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33|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7岁老太寻找55年前初恋情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 0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阳散人 于 2011-1-11 15:08 编辑

    八十三岁的吴致远与八十岁的老妻
      77岁黄玉梅老太寻找55年前初恋情人 两人相约春暖花开见(转载华西都市报)
      

      相识:1951年,抗美援朝志愿军吴致远收到一封女学生写给“最可爱的人”的信,两人开始书信来往
      

      相见:1956年,吴致远到武汉找到这个女学生黄玉梅,掏出两张船票要她一起到重庆生活,却遭拒绝
      

      相惜:2011年,黄玉梅的儿子在网上发帖寻找吴致远,83岁的吴老表示,等到春暖花开时想再见见她
      

      
      相似:“留下,或者我跟你走。”在电影《海角七号》里,年轻的男女主角如此表白心意。而影片里他们各自的爷爷奶奶在面临地域之隔时,却没有这样的勇气,因而抱憾天各一方。
     

       77岁的武汉老太黄玉梅50多年来也有同样的遗憾。上个世纪50年代,她与一位抗美援朝战士因书信来往结缘,确立了恋爱关系。遗憾的是,当恋人从朝鲜战场返回,专程来到她的城市提出带她走一起生活时,黄玉梅拒绝了这个请求。
      

      如今,黄玉梅托儿子在网上发帖,寻找曾经的恋人。华西都市报记者在自贡大安区找到了其初恋情人吴致远(化名)。那张55年前的船票,是否还能登上他的客船?
      

      一个心愿 时隔半个世纪老太寻初恋
      

日前,黄玉梅的儿子许先生在网上发帖,表达为母亲寻找初恋的愿望,引来媒体关注。昨日,《楚天都市报》以《77岁婆婆今生还想见见初恋情人》对此进行了报道。
      

      通过好心人提供线索,华西都市报记者得知文中老太黄玉梅寻找的初恋情人,极有可能生活在四川自贡。受黄老儿子许先生的委托,记者经过辗转寻觅和多方打听,最终在自贡大安区的一栋居民楼里见到了黄老的初恋情人吴致远。
      

      虽然这段感情已经时隔半个多世纪,但回忆往昔,83岁的吴致远仍记得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他说,“过去的时光是一段美好回忆,现在她只是我远方的一位老朋友,我仍然关心她,希望她过得健康幸福。”
      

      一封情书 当年千里传情温暖战士心
      

      吴致远老人是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1951年奔赴朝鲜,在司令部当通讯兵。当时,国内的学校鼓励学生给“最可爱的人——志愿军”写信,吴致远作为司令部的通讯兵也被上级安排了回信的任务。
      

      就这样,一封没有署名的,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信落到了吴致远手中,写这封信的人正是黄玉梅。从此,千里姻缘被一封封书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接下来的3年中,两人开始频繁通信,并建立了恋人关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吴老说,正是黄玉梅的信温暖了他那颗远离家国的心。

  一次分离 买了两张船票却独踏归程

  至今,吴老还清楚地记得,他和黄玉梅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那是1956年9月30日,组织安排我第二天到重庆报到,但我第一时间赶到了汉口,”他先找到了黄玉梅的住处,随后两人一同前往武汉的中山公园,在公园的石凳子上,两人平身坐下,中间相隔半寸,没有半点肢体接触。

  因为第二天一早要到重庆新单位报到,吴致远开门见山提出,希望黄玉梅能跟他一起回到四川建立家庭。当时吴老已经买了第二天早上到重庆的两张船票,满心期待能带着爱人一同前往重庆。但是黄玉梅却考虑到从未离开父母去过那么远的地方,拒绝了吴致远。

  吴老回到重庆后,两人仍然保持着通信,但却不得不面对相隔两地的现实。“她说她的一个同学和一个广西人结了婚,长期两地分居,又很难因为工作调动去到同一个城市。”那一年,吴致远转业回来,而黄玉梅还在师范学校念书。面对这些现实的困难,两人最终也没有再走到一起。

  吴致远和现在的老伴

  1959年,吴致远和现在的老伴结婚,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还记得,1967年出差到武汉时,他带着探望朋友的心情,和黄玉梅见了最后一面。那次相见后,两人就再也没有了联系。

  如今,吴老已83岁高龄,身体健康,和80岁的老伴儿一起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我有一儿一女,孙女儿现在在成都工作,他们每年都会开车带我出去走一走。”说到自己现在的家庭,老人会心地笑了。

