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要说的是,中国几乎没有真正的教育家、文化人在办学。是不是中国大学就没有希望了呢?有希望,但希望不在这里。大学并不是依靠上面的人,我们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情做起。比如说,我刚才也讲到了,十多年前我们在一个理工科大学能够做出轰动全国的一个讲坛,像这样花的钱是很少的。建一栋楼动不动就要几千万上亿,我们学校就建巨型的教学楼,据说是亚洲第一,后来又建了一座更嚣张的。我去过几所世界上著名的大学,都没有这么气派的房子。十年多前我办讲座时,学校最大的教室280个座,经常要挤到500―600人,最多的真个超过1000人,你可以想象那是什么状态,过道上、窗户上都是人。十多年后,我们学校建了那么多巨型教学大楼,却没有一座超过300人的教室,为什么呢?学校官僚以为教室就是用来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室太大影响传授的效果。他们不懂还有思想的启迪,能够引起最广泛的心灵共鸣,很多讲座经常有五百人、一千人以上的听众。咱们今天这个报告厅就比较大气。不过,这也不是最要紧的。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不要说大师,只要有自由的讲坛,每周甚至每天都有讲座,有各种沙龙,哪怕就在草地上,在湖边上,能够让学者自由的表达,让同学们有呼吸思想空气,经常地浸泡在这种文化氛围里面,这就是大学最重要的景致了。我在大学的时候,经常听讲座,半天以前就要去占座位,有时只有攀到窗台上听。真正的文化也不需要怎么花钱,我们交的学费已经够多了,那么多的钱都干嘛了?fficeffice" /> 大学最重要的是办学理念。我们刚才讲的柏林大学那里,连皇帝都有一种远大的见识,让真正的学者、哲学家、思想家去办大学。柏林大学的首任校长是著名的哲学家费希特,费希特是德国唯心主义的代表,他的一篇文章《告德意志人民书》,激动了整个德意志,他因此做了柏林大学的首任校长。我们还知道黑格尔也做了柏林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只有哲学家才有资格做,因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看到人类智慧的全貌,具有高屋建瓴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广度,具备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当然,我这里说的哲学家不是那种只是读哲学书,成天摆弄一些高深莫测的概念的书呆子,真正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哲学家并不一定以哲学为专业。 单纯的经济学家是没有资格做校长的。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与生产活动的,教育要研究人,尤其是人的心灵的成长。所以,研究生产东西的经济学家要做校长,还得脱胎换骨重新修炼才行。今天有很多校长是院士,院士也不一定有能力做校长,因为他们可能只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或者工程师,处理的是对象世界的问题,并不一定能人生与社会的问题。何况今天的院士头衔已经比较水了,太平天国运动起初只有五个王,一个顶一个,但是后来封王越来越多,几十个、几百个,最后到了两千多个册,那时候天京的街头走几步就可以撞上个王爷,太平天国也完蛋了。中国当年只有几十个上百个学部委员的时候,一个顶一个,现在上千个了,但他们作出了什么呢?这二十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领域里没有做出一个新理论、一个新概念、一个新方法,几乎一个全新的高科技产品都没有。过去中国还能造汽车,造飞机,造卫星——当然现在我们还搞了神舟号,但相隔人家已经四十多年了,当年我们只差他们十多年,中国当年还可以作出世界一流的成就来,今天一个都没有。大家知道中国的足球水平很差,足球踢不进去,踢不出亚洲,全国人民都知道,你要踢一个假球大家不依不饶!因为假球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中国科学家要什么也没干或者搞一个假东西你知道吗?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中国这二十多年来什么新玩艺都没搞出来,今天中国还有没有科学家,院士们都在干些嘛? 要改造大学,首先就要推举真正能让我们敬仰的学者来做校长,校长不应该行政任命,应当由教师和学生代表推选;校长要经常面对师生,回答关于校政的提问;不能在小圈子里内部决定资源分配。现在要谈大学重建的大话题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中国大学不能靠上层官僚,我们不要总是仰望那些大人物带来希望,而要在日常生活如何去经营自己的四年大学。 因此,我们只有从小事情上做起,这样的讲坛就是新生命的摇篮,不要小看这个摇篮。我们需要这种智慧的光亮引导我们去读书、去思考,去点燃内心深处的一种思想,鼓舞我们走向人生的未来。我们不要老想成为多么伟大的人,人只是要有健全的心智,假如我们这个民族有几万、几十万、几千万这样有健全心智的一些人,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再是在物欲横流中追逐那些可怜的满足,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有了一线生机,有一天我们的希望就会像星火一样燎原。