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7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令国军震惊 红军将军下葬时为何不穿衣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 0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令国军震惊 红军将军下葬时为何不穿衣服?

2007年06月29日16:33 [我来说两句(45)] [字号: ]
来源:搜狐读书社区

  像是头刚刚被关进笼子的饿虎,国军独立旅旅长王耀武正在屋子里焦急地踱来踱去,不时地他会停下脚步,凝神侧耳去倾听隔壁屋子里的动静。

  “说,那到底是谁?活着还是死了?说,快说呀!“听不见有人回答,只有一片冰冷的沉默,就像是铜钱大的雨点急泻而下,却落在浩翰的沙漠中激不起半点回响。

  “不说就枪毙,毙了他!”随着一声又一声的喝斥,远处不时会响起几声短促的枪声,接着又是大声地询问和无声地沉默……

  王耀武焦急地皱紧了眉头,这已经是今天晚上枪毙的第17个战俘了,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肯说出实情。 可远处败退的红军正在迅速转移,也许他们很快就会溶入雪后的群山再也找不见踪影,可他却仍然不知道在刚才那场战斗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出现那样一幕令他永生难忘的场景:

  那场战斗是在清晨时分突然打响的,当时他正率领全旅成四路纵队在急行军,突然从左侧的山坡上倾泻下一阵急骤的弹雨,接着响起了一片手榴弹的爆炸声。王耀武立刻像是中弹般地滚鞍下马,脑海里涌上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糟糕!中了红军的埋伏,也许今天自己就会兵败被红军俘虏,然后像张辉瓒那样被戴上高帽子游街示众,砍下脑壳顺着长江流到南京……

  又是一阵枪响,接着从高高的山岗上传来了一片嘶哑的怒吼。王耀武的部队不愧是国军主力,急骤的机枪声立刻狂风暴雨般地响起,压倒了红军冲锋的怒吼声。

  久经战阵的王耀武从望远镜里观察了一下战场,他立刻发现今天的情况有些异样,红军的火力远远没有往常那样猛烈,冲锋的速度也远没有往常那样迅猛。再细细观察一会,王耀武心里突然有些明白了,眼前的这支对手已经不再是前几次反围剿时的红军,而是一支已经近乎一无所有的队伍了,最初那阵猛烈的枪声可能已经耗尽了他们仅剩的枪弹,在这1934年严冬的漫天大雪里冲锋的,是一支只穿着破旧单衣和草鞋的队伍。

  王耀武心里顿时有了胜利的信念,他指挥部队连续打退了红军两次冲锋。于是血腥的战场上出现了一阵令人心悸的短暂沉寂,然后突然又有一股汹涌的浪潮浩浩荡荡地出现了,红军冲锋队形的最前边是个精灵般敏捷的瘦小个子,身后紧紧跟着千百个跃动的身影。王耀武心里立刻明白,这肯定就是最后的搏击,红军已经是在孤注一掷了!他紧紧压抑住心头的恐慌,举枪击毙了一个正要往后逃跑的营长,然后声嘶力竭起来:“弟兄们,不能退,退一步就全完了,咱们都拼命吧?!”

  被巨大恐惧笼罩着的白军士兵拼命抵抗,所有的枪管都在这寒冷的严冬里喷射着灼热的旋风,可红军仍然冲破了白军第一道防线。就在这时几颗枪弹击中了那个冲在最前面的瘦小个子,那人在奔跑中突然停下步子,身子像面漫卷的旗帜般缓缓卷过半个圈,然后慢慢地倒在了地上。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09:16 | 只看该作者

 

  战局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个奇特的变化:所有正在冲锋的红军战士突然不再向前了,而是一齐蜂拥着扑向那个曾经冲在他们队伍最前面的瘦小身躯,白军的枪弹也在这时跟踪而至,打得那人周围的土地就像是滚开的沸水,尽管前面的红军像火中的芦苇那样成片地倾倒,后面的红军却仍然前仆后继地向着那片土地猛扑……

  冰冷的钢铁终于也在那些灼热的血肉面前退缩了,有一队红军奇迹般地突破火力封锁,他们抬起那具瘦小的身躯向后退去,于是整个红军队伍都像是猛然撞在了礁石上的潮水般席卷而去,消失在那片已经被雪花染白了的山峦。 王耀武被这急转直下的战局惊呆了,竟然忘了下达追击的命令,直到红军队伍退去许久,他才回过神来,第一个拔腿奔向他刚才曾经死死瞄准过的那块土地。

