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一位老中医建议,参考古人按十二时辰特点辨证养生的方法,帮助老人延年益寿。 卯时(清晨5~7点):见晨光即披衣坐床,叩齿300余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中指击脑后各24次,尔后去室外打太极拳。 辰时(上午7~9点):起床活动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宜淡素,饭后徐徐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增强消化。 巳时(上午9~11点):或读书,或理家,或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 午时(上午11点~午后1点):午餐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然后静坐或午休。 未时(午后1~3点):或午睡,或弈棋,或浏览时事(如看报),或做家务。 申时(下午3~5点):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抚琴,或去室外活动活动。 酉时(午后5~7点):晚餐宜早,宜少。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戌时(晚7~9点):静心养气,然后安眠。睡时宜右侧卧,“睡如弓”。 亥时至子时(晚9点~次日1点):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 丑时至寅时(凌晨1~5点):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宜节制房事。 《保健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