我们至少要花一部分精力去探讨如何在学生中间建立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不要陷入专业的狭窄空间里,要形成广博的文化视野。大学生一进校是应当不分专业的,一年级所上的课,都是一样的,大部分课程是自己选的,更多学一些“没有用”基础性的课程,文科和理科的基础学得越多,你的知识背景就越开阔,你将来干什么都可以。你要是学得很专业,掌握了某种能力,出去后马上能干某件事,可是呢你青春时代却不具备宽阔的知识背景,你一生就只会干某一件事情,就进入死胡同了,很难转出来。所以大学生应该更多地去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知识修养。选课应该广泛一些,应该多参与讲座。 课不能上得太多,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规定一周不能超过24节课,超过就是违规!我后来做教师,学校规定学生上课不能超过29节课。现在,很多都是超过了,有的甚至达到40节课,加上辅修专业,选修课,甚至达到50节课!听这么多课,你都成录音机了,不可能是一个正常人(笑),我敢打赌!这种情况下,我要说,逃课万岁!你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平均超过24节课,就应该逃(笑,掌声)。课不能听的太多,为什么呢?因为人不能简单地接受灌输。课必须精简的,我说25节课已经相当多了,应当在20节课左右。课程太多你只能听别人讲,实际上你听不进去,你不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听课只是大学学习的一部分,有的课根本就没必要上。有的教师没有资格上讲台,讲稿书上抄的,照着讲稿念,有的是从几本书上各抄一点,为了加强自己讲课的权威,让学生记笔记,考试就考笔记。这种面面俱到地灌输教科书知识的老师,没资格做大学老师,应该到贫困山区去支援中小学教育,中小学的主要任务才是给学生系统正确的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错了,很容易误导学生。优秀的小学老师就要用知识的光明照耀大家的心灵,让人感觉亮堂堂的,走出教室说,老师真伟大,什么都知道。大学课堂主要是启发人的思考,教师则应该更多地讲那些书本上没有的新思想,新思想不一定成熟,不一定都对,但具有启发性。他讲的如果都对,那他一定没有自己的研究,就没有资格作大学老师。考上大学,十八九岁的人,以为什么都知道了,听了大学老师一顿“胡侃”之后发现:哦,原来事情居然不是这样,开始怀疑,开始颠覆过去的知识,忍不住要跟老师“吵架”:老师你不对!事情应该是这样。这就意味着,你有了怀疑精神,有了反思精神,有了探索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大学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系统的知识固然重要,可以课后再去读书,去泡图书馆获得。图书馆在大学的重要性不亚于教室。如果觉得图书馆很郁闷,要跟活人对话,那就多听讲座,讲座开得多些,而课开得少些,很多课程用讲座方式更好。讲座是你自愿去的,不带功利性,不是为了学分,不是应付教师,却获得带着老师体温的灵感。当然我说的“胡侃”不是哗众取宠,我今天有一点哗众取宠啊,大家平时受的教育太正式,我在这里多哗众取宠一下,作一点“补充”。 大学怎么办,还有很多方面。大家自己读书,我还特别提醒大家,读书不应该读专业书,专业学习再重要,可能要占用你大部分时间,但决不能占到全部。占到一半,三分之二就够了,用来应付自己的专业就够了。当然一般要有一个底线,至少能够通过,60分万岁。如果说你实在达不到60分,那很麻烦,要补考。在中国高校里,专业是相对固定的,要选另外一个专业很麻烦。你要尽可能保证各门达到60分。否则的话,就麻烦!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喜欢你的专业,你钻进去了,投入更多的时间,能达到90分、100分,很好。另一种情况是你并不一太热衷自己的专业,那就不必耗掉所有时间在专业课上。我劝你拿出更多时间去其他领域,边际效应可能更大。其他任何学科,只要你感兴趣就行。人在十八九岁,是一生最浪漫、最自由、最充满活力的时候,内心的生命激情最丰富的时候,应该去体验更多领域,包括其它活动。除了专业的阅读,建议大家多涉猎一些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甚至宗教,还有各门自然科学基础,还有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你要知道经济学家是怎么蠢的,也要去读一读经济学。凭着自己的兴趣去读,我觉得从一年级开始,每一学期要有一本课外书让你非常投入、非常陶醉、非常喜欢。许多人读书,都是老师安排读的,课程要求的,不是自己要读的,为了考试,被绑在战车上没有自由。但大学生应当有自由,自己选择读书的兴趣。选择什么,自己作主,你可以读热门书籍,也可以故意不凑那个热闹,偏要读些冷门的书。刚开始可能比较盲目,太深了难懂,会打击读书热情,太浅又没意思,泡到图书馆里,尝试几次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通常,低年级学生可以从文学、历史入门,包括人物传记,读得陶醉,读得津津有味,就容易由浅入深。每学期拿出一定时间来读一本好书,不读书反而索然无味。 