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有一段真假李逵的故事,是说一个叫李鬼的人冒充李逵劫道,没想到遇到了真李逵,好悬没死在李逵手中。4 W q# k+ ?; n* k; g- o! f* u8 s
过去,叫读者猜想真假李逵的胜负,几乎不存在任何悬念。
4 A) a2 {, D6 D 可时光的水一下子流到21世纪,让这个世纪的人再来推想二人的胜负,可能要颇费踌躇,没那么利索了。
3 O4 M! z$ p; o ^+ P 何也?利益左右了人心。过去,一听说李逵出来,那就巴不得李逵胜利,让假李逵出丑。人们喜欢真的,遇到假的当然不以为然,还可能人人喊打。现在人们没那份喊打的心思了,利益像轨道一样左右着火车的方向。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也许会暂时把是非之心收起,任由假的东西肆意横行。他们私下猜想,说不定自己会从中得点什么好处。就像盗版书和盗版碟,尽管一再申明要严厉打击,可有几个人真当回事?盗版不是也有字也有影,不是不耽误看吗,那举报它干啥?就多买点,还省钱了。就像报各种职称,明明知道许多论文只要花钱就能登载,根本看不出什么高低,可有些部门硬是拿它作为一条标准。人们只好花钱买版面,只要发出来就是好家伙,谁管那论文是自己写的还是抄的。由此推想李逵和李鬼交战,人们肯定觉得自己又不损失什么,乐得看看热闹。甚至会想,就是报到官府,自己还能得一份检举黑社会打手李逵的奖励。于是,巴不得李逵吃点亏。
1 J4 ^2 O$ Y" ~- i0 o 按现在的情况推想,没准李逵会败给李鬼。何也?社会已经没有衡量是非的标尺,或者说是非标准已经混乱。如果让这二位比武,让一些官员充当评委,那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就像刚刚去世的大画家吴冠中,他活着时遇到一件怪事。一个人从拍卖会上买了他的一幅画,怀疑是伪作,他一鉴定,果然是伪作,并在画上标明“此画非我所作,系伪作”。按理来说,这样的案子比较好判,画家还在,并认定是伪作,人们可能以为万无一失了,可到了法院,居然以“拍卖公司不保真是惯例”为由,驳回了买画者索赔的诉讼请求。相反,卖假画的人还把报道此事的媒体告上法庭。就好像假李逵打败了真李逵,真是叫人啼笑皆非、欲哭无泪。由此推想李逵和李鬼的战事,有些糊涂虫没准就会宣判李逵是输家。, J1 A* E7 e6 P% W
过去一说真与假较量,人们往往认定假的必败无疑,因为毕竟是非好坏总有一个标准,而且充当“评委”的人手里就掌握着这些标准。可面对一些糊涂虫,面对那些似是而非甚至面目皆非的标准,人们的自信心恐怕要大打折扣。
, a* E! q5 _' Q/ U0 t! H. B3 i+ Y 可见,现在推想李逵和李鬼的输赢,实在是伤脑筋的事。
! e' r# d1 `, f. U+ J4 Z 希望李鬼还是别惹李逵为好!
6 z0 ?0 f1 Z( c% M/ Z7 f$ N# t1 k/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