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水人 于 2011-5-10 21:19 编辑
(二)
一直以来,在我的记忆里沙漠就是干旱、炎热和死亡的代名词,包括后来的沙尘暴和沙化现象的大量报道,更是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三年前朋友去穿越了库布奇,让我第一次把沙漠和强者、挑战联系在一起,尽管当年库布奇真死人了,我还是多了一点向往和神秘的感觉。之后在腾格里沙漠景区第一次感受了真正的沙漠,虽然是沙漠的边缘,仍然体会到了浩瀚无垠,惊叹于细腻的沙质。 这次出行之前,尽管仓促,还是向朋友取了不少“真经”。尤其是在鞋和照相机的问题上大大受益。徒步穿越,最重要的就是一双脚,朋友当时去的时候,穿得是低帮鞋,也没有雪套,鞋里的沙子满满的,把脚撑得非常难受,起了不少的水泡。所以穿越沙漠,要穿高帮鞋,还要带雪套,鞋里最好垫上卫生巾,减少打泡的机率;至于相机,在我看来那可是一点也不次于一双脚,只有她才可以超越时空、地域,更好地把一次行动的感受定格、保存、发酵、升华。朋友说他们那次沙漠行,有一多半相机出了问题,原因是忽视和小看了沙尘的能量,可能我们一般人都不会相信,凡是水可以进去的地方,细微的沙尘几乎都可以侵入,它会让你的相机不能工作,一定要注意保护。专业的防尘罩以前没关注过,临行前我想用保鲜膜缠一下,可是这那机子是个不规则的疙瘩,没办法下手。在火车上一人个瞎琢磨,利用遮光罩的结构,用塑料袋做了一个套儿,感觉还可以,等到恩格贝用的时候,开关不知怎么不好使了,我也顾不上找原因了,把自己费了半天心思做的塑料袋罩撕了。之后尽量少地让照相机暴露在外面,再加上几天行程中风小,相机没有出问题。
真正在恩格贝看到沙漠,甚至直到踏入沙漠的时候,也没有一点儿的兴奋或特殊的感觉,后来我想找出其中原因,但都不确切,或许是因为这不是第一次看见真正的沙漠了,或许是因为多次出行之后,多了点淡定,或许是恩格贝起点地带的沙漠景象本来就很一般,不足以兴奋。。。总之,背起包,很平静地进入了库布奇。
这是踏入库布奇的第一张照片。
快到中午的时候,在黑濑沟的小树林里休息了一会儿,吃了点东西,下面这个镜头是刚歇起来出发的队形。
随着行程的深入,大漠风情越来越浓,东眺西望,不停地摁下快门,好象是更愿意从那个方框框里欣赏天地人物,或许是那种“无边无际”经过“框框”之后更符合“方圆”之理、更平衡一些,不过,经过“框框”之后的片片,永远也不会有现实中的那种浩瀚无垠的感觉,只不过,好的摄影师会最大程度地把那种感觉表现出来。
尽管背着四十多斤重的包,但远没有想象中的难走,只要不紧不慢掌握好节奏,上坡的时候踩着前面的脚印就好了,下坡的时候需要适应,起初的时候真的放不开,因为同等高、同样陡的坡,在习惯了的泥土地上,是需要小心走的,更何况好多时候简直就是近80度、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高,象崖一样陡,心理肯定一下适应不了。事实上,走上几次下来,反倒非常喜欢这样刺激的陡坡,每次下的时候,感受到“慢动作”的体验,让我想起儿时总是反反复复爬上土坡再往下滑溜并乐此不彼的那种惬意。
第一天在沙漠走的路程并不是很多,大约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我们就结束了这一天的沙漠行程,之后大约有十公里左右是沙漠边缘的草地。如果是纯粹的沙漠穿越,可以不出去,一直在沙漠里走,可能考虑到宿营和补给,还有大多数穿越者的能力,一般都安排到召西牧场宿营。我们这样一支庞大而且队员能力参差不齐的队伍,这样的安排应该是恰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