我们也都是环境中的人,从小被家长及周围其他的人熏陶,被老师熏陶,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这也构成了我们的局限。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子我也认为这样,我说的话都是我父母曾经说过的话。但是,大学生就不能这样,一旦有一本书让你走火入魔,你就摆脱了从小自然形成的那种思维模式,突然进入了书里给你的那种语言,你就开始脱离从小的那个背景,你就变成了一个自由人,进入了优雅的、高贵的一种精神世界。当然这还是起点,而且又有个麻烦,你可能对某本书走火入魔啦,变得比较脱离现实,变得比较古怪,甚至疯疯癫癫。还是高一点的《红楼梦》,假如有一些同学对《红楼梦》走火入魔,那就好了,《红楼梦》代表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假如你有半年一年对《红楼梦》走火入魔,将来一定是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你就跟世俗的人就拜拜了。一定要读通俗小说也可以,金庸啊,琼瑶啊,三毛啊。当然,你进去了还要出来,你还要进入第二本书,第二本书把你从第一本书里拔出来,这样你就更自由了。你进入第二本书,意识着你已经用自己的既有的思维与第二本书对话,在获得第二本书的启迪的同时超越了以前的自我,你越来越不是给定的了,越来越不受环境和书本的奴役了,你成了你“自己”。从一本书进入到另一本书,当你进入第三本、第四本,假如你四年下来就是八本。八本书,八种思想,八根支柱,就能支撑起一个独立的心灵空间。我敢说你会非常自信,在任何一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面前都不会有任何自卑,你的自信源自心灵的教养,流淌出来,成就你高贵的气质,优雅的举止,博学的谈吐。如果云南农大出来的学生,有一半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敢说这就是中国一流的大学。我说八本书是一个约数,有一点点困难,八本不行就四本吧,四本也了不得啊。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读书习惯,不读书就不自在。你有感受,有心得,读到激动处,写出来,流露出来,拿来跟朋友交流。唉,从同样激动的朋友那里,更加验证自己心灵的丰富,那你的大学生活就丰富了。 用读书来滋润自己的思考,启动自己的写作,还要启动自己跟别人的交往,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重要。四年大学啊,可能同学之间的交往,这种日常交往的细节可能比听课学习还要重要。英国的剑桥大学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一所学校,剑桥最典型的制度就是——学院制,学生不仅仅是读书,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一种细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个更重要。剑桥除了大学体系之外,还有一个一个的学院,每一个学院就是一栋宿舍楼,里面住着导师,跟学生同吃同住,每个学生一周都有一时间单独跟老师对话,你这一周干了什么?下一周计划做什么,导师会给你评价和指导,假如你虚度光阴,老师会教导你,这是导师制。 学院制还有另一面,大到一千人,小到一二百人,住在学院里面,这些人包括来自完全不同背景,学植物的、学动物的、学细胞的、学政治的、学物理的、学文学的,学什么的都有。学院里包含学所有东西的人,你想学什么就是学什么,都是你自己的事,你学物理,白天去物理学大楼上课,课程通常是很少的。学生物的跑到生物学大楼去上课,学政治的去政治学大楼去上课。上课之后大家都住在一起,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院里面。你想想,这不同专业、学科、年级的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你来自中国,他来自日本,他来自南非,他来自加拿大,他来自澳大利亚,来自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肤色,甚至是不同性别(笑声),住在同一栋楼。大家除了自己看书的之外,有公共休息室,娱乐设施,公共厨房,经常一起聊天,每天跟各色人等交流,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与不同的人交往。宿舍是自由地,每个人交流的都不一样,我是学物理的,你是学生物的,甚至离的更远,他是学文学的。啊,我觉得学文学的人谈起话来这么浪漫,这么有文采,这么感情丰富,我觉得他很了不起,有魅力。其实他在文学系可能是公认水平比较低的学生。我学物理,在班上成绩最低,但我不告诉你,我在他学中文的面前还是像那么回事,我在课堂上很费劲,但在他面前可以像那么回事,成了他的老师,正儿八经的那种,于是自信心就来了。每一个人都是别人的老师,别人都是自己的老师,大家相互学习,水涨船高。这样四年大学出来,里面还有平庸贫乏的人,还有思想古板僵化的人,还有木头式的脑子,那就奇怪了(掌声)。 我们中国的大学生活就不一样。我们怎么上课呢?每天一个寝室的人起来,去上同样的课,在同一教室,面对同一教师,课后读同一本书,同在同一食堂吃饭。当然也有协作,自习时轮流占座,上课老师点名时替我答应一声(笑,掌声)。深夜睡不着觉,怎么办?侃侃大山吧,大家基本上来自同一地区,经历大体相似,一年级的时候相互间还有很多差别,还有东西可谈,一年之后还谈什么呢?