  “去年,我和儿子、孙女一起回江苏老家探亲,回来的时候,我本来想再去看看她,但后来因为临时改变了线路,所以没能如愿。”

  在征得了老人的同意后,华西都市报记者拨通了黄玉梅老人的儿子许先生的电话,吴致远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接过电话,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关切地询问黄玉梅的近况,黄老得知吴老生活得幸福,也很安心。最后,双方互留了电话和通讯地址,希望像老朋友一样保持书信联系。

  吴老居住的小院里,一株在寒风中挺立的腊梅花瓣随风飘落,老人的目光跟着飘下的腊梅花显得悠远惆怅,他自顾自地说:“等过了这个寒冬,等开年春暖花开时,四五月份吧,我还是想见见她。”

  华西都市报记者 罗琴 罗暄 摄影报道

2#
发表于 2011-1-11 10:08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人老后,陪思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11 10:12 | 只看该作者
初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海豚大侠


    请老朋友继续看事情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不倒翁!


    请朋友继续看事情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散人 于 2011-1-11 17:58 编辑

  

黄玉梅在看老照片黄玉梅年轻时的照片 两位老人视频通话两位老人视频通话
60年前,他们爱了却没走到一起

60年后,77岁的她寻找初恋情人

这是一个长达60年有关爱的故事,故事的开头和电视剧一样的浪漫。

1951年,黄玉梅17岁,吴致远(原名吴琴斋)23岁,她是武汉的一个女学生,他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位战士,一封寄往战场上“最可爱的人”的信,连起一段两地情。

5年后,他转业回地方,专程到武汉找到她,掏出两张船票请她一起到重庆生活。电视剧《金婚风雨情》里,也是这样结缘的男女主角由此开始了长达50年的婚姻生活。

现实里,她却拒绝了他。从此天各一方,组建家庭。

半个多世纪后,77岁的她,却企盼在有生之年再见一次他。

在儿子和媒体的联系下,昨天中午,这一对已失去联系几十年的初恋情人,通过网络终于再次见面。平淡的问候里,只有他们能懂的情愫在电话、电脑屏幕上流动。爱或不再爱,这个故事都将留存在他们心里最柔软的角落,一如过去的60年。

一封寄往朝鲜战场的信

60年,是一个漫长到有些模糊的数字,以至于两位老人对第一次开始通信是始于哪一年发生了偏差。

她,武汉市的黄玉梅,记得那是1954年,她就读的学校兴起一股风潮,给“最可爱的人”——正在朝鲜战场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写信。没有邮编,没有地址,信封上只写“寄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几个字。黄玉梅也写了一封。

他,朝鲜战场司令部的通讯兵吴琴斋却记得,那是1951年,上级安排他给一封没有收件人的信回信,写信的正是黄玉梅。

不久,黄玉梅收到一封署名“志愿军战士吴琴斋”的回信。欣喜的她很快又回了一封信,满怀期待地等了3个多月后,她再次收到回信。

接下来的3年,他们互换照片,通信近百封,俨然成为恋人。黄玉梅说,吴琴斋在每封书信的最后都会写上“吻你”二字。时隔半个世纪,吴琴斋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正是黄玉梅的信温暖了他那颗远离家国的心。

“我们爱对方,但没走到一起。”

和初次通信的时间偏差一样,初次见面的时间两人的记忆也不一致。

现年83岁的吴琴斋说,从朝鲜回国后,“那是1956年9月30日,组织安排我第二天到重庆报到,但我第一时间赶到了汉口。按照信上地址,找到她的家。”

黄玉梅清楚地记得,1957年的那天她正坐在家里的竹床上休息,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眼前,那一刻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日思夜想的吴琴斋:一米八几的个头,比照片中更帅、更有气质。

但第一次独处的记忆,两人却惊人一致。

黄玉梅带着吴琴斋来到中山公园,在一个石凳子上,两人平身坐下,中间相隔半寸,没有半点肢体接触。

吴琴斋对这位只在纸上见过的恋人说,他已转业到四川地质系统,希望她跟他一起过去结婚成家。此时,他已经买了第二天早上到重庆的两张船票。

从未离开过父母的黄玉梅,一下无法接受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拒绝了他。

回家的路对黄玉梅来说,显得特别漫长,“我们爱对方,但没走到一起。”忆起彼时,黄玉梅仍有些惆怅。

吴琴斋也没有想过,那次一别,竟是九年未能谋面。

最后一面,他们都已婚了

分隔两地,二人的通信却没有断。但是,信的内容渐渐发生变化,吴琴斋一次次劝慰、邀请黄来重庆,还在师范学校念书的黄玉梅,因为现实的困难而止步。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