  那是一片会令任何一方的军人都目瞪口呆、心惊胆颤的场景:成百个红军的尸体横躺竖卧,浓浓的灰色覆盖了这片不久前还是白雪皑皑的山地,所有的尸体的头颅都只朝着一个方向,朝着那片曾经躺下过那具瘦小身躯的土地。

  一只炸断的手伸展开五指,每个手指都在痉挛地指着那个方向……

   一个身首异处的士兵死不瞑目,凝固的眼神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方向……

  “马上查明那个倒下的人是谁?他是否还活着?”这是王耀武醒过神来之后下达的第一道命令。

  于是审讯进行了整整一天,可是……

  “报告,总算有个俘虏招供了。”门口出现了满脸写着疲惫的副官:“据他说,那个带队冲锋的人就是寻淮洲,已经因伤重而死,就葬在了后山顶上。”

  一片火把立刻把那个荒芜的山头照耀得如同白昼,王耀武一边看着士兵们急急地挖掘,一边心里仍然止不住地浮满疑团:真的能击毙这个著名的游击专家吗?这个18岁就当上红军师长,22岁时就担任红军第七军团军团长的名将?



[此帖子已被 水中游泳的鱼 在 2007-7-2 9:20:37 编辑过]
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09:18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挖掘声突然在一瞬间停止,王耀武就在这一片寂静中急步上前,看见了墓穴里有一张年轻苍白的脸,“他真年轻?”这是闪过他脑海的第一个念头,然后他突然吃惊地问:“为什么他光着身子?谁,是谁剥走了他的衣服?”

  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好半天,才看见副官又匆匆地赶来向他报告:“我已经询问过俘虏了,这支红军部队早在一个月前就已弹尽粮绝,是寻淮洲亲自下的命令:所有战死者的衣服一律留给活着的战友,他自己也不能例外。”

  王耀武吃惊地抬起脑袋,火光映出了他那双瞪得溜圆的眼睛,许久许久,他才用嘶哑的不像是他自己的嗓音颤抖地说:“按委员长电令砍下脑袋,解送南京,尸首……安葬……”

  14年后,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兼山东省主席、战犯王耀武在济南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年大典前被特赦释放……

  寻淮洲,湖南浏阳人,15岁参加红军,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副班长、排长、连长升至红12军34师100团团长,18岁任红12军第35师师长,22岁时任红军七军团军团长,1934年冬率红第19师在皖南黄山被国民党军队以11个团20余万人包围,突围时身先士卒,因腹部中弹,伤势过重不幸牺牲,下葬时上身赤裸。国民党军队将其遗体自墓中掘出,砍下其头颅解送南京报功。

4#
发表于 2007-7-2 09:57 | 只看该作者
令人敬佩!
5#
发表于 2007-7-2 11:4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畅游[/B] 发表: 令人敬佩!
6#
发表于 2007-7-2 09:51 | 只看该作者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7#
发表于 2007-7-2 15:57 | 只看该作者
向先烈致敬!
8#
发表于 2007-7-2 16:36 | 只看该作者
向为国捐躯的先烈致敬!
9#
发表于 2007-7-2 16:32 | 只看该作者

向先致敬!

10#
发表于 2007-7-2 22:4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畅游[/B] 发表: 令人敬佩!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06:27 | 只看该作者

各国军人肃然起敬:朝鲜战场上的215比0( 转贴)

 

在美国和韩国关于朝鲜战争的记叙中,曾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地名——葛岘岭。

 
1950年11月29日这里发生了一场令各国军人肃然起敬的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步兵排,在对手100余架次战机和50余辆坦克的轮番攻击下,巧妙的利用地形,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的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歼敌215人,自己无一伤亡。
  


  1950年11月28日夜。朝鲜北部,三所里通往龙源里的小路上,一支身着黄色棉服的队伍正奋力疾行。他们的军服上没有任何标识,但纪律很好,千余人的行军纵队除了有力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听不到一个人讲话:他们装备简陋,大多数人扛着步枪,最重的火器只是轻、重机枪。朝鲜的寒夜中,士兵们敞开棉衣,呼出的热气和身上冒出的热汗,使队伍上方的空气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白雾,仿佛一种令对手不寒而栗的强烈气场。这只队伍的番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

