁德的性灵久欲找到一个与他心有灵犀的地方获得释放,毕竟这自地穴迸出的累累如贯珠的泉水,早在三千年前即自豪地被殷商开凿过,那冬暖夏凉的湖水四季碧绿,清冽纯净,鱼来蟹往,荇藻交横;既有北方平原俊朗的风情,又有江南水乡柔美的雅韵,《论语·雍也》中不是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句吗?《宋·程颢、程颐·二程外书·卷七》不是也说“乐山乐水,气类相合”吗?而天然毓秀的苏门山、百泉水,不正是合着这些古人的诗句顺理成章地成了那些或文静或活泼的人们所向往的地方了吗?
9 Y+ z: }' t: x4 |( R 也许乾隆的驾临,是因为那些错落在湖水上的星罗棋布的亭台楼阁、诗意相连的曲桥回廊,以及清静幽雅的竹林书院,他可以在其中找到与其性情合拍的古典韵味吧。毕竟百泉的人文建筑从周朝开始就已经声名远扬了,连宋代大文豪苏轼都要在此激情泼墨“苏门山涌金亭”六个大字,更别说那湖畔的卫源庙、山腰的孔庙、夫子祠等这些与山水交相辉映的充满灵性的寺祠院殿了,它们骄傲地荟萃在一起,让多少莅临者疑是西湖照人来,惊如园林皇家开。美,是人人向往的,何况一个风流倜傥、颇富才情的乾隆皇帝呢?# \+ N4 a( l" T+ |. h
也许更是那从《诗经》的《泉水》里依呀而来的《柏舟》橹桨荡漾的旋律激发了诗人的幽情,让皇帝也想在淇一方,荡舟而歌?或者是西晋那个叫孙登的隐士一声长啸的牵引,让乾隆意欲揭开其真实的心结?至于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唐代张籍、贾岛,宋代邵雍、苏轼,金朝元好问,元朝耶律楚材,明朝于谦,清初孙奇逢等等这些贤士名流,他们下自平民百姓,上至朝野官员接踵而至,聚集在这里或游览隐居、吟诗唱和,或挥毫泼墨、题词镌碑等形成的浓厚的文雅之气,是否让乾隆也想过一把风骚雅瘾?亦或许更是当年宋代那些理学大师周敦颐、邵雍、二程,元代姚枢、许衡,明代孙奇逢等他们在这里讲学布道,使得太极书院声名远震,那些于修人治国很有影响的思想,吸引了更多的名流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也使得乾隆心里生羡,他要亲自在这里与这些贤士名流们零距离心晤,来寻得一些与治国有关的笈语?
z" s) p- a' @1 }$ z/ A3 S9 k1 q 也许,只是也许,也许乾隆来这里还有更多别的理由,总之,他来了,他“驻跸苏门下,躬瞻清卫源”,他“清跸来游卫水源,小加构筑俨林园。洛中名胜山川秀,秋杪风光颂菊存”,他很诗意地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5 Q( L/ e, \' V2 p( J- U, C
乾隆在游览百泉的日子里,为当地百姓做了一些很实惠的事情,比如于二十四日免除河南歉收地方额定赋税的十分之五,三十日免除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等县第二年的额定赋税等,都被当地百姓含泪地镌刻进文字的碑刻上,流芳百世,供后人颂扬。而在这里,我想琢磨的是——他留在御碑上的诗歌。1 ]" o8 V0 G8 V) N k' Y
乾隆皇帝一生酷爱作诗,他一生作诗的数量43000多首,几乎相当于全唐诗的总量,是历史上一位高产诗人,确实堪称一奇。据说有一次他去香山,5日内竟然做了67首。但是他在游览辉县的这段时间里,据资料记载,仅仅留下了11首诗歌、6块匾额和一幅对联。我们在碑廊读到的只有四首。同归何碍却殊途
5 h# H; @" B% W% A/ Q) `% i" z前者周程后者朱,同归何碍却殊途。
3 |9 p, d% {1 \$ P. _- d+ I% j, G! W深知天帝理数蕴,不作语言文字儒。+ z4 ?& M: u. t
咸思安贫乐道趣,常依月到风来湖。
9 w1 M0 y% Q) d. d% X6 h啸台近在烟霄里,异世芝兰结契无?
' A0 `2 ]& Q1 Y7 c, h5 |, G4 [ 这是刻在第一块碑上的诗,是他游览安乐窝后所写。透视这首诗歌的文字背后,我犹如看到一个凝眸深思的皇帝,一个博学儒雅的学者,一个性幽高洁的志士,正踯躅在夫子祠旁的竹林里沉思低吟“前者周程后者朱,同归何碍却殊途”,他在想什么呢?5 |1 Y5 i. S! ?
大概他正在理学大师们的经典里寻找他们殊途同归的原因吧。周敦熙将佛、道二教援入儒学,提出新的儒学理念,创造出一种理学形态,邵雍又提出“内圣”一说,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关键在于善于内心修养,为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在太极书院讲学布道,与他的两个弟子程颢、程颐以及慕名来访的周敦颐诚心切磋,最后在二程那里形成真正的理学,又在南宋理学大师朱熹那里集于大成。在乾隆皇帝的眼里,这些人“深知天帝理数蕴”,断非是卖弄“语言文字”的酸夫迂儒。他敬重这些人均为知识渊博的大师,他们或时代、或身份、或地方不同,却能够安贫乐道,殊途同归,或开创、或传承,或奋斗,共同促成了一项事业的成功,这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乾隆虽然没有直接作答,却用一个有力的反诘问句,引起我们的思考。0 ^+ r& \ T4 F q' B6 ] u
在这里,乾隆并非真的就仅仅是在谈论古人,更是在借理学文化的传承精神,来思考一个朝代的命运,来寻找一个民族发展的更为和谐的路子。理学作为一门学问,如果没有这些人继往开来、精诚合作、团结奋进的奉献,就不可能有后来理学的发扬光大;同理,一个民族如果离开了这种精神,就一定是一个涣散的民族,一个颓废的民族、败落的民族。因此这一句“同归何碍却殊途”的反诘,问得是何等有力、何等微妙啊!对于一个登基十五年的皇帝来说,他追思先贤,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精神的仰慕,对治国之道的思考!看来读乾隆的诗歌是需要站在一个俯瞰社稷民生的高度去品味的。3 B0 i/ \2 L) f0 _8 R
“深知天帝理数蕴,不作语言文字儒。”既是对理学大师的赞美,也是在表达诗人的一种志向。“咸思安贫乐道趣,常依月到风来湖”,一份清贫,一份淡泊,是人生于高雅处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宁静致远的胸怀;“啸台近在烟霄里,异世芝兰结契无?”对孙登的仰望,对邵雍的思慕,对月亮的依恋,对兰芝的崇誉,既是乾隆对他们灵魂的阐释,也是对他人、对自己应有操守的一种反思。他追慕先贤,在理学大师呆过的地方寻找儒香的痕迹,欣叹“读书近溯周程旨,恰喜明窗暖日暾”;他善于思辩,在碑廊前徘徊不前,感慨“巡檐更读前人句,却似韩陵可语稀”,这虽然不免有些偏颇,但都给我们留下了某种精神的暗示。 S- F7 m* ~* X/ M, M
现在,乾隆的这些诗歌站在一块石碑上被人们瞻仰了千年,我想,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古代的皇帝,更是缘于这首诗歌蕴含了一种人文精神和治国理念,它透露出了一个皇帝的内心所怀,就如一鉴明亮的镜子照明古代,鉴亮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