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多余的星空 于 2010-9-14 15:19 编辑
幸福=得到的/想得到的×幸福系数 比方说你到街上打酱油,打到了,但不会觉得幸福,因为幸福系数很低。 想成为比尔盖茨,只做到百万富翁;还是非常满足,因为幸福系数很高。 得到的越多越幸福,这要通过个人努力、奋斗以及机遇。不过“得到的”常常是一个可以客观衡量的东西,假定为常量,那么幸福与否在于对这个常量感受的距离,即期望值(想得到的),所以知足常乐大概也是此理。但问题是降低期望值的同时幸福系数也低了(它们之间是正相关关系),知足的快乐还真有点自我安慰的味道。 王蒙先生有段话很有意思: 人生是痛苦的。当生活痛苦的时候,我们为了生活而痛苦。当生活不再痛苦的时候,我们为了自己而痛苦。 为生活奔波的痛苦,离不开衣食住行。然后人们产生精神的需求,并为此痛苦。有时候同时痛苦,或者生存需求水涨船高,或者精神需求与生俱来。前者是外加的,后者是自找的。 自找的痛苦一部分来自内心的感受,但更多的是攀比。我们生活在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别人的言行和价值观不断影响、左右着我们的心情。 当初的人类不敢接受这样的事实,即我们来到的这个世界原本是毫无意义,也不存在什么崇高或者正确的价值观。人生的所有意义和价值全部来自生命诞生之后自身的需求。因为害怕这种彻底的虚无主义,才制造一个先前存在的彼岸世界并以它的价值观来为此岸世界指证美好生活的理由。 同时我们的祖先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在无知的自然面前,人类不知所措。外部的恐惧又不断叠加于内心,人们曾敬畏过许多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于是,单个生命的价值观或者道德观不断从虚幻的主宰或者上帝或者神仙其实就是不知道的别人那里嫁接过来,从别人的认同中不断获得生存的勇气,在攀比式的抱团取暖中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温度、力量和价值。 而从经济因素分析,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出现相对人们一般需求的商品过剩。这时候生产本身已经不能推动自身的发展,而需要从对它的消费,即需求来寻找动力了。 当社会创造出大量人们并不实质需要的消费品的时候,必须创造出与此匹配的需求。最有效的是制造出别人对幸福的需求,然后通过攀比嫁接到你的身上。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旅游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辛辛苦苦亦步亦趋旅游公司计画的路线,糊里糊涂悠转于陌生的名山大川,其实在你眼中它们跟家门前的那座小丘没什么不同,因为你从来不关心也不懂也从无对花卉、草木、矿产、土壤、气候有丝毫的兴趣。你从来不在意苏轼还是苏东坡、李白或者李清照,但还是拖着疲惫的双腿爬山涉水一遍一遍查阅名人古迹,导游说的文史典故尽管听得一头雾水还是尽量看个清楚但确实弄不明白。最后还得在酷暑或者严寒中汗流浃背或者哆哆嗦嗦摆正姿势印下一大堆照片,而回去后绝对不会再有兴趣拿出来翻看,仅仅是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你还要经常与别人交流仍未涉足的那些名胜,对你而言仅仅是地名的差异。更要命的谁还想出黄金周的馊主意,让全国人民的需求在七天中集中释放,市场当然不可能提供同样短暂的供给。旅游,不受罪才怪呢。 省钱借钱买大面积的房子,大半的面积常年空闲,还要经常清理灰尘,可别人都是这样的呀。还花一大把钱送给装修公司,只是为了朋友偶尔过来的时候介绍自己也一锅糨糊的装潢材料和装修师不知所云的奇思妙想。家是让自己住着舒心,又不是向别人展览自己如何舒心的呀。 仅仅是因为别人也这样,你帮助了旅游公司、房产商、建筑师、装修公司甚至航空公司、酒店、导游创造出许多的产值和利润,扩大了国内生产总值(GDP),自己却付出了大量时间、金钱、辛劳。而这样做仅仅是因为幸福的感觉,而它来自跟别人的攀比。 我们离不开与别人的攀比,并从中获得生命的价值和心灵的愉悦。也许有一天会发现,真实的幸福在于自己的感受,跟别人没有关系。但同时害怕这样的发现,它使我们的心灵无所适从。攀比使我们无谓地不幸福,又使我们坦然于这样的烦恼。 换一个指标,得到的/想得到的=满足程度;幸福系数=满足感。 那么幸福=满足程度×满足感,满足程度越高、满足感越强就越幸福。 再把公式改一下:想得到的×幸福系数=理想 那么幸福=现实/理想 当现实为常数的时候,理想越大失落和痛苦感越强。 当理想为常数的时候,现实的收获更多才更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