  志愿军已经发起了第二次战役,彭德怀的铁拳正在挥出。38军的任务是向军隅里、三所里猛插,切断敌退路,配合正面的志愿军第39军、40军围歼美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13师进行了彪炳军史的大穿插,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先敌抢占了三所里,关闭了逃敌退路。读者熟悉的《谁是最可的人》,记叙的就是38军在三所里松骨峰的惨烈阻击战。三所里的战斗刚刚打响,113师侦察分队报告:“发现美军有迹象向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逃窜,龙源里有可能成为美军的又一条逃路。

  源里地处丘陵地区,在三所里的西面。它不仅北通价川、军隅里,南通顺川、平壤,而且它的北面有公路可与三所里相连,相距不过几十公里。因此不仅在三所里碰壁的敌人会转道龙源里,而且从清川江南撤的美军也可能从这里逃跑。不迅速守住龙源里,敌人的逃路还是切不断。113师师长下达了死命令:“命令担任第二梯队的337团,拼死也要赶到龙源里,死死守住龙源里” 军情紧急,337团立即猛扑龙源里。担任左前卫的1营1连将尖刀排的重任交给了2排,排长郭忠田。向龙源里进发时,2排已经5天5夜没正经睡一觉了,加上中间2昼夜的激战,战士们疲惫不堪,一边走路一边睡觉,后面的战士常常撞到前面的战士才清醒过来。在地图上用尺子量,三所里到龙源里的路途不到10公里,但为了抢时间,部队要在崇山峻岭中穿过去,悬崖峭壁、荆棘丛生,根本没有路,全排从荆棘中劈出一条路,衣服几乎被荆棘扯烂。
  


  下山更难。山陡,又有积雪,急红了眼的部队走这样的路极易发生危险。郭忠田让大家把带的绳子接起来,拴在山顶的一块大石头上,一个接一个滑到山下,大同江却横在了眼前,全体战士利索的脱了棉裤,迅速无声的跳进冰河里。没什么挡的住这只英雄的部队。

  关于113师向三所里和龙源里的穿插,美军战史有这样的记载:第9军第2师师长基瑟将军,乘直升机飞越军隅里上空,发现有数千难民沿大小道路南下。根据美军的经验,难民总是先于攻击的军队到达。其实,这些“难民”正是解放军的穿插部队。衣着简陋的中国士兵,在超越人体极限的强行军中,顾不上保持军容,被基瑟误判为难民。这个判断成为了悲剧的开始。

  11月29日凌晨,郭忠田的尖刀排终于插到了联合国军的心脏——龙源里。这时美军还没有退下来,战场一片肃静。郭忠田登上葛岘岭主峰,审察着战场地形。主峰虽是制高点,但面对有空中和炮火优势的美军,这里太突兀了,一旦战机临空,部队只能白挨炸。顺公路望去,岭北侧有一个山包。巧的是公路在此正好有一个拐弯,任何车辆行驶到这里都必需减速更妙的是,山包靠公路一侧宛如刀削一般,坦克、装甲车肯定爬不上来。山包上有一块巨石,巨石下,一个天然的石洞仿佛是天然的掩体,可以防炮,放一个班进去没问题,山包距公路才50余米,非常便于步兵发挥火力。再看山包两侧,几个山头上都有志愿军的阻击阵地。郭忠田不由的心花怒放,他决定不按照上级的布署。转而将主阵地设置在小山包上。排里的重机枪安置在巨石附近,郭忠田亲自撑管,打起来后可以左右开弓,4、6班部署在巨石两侧,5班作为机动力量。至此,作战部署完成。
  