你知道的东西我都知道了,你不知道的我也不知道,没什么新东西了。而且同一个班的人,你打85分,我打84分,凭什么你多一分就得奖学金,还是“三好”,我为什么就不能得?下一次我不跟你讨论了,我自己悄悄地超过你。我做的事情我不能告诉你,我看的书不告诉你,闷声发大财,咱们是竞争关系,关系到奖学金,关系到毕业以后老板看中谁,看中你而看不中我,我不干。于是,大家相互之间没什么可说了,夜里的卧谈会一定要谈下去的话,而且够刺激大家的兴奋,那就只能往低级、粗俗里谈,“你看了什么录像,级别怎么样?哦,不够级别下次跟我走。”这样四年下来,还有什么新颖的观点,还有什么高深的思想,还有什么高雅的情趣,那就很难得了。人要还有棱角,有个性,不平庸,有独立思考,有想象力、创造力,那就奇怪了。 那我们把宿舍打乱,也建立导师制,建立学院制,这涉及整个大学的结构变革,还很困难。但是大家知道了这个问题,你就可以在某些方面,某些细节上改变它。比如说,少跟同班同学搞在一起,少找老乡,老乡是一种被动的关系。要参加各种各样场合的活动,尤其是文化活动,包括学生社团。学生社团非常重要,但很可惜我们今天的学生社团官僚化了。大家报个名,办个证,贴个照片,然后分配官职,什么会长、部长、助理、办公室主任,当个官之后什么事都不干,这种社团就没意义了。学生社团应该是由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成,共同活动,共同讨论,你读了什么书。一个学校有很多这样的活动,这个学校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大家生活就很充实,很浪漫,还有人要自杀那就比较奇怪了,即使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也在这种环境中得到了释放。为什么今天中国大学里心理疾病这么多啊?原因就在空有一腔激情、活力,却没有地方释放,压抑过度,导致心理疾病。所以,我们说一个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是多么重要。 好,我说了第一步是听讲,第二步是读书,第三步是交往,还有第四步是行动。校园里面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有共同兴趣的人在一起去行动。行动,有务实的,也有务虚的,高年级可以去尝试去经一点商,当然这是尝试性的。有条件的同学,尽可能在暑假去旅行,了解农村,了解社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走出云南,走向全国,有条件我们还可以走向世界,走得越远越好。尽可能少花钱,少搭车,多走路,骑自行车,越远越好,不要一到假期就回家,要跟父母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笑)。我说的不是鼓励大家对父母不忠不孝,是不能照传统那样,“父母在不远游”,如果那样你不用上大学,每天守着父母就行了。为什么不要老回家,要跟父母要保持一定距离呢?自己有出息才是对父母最大的爱。父母毕竟是老一辈人,你二十岁上下,正是青春旺盛的年龄,偶然不听妈妈的话不一定是坏事,跟父母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很正常。尤其今天中国的家长,很多人思路都有问题,一两个孩子,关爱过度。你不能什么都听父母的,如果什么都听父母的,那反而不正常,除非你的父母很开明。很多事情要靠我们自己去选择,当然要尽量跟父母商量,实在无法商量就要靠自己有主见。自己的选择有时候会错误,错误自己承受。当然要小心,要理性,不能太放纵。保持一定距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才越显得珍贵,你内心中对父母才越感动。爱父母的方式不是老回家,等父母老了,要常回家看看。现在嘛,春节回家就够了,暑期时间长,不要老跟父母呆在一起。 这是我对大家的倡议,我们不要太依赖。不要依赖教师,依赖校长,咱们云南农大校长我不了解,像我们这样的讲座能够办起来,学校领导应有开明的一面。但再开明我们不要太依赖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营造我们的大学。中国的今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有人老在问,北大、清华在世界上排名是多少位?我告诉你,根本就排不上名,等外级。为什么呢?因为,今天的中国根本没有真正的大学精神,没有活的大学文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成为真正的大学生。我们都是大活人,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你就要在专业学习之外,多听讲座激发自己,多读书深化自己,多与同学交流充实自己。网络已经这么发达的今天,跟外界交朋友,让你视野开阔。多展开行动来磨练自己,这就是我们四年大学应该要做的。假如咱们云南农大校园里面有一批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人,那么咱们的学校无形中就有一种活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这样的学校就会成了真正的大学。经过一代一代努力,中国就有一批真正有内心世界的大学生,给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以强大的智力推动。我今天讲的很散乱,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