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振杰:弄潮商海与水上搜救(改革开放30年) | 2008-9-22 8:30:20 [来源:洛阳新闻网-洛阳晚报] |
| 5 I5 h9 ^/ T1 W' G( v/ J
! h! s4 r4 o! y K4 m
核心提示
& O- h$ h% D; b9 s& e, R/ h! A: ?/ \, r( g* N: i7 g+ h
乘着改革的春风,他投身商海,年仅21岁即赚到人生中第一个30万;洛阳有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后,他便进入了证券公司的大户室;他还是全国首支民间水上义务搜救队的倡议者和发起者:从2005年起,他和一群热血汉子组建了洛阳水上义务搜救队,不计报酬,不顾危险,一有需要就下水救人。3年多来,这支队伍已扩充到20余人,下水义务搜救百余次,成功营救了20多人,打捞失踪人员50余名。% B) i% M& o* J+ o+ D% o0 ~* ~
% @ k( d# g; B6 m7 ~ 生逢改革遇盛世,人虽平凡也弄潮——这就是赵振杰对这个伟大时代作出的个人注解!% m1 M+ O) P* u3 J7 }
' W: V6 T: C* z6 D" k3 N
关林会上掘到第一桶金# e7 j3 l% L5 d1 u) h8 Q- X
) l, f% k6 D/ U- q 1967年,赵振杰出生在洛龙区关林镇大东村。不到10岁,他就跟着大人学做生意,每逢关林庙会日,一大早就随大人到庙会上摆地摊儿……初中毕业后,赵振杰按照父母的心愿跟其他农村孩子一样回到家里学种菜。不久,不习惯安分守己过日子的他扔下锄头,跑到关林被服厂当起了学徒。2 j1 n' E5 U, u' ^5 G
1986年,已是关林被服厂正式职工的赵振杰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开始了艰苦创业,那一年他19岁。当时,关林会流传着“要想富,去卖布,做衣服”的说法,而赵振杰则看到了做衣服需要垫肩这一商机。听说广州进货渠道比较多,他便向亲朋好友借了1万元独自南下。来到广州的服装市场,赵振杰感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因为经验不足,这次广州之行他被骗走了6000多元。
; F" y; ]. m& |
" ?, O+ ]. \0 |' f, p7 @# s 不过,赵振杰没有失去经商信心。他吸取教训,很快从最初的磕磕碰碰中成熟起来。他到苏州、杭州、常州等地进新潮时装,然后运回关林市场卖。由于每次进货他都精挑细选,并注重服饰的搭配,因此他进回来的货大多比较好销,并很快开了3个店。3年后,21岁的赵振杰竟然赚到了30万元。& c o9 L' H( z7 {3 D
$ K# z! [, Q% V6 ~( @5 p 投身股市成为首批“大户”
s2 D- }# e5 d7 ?+ Q0 Z$ u( D& ~' F: f6 ^7 a: F# d8 u" L) H) e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大量国债也陆续发行。其中,1988年发行的国债年息达到了12.88%的历史最高点。赵振杰眼明手快,毅然将卖服装赚到的钱拿出一部分投资到了国债上。1992年,洛阳有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后,赵振杰又成了洛阳市首批为数不多的大户室股民。
2 a% S6 a: x7 g
' ]! r+ x: l! J: A5 H1 m7 W$ ? 当时正值一轮儿炒股狂潮,证券交易所经常可以看到排着长队交易的股民。赵振杰第一次入市砸进了10万元,可由于“不懂股”,还是赔了本。之后,他又陆续投进几十万元,其间有过个股一天市值翻几番的狂喜,也有大盘阴跌透不过气来的绝望……5 X3 y. ~& |0 w) ~0 ^+ Y2 I2 G
6 t9 ?( h' L+ ], V
前几年熊市时,他基本上退出了股市,专心打点自己的生意,并组织了水上义务搜救队。2007年,赵振杰感到股市又有了赚钱的机会,就又“杀”了进去。“关键是要有颗平常心,贪婪、侥幸是众多股民的通病。”这是赵振杰前后交了20多万元“学费”之后的感悟。
+ c0 T* Z! \8 [& ^6 c( O8 E! N" o9 p2 n( j4 V9 I
赵振杰告诉记者,当年的股友多数损失惨重,有的还丢了工作,有的家庭也发生了变故。作为老股民,他提醒新入市的股民:越是股市狂热时,越要警惕它“烫伤”你的生活!
. S6 l, u N) m6 q0 j
# j7 a# V$ J9 \8 C, [
& R [: s+ F6 S+ ]/ `6 M9 I6 z$ ~% J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