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龙龙马 于 2011-1-24 22:16 编辑
+ N4 M0 Z; O- L5 y3 I% s- r+ f6 r& @
〈健康讲堂〉三:
/ ~' A9 l' i7 g% ` [快吃吃出危险,慢吃吃出安全]
. y. W3 U0 @; |( c1 D1 ~+ j$ q) T 有人问,你们这些专家,整天说这不能吃,那不能吃,那我们究竟能吃什么?总不能等食品问题都解决了才动筷子吧?
( O: y; o3 I# O% M" f* e0 y) ] 的确有些客观上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但我们至少要把握好最后一道防线,就是细嚼慢咽,好处无限。
$ r0 M# c# p7 }8 |* w% C( I3 w' C 很多寿星都是瘦瘦的,他们共同的饮食习惯都是慢嚼细咽。而如果我们稀里糊涂把食物往嘴里一倒,5分钟就把饭全倒进去,总有一天要出事。所以说,放松心情,浪漫地吃;放缓速度,慢慢地吃。快吃吃出危险,慢吃吃出安全。1 G1 i' E2 X6 ?5 z- {* a* }
[一张苦瓜脸,熏黑一片天]
) Q$ }# Y& l9 s7 Q3 y6 d4 ~# o" g 张教授认为,慢不下来的另一个原因是心态问题,要做到稳住心。祖国医学说,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稳住了,五脏六腑不容易得病,即使得病也容易稳住。; _, c( g T& B
情绪波动在正常范围内,对身心健康是有益的。适度冷静郁闷、焦虑、烦燥,可以放缓脚步,促进我们思考,总比一帆风顺,突然栽个大跟头要好。
8 h0 I2 t3 z4 I' m 再比如说,哀愁、乡愁、离愁,本身就是对故土亲人的挂牵、想念。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那首〈乡愁〉的小诗,脍炙人口,最后一句就是“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种情绪非常有益于健康。反过来,如果人从早乐到晚,吃饱了就去卡拉ok,妻儿老小全忘,这人肯定不健康了。* ?6 C8 {! @ @0 p0 a8 ]3 S
不健康的心理,有污染性。一张苦瓜脸,可以熏黑一片天空。所以,我们要塑造阳光心态,心理动态平衡。正常人应该在两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避免长时间地陷入强烈的复杂情绪之中。" ?$ s5 Z/ i0 s6 i, a% a4 T* |( m
有人说不要去攀比。这对吗?你不跟人比,人家要跟你比。以前有“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的说法,现在应该改成“人比人得活着,货比货得留着。”
0 P8 D3 y, o6 M 欲望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去满足它,才能缓解它。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者,都有强烈的欲望,欲望有激发创造力、竞争力,以及审美热情等正面效应。欲望,用在事业上会是成功的动力,用在享乐上是陷井。
2 ]+ b. l9 z4 {, h& B, Q& P 淡泊名利。人活着如果不为名利所累,可能要为生计所累。大多数人爱名利,就是为了摆脱寻常生活的烦恼,试想从小就淡泊名利的人,他这辈子干什么事能有动力?况且许多时侯个人的名是和集体乃至国家民族连在一起的。合理所得,适度拥有,知止长乐。
! [( |% q5 }5 G2 M C [既要酸葡萄心理,又要甜柠檬心理]6 l- Q: @+ i, Q
刘教授认为,我们需要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酸葡萄,就是伊索寓言里的狐狸,够不到的葡萄就是酸的,不值得吃,就是珍惜自己有的。我有的东西,哪怕是柠檬也是甜的。心理学的问题,说起来好像很复杂,但想明白了,其实很简单。
. ^3 n1 Y$ N7 `4 e* ~ 再说到快乐,我们常形容是“十分快乐”,其实,只要八分快乐就是最佳心态了,留两分,该生气,该发怒,都可以。至于“十分”快乐,任何事情,都是做不到十分的
: N) ` P6 q, \0 a" ], J 一个人如果有100岁的境界,80岁的襟怀,60岁的智慧,40岁的意志,20岁的激情,2、3岁的童心,就太好了;如果再加上60岁的人,40岁的心脏,那你就更棒了。
1 G: | ^% | t1 ^& t8 U* c
, p3 B2 |" k4 Q4 [) W
- [2 B6 Z3 o) [. ~+ D* \& A. q(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