  阵地确定后,战士们都想抓紧时间打个盹,郭忠田却下严令:“全排立即抢修工事,谁也不许睡觉。”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中国军队的土工作业。当武器装备逊于对手时,土工作业往往能扭转劣势,电视连续剧《亮剑》中,孤军深入的山崎大队利用优良的武器据守环形工事,八路军屡攻不克,李云龙团正是用土工作业,将阵地距离缩短到手榴弹的投掷距离,从而消灭武器占优的敌人。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郭忠田深知土工作业的重要性。他对全排的要求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扔,三件东西不能扔,一是武器弹药,二是干粮袋,三是小铁锨。每次打扫战场,郭忠田都会命令每个战士都要拣一把轻便、刃口好的工兵锨、郭忠田逐个检查着工事,但仍不满意。他和美军交过手,领教过美军的火力,他对着疲惫不堪的部队下达命令“到主峰上再造一些假工事,来个真假猴王”后来的战场实践证明,正是这些假工事起了生生死攸关的作用。  8点多,东方放亮,郭忠田忽然发现公路上出现了许多小黑点,渐渐的小黑点越来越清楚,是1辆吉普车,3辆十轮大卡车,再后面是黑压压的美军车队。这支美军在三所里碰壁后,正向龙源里逃来。郭忠田命令进入阵地,并规定:吹一声长喇叭,轻、重机枪立即开火。吹两声长喇叭,一人扔两颗手榴弹。三声长喇叭,全排出击,与敌人刺刀见红。说完,郭忠田飞快的;穿过松树林,来到了前沿6班长张祥忠的工事里。

  张祥忠参军前以打猎为生,练得一手好枪法,郭忠田准备把第一枪的任务交给他。汽车轰鸣声越来越近。“打掉那辆吉普车有没有把握?”张祥忠的回答很干脆,“跑了兔了我就不玩鹰”很快,车队行驶到了2排阵地下的拐弯处,速度慢了下来。张祥忠瞧准时机,扣动扳机,一串子弹射向吉普车。吉普车瞬间燃起了烈焰,车上的军官也被击中,当场毙命。
  


  “嘀——”郭忠田吹响了一声长喇叭。2排的机枪、步枪一起开火。郭忠田命令:“5班出击,从右翼插下去,把敌人消灭掉,4班到汽车上抢弹药。”幸存的敌人跳下汽车,向路边的一条大沟冲去,准备依托地形反击,但马上遭到5班的猛烈攻击,很快这一股美军就被消灭。4班搬来不少弹药,还有不少面包和罐头,正准备饱餐,忽然从北方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郭忠田一听便知是坦克。随即命令:“全排立刻进入阵地,不准暴露目标,听命令开火!”越来越来近的坦克有50多辆。

  刚刚进行了长距离的行军,部队没有携带反坦克武器,不要说专用的火箭筒,就是炸药包也被轻装了,到底打不打?“打吧,排长!”战士们群情激昂,第一辆坦克已经驶到拐弯处了,郭忠田急的双眼直冒火,那一刻他宁愿自己是董存瑞。郭忠田有这样的勇气,但作为指挥员,他并没有因为情况紧急而丧失理智,一个步兵排,没有火箭筒、炸药包,就连反坦克手雷都没有,靠步机枪和每人4棵手榴弹去阻挡一个坦克营的结果是什么他很清楚。

  看着敌人的坦克从面前逃走,是这支王牌部队的尖刀排从不曾有过的,对战士们来说是一种耻辱,几名战士捆好手榴弹请战,;郭忠田深思了好一会儿,一开口便斩钉截铁的说:“把敌人的坦克统统放过去,谁也不准开枪!”郭忠田的命令让大家大吃一惊:“排长!上级命令不让我们放走一辆坦克、一辆汽车,放走了敌人怎么交代。”郭忠田火了“我是排长,听我的!”坦克过完了,紧接着,美军的运兵车、弹药车、炮车组成的车队接踵而至,头尾相连,一眼望不到边。
  


  “打”郭忠田一声令下,全排一起开火前边的几辆车被立即打着了火,两辆弹药车被引爆,后续车队被前面爆炸的车辆挡住了。美军的反扑很迅速,已经开过阻击线的坦克被爆炸声和火光惊醒,3辆坦克回过头来反攻。一名指挥官从炮塔上探出身来,手举旗子发布命令,很快有200多名美军步兵集结起来,准备用坦克掩护步兵,攻击2排阵地。“打掉他”郭忠田命令刚下,张祥忠一枪将敌指挥官击毙。第二辆坦克上钻出个指挥官,躲在两辆坦克之间,用步话机呼叫。不一会功夫,飞来了30多架敌机。这一次更证明了郭忠田独到的战术眼光和智谋。敌机将葛岘岭主峰当成了志愿军阻击阵地,机炮扫射,汽油弹、炸弹把整个山头变成了火焰山。但2排毫发未损。美军向2排阵地包抄过来,当近至手榴弹投掷距离时,郭忠田吹响了喇叭,手榴弹把美军炸的抱头鼠窜。美军再次组织冲锋,又被2排的机枪打了下去。

  30分钟后,美军占领了2排对面的高山,向2排猛烈射击,50多辆坦克回过头来倾泻弹药,天上的飞机再次飞临轰炸。2排被美军火力压制住了,坦克趁机加大油门向被打坏的汽车压去,后面的坦克将被压碎的汽车推进沟里,道路很快疏通。被阻挡住的汽车、炮车加大油门潮水一样向2排阻击线涌来。眼看敌人就要通过封锁线,关键时刻,神枪手张祥忠立了头功,一辆弹药车的油箱被他打着了,一车的榴弹炮弹连续爆炸,吓的车队顺着原路退了回去。

  战斗间隙郭忠田命令战士再到葛岘岭主峰上挖假工事,就好象又上去了一支增援部队下午2点,敌机又来了,对着假工事轰炸了半个多小时,山头变成了一片火海,飞机一走,大炮、坦克一通狂轰滥炸,美军步兵在2排阵地面前集结起来,呐喊着分三路向,向山上冲来。337团首长在永远镜中看到了望排的处境,直接要通了郭忠田的步话机:“2排的同志们,这个山头关系全局希望你们坚决守住,打出抗美援朝英雄排”这些话的分量是和平时期的人无法体会的,然而在当时,它却极大的激励了战士们的士气。

  美军突击队越来越近了,一声令下,所有火器一起开火,特等射手阎镇章11枪击毙9个美军。战士朱高品在敌人十几米的地方将手榴弹甩入敌群。2排给敌人以迎头痛击。美军这次攻击持续了两个小时,但始终未能攻上下2排阵地。

  


  2排难攻,敌人开始转攻占连阵地眼看3连吃紧,郭忠田让5班带机枪从侧面攻击敌人,果然奏效,敌人再一次被打退。这时围歼的大部队已经要到了,美军拼尽全力??足足炸了一个小时。这次敌人是背水一战,倒下一批又冲上一批,表现出少有的顽强。2排战士奋勇还击,敌人一排排的倒在阵地前,5点多敌人的攻势开始减弱,后撤的车队始进行了合围。

  打扫战场时,2排阵地前面共发现215具美军尸体(击伤和尸体被美军拖回者不算)郭忠田集合全排,向连长报告:“全排一个不少,除了5班长的耳朵被震的听不清声音,全排没有一个伤亡。”他又清查了一下弹药,共消耗1305发子弹和14颗手榴弹,缴获和击毁美军火炮6门、汽车58辆。接着郭忠田向连长检讨了两条作战不足:“把敌人坦克放走了:没抓住一个俘虏。”连长笑着说:“放走坦克是正确的,是为了更好的打击敌人。你们打的是完备战,没有俘虏不算缺点。”听了连长的抨价,全排一片欢呼。

  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2排“郭忠田英雄排”的光荣称号,并给郭忠田记特等功,授予“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12#
发表于 2007-7-3 08:1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蛟龙[/B] 发表: 向为国捐躯的先烈致敬!
13#
发表于 2007-7-4 05:28 | 只看该作者
长篇小说?
14#
发表于 2007-7-4 07:2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蛟龙[/B] 发表: 向为国捐躯的先烈致敬!
15#
发表于 2007-7-5 05:3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杨万滨[/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蛟龙[/B] 发表: 向为国捐躯的先烈致敬!
[/quote]
16#
发表于 2007-7-5 17:0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畅游[/B] 发表: 令人敬佩!
17#
发表于 2007-7-6 17:2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合肥冬泳[/B] 发表: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8#
发表于 2007-7-5 05:1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蛟龙[/B] 发表: 向为国捐躯的先烈致敬!
19#
发表于 2007-7-7 12:39 | 只看该作者

永远铭记为中国解放而捐躯英烈的名字!

20#
发表于 2007-7-7 13:39 | 只看该作者
 向为国捐躯的先烈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9-23 23:29 , Processed in 0.04038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