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梅州访古民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3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的第一天,和家人乘坐朋友的越野车,带着对古朴的传统民居一种好奇的心理我们踏上了梅州之行。
6 V' C1 _# P; P      临行前在网上草草的搜集一下梅州围屋的资料,沿途边行驶别咨询路人。一路上,到处都是古朴建筑的村落偶尔也有客家土楼,因为是行进在高速公路上,所以不能及时抓拍,经过梅州、梅县、来到南口镇桥乡村,村口一座偌大的标志呈现眼前《客家世界第一大村落》,进村转了一大圈,的确不同凡响,可就不是我想象中的围屋。原来围屋有多种,有方形围拢屋、有圆形围拢屋、也有多层围拢屋(又称土堡)。这古村落就属于方形围拢屋。
      侨乡村作为客家世界的第一古村落,除了其历史源远流长,更主要是保留了一大批各式各样的客家围屋建筑。% v, r* t' [- q; y9 S+ u0 L
  在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百座保存完好的、 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客家围屋错落有致,依山而建,有杠式楼、堂横屋、椭圆围、围龙屋、八角楼,还有中西合璧式围楼等,这里成为客属地区 中围屋建 筑保存最完整、规模最集中、最富有特色的古村落,被称之为“客家围屋的博物馆”。8 e% K$ S/ q1 e  _, ]
    2012-1-3 11:04 上传. |4 R, p8 _& I; a6 r. m8 a
下载附件 (496.3 KB) 3 ^  l+ F' P; \

( Y5 m  G; |  J$ t" P4 P8 o
6 m2 A! r, {7 ]2 C5 s% X$ }   
5 c) Y" |3 K! I# S1 F
2012-1-3 11:04 上传
  \# T- \4 s0 O% d" q0 @9 J下载附件 (298.81 KB) - V  U% R/ G* m- k5 F( @

6 G( ?/ d4 e, b+ L7 C8 E# Q1 l2 |) X% G  B5 z5 w+ @
% S* v' P3 ^4 h) M; x/ w
! x; E/ P# h" g5 l7 g
) g* X0 J+ x, H4 }
2012-1-3 11:04 上传
  Q3 i7 U5 J% F0 `0 h0 D下载附件 (321.42 KB) - f/ u  H  E# p8 U

+ j, d, c2 L8 Q9 j3 E* z; {+ E/ l0 z' ]6 B
7 D# B. b8 e6 B# z5 P
& P! M" N7 k0 A6 u8 `6 \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6:08 | 只看该作者
古村落出来又行驶一个多小时来到223国道边一客家饭店,来梅州品尝客家美味佳肴,梅菜扣肉是必不可少的。
) y: q  a" S/ k( E
2012-1-3 11:31 上传
# M8 M% A8 j8 w, R7 A" \6 Q下载附件 (340.94 KB) 3 D7 T, ~) V& A! G/ f0 H

" q$ V: n) i. E: B
. j2 y% B+ g: Q4 w# a( {
- o* q; h2 p# C0 m: \: I吊在空中的腊肉与腊肠0 V* |% G& j. @-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6:13 | 只看该作者
来梅州访古堡,不达目的心不甘呀,午餐后继续朝福建方向前行,来到松口丙村镇,这个镇子可真大,绕来绕去不知去向,10元钱找位骑摩托车的向导,还别说,这下省事多了,几公里后来到丙村。
9 u; n( g9 @# W0 t
. i( s: `5 o, ]$ \介绍:仁厚温公祠,客家巨型围屋中的明珠,
5 k! R# d. Q8 G/ Z6 U      仁厚温公祠,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丙村镇群丰村。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南北长87米,东西宽一百二十多米。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八横三围,俨然一座庞大的民居建筑。
0 f. z( T6 _, _' _4 s% _  r% R$ s# p3 y3 z" R
      每人10元门票,(作为房主后人维修基金),步入公祠的中心堂屋,两边有关客家先民迁徙历史、客家民俗、宗祠与客家文化、客家人祭祖风俗、仁厚祠概况等介绍,让人感受到仁厚温公祠蕴含的深厚客家文化。
% q  m* J$ H) p, Y" p. n& V

, ~: a1 K3 l2 f2 e* ^' A; ?
+ ?: x4 V& g: p9 A- T      仔细参观,颇觉仁厚温公祠内气势宏伟的祠堂、长着两墩四百多年苏铁的化胎、长长的横屋及美如彩虹的围屋让人震撼。: }/ N- S9 `3 e3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3 1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6:40 | 只看该作者
3 P) Y9 p! t& r
2012-1-3 12:08 上传
4 e. @# W2 l" [# l' W下载附件 (267.94 KB) ; ~( s, G8 m: j! b

- R: C; ~) H+ q$ A) p0 A- {: @  M8 k5 v
# H4 O, T1 J; T) n

' Y/ i, p! ?* o0 }, _- f$ D 2012-1-3 12:06 上传
& g" z* P1 q/ h/ f; i下载附件 (304.61 KB) ' y$ N( |& w0 @6 X9 Y
0 M7 |3 |0 r- @9 r: ~, {0 l

9 ], d: P) W9 J$ o9 B
# \5 l( F3 [0 e* E# o2 b7 l4 d2 [6 B2 f) F7 c% v
2012-1-3 12:05 上传  Q7 n; f2 d; K* e3 b+ }( p$ Z
下载附件 (388.64 KB)
* x/ V1 I/ q/ W3 \+ Z) |& G" R: M
) k/ q; [) U& L2 `8 z# v, o! V* {6 w* z1 a
8 R4 _% I! n7 U: C
; Z; U$ r3 K5 u  Q. J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6:42 | 只看该作者
苏铁(铁树)肉眼看占地几间房屋的面积,经四百多年的生长繁殖,每墩的外围周长有四十多米,要三十个人手拉手才能围拢。那苏铁古朴苍劲,枝繁叶茂。温氏族人从他们的十一世祖定居于此,现已传至二十九世,前后十八代人,繁衍至四百多户(不计外出定居的)千口人丁。
/ H$ n4 S& G( Z$ Q1 O
  J! Y' V2 O# m
& x* Q5 I& R6 X: d% t#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6:42 | 只看该作者
白鲨王 发表于 2012-1-3 16:23
* r/ f1 F! o; S4 }: e
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20 07:09 | 只看该作者
新年出行,体验客家文化,悠雅之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1:43 | 只看该作者
迎冬 发表于 2012-1-20 07:09 5 c( u; {7 z  U
新年出行,体验客家文化,悠雅之旅!

! N1 g3 q, }1 E: B各地都有不同的民俗文化民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25 07:42 | 只看该作者
新年出行,体验客家文化,悠雅之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9-20 18:21 , Processed in 0.05502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