1958年底,黄玉梅嫁人了。1959年,吴琴斋也结婚了。本以为故事就这样终止了。

1966年夏天,黄玉梅正在娘家跟母亲聊天,应声开门,居然看到吴琴斋站在家门口。“我一眼就认出他来了。”

吴琴斋这次是公干来武汉,顺便来看看她。令她感动的是,9年了,他还记得她的家——这个他仅仅来过一次的两层木板房。他们像老朋友一样聊天。吴琴斋已婚,有一个孩子,而黄玉梅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联系。

有生之年,还想再见他一面

这段鲜为人知的初恋,黄玉梅从没有跟丈夫提起过,直到1974年丈夫去世。

在儿子许先生的印象里,母亲是近几年开始经常念叨吴琴斋的。“逢年过节,没事的时候就跟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说说,每个人都听过一些片段,我听得最多。”许先生感到,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吴琴斋在母亲心里总有一个位置,没人能取代。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想知道他的身体怎么样,生活幸福不幸福,算起来,他今年有83岁了吧。”今年已77岁的黄玉梅感叹着自己“时日无多”,“希望能见上他一面,不想带着遗憾离去。”

几天前,许先生在网上发帖,为母亲寻找60年前的初恋情人,引起了《楚天都市报》的关注,报道见报后,通过好心人提供的线索,1月7日下午5点,也就是报纸出街9小时后,《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的一栋居民楼里,找到了83岁的吴琴斋老人和他80岁的老伴。

“你还是那张圆圆的脸”

当天,黄玉梅的儿子在征得母亲同意后,在电话里和吴琴斋老人商量见面,电话的那一头,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握着电话,像老朋友一样问候着黄玉梅。“今年冬天太冷了,等开年春暖花开时,四五月份吧,我还是想见见她……”

吴琴斋老人育有一儿一女,如今和老伴,一起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得知对方都过得很幸福,两位老人安心了。

1月8日中午12点多,身在武汉的黄玉梅,与身在四川的吴琴斋,通过网络视频,像久违的老朋友一样拉着家常。这是他们今生第三次见面。

“你大我6岁,看起来比我还年轻些。”“你还是那张圆圆的脸……”在彼此的屏幕里,他们都已经不复当年的青春俊俏。但他也许看出来了她特意打扮过:崭新的毛衣,绣了红花的毛背心,精心梳过的花白头发。而她也看到了,戴着帽子的他,深色上衣的胸前还戴着军功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

10分钟的视频会面,以一句“后会有期”结束了。关上电脑,黄玉梅舒了一口气。儿子许先生发现,老人露出近年来从未有过的欣慰笑容。正午的阳光,映红了她的脸,那双模糊的眸子里,正泛着晶莹的光。

那一头,吴琴斋说:“过去的时光是一段美好回忆,现在她就像远方的一位老朋友,我仍然关心她,希望她过得健康幸福。”

两位老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牵挂,经过两地媒体的报道,被广大读者和网友称为“世纪不了情”。

不少网友被感动,甚至落泪。他们说,如此纯洁的初恋,也许只属于爹爹婆婆的年代,就像那棵遥远的山楂树,始终埋藏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60年,两位老人身上都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再见时不似爱情胜似爱情。相见,抑或怀念,仿佛已不那么重要。

除了祝福,也许我们唯有问问自己,转身就是百年,我们还能记得当初的那份美好、那个TA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11 18:45 | 只看该作者
向两位老人致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11 20:17 | 只看该作者
难得这份情,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山水星


    谢谢朋友的鼎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鸿影雪痕


   谢谢朋友的光顾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1-12 21:35 | 只看该作者
俩老恋情实感人,
憾世破俗現而今。
子孙后輩都理解,
百般抚慰老人心。
南阳散人真够神,
竞覓这样好新闻。
今日歌颂社会好,
留下高歌育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12 23:08 | 只看该作者
老人的需要在精神上赡养!
儿女要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13 0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南阳散人
感人至深未了情
情深意切伴终生
生活之中无奈时
时过境迁耄耋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13 0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南阳散人


    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13 05:57 | 只看该作者
有情人难成眷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老虫


    一段凄美故事,谢谢老朋友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今来

谢谢朋友的光顾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津沽小泽


      谢谢朋友的光顾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14 0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今来

谢谢朋友的光顾与支持
南阳散人 发表于 2011-1-13 19:01



    不必客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15 06:09 | 只看该作者
有情人末成眷属奇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7-9 00:52 , Processed in